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张纯如南京暴行名言

解读名人的名字 有关论语的

子曰:“不启,不悱不发。

举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张启发,公安人,我的同乡,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另,现任辽宁省铁岭市一副市长也叫张启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张好古,系相声大师刘宝瑞相声作品<<连升三级>>中的人物,该篇文章曾经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现代人叫好古的也不在少数,但大都不出名。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于凤至,富商于文斗之女,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蒋孝慈,蒋经国之子,曾任东吴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

1996年病逝。

其孪生兄弟蒋孝严,现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 孔从周,又名孔从洲,原为杨虎城的爱将,曾参与西安事变,打响第一枪,后率部起义投奔共产党,成为开国中将,其子孔令华娶李敏,从而得与毛泽东成为儿女亲家。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任贤齐,台湾歌手,有一位大明星,不用多说。

齐贤,据说齐秦和王祖贤的小孩准备用这个名字的,但是他们小孩还没要就分手了,所以这个齐贤就是个虚构人物了,呵呵。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

毛泽东发动轰轰烈烈的“尊法反儒”运动,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张学思,张学良之弟,追随中共,为共和国开国少将,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张德邻,曾任重庆市委书记,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是那个闹绯闻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制片人、主持人张斌的父亲。

陈德邻,烈士刘胡兰曾经的未婚夫。

丁德邻,当代画家,擅长中国画,江苏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一级美术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 张纯如,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因患上严重的忧郁症,2004年11月9日在自己的汽车内自杀身亡。

其生前为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的成员,对于华裔在美国所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常常仗义执言:在李文和被控间谍案时,她是少数站出来对不公平做法予以谴责的知名华人之一;对当时喧嚣一时的美国国会考克斯报告中的错误也曾公开予以反驳。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高怀德,五代时常山真定(今正定)人,北宋开国名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这里的“知”同“智”,所以引出了话剧《白毛女》中的一个人物----穆仁智。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先说“博”与“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首相,明治维新元老,李鸿章的同学。

刘文博,我人大校友,女,二胡特招生,曾教我们拉二胡。

陈文博,我同事,女,现工作于南非。

再说“文”与“礼”:新文礼,隋唐第11条好汉,隋朝弘霓关刺史,身长丈二,坐下一匹金睛骆驼,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由于设计害死了瓦冈大将裴元庆,激起瓦冈公愤,遂遭瓦冈诸将围打而死。

不可小看他,要知道秦琼、程咬金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再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高守坚,现为驻蒂华纳总领馆总领事,我常出于工作需要常去拜访他。

最后说“如有所立卓尔”: 卓尔康,字去病,浙江人,明万历年间学者。

袁卓尔,女,作家,笔名竹子,浙江人。

浙江大学教师,曾被评为全国文艺期刊优秀编辑。

已去世。

陈卓尔,电视剧《卓尔的故事》(张抗抗原著,马进导演,张国立总监制)中的主人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孙立人,中华民国抗日名将,两次赴缅作战,使中国军队获得巨大国际盛誉,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而被打败的日军也尊称他为“军神”。

曾活埋1500名日军战俘。

解放战争期间,给林彪部队造成很大麻烦,林彪军中流传“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始终主张反攻大陆。

后遭人构陷,被判处“长期拘禁”。

晚年一心向佛,1990年病逝于台中。

其军事才能卓绝,但生性耿直,人缘不佳,最终导致冤狱降临。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小子

” 薄冰,现代卓越英语教育家,其所编著的《薄冰实用英语语法详解》已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张若虚,唐代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2首,但其中一首便是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广田弘毅,曾任日本首相,在其担任日外相期间,陆续发生“卢沟桥事变”、“华北事变”,进而发展为中日全面战争,南京大屠杀事件也在其当政时发生。

日本战败后,其以70岁高龄接受远东军事法庭审判,被处以绞刑,是被判极刑的七名战犯中唯一的文官。

曾毅,我大学师弟,这个名字也是比较巧妙的。

王任重,中共革命家,毛主席曾称其为“华北第一才子”。

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第一届政协主席。

“文革”期间被打倒,身系冤狱近8年。

文革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财经委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

