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曾仕强关于孝的名言

关于“孝”的名言有哪些

这里面有很多你需要的句子:第十一章:栖息之谷——修身心态 2006-7-10 8:43:37 交易不是知识的学习,交易永远是修炼场, 人性的一切弱点在这里暴露无遗。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态和德行的统一,三者不可分离。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欲、无喜、无忧、无恐惧。

成功的交易者总是张着两只眼, 一只望着市场,一只永远望着自己。

任何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摘自一位股市网友的帖子 华尔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

精典,让我们记往这句话,不断去重复加深或许会有好的结果。

是啊,道理人人懂,就是难做到,知易行难!淋漓尽致的在这里得到体现。

相对来说性格理性的较易成功,性格感性的要困难的多。

期货就是修炼和锻造性格最残酷最有效的场所,知行合一是吾辈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只要是有自控能力并勇于克服弱点的人,就可以最终通过不同的方式:长线或短线,来达到此一境界。

期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应是生活的全部。

别被迅速致富冲昏头脑,我们真正该关切的是一切“真实”的事物,包括事业,亲人,好友和美好的时光等,在生活中,努力地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这些都远比投资获利更重要,人生短暂,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自己按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原则、正确的手段、最佳的心里状况参加投资活动。

大道至简,道理好懂,知识也好掌握.难就难在怎么控制自己,有的人为此走了一辈子。

关键的是坚持不懈一贯执行,是自我控制,是心手合一,是言行一致。

——摘自一位期货网友的网页 是啊,身在职场的职业经理人,与身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职业人士是何等的相似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日常做到,身在世故之中,心在世故之外。

富贵、钱财、功名不贪,而淡然处之。

来则受之,去则听之,逆事至而识以为魔,美事至而认以为幻。

外不自矜,内不自持,随遇而安,从容自得,逍遥自在,修心心不驰,修性性自定。

认真理路,勇往直前,抛开鼎炉之说,纯从心性动静中下功夫,——这将是我们职业经理人身心修炼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一是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二是通过对职业规律的掌握、控制而实现人生的理想。

这两点我们都拥有了,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

” 本文是《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指南》的最后一篇。

写到这里,笔者喜忧参半,心情复杂,——不知自己的付出,对风雨兼程之中的各位职业经理人朋友是否有所帮助。

一阵茫然之际,冥冥之中,仿佛豁然开朗。

先人的智慧之光透过深邃的苍穹翩翩而来。

现整理于此,与各位共享共勉。

这些人生修炼大法,有些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品味,我们又可能体悟出另外一些道理来。

一、《大学》的修炼之道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

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在社会上表现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风动草偃,以平天下为最高目标;三是指为政之人,“孰为大

政为大。

”因此,“大学”之道也可以说是为政之道。

这三种含义并不冲突。

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1、《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论思想。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

“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

2、修身的“三大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其意义简释如下: 1)明德 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

“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

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

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2)亲民 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觉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

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3)至善 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

“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3、修身的“八大条目”——修身的方法步骤 “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

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

《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意义简释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

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

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

故意诚而后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

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

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

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4、心安理得的“六大过程”——科学决策与心理修炼的程序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意义简释如下: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

“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

对佛教而言,“止”为梵文奢摩他的意译,又译“止寂”、“禅定”,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达到寂静的境界。

与“止”相对的范畴为“观”,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译,也被译为“智慧”,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指集中详细观察思维预定的事物和义理,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

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

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

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

“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

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

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论语》也说:“仁者静”。

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故奉《清静经》为玄门日诵课之首,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

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

《管子。

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

”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

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

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5、“慎独”——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 何谓“慎独”

《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进行实践性道德修为,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

朱熹对此解释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自我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钓名沽誉,这些都是个体修为中的大忌。

这一点完全体现了《大学》的理论特点,重视内心道德的严格自律,调节自我情感,坚持所选择的修养之道。

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

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

从修身过程和步骤而言,知道“德”、“行”都应该“止于至善”的水平上,就要凝神定志。

能做到坚定心神志向,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干扰。

能静下来,才能安于所处环境、条件,不因富贵而放逸心志,不因贫困而隳堕心志。

做到了安,才能专心思考问题,通过思考而有所理悟,分明是非,也就是有所获得了。

依是而行,有非即去,达到完善自我的修养目的。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是有序不紊的,即有本末、终始、先后。

