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诗句中可以改的字和分析

诗词改字

第一个没看懂。

第二个是指春风又绿江南岸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用绿字,让人很直观的看到了江南美景。

第三个: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

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

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

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帮我补充、修改诗句。

实在想不出怎么可以形容最后几个字的

原文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春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

”“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

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

译文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京口与瓜州被一水间隔,眺望钟山好似只隔着几道山岭。

春风吹拂给江南沿岸染上了新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耀着送我返回故乡。

”苏州的一位文人家中收藏着原诗的底稿,起初写为“又到江南岸”,划圈删掉“到”字,在诗文旁批注到“不好”,改写为“过”。

又圈掉而改作“入”。

随后又改作“满”。

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黄庭坚有一首诗写到:秋分时光要飞回南方的燕子,约略已没有三月间衔泥筑巢之类繁忙的事了;高高地栖止在树上的蝉,正用(凭借着)一根枝条鸣叫。

诗中的“用”字起初写作“抱”,又改为“占”,改为“在”,改为“带”,改为“要”,直到“用”字才最终定下。

我是从钱伸仲大夫那里听说写诗的经过就是这样的。

疑难解答1.解释下面的黑体字。

①旋 改为“满”( 随即 )②凡如是( 这样 )③始定为“绿”( 才 )④凡如是十许字( 左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春风再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耀着我回到故乡

(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答:吴家有个读书人家里收藏了王安石原诗的草稿。

3.王荆公即王安石,宋朝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4.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

请作简单分析。

“到”太生硬。

“过”让人感觉春天一下子过去了。

“入”描写不妥当。

风是无形的,不可用“满”形容。

“绿”好在将春风写活了,感觉春风拂过,江南一下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诗词改字的意思

