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太平公主的诗句
《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游太平公主山庄》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别盈上人》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次硖石》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
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
能把人骂哭的句子 多带脏字
男:你真行真好。
3秒一泄,5秒一射,看着苍井空哥,无处发泄,手撸断,瓶爆,求你放你家的老母猪。
听我一句话,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撸多伤身。
祝你的冰魄银针早日断掉。
女:你胸前,无重量。
不知是谁在太平洋的太平山上生出你这个太平公主,滑冰场上摔一跤都能多滑出3米,为什么呢
平胸
黄瓜断,茄子烂,南瓜爆,柱子折,火箭炸。
下半身的洞,烂了。
女孩叫李令月怎么样
历史上太平公主的名字。
偶有闲暇,夜里《全唐,发现书里竟然同时收录了两首几乎相同的诗,一宋之问的《有所思》,一首是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只不过,宋之问的诗中把“洛阳女儿”改成“幽闺女儿”而已,其余全部相同。
由于两首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诗句,以流畅、工整的对联形式出现,不仅排沓回荡,而且音韵优美,十分准确地表现了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并蕴藏哲理性,历来被世人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但是,因为一诗出自两作者,就让我们后人有些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了,到底谁才是这首诗的真正作者呀
怀揣这一疑问,一向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秉性的笔者,马上东翻西找有关书籍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查阅,才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并惊讶于这一桩因一首诗的著作权而引发的血腥历史疑案。
引发这起血案的双方不是敌人,也不是为不同政治集团服务的政敌,更不是有过血海深仇的仇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事人双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一个是舅舅,一个是外甥,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还一起中了进士。
可令人遗憾的是,滑天大之大稽的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舅舅杀死了外甥,外甥毫无反抗地死于亲舅舅的手中,脸上挂满了错愕,心里充满了恐惧,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亲舅舅竟会因为一首诗将自己杀死,完全不念及甥舅之情。
这个死于非命的外甥,就是《代悲白头翁》的作者刘希夷;这个无耻杀人的舅舅,就是《有所思》的作者宋之问。
而且,他们都是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的大诗人。
刘希夷凭借一首《代悲白头翁》取得了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相比肩的诗史上的地位,更被后人孙昱所撰《正声集》推为集中之首,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为格律诗的发展和成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是刘希夷,还是宋之问,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都当之无愧为引领一代风骚的人物。
何况,两个人的关系又是如此亲密,娘亲舅大,在外甥中,舅舅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尤其是对于早年丧父的刘希夷来说。
尽管刘希夷与宋之问的年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但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来说,长辈就是长辈,虽说年龄相仿,刘希夷对宋之问也是应该心怀恭顺的。
可令刘希夷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却会因为《代悲白头翁》这首诗的著作权而死于非命,而且是被自己的亲舅舅所害,时年不及30岁。
有关这一案件的介绍,在唐朝本代时就已有记载。
刘肃在《大唐新语》中就有简括描写:“……诗成未周,为奸所杀。
或云宋之问窒之。
”(卷8《文章》)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则写得比较生动:“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
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宋生不得其死,天之报也。
”当然,在元人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清人编纂的《全唐诗》等典籍中,对此案也都有详略不同的释述。
《全唐诗》卷82刘希夷条有白描式的记载:“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
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
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
’。
”《唐才子传》记载最详:“舅宋之问苦爱一联(注: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知其未传与人(《四库全书》作“世”),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
人悉怜之。
”当然,怀疑此说者亦有之,否则就不成为历史疑案了。
我们的老祖宗历来倡导为人做事的两条标准:道德、文章。
在文章方面,无庸讳言,宋之问对初唐的宫体诗改造和律诗定型做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其在逆境中的作品更是独具魅力。
但是,宋之问个别文章归属上的麻烦却常在历史上闪烁,而在宋之问的政治仕途中,道德上的麻烦更是接踵而至。
