苏轼的《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赏析
描写了温情的春景,一份愁指春很短暂;表达了作者想回家的心愿 因为作者一个人在外没任何亲朋好友的关心,没有能一起生活的人,自然不能有美丽的故事。
然而在书中可以随意编写美丽的故事。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什么 意思
我们刚好做到这个试卷,卷子上只是写了大概意思:“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意思是:春色共有三分,如今杨花纷纷飘落,二分落在尘土泥路上,一分落在水中流去。
作者苏轼借助这句话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是谁哪首词中的名句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
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
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
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
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
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
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
“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
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这一韵承接上一韵中的“坠”字展开,赋予柳絮以人的性情。
“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量,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无情吗
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
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苦。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了人的情感。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这一韵承接上一韵的“有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
从上阕“无情有思”开始,诗人便展开想象的羽翼,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展示出她的完整形象。
这里,“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思”。
因“愁思”而“萦损柔肠”,因“愁”而“柔”,因“柔”而“损”;“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眼”“欲开还闭”。
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地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乃神来之笔。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少妇“有思”,“有思”的情态也描摹出来。
那么少妇为何而思
上阕的最后一韵作了回答: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
这一韵化用了“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的诗意。
“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
愁中入梦,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怎不让人愁更愁,简直让人恼恨了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
柳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在上阕“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诗人下阙的头一韵直抒胸腻,“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教坠”的际遇。
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
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诗人用这种手法进一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
“一池萍碎”即是回答。
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是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
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
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
何况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
“遗踪何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实属难得。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一韵从柳絮的“遗踪”荡然无存生发,以简洁洗练的句子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
虽然花落无情,好景不长,然而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
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春色三分”一句很是别出心裁。
把光景分为若干份并不是苏东坡的创造。
诗人写这首词之前,许多骚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类似的句子,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
”、“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
”等都是经典名句。
但是我们仔细玩味,推敲比较,却不难看出,上述名句都不如苏东坡的语意蕴藉、含蓄、巧妙。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最后一韵,是具有归结性的震撼全篇的点睛之笔。
那沸沸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的眼里竟然“点点是离人泪”
这一韵照应了上阕“思妇”“愁思”的描写,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功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执。
归纳起来,观点有三。
一说“原唱”优于“和词”,“曲尽杨花妙处”;二说“和词”优于“原唱”,“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三说“原唱”与“和词”均为绝唱,“不容妄为轩轾”。
究竟如何
我们不要先妄下结论,还是先来看看章质夫的“原唱”。
词曰: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 ? 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是正常的。
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此即彼。
前面说过,章质夫的这首《水龙吟》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然而,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原唱”就相形见绌了。
?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随之。
”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
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
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
??“和词”胜于“原唱”,也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
“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
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
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
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
”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
但苏东坡却举重若轻,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写出了这首“和韵而似元唱”的杰作,真可谓旷世奇才。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东坡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不仅从中领略了豪放派诗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诗人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了我们不尽的审美享受。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娇眼:指柳叶。
柳叶初生时,如人睡眼初展,故称柳眼。
〔导读〕 这是一首咏物词。
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
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
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
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
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
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章质夫《水龙吟》云: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
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
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
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王国维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
[名句]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原文]似花还似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析赏〕杨和柳同类、古今多杨柳合用。
此词是写杨花的。
东坡以杨花代表春色,如今杨花纷纷飘落,三分春色,三分杨花,二分落在路旁尘土上,一分全落在水中央,是“春”已逝矣
惜春之词也。
语文好的人请进
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白话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
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
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
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恨杨花已经落尽,恨只恨那西园,百花凋落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雨后,哪能再见杨花的踪迹
早化作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
满园春色分成三分,二分已化为尘土,一分落入池水里。
细细看,那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眼泪。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
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源》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
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
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
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
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
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此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
当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
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
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
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
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
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
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
“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
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这一韵承接上一韵中的“坠”字展开,赋予柳絮以人的性情。
“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量,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无情吗
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
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苦。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了人的情感。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这一韵承接上一韵的“有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
从上阕“无情有思”开始,诗人便展开想象的羽翼,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展示出她的完整形象。
这里,“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思”。
因“愁思”而“萦损柔肠”,因“愁”而“柔”,因“柔”而“损”;“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眼”“欲开还闭”。
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地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真乃神来之笔。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少妇“有思”,“有思”的情态也描摹出来。
那么少妇为何而思
上阕的最后一韵作了回答: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
这一韵化用了“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的诗意。
“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
愁中入梦,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怎不让人愁更愁,简直让人恼恨了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
柳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人想起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在上阕“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诗人下阙的头一韵直抒胸腻,“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教坠”的际遇。
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
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诗人用这种手法进一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
“一池萍碎”即是回答。
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是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
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
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
何况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
“遗踪何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实属难得。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一韵从柳絮的“遗踪”荡然无存生发,以简洁洗练的句子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
虽然花落无情,好景不长,然而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
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春色三分”一句很是别出心裁。
把光景分为若干份并不是苏东坡的创造。
诗人写这首词之前,许多骚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类似的句子,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
”、“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
”等都是经典名句。
但是读者仔细玩味,推敲比较,却不难看出,上述名句都不如苏东坡的语意蕴藉、含蓄、巧妙。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最后一韵,是具有归结性的震撼全篇的点睛之笔。
那沸沸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的眼里竟然“点点是离人泪”
这一韵照应了上阕“思妇”“愁思”的描写,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功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执。
归纳起来,观点有三。
一说“原唱”优于“和词”,“曲尽杨花妙处”;二说“和词”优于“原唱”,“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三说“原唱”与“和词”均为绝唱,“不容妄为轩轾”。
究竟如何
先不必妄下结论,还是先来看看章质夫的“原唱”。
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是正常的。
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此即彼。
前面说过,章质夫的这首《水龙吟》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然而,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原唱”就相形见绌了。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随之。
”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
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
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
“和词”胜于“原唱”,也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
“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
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
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
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经典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苏东坡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表达了作者咋样的思想感情,详解。
。
。
。
。
网上找的,大体一下不差,请查看: 好文收藏—清声声慢·寻寻觅觅》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总结前人研究.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
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
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
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
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
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
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
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
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
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
「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
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
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
「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
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
」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
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
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
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
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
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
(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
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
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