病句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出,但得分率年年都超过40%,甚至于出现得分率20%的情况.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这不仅因为病句类型繁多、层出不穷,而且还因为病因出得非常隐蔽,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失误.但这并不是说病句题没有规律可循,做为考试内容的病句把握起来其实并不是很难,下面我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几个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在平时的训练中,或高考时不妨一试. 一、关注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使用本身就是很难的,这是因为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和动词的界限非常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考试时一定的关注这些词语,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例如: 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3、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病因同上) 4、人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计划最终泡汤.(“由于”把“使”的主语“抗议团体”纳入的自己的“囊中”.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置.) 6、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全句的主语“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纳入自己的“囊中”. 7、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地球仍然在转动!”(“当”把全句主语“伽利略”纳入的自己的“囊中”.) 8、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方”即“正在”.) 二、关注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错,但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须留意.一定要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例如: 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 2、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3、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至关”含有“非常”的意思.) 4、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另外有“十分(很)溺爱”“很过分地……”等短语搭配. 三、关注本身具有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即词语本身表达现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成功和失败)”、“得失(得到和失去)”、“好坏”、“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如: 1、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后半句只谈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应在“加速”前面也加上一个“能否”.) 2、越来越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一一个重要条件.(“是……”这个分句只谈了一个方面.) 3、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4、能否将群众的呼声记在本子上产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把群众的事情记在心头,落实在了行动上.(在第二个分句的“把”字前加上“能否”即可.) 5、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呢?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是否”和“要不要”都是双面的、不确定的,而“这样做”是单面的、确定的,前后无法照应.) 6、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得”可以抛弃,“失”则不能.应该把“得失”改为“利益”.) 四、关注并列短语 并列短作句子成分和句间的并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当然出错的情况也有很多种,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跟”、“同”、“以及”、“及其”等等. ②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同学不知道顿号是表示并列的.从众多的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顿号表示的并列关系出错率很高,且情况最为复杂. ③用逗号表示的分句之间的并列.这类并列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为是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并列,它的错误也就更隐蔽,所以要格外留心.例如: 1、西部开发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求得发展的老路.(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例子,三个并列短语都无法和动词“提升”相搭配.) 2、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这个例子本身并不是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出现错误的,是限制不当的错误,但也出在并列短语中,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3、作者十分成功地、同时又有意识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的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这是用顿号表示的并列短语,犯的是逻辑错误,语序排列不当,两个短语应该互换位置.) 4、新华书店派出的流动售书车和大批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加点部分是一个名词性并列短语,而只有“售书车”可以与“派出”相搭配.应该在“大批”前加上一个“携带的”或“销售的”之类的词语.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5、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这个并列短语不符合并列短语并列的规则,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但这个“并列”短语前面的“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的短语,而后面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却是一个动宾短语.应该在第一个短语前加上“教授”或“学习”之类的动词.) 6、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个用“同时也”表示的分句间的并列,这样的并列形式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一下这两个句子的的主干成分,我们不难发现“作……具体分析”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要比“介绍了……基本知识”要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 7、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这是用顿号和连词“和”表示的并列短语,但“录音”和前面的“阅读”是不能搭配的.) 8、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这种情况是相当棘手的,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搭配问题,而是词序问题.这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一般陈述句而言,它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9、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有叙事诗、抒情诗、史诗、英雄赞歌、故事诗等,还有一种用诗体对话构成的剧本,叫做诗剧.(这一句比第8句更难识别,但我们在遇到这种并列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留意,一定要认真辨别.这一句属于逻辑混乱,分类标准不一致的一种情况.其中的“叙事诗”’“抒情诗”和“故事诗”不是从内容方面来分的,而是从形式方面来分.) 10、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这句中使用了两个并列短语,第一个为动词性并列短语,作全句的谓语;第二个为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前一个短语的宾语,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了解”和后面的搭配没有问题,而“掌握”却只能和“情况”搭配,而不能和“风险”搭配.) 11、印度军方负责人近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坦克和装甲车属于军用车辆,属种概念的并列不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五、关注判断句 判断句是容易出错的句型之一,因为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主语和宾语一致且宾语不能缺失.但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句子太长或结构复杂,经常造成宾语的缺失或者主语和宾语的不一致.这类病句在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遇到判断句一定要检查一下宾语是否缺失.例如: 1、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由两个判断句组成,第一句子没有问题,而第二个句子趁第一个句子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是不恰当的,因为“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一种举措,它和“纽带”不属于同一种事物,构不成判断句.应该在第二分句前加上“这条铁路”一类的词语.) 2、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看最后的一个判断句,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一种“因素”这个可以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看出,而“是”后面的宾语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吗?显然不是,因为它们是形容词性的,不能做宾语,所以句子最后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3、巍巍长城逶迤万里,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长城”是“天然屏障”搭配不当.) 六、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在考题中,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也是考查的重点.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钳套否定形式的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表意相反或造成三重否定.特别是第一种情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造成误判.而三重否定又常常被考生当成是正确的句子,因为它很拗口,很费周折,让人难以判别它的正误.下面举例分析. 1、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阻止”含有否定意义,而后面又紧跟了一个否定“不再”,使得语意费解,含义模糊.应去掉“不再”.) 2、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句滥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应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3、正因如此,所以庄子说: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不要以追求荣誉为目的;当你做坏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触犯法律.(把意思表达反了.) 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滥用否定,构成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应去掉“没有”并做适当调整.) 5、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以防”和“万无一失”都具有否定意义,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七、关注几种复句 复句在表意方面比单句更复杂,逻辑性更强,所以人们在使用复句时特别容易出错.而经常出错的复句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因果复句.因果复句按说是出错率最低的复句,但恰恰是这一点,使考生判断起来更困难.判错的可能性更大.因果复句,标志不用说主要是“所以”、“因此”、“因而”等.遇到这类词,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前后句是否构成必须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后面的“果”是不是前面的“因”造成的,前面的“因”是不是一定能推出后面的“果”.如: 1、由于这些证书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备爱广大干部职工的喜欢.(这个句子毛病很明显,一是“因此”中的“因”和前面的“由于”重复,二是前后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前面的“因”无论如何也推不出后面的“果”来. 2、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第一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强加因果) (二)递进复句.这种复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顺递,也就是意思由轻到重,事物由小到大,认识由浅入深等,另一种是逆递,与顺递刚好相反.而用得最多的是顺递,逆递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用.出现问题的主要是顺递.如: 1、对认知奥秘的新认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开启信息技术新的变革.(“带来……革命”的语意显然比“开启……变革”重,所以二者应当互换位置.) 2、他不但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领会”在先且轻,“指导”在后且重.)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事近》首句中的‘出’’字有何表达效果