修身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顺次也是不可不知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成。

对于儒家的修身学问,梁启超先生有着高度而精确的概括:“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

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

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

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 曾仕强先生对此也有高论:“修己、安人都能够日新又新,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

管理者以修己为第一纲领,从自身内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诚、正,然后层层扩大,齐家、立业、治国,推到平天下。

所有决策,悉依止、定、静、安、虑得的历程,时刻不忘安人为第二纲领。

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执经达权,以不停滞的精神,适时调整而权宜应变,是第三纲领。

这种管理之道,就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 综观《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

“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

“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

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稳定社会、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

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个人品格和能力的竞争,也就是职业经理人个性品牌的竞争。

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而品格则必须经过伴随终生的个人修炼方能至真至美至善。

职业经理人只有内修品格,外练能力,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才能达成经天纬地的事业。

二、《中庸》的修炼之道 “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

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

“中庸”一词承载着世人对处世原则的恪守降临在两界凡宇。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

“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

”,“世风日下,中庸横行。

”诸如此句不绝于耳。

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

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几乎忘却有关。

1、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

不偏的前提是手持两端,就是最激进和最保守的意见都要顾及到,然后达到不偏不倚的最佳效果。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2、尚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

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

“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

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

有经有权,故能变通。

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

能趋时变通,即是“识时务”。

而识时务,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

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

也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4、中正——恪守规范,正心正身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场游戏规则。

同时,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

由“正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

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

5、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昭公二十年)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话。

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

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6、控制情绪,和谐共赢——小不忍则乱大谋 “喜怒哀乐之末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

到达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运动了,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

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作为履行职业责任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些特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露,喜形不能于色,愠怒不能于外。

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仅可能会祸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锦绣前程。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

“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是他的心得。

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攀升,“让一让,六尺巷”,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

但是,他的“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

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亲贵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或拍案而起参人一本,或拔剑而起势不两立。

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但没有抟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掉进深渊。

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有整体的绚烂,总能启动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

7、诚信为本——至诚诚己,厚德载物 《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中庸》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就是与天地并列为三,说明是人的思想品德智能的无比高尚。

这种无比高尚的境界是逐步达到的,而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至诚”,因为只有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也就是天地无私之性,能尽自己之性就能尽他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就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就能参与天地化育。

当然这仅是作者的推理,不一定全是事实,作者据此立论而已,但它说明了至诚的作用过程。

“诚人”必先“诚己”,就是说,要想让别人“诚”,必须自己先做到“诚”,而且永远做到“诚”。

《中庸》接着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随着“诚”的不断深化,随着“成物”的不断扩大,诚的主体的道德修养也日益增进,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于是“与天地参”的境界达到了,也就是《易经》乾坤二卦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君子风度和魅力所在。

8、择善固执,金石为开——“诚”的修炼过程 那么,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

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

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就是说,别人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你下上千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

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功夫不愧有心人,功到自然成。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

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

幸好孟子及时出现,以他的言行做为“择善固执”的见证。

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同时还以“仁义”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为职业领导者都讲究“择善固执”和“从善如流”的领导艺术。

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目标不予放弃,坚持不懈。

它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

所谓“从善如流”,就是指待人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消化。

领导若无“择善固执”,决策必将动摇不定,前瞻后顾;领导若无“从善如流”,必将处事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晚清权臣李鸿章的误国就是因为他在“择善固执”上出现了心误,陷入了思维误区而没有警醒。

他错就错在“择善固执”选错了对象,错在对敌人讲“诚”。

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作敢为。

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不服管制而除其军权。

面对外国列强,李鸿章疾呼:“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以什么来自立呢

”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主要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

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

曾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

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一定会受感化的。

”李鸿章欣然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以“诚”字当先。

心误导致政误。

李鸿章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

所以,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

例如,在处理1875年至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理亏,却为了“了事”而签订了《烟台条约》。