重觅宋之问仕途中的道德轨迹,索析道德之对文章的影响,对于推判《代悲白头翁》著作权的历史遗案或许是有所帮助的。
宋之问可追索的主要政治生涯始于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
在进士及第25年后,宋之问得以供职于武氏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控鹤府,不久又改为奉宸府,宋任左奉宸内供奉。
奉宸府是专门为武氏提供内服务的所在,麇集了一群美少年。
最初,张昌宗与武氏之女太平公主过从甚密。
太平后来将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张昌宗又推荐其兄张易之,兄弟二人皆得以入侍禁中,史称“二张”。
宋之问就是在此时厕身其间的。
张易之雅爱宋之问的诗才,常令其捉笔代劳,奉悦于武氏。
按说,代人捉笔也是一种高级劳动,本无可厚非,但宋之问为了尽表衷心,竟干起了为张易之“奉溺器”(端尿盆)的勾当。
致此,宋之问简直把厚黑学发挥到了极致,真正成了一个骚人了,一身的尿骚臭。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三月,就在武则天一命归天,宋之问兄弟藏匿觳觫之时,适逢王同皎等在张仲之家密谋策划,杀死武三思以安王室。
谁知隔墙有耳,宋家兄弟恰恰在窗外窃听,随即派宋之逊之子宋昙及其外甥、校书郎李悛紧急向武三思告发,致使王同皎等“五王”很快被捉拿“正法”。
凶手是谁呢
《旧传》、《新传》皆说是宋之问主谋,《资治通鉴》说是宋之逊,总之未脱离宋家兄弟干系。
正因为此,宋之问不但未被追究潜逃回来的罪责,而且擢升为鸿胪主簿,宋之逊升为光禄丞,李悛做了太仆卿。
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武三思作恶多端,激起民怨鼎沸,时人皆曰当杀。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矫诏调集羽林军,一举结果了武三思父子的狗命。
三年后,睿宗复位,又将其开棺暴尸。
此次虽未见载与宋之问有甚牵连,但景龙中(约公元708年),宋之问因表现突出,诗才笔健,在群臣应制的百余篇诗文中鹤立而出,深得中宗赏识,再次受到提拔,转升考功员外郎。
至此,宋之问的仕途发展到峰巅,史称“宋考功”。
在政治的漩涡中,宋之问自认为历练老道、游刃有余,希冀继续升迁。
当他认为太平公主有用时就投靠太平公主,并肉麻地写吹捧诗。
试读《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青门路接凤凰台,素宸游龙骑来。
涧草自迎香辇合,岩花应待御宴开。
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
”这种媚附的手段确也高明,自己从南山上拣一块石头带回家,却认为是主人赏赐的黄金,其肉麻的程度真是无以复加了。
在中宗执政时,其女安乐公主在众公主中“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资治通鉴》卷209)。
宋之问又转身谄附安乐,拿手好戏之一还是写吹捧诗。
有《宴安乐公主宅》为证:“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
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寥寥数语,把安乐公主的宏大势力描述得淋漓尽致,主人自是怡悦陶然。
宋之问自以为左右逢源,正醉心于走钢丝之际,他的政治秋千着实荡伤了太平公主。
当中宗欲提拔宋之问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妒意大发,认为报复时机已到,揭发了他在做考官时贪污受贿的丑闻(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藉”)。
宋之问非但没有做成中书舍人,反而受到惩治,贬到越州作长史。
应该承认,宋之问在《有所思》的著作权问题上做得确是高明,使后人缺乏历史的直接证据(人证物证)。
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人们透过宋之问丧失人格,甘愿做溜须拍马的小人,甚至不惜为了自己的升迁向国人皆曰可杀的武三思告密等等劣迹,便不难看出他杀人灭亲以窃取著作权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是非常脆弱的,没有利害之争的时候,可以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可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就立马两人仇人相见似的分外眼红。
作为一个舅舅,宋之问见财起意,看到外甥居然写出如此绝妙的佳句,居心不良的他自然想据为己有。
而作为外甥的刘希夷呢,觉得诗作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尤其是精神产品,当然不愿意拱手相让给没有长辈样的舅舅。
于是,宋之问只是稍微改了两个字,鱼目混珠,反正他不仅有权有势,而且还名声在外,不怕别人不信这首诗是自己的创作。
刘希夷当然不甘就此罢休,据理力争,把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经过了一个怎么样的苦心焦虑的过程,一个个细节和盘托出,为的是希望澄清事实,戳穿舅舅李代桃僵的阴谋。
这当然会让颜面尽失的舅舅勃然大怒,一怒之下,自然是让外甥死于非命了。
按理说,作为一个文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觉醒意识和清醒头脑的人,代表着社会的良心,代表着人间的天使,在名与利之间,他们更看重名。
如果,如果宋之问不是这样阿谀奉承,不是这样媚事权贵,特别是不那么心术不正,丧尽天良,那么他在生前身后就不会如此地遭人唾弃了。
翻阅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像宋之问这样只贪图一时之赢,而不追求长久,活着的时候便已经遭到唾骂,活得更像一具行尸走肉,死了则遗臭万年的文人,毕竟还是为数不多的。
如今,后世文人因《代悲白头翁》一诗而记住刘希夷的,应该远远比记住宋之问的要多得多,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公正吧。
何况,《全唐诗》里一并收录刘希夷和宋之问相同的诗,并为此做记云:“希夷善琵琶,尝为《白头吟》,‘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既而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
’乃更作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既而叹曰:‘复似向谶矣
’诗成为周岁,为奸人所杀。
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
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
”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立此存照之外,应该多少还有借此讽喻偷梁换柱者的意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