羊复礼,清代学者。

“克己复礼”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不少人爱用这个典故取名字。

如近代思想启蒙家严复,台湾政治人物钱复(字君复,为台湾前“外交部长”、“监察院长”。

与前副“总统”陈诚之子陈履安、前“内政部长”连震东之子连战和前台湾省农业复兴委员会主席沈宗瀚之子沈君山)并称政坛“四公子”)等等。

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宪法学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和主持人,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筹委会委员。

我在人大求学的时候,老听到他老先生的名字,得知他经常给国家领导人讲课。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廖成美,福建龙岩人,开国少将。

董成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宪法学家。

比许崇德名气小点,但在人大同样是如雷贯耳的大师级人物,08年已去世。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刚毅,满族,清末大臣。

曾平反杨乃武和小白菜案。

辛酉政变时,力主废黜光绪帝,得到慈禧宠信。

曾散布“宁赠友邦,毋与家奴”之论调。

力主支持义和团运动,屠杀洋人,围攻使馆。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他随慈禧西逃,途中病死。

陈刚毅,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其带病主动申请赴西部工作多年,受国家隆重表彰,前几年,交通行业一度掀起学习“刚毅精神”的风潮。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吴成仁,安徽人,近代陶瓷美术家。

田成仁,当代演员,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他饰演茂元老汉,名噪一时。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杨弘道,金元之际与元好问齐名的重要诗人。

梁弘道,中共革命烈士。

姜弘道,当代水利专家,曾任河海大学校长。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罕见的全才,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将孔子大儒家改造而发扬,死后得以入孔庙与孔子同享祭祀。

邓守仁,原驻港英军司令,是个英国人,却取了这样一个中文名字。

庄莅之,人名,有《箱体零件NC自动编程与动态模拟系统》论文一篇传于网络。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 段文德,中石油原副总经理、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已去世。

杨文德,当代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安之,福建人,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的著名演讲家、行销专家,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惟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

他创立了“超级成功学”这一概念,写了一系列教人如何成功的书籍,在全亚洲销售了上千万册。

他到处演讲,人们纷纷花高价来听他的课,并在他的课堂上如醉如痴,因此,出身贫寒、所受教育不多的他,27岁就成为亿万富翁。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姓萧的男人喜欢叫萧强,女人则喜欢叫萧蔷。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湖北仙桃人,渔民出身,曾称帝,国号汉。

后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在鄱阳湖水战中中冷箭而亡,葬于武汉蛇山之麓。

其子次年降朱元璋。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将其描写成一个奸猾歹毒之人。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武三思,武则天异母弟,弄权一时,生前名言为:“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

”武则天死后,勾结安乐公主继续弄权,后武家满门被诛,他也在其中。

既然孔夫子认为三思有点太多,只需要两次(“再”是“两次”的意思)思考就够了,那么,便也有很多人纷纷取名为“再思”。

徐再思,元代诗人,现存散曲有小令一○三首,内容多是即景抒情和闺情艳情之作。

杨再思,唐末五代靖州“飞山”峒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

有人胡乱猜测杨再兴是他的兄弟,无依据。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柯九思,元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赏家。

瞿九思,明代理学家。

朱九思,近代著名教育家,华工(华中科技大学)的缔造者,人称华工之父。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黄敏惠,女,台湾人,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嘉义市市长。

另外,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的夫人也叫黄敏慧,但是“慧”字不同。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 陈尧咨,北宋人,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

与其兄陈尧叟二人并为中国科举史上罕见的兄弟状元。

初中课文《卖油翁》记载的便是其与卖油翁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至于叫执中的,更是多如牛毛,诸如李执中、何执中、吴执中、王执中等等。

我的一位同事叫张执中,我曾经以为他的名字是跟近代历史名人张治中和张自忠学的,但实际上,他的名字更有来头。

暂时归纳出这些。

事实上,源自《论语》的人名远远不在此数,只不过有很多湮没于历史长河,也有很多不为我所知。

我发此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帮我挖掘。

我自己也将在今后进一步发现。

另外,我也是想提醒大家,从《论语》中给自己的晚辈找名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果挑到了中意的好名字,不妨感谢我一下。

哈哈。

张纯如是谁?