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签订了《中法新约》。

而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丢掉了台湾

对于朝野批评,李鸿章既不退缩,也不辩驳,因为他认定这是必要的妥协。

因为不能“从善如流”,他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

如果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从善如流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9、见机行事,实事求是——认清环境,

对哲学感兴趣,希望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习,请问有什么好书

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谢谢

推荐一本,《简说哲学》,作者布伦丹•威尔逊,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我自己的哲学入门书,当时我14岁。

这本书分了若干论域,像“科学”、“客观”、“语言”、“现象”等等,一半是理论,另一半是图画和相关大师的论述和名言,看起来不枯燥,很有意思。

如果读了以后有更深的兴趣的话,就去读梯利的《西方哲学史》。

这本书从古希腊开始,对西方哲学做了细致的介绍,是国内的经典教材,哲学专业的都知道。

最后两句忠告。

《苏菲的世界》人名翻译非常糟糕,估计译者是外行人或者参考的译名手册比较偏门,不建议读,否则以后见到同一个人只是译名不一样你就要犯糊涂了。

《西方哲学史》注意是买梯利的不是罗素的,罗素那本也可以看,但哲学家写哲学史,其实是带了自身立场的,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你可以看到一个哲学家眼中的西方哲学历史,但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读的话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概念,对以后的深入研究不是很好。

以上全为个人经验之谈,望采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文翻译

1.不停息的旋律百家讲坛DVD(15张)2.智慧的痛苦3.传承的神韵4.当茶遇到咖啡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6.昆虫系列7.风雅百代存8.撼天之旅9.华夏春秋志10.建筑不是房子11.冷眼看热点12.女人说话(上、下)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14.品读水浒15.人的生与活16.生命的奥秘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节目18、探寻宇宙19.文明的发动机20.文学的个性21.物理的挑战22.相识数学23.与健康手拉手24.智慧的痛苦25.清十二帝疑案26.论争象牙塔27.面对缪斯女神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30.新解《红楼梦》31.语言的方程32.身边的礼仪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百家讲坛DVD(12张)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35.《钱钟书》系列36.地域文化的形成37.红楼六家谈38.老舍的文学地图39.《海洋生灵》系列40.李云龙41.鲁迅42、老子与百姓生活43.说聊斋44.张恨水系列45.吕不韦46.二战人物47.红楼梦里的配角48.中国电影百年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50.文明的驻足地51、经典中的爱情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节目53、明亡清兴六十年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55、易中天品三国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57、于丹《论语》心得58、于丹《庄子》心得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61、我读经典62、玄奘西游记63、我心中的陈嘉庚64、新解三十六计65、武则天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百家讲坛DVD(20张)67、诗歌唐朝68、唐高宗真相69、西厢记70、唐伯虎71、苏轼72、于丹《论语》感悟73、李清照74、红旗渠的故事75、范蠡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 袁腾飞 节目、贾宝玉、史湘云)79、汉代风云人物80、解读《三字经》81、传奇太后82、张爱玲83、心灵鸡汤84、王国维85、玄武门之变86、教育系列87、方尔加讲孔子88、杨子荣89、汉代国策风云90、焦裕禄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92、传奇紫砂壶93、千古中医故事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95、蜀地探秘96、历史人物的悲剧97、李斯百家讲坛DVD(20张)98、班墨传奇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100、两宋风云101、金戈铁马辛弃疾102、梅兰芳103、诗歌唐朝104、周岭揭秘曹雪芹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106、抗日名将杨靖宇107、苦命皇帝咸丰108、大明嘉靖往事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 、 王立群:项羽、吕后)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大师程砚秋112、康熙大帝113、白蛇传奇114、白居易115、解读中医116、红楼梦117、清朝陵寝之谜118、道光与鸦片战争119、战国说客双雄120、孟子的智慧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父子未播)123、长恨歌124、破解幸福密码125、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26、易经的奥秘127、水墨齐白石百家讲坛DVD(19张)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129、胡雪岩的启示130、名相管仲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132、永乐大帝133、南唐后主李煜134、走近曹操135、解码关公136、解读《弟子规》137、竹林七贤138、东汉开国139、末代皇帝溥仪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141、成语趣谈142、太平公主143、回顾开国大典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146、三言二拍著名作家梅毅讲述《隋唐英雄志》147、侠骨柔情陆放翁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大风歌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152、名人酒故事153、大隋风云(上部、下部)154、中华孝道155、信仰的力量156、春秋五霸157、彭林说礼158、万历兴亡录159、囚徒天子光绪160、大话西游161、千年一笔谈162、千秋是非话寇准163、大故宫【第一部】164、从司马到司马165、纳兰心事有谁知166、清明上河读宋朝167、拿破仑168、清东陵密码169、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正在播出)01_品读《水浒传》(9集)02_新解《红楼梦》(18集)03_风雅百代存(19集)04_语言的方程(20集)05_文学的个性(12集)06_华夏春秋志(23集)07_清十二帝疑案(37集)08_传承的神韵(15集)09_当茶遇到咖啡(13集)10_智慧的痛苦(13集)11_面对缪斯女神(24集)12_不停息的旋律(13集)13_相识数学(10集)14_物理的挑战(14集)15_探寻宇宙(22集)16_撼天之旅(22集)17_地球成长史(上)(10集)17_地球成长史(下)(16集)17_地球成长史(中)(15集)18_生命的奥秘(13集)19_与健康拉手(10集)20_文明的发动机——科学(21集)21_社会的源动力——经济(22集)22_企业的方向盘——管理(15集)23_时代的加速器——数字(13集)24_冷眼看热点(17集)25_论争象牙塔(19集)26_建筑不是房子(19集)27_人的生与活(20集)28_女人说话(上)(12集)28_女人说话(下)(18集)2004.04.24.你好