编辑本段张纯如简介张纯如(Iris?Chang) 1968.3.28——2004.11.9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

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

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Douglas )结婚,7月迁往旧金山湾区。

1995年,自由撰稿人,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美联社撰写稿件。

冬季,在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6年,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1998年,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5月13日,获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8月,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Douglas)出生。

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国华裔史录》。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离世张纯如的家庭背景张纯如,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

1989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

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

其父当年是台大物理系“状元”,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

张纯如的母亲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

编辑本段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

纯如的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盈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祖父张铁君原籍南京,是一位著名的老报人。

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

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先是攻读计算机专业,20岁时,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专业学位,转学新闻专业。

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

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也因此赢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等的赞助。

198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次联谊会上,明眸亮齿、身材高挑的张纯如与白人男孩道格拉斯一见钟情,从此坠入了爱河。

一年后,两人在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订婚。

1991年8月17日,23岁的张纯如与当时已在硅谷担任工程师的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家庭。

就在两年前,她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

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

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纯如用自己无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她告诉世人:人类同胞相残的历史是漫长而凄惨的,而没有哪几次劫难能与二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比。

哈佛历史系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显重要。

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

”性格文静的张纯如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这种自由表达的方式。

在她看来,写作是传播社会良知。

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要通过文字来传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

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当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

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

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也感到意外,她说,“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我以为只会得到图书馆的垂青。

”但纯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

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在《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中,《南京暴行》也是榜上有名。

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

1998年,美国华裔妇女协会为张纯如授予“年度优秀妇女奖”,许多大学和组织颁给她各种荣誉证书;美国《读者文摘》还将张纯如作为封面人物。

作为一位年轻的少数族裔作家,张纯如强烈的正义感和出色的才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树立了华裔的良好形象,亦成为世界范围内华人青年真正的楷模。

张纯如曾荣膺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人团体“年度女性”称号,并且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及“哈利·杜尔门图书馆”赞助。

张纯如曾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文摘杂志《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受到许多电视节目邀请,包括著名新闻访谈节目《夜线》(Nightline)和《吉姆莱赫新闻时间》(NewsHour With Jim Lehrer),也为多家出版物(包括《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写稿。

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

编辑本段《南京大屠杀》献世的辛酸历程在“火炉”南京,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

他在评价《南京暴行》一书时就说,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只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不知道侵华日军在二战中曾经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纳粹在二战中的暴行,很少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光阴中,在西方主流社会中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

而此时有这么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关于纯如的死去,朱成山非常痛惜,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曾帮助张纯如收集了大量的史实资料。

他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

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

”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的中文水平一般,不能读懂中文资料,所以我要逐字逐句为她翻译。

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

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

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纯如发现的不只是《拉贝日记》,还有一份珍贵的史料:《魏特琳日记》。

20世纪30年代,明妮·魏特琳女士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身后留下了一部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

由于保护了大量南京妇女免遭日本侵略军的蹂躏,沃特林女士一直为南京市民所铭记,也是纯如最为崇拜的人。

不过,这些日记却在美国耶鲁大学特藏室里沉睡多年。

纯如走了,但她发现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与《南京暴行》一道,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编辑本段张纯如与日本的对质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部极为严肃的著作震惊美国和整个世界的同时,也必然引起了某些无端的质疑和粗暴指责,特别是对于不少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无疑是“公然挑衅”。

在这种情形下,《南京暴行》一书也让张纯如成为积极参与维护抗日战争史实的社会活动家,以及抨击日本掩盖历史可耻行径的斗士。

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

这一声明立即遭到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及美国各华侨团体的一致抗议,并敦促日本政府撤换大使一职。

张纯如后来与这个日本大使一同接受“吉姆·里勒尔新闻节目”电视访谈时,日本大使居然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正是日本使用的含混字眼使中国人感到愤怒。

她还重申了自己写作《南京暴行》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学校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

纯如说,只有认罪,日本才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

不过,由于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迄今还没有一家日本出版社敢于出版《南京暴行》的日文版。

2001年9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纯如第一个登台发言。

她的演讲博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掌声,但也遭到别有用心的日本人的攻击。

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张纯如发难,蛮横提出了所谓的“疑问”,张立即据理驳斥,批得两个日本人语无伦次。

到会的许多专家学者也站在张的一边批驳日本人,两个日本人只得悻然离开了会场。

编辑本段世人对张纯如的评价在纯如辞世前,正在进行她的第四本书的工作。

这本书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他们后来被日军拘禁并残忍虐待。

在一次去菲律宾做调查的旅行中,身心崩溃的纯如患上了抑郁症,曾一度不得不住院治疗,此后她一直承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许多学者认为,从《南京暴行》到她新近写作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

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

在《南京暴行》的写作过程中,纯如就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

也有人说,对人类的绝望是纯如自杀的主要原因。

张纯如曾说,写作使得她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伟大事业的潜能,也有犯下最邪恶罪行的潜能——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读过她的书,许多读者都会对人类的兽性和仇恨,产生愤怒与绝望。

作为作者,纯如是在长期忍受这种愤怒而绝望的煎熬,她的忧郁症也许早已埋下了根苗。

纯如辞世后,她的出版经纪人苏姗·拉比纳说:“我和她经常通话,最近她告诉我,她无法继续完成这个写作计划了。

很显然,她感到很悲伤。

”纯如的丈夫道格拉斯也认为,是工作害了她。

她多年来调查日军二战时期的暴行,从《南京暴行》到她近来准备写的新书,接触的全都是无比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一个个悲惨故事让她陷入痛苦深渊,加上艰苦的采访和写作,最终导致她崩溃。

道格拉斯还说,纯如是工作狂,工作异常投入,“她总是把自己推向极限,经常工作到累倒为止。

”张纯如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她每天下午5时起床,晚上等丈夫睡觉后开始写作,直到丈夫早上8时上班,她才去睡觉。

这样,她可确保写作时的投入,不受任何外界影响。

2004年8月,张纯如飞往肯塔基州采访,但一抵达目的地就病倒了,住院治疗三天后飞回旧金山。

工作不顺让她很沮丧,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但她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又埋头整理写作材料。

此后张纯如精神状态时好时坏,9月就有过一次自杀的苗头。

到10月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恶化,无法照顾幼子,夫妇俩将儿子送到伊利诺伊州的外公外婆家照看。

纯如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要求家人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她的遗体葬在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

”编辑本段父母对女儿的追忆“她口才很好,在饭桌上也会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她哥哥就要吃些亏……”张盈盈回忆生活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就是这股激情,让张纯如在挖掘历史真相、为中国同胞讨公道的道路上走完了她年轻的生命。

“她以前从来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后来医生说她患了忧郁症。

……她是一个很完美主义的人,自己又有小孩,精神压力很大,晚上不能睡觉,有些吃不住。

”那段时间,张纯如白天睡觉,晚上写作,电脑键盘上ABCD四个键已经磨损。

此次赴宁,二老也将把这个键盘连同张纯如的眼镜、衣服等遗物赠送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同时,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为张纯如制作的雕像也将在纪念馆揭幕。

两位老人清楚得记得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是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名言: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

“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张盈盈说,“中国人要像犹太人一样,让全世界记住这段历史。

”据二老介绍,美国教科书的二战史都是欧洲战场的内容,很少谈到日本侵华。

然而近年来,很多华人草根组织都致力于推动把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同时写进教科书。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该提议已经得到加州政府同意。

长在美国的张纯如从小听父母讲侵华日军的罪行,到图书馆却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英文材料。

后来到中国亲自调查情况后,决心要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华民族这段苦难的历史。

张纯如的父母说,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写很多书,至少写10本,打算每三年写一本。