宇宙(12集)2004.05.27.千年少林(2集)-马明达2004.06.08.老舍的文学地图(7集)2004.06.23.金正昆讲礼仪(20集)-金正昆2004.06.25.身边的礼仪(3集)-金正昆2004.06.29.文明的驻足地(4集)2004.07.14.《海洋生灵》系列(3集)2004.09.07.心灵鸡汤(4集)2004.09.16.杜甫的文化意义(2集)-莫砺锋2004.09.21.铃记中华(5集)2004.09.29.张恨水系列(5集)2004.10.14.昆虫系列(3集)2004.10.20.钱仲书(3集)2004.10.26.张爱玲(4集)2004.11.02.《王国维》系列(4集)2004.11.09.传奇太后(4集)2004.11.23.教育系列(3集)2004.11.30.红楼六家谈(12集)2004.12.21.古埃及文明之谜(6集)-李晓东2004.12.30.吴建民盘点2004(2集)-吴建民2005.01.04.孔庆东看金庸的武侠小说(15集)-孔庆东2005.01.11.说聊斋(24集)-马瑞芳2005.01.20.红楼梦里的配角(11集)2005.02.02.中国电影百年(10集)2005.03.01.二战人物(18集)-马骏2005.03.08.周国平谈女人、爱情、婚姻、孩子(4集)2005.03.29.老子与百姓生活(15集)-姚淦铭2005.04.02.刘心武揭秘《红楼梦》(44集)-刘心武2005.04.19.汉代风云人物(32集)-易中天、王立群2005.05.24.汉代国策风云(4集)-方尔加2005.07.09.郑和下西洋(2集)-毛佩琪2005.07.13.说清朝二十四臣(49集)-纪连海2005.09.13.智商与智商(4集)-曾国平2005.09.20.明七十帝疑案(15集)-毛佩琦2005.11.01.方尔加讲孔子(4集)-方尔加2005.11.08.正说三国人物(9集)-周思源2005.11.16.经典中的爱情(3集)-刘扬体2005.11.22.地域文化的形成(4集)-葛剑雄2005.12.20.希腊史诗与神话(2集)-赵林2005.12.26.周思源也说秦可卿(5集)-周思源2006.01.02.唐诗的故事(17集)-康震2006.01.09.从悲到喜说西厢(5集)-李昌集2006.01.25.楹联的故事(3集)-孙丹林2006.03.27.另类英雄李云龙(3集)-徐放鸣2006.06.01.《西厢记》中的爱情(3集)-李昌集2006.06.05.鲁迅(6集)-孔庆东2006.06.12.陆游(4集)-孙丹林2006.06.29.唐伯虎(5集)-孙丹林2006.09.01.明亡清兴六十年(46集)-阎崇年2006.09.17.慈禧(27集)-隋丽娟2006.10.30.吕不韦(6集)-孙立群2006.11.06.苏轼(10集)-康震2006.12.11.玄武门之变(8集)-孟宪实2007.01.06.王立群读史记_汉武帝(37集)-王立群2007.02.01.慈禧陵寝(2集)-赵英健2007.02.18.于丹《庄子》心得(10集)-于丹2007.03.08.李斯(6集)-孙立群2007.03.19.玄奘西游(36集)-钱文忠2007.05.01.红旗渠的故事(4集)-李蕾2007.05.05.我心目中的陈嘉庚(2集)-主讲人:陈毅明,主持人:易中天2007.05.07.贞观之治(11集)-孟宪实2007.05.19.我读经典(17集)2007.06.27.新解三十六计(24集)-乔良2007.07.01.杨子荣(5集)-张望朝2007.08.20.正说吴三桂(6集)-纪连海2007.08.28.范蠡(7集)-孙立群2007.10.01.焦裕禄(3集)-周文顺2007.10.26.传奇紫砂壶(4集)-康尔2007.10.30.探秘中国汉字(2集)-赵世民2007.11.07.李清照(10集)-康震2007.11.19.武则天(32)-蒙曼2008.01.01.马未都说收藏(52集)-马未都2008.01.14.历史人物的悲剧(3)2008.01.21.诗歌唐朝(10集)-莫砺锋2008.02.07.