此外,她一直想拍一部世界级的日本侵华的电影。

“对于美国的年轻人,电影的影响要比书籍大得多。

”张纯如的哥哥张纯恺说。

张纯如的父母说,现在重要的不是沉湎于悲痛的过去,应该向前看,继承她的意志,完成她未了的心愿。

编辑本段相关电影《南京浩劫》据悉,美国的好莱坞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这部描写当年日军暴行的影片由中美英三国投资,这部由中美英三国投资,美国好莱坞Viridian娱乐公司与中方合作,耗资3亿人民币的超级大片《南京浩劫》是好莱坞首次拍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影片预计在2022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在全球上映。

影片将以一个中国家庭的视角看南京沦陷的前前后后,再现1937年的那场劫难,包含日军暴行,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反抗,以及第三国的救援……好莱坞王牌编剧威廉·麦克唐纳加盟该片后,从去年开始就查阅各种资料,并仔细阅读了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著的《南京大屠杀》。

他还表示,希望杨紫琼和章子怡参与演出。

《张纯如》今年刚好是 张纯如所撰写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出版十周年,加拿大真相记录制片公司于去年12月起在南京拍摄《张纯如》一片。

在近半年的拍摄过程中,该片还曾前往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取景。

电影通过张纯如写书时的心路历程,时空交错地揭开一幕幕历史真相。

除了使用一些珍贵的历史和资料片段,影片中还有华裔女演员郑演员郑启蕙对张纯如的“演绎”片段。

据了解,郑启蕙将张纯如视作心中英雄,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翻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该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拍摄,由加拿大著名的独立电影制片人、“世界纪录片”和比尔·斯巴菲克共同执导。

影片将展现张纯如如何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这一段黑暗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心路历程,并以张纯如的视角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该片导演安妮·彼克说:“历史是没有国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反人道的罪行,应该让世界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希望用镜头保存和传播历史真相。

”她表示,通过阅读张纯如的著作和拍摄这部纪录片,使她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深感震撼。

“这是一段我终身难忘并将影响我一生的经历。

”影片中的张纯如由加拿大华裔演员郑启蕙扮演。

据悉,该纪录片完成后片长约九十分钟,除在影院放映外,还将制作成电视版和DVD发行。

张纯如的父母张绍进博士和张盈盈博士专程前来参加了的媒体见面会.。

编辑本段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日文版艰难问世新华网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石永红 张宏妹)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遗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日前由日本同时代出版社出版。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15日在南京告诉记者,张纯如在1997年以英文写成《南京大屠杀》(中文版名为《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10年后其日文版终于出版,这是一个“对纯如在天之灵的安慰”。

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完整收入了原作所附43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同时代出版社还出了一本点评解读张纯如原著的书,其中包括译者巫召鸿的注释和学者的解说,还有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这本书随后被翻译成中文。

其后,日本曾有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但没有成功。

《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的译者巫召鸿是日本华侨后代,生于1951年,迄今持有中国护照。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1997年出版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真相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英文原作名为《The Rape of Nanjing》),震惊了世界。

该书随后被翻译成中文,流传广泛。

但是,在策划和实施“南京大屠杀”的当事国日本,由于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政治压力,《南京大屠杀》日文译本却于1998年在出版过程中惨遭夭折,留下了长达10年的不可思议的出版空白。

张纯如本人因长年受压而产生心理抑郁,于2004年11月9日在美国吞枪自杀,以36岁的风华之年离开了这个真相莫辨的世界,令人惋惜。

2022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事件即将迎来70周年纪念。

为了纪念历史走过的漫漫70年岁月,为了缅怀一位充满历史正义感和道德勇气的华人女性,更为了向日本社会提供一份完整的历史证言、打破沉寂10年的出版禁忌,由在日华侨巫召鸿翻译、日本同时代社出版的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即将面世。

据了解,译者巫召鸿是1951年出生在日本的老华侨,长年从事电脑软件工作。

巫召鸿认为,自己的人格形成于60年代至70年代。

那时候他听上一代人讲战争体验,几乎都是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东京大空袭、武勇传、特攻队、偷袭珍珠港等,却没有南京大屠杀。