于丹《论语》感悟(7集)-于丹2008.02.18.李莲英(11集)-纪连海2008.03.02.康熙大帝(23集)-阎崇年2008.03.17.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5集)-周汝昌2008.03.31.周岭解密曹雪芹(10集)-周岭2008.04.14.唐高宗真相(9集)-孟宪实2008.05.01.梅兰芳(5集)-翁思再2008.05.06.千古中医故事(16集)2008.06.02.解读中医(5集)-王新陆2008.06.07.《红楼梦》中的端午节(1集)-周岭2008.06.08.王立群读《史记》_秦始皇-王立群2008.06.16.白蛇传奇(5集)-段怀清2008.06.23.康熙陵寝(3集)-赵英健2008.06.30.抗日名将杨靖宇(5集)-张望朝2008.07.18.李煜(10集)-赵晓岚2008.08.04.胡雪岩的启示(15集)-曾仕强2008.09.04.太平公主(18集)-蒙曼2008.10.01.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10集)-王树增2008.10.11.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6全集)-易中天2008.10.13.道光与鸦片战争(15集)-愈大华2008.11.03.道光陵寝(2集)-赵英健2008.11.05.京剧大师程砚秋(3集)-胡金兆2008.11.10.梁祝传奇(5集)-段怀清2008.11.17.孟姜女传奇(3集)-段怀清2008.11.20.牛郎织女传奇(2集)-段怀清2008.12.0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7集)-毛佩琦2008.12.10.范进中举(3集)-高日晖2008.12.24.大变动中的中国_甲午风云(2集)-王晓秋2008.12.29.鲍鹏山新说《水浒》(63集)2009.01.24.《红楼梦》中的春节(2集)-周岭2009.01.26.大年初一说经典(1集)-易中天-杨治国2009.01.27.解读三字经(43集全)-钱文忠2009.03.09.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10集)-喻大华2009.03.23.嘉庆陵寝(2集)-赵英健2009.05.04.正说包公(5)-李炜光2009.05.11.蜀地探秘(10集)2009.06.02.孟子的智慧(9集)-傅佩荣2009.06.11.战国说客双雄(10集全)-姜安2009.07.13.两宋风云(30集全)-袁腾飞2009.08.12.金戈铁马辛弃疾(8集)-赵晓岚2009.10.01.回首开国大典(6集)—江英2009.10.07.易经的奥秘(15集全)-曾仕强2009.10.12.风雨张居正(25集)—郦波2009.11.06.班墨传奇(3集)—钱文忠2009.11.24.苦命皇帝咸丰(10集)-喻大华2009.12.04.伶界大王谭鑫培(3集)—翁思再2009.12.07.长恨歌(41集)—蒙曼2022.01.17.白居易(7集全)-莫砺锋2022.01.24.唐宋八大家(30集)-康震2022.02.06.破解幸福密码(8集全)-毕淑敏2022.02.14.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8集全)-鲍鹏山2022.03.04.水墨齐白石(7集)-吕立新2022.03.1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17集)-刘心武2022.03.28.名相管仲(5集全)-董平2022.04.16.塞北三朝(23集全)-袁腾飞2022.05.10.永乐大帝(31集全)-商传2022.06.10.成语趣谈(2集)-吴桐祯2022.06.12.走进曹操(7集全)-于涛2022.06.19.解码关公(9集全)-梅铮铮2022.07.08.解读《弟子规》(22集全)-钱文忠2022.07.30.抗倭英雄戚继光(14集全)-郦波2022.08.13.清官海瑞(8集全)-郦波2022.08.21.“救时宰相”于谦(8集全)-郦波2022.08.30.大明嘉靖往事(15集全)-方志远2022.10.01.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全)-王树增2022.10.10.竹林七贤(13集全)-刘强2022.10.23.东汉开国(21集)-魏新2022.11.13.末代皇帝溥仪(21集)-喻大华2022.12.04.鲜为人知的杨家将(6集)-梅毅2022.12.10.传奇王阳明(14集)-董平2022.12.24.三言二拍(11集)-韩田鹿2022.01.04.百家讲坛_侠骨柔情陆放翁(10集)-杨雨2022.01.22.百家讲坛_大国医之王孟英(05集)-罗大中2022.01.27.百家讲坛_名人酒故事(05集)-张大千2022.02.01.百家讲坛_中华孝道(07集)-朱翔非2022.02.08.百家讲坛_大国医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6集)-罗大中2022.02.24.百家讲坛_大风歌 (45集)-王立群2022.04.10.百家讲坛_英雄项羽(10集)-李清泉2022.04.20.百家讲坛_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上部)(14集)-俪波2022.05.04.百家讲坛_商贾传奇(10集)-李晓2022.05.14.百家讲坛_大隋风云(上部) (29集)-蒙曼2022.06.14.百家讲坛_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18集)-王树增2022.07.02.百家讲坛_信仰的力量(06集)-厉华2022.07.08.百家讲坛_梅毅话英雄(隋唐英雄志)(17集)-梅毅2022.07.25.百家讲坛_写实徐悲鸿(07集)-吕立新2022.08.01.百家讲坛_跟司马懿学管理(09集)-赵玉平2022.08.11.百家讲坛_春秋五霸(29集)-李山2022.08.20.百家讲坛_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林冲、宋江)(42集)-鲍鹏山2022.09.09.百家讲坛_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22集)-康震2022.10.01.百家讲坛_彭林说礼 (07集)-彭林2022.08.08.百家讲坛_万历兴亡录 (21集)-方志远2022.08.29.百家讲坛_囚徒天子光绪 (17集)-喻大华2022.11.15.百家讲坛_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47集)-王立群2022.01.01.百家讲坛_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13集)-俪波2022.01.14.百家讲坛_大话西游 (13集)-韩田鹿2022.01.27.百家讲坛_千年一笔谈 (09集)-钱斌2022.02.05.百家讲坛_千秋是非话寇准 (19集)-赵冬梅2022.02.24.百家讲坛_大故宫【第一部】(20集)-阎崇年2022.03.15.百家讲坛_从司马到司马(15集)-孙立群2022.03.30.百家讲坛_大隋风云(下部)(29集)-蒙曼2022.04.28.百家讲坛_纳兰心事有谁知 (8集)-杨雨2022.05.07.百家讲坛_拿破仑 (15集)-马骏2022.05.29.百家讲坛_清东陵密码 -李寅2022·06·12·百家讲坛_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姜鹏


曾仕强关于孝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