70年代以后,日本人的战争意识偏向于受害者意识,逐渐模糊了加害者的视野,掩盖了侵略者的立场。

1998年,柏书房曾计划翻译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版方欲为日文译本加上日本视点的注释、说明和批判文字,遭到张纯如本人反对,出版计划受挫流产。

这起事件留下的后遗症是,《南京大屠杀》在此后10年里成为日本出版界的一个禁忌,没有人再出手涉及这一敏感的翻译出版话题。

不过同时,日本却出版了不少订正、指责、说明、甚至批判原作的著作,如笠原十九司的《南京事件与日本》、同属历史事实派的本多胜一与妬村太一郎的对谈,还有全面否定原作的藤冈信胜、东中野修道所著《(南京大屠杀)研究》等。

巫召鸿在“翻译出版经纬”中指出:“一本迄今尚未以日语文字形式在日出版的著作,却遭受到来自四方八面的如此集中的非难和批判,这是史无前例的。

”为此,他希望日文版的出版能让更多人完整地读到这本书,并对原作给出真实的评价。

同时代社的川上彻社长接受《中文导报》专访时,谈了该书日文版出版的曲折过程。

川上彻在2022年末收到巫召鸿的来信,希望能在日本出版《南京大屠杀》。

川上向出版界和新闻界的友人们征询意见,也了解了1998年的柏书房出版夭折事件,得到的回答多是劝他慎重对待,不宜再一次卷入事件中去。

但川上读了该书的日文译稿,深深感到这是一部有魄力、有实力、有说服力的作品。

川上表示,张氏原作揭露了大屠杀的本质,详细记载了大屠杀的方法、形态等实质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日本右翼势力夸大原作中的细节错误,指其为“伪书”,日本出版界在过去10年里更因实行“自由规制”而封杀了张氏著作所表达的历史真相和历史声音,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为此,同时代社于今年春天决定推出该书的日文版。

随后,川上彻联系到了拥有著作版权的张纯如的美国丈夫,双方通过代理人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交涉。

鉴于1998年日文版遭遇过出版夭折的不幸经历,原作方对日本出版界抱有深深的警戒心和不信任感。

但川上彻真心诚意地应对,最终在满足出版权方两项条件的前提下获得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文版版权。

原作方提出:1、日文版按原作实译,如实传递原作本来的面目;2、日文版不得加入任何注释和说明文字。

为此,同时代社与原作方协商后做了技术性处理:一方面让巫召鸿翻译的原著日文版单独成书出版,另一方面作为该书的姐妹篇,同时出版了由巫召鸿加译注,由山田正行写解说,再加汇编资料而成的《阅读南京大屠杀》一书,作为原作的“案内”导读。

原作方审读了日文译稿,表示满意。

同时代社在今年秋天正式获得了在日出版的委托授权书。

川上彻介绍说,张氏原作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是听取了当年亲历事件的日本人的证言;二是记录作为大屠杀受害者和幸存者的中国人的回忆;三是挖掘出当时置身“国际安全区”的外国人的记录。

张纯如首次发现的《拉贝日记》,已成为记述“南京大屠杀”的著名历史档案。

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厚达380页,完整收入原作所附43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呈现出原书全貌。

日文版将赶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的12月13日前进入书店流通。

川上彻表示,张纯如很希望日本人能读到这本书,她也很愿意与日本人做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前者即将成为现实,后者却成为永远的遗憾。

川上表示,10年来,日本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右翼的“新历史教科书”在民间选用中连连碰壁,编撰会也因内讧而趋于平静,但社会上关于“南京”的话题依然是一种禁忌。

目前,“南京大屠杀”70周年在即,但在日本很少听到有纪念活动。

龙谷大学田中宏教授将组织一个“2022南京大屠杀70年东京纪念证言集会”,余者寥寥。

但愿张纯如遗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的出版,能寄托一份日本人对历史的歉意和哀思。

勿忘国耻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6师团师团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

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

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张纯如南京暴行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