请结合诗句分析

词的下阕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

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

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的情景,从湓口(古城名。

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

汉初灌婴始筑此城。

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

为沿江镇守要地。

)“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

诗人朝发湓口,夕素散花。

行程交代十分清晰。

“散花洲”,地名,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

滩上有右怡亭,裴郾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

常为江水所没,故世亦罕传。

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第二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

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

洲与西塞相直。

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色彩明丽的“白苹”和“红蓼”与绿草相映衬,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格外润泽

一个“映”字,十分传神,把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

这就为下片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下片“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几句,抒写诗人生活别无奢求,处处为家,旷达自适的情怀。

“有沽酒处便为家”只要有酒即可,别无他求。

而“菱芡(即菱角和芡实)四时足”,又把诗人生活不求奢华的个性写足。

罢官之后,也只能这样做旷达状,其实,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愤懑仍能隐约浮现。

接下来,承上片“放船归”,写明日乘风破浪,顺流而下,“纵流飘荡,任意东西”的情状,一个“任”字,再次把诗人的四海为家的旷达情怀表达得十分传神、形象而耐人寻味。

边词第一句哪个字是总聂全诗情结合诗句分析

边词第一句哪个字是总聂全诗情结合诗句分析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

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

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

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

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

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

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古风 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

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有古体近体之分。

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

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今体诗 即“近体诗”。

律诗 诗体名。

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

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排律 诗体名。

律诗的一种。

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

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

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绝句 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

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

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

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 诗体名。

也称“赋得体”。

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

清代限制尤严。

诗韵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

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

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

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押韵 亦称“压韵”。

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

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近体诗押韵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

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古体诗押韵 古体诗押韵较宽。

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

诗韵术语。

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

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通韵 诗韵术语。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

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

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

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换韵 亦称“转韵”。

诗韵术语。

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

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险韵 诗韵术语。

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

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

唐朝愈喜用险韵。

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唱和 亦作“唱酬”、“酬唱”。

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

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

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

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

”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

诗韵术语。

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

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

诗韵术语。

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辘轳韵者,双出双入。

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

诗韵术语。

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葫芦韵者,先二后四。

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

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平仄 声律专名。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

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

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

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对与粘 诗律术语。

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

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失粘 作旧体诗术语。

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

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

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五绝 五言绝句的省称。

指五言律绝。

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五律 五言律诗的省称。

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绝 七言绝句的省称。

指七言律绝。

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律 七言律诗的省称。

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三平调 诗律术语。

指诗句末选用三个平声。

为近体诗的大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之一。

孤平 诗律术语。

律语大忌。

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

唐人律诗最忌“孤平”。

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拗体 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

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

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

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

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朝(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

” 拗救 诗律术语。

要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

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

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

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

拗救大致可分为两类:1本句自救,即孤平拗救。

在格律诗中,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犯孤平”时,则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

2对句相救。

A大拗必救。

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时,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

B小拗可救可不救。

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拗时,,可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可以不救。

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往往同时并用。

古绝 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

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

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入律古风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

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八病 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

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谓作诗应当避免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

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

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

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

(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

)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

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

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

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

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 对仗 诗律术语。

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

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相对。

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

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

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或尾联用对仗;首联对仗的较少见。

绝句不用对仗,但时有作偶句者。

工对 诗律术语。

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歌词,虚词对虚词。

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

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

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宽对 诗律术语。

与工对相对而言。

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

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 借对 诗律术语。

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

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流水对 诗律术语。

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回答者: wuminq2007 - 试用期 一级 8-19 19:48 (主要以七言律诗为例,五言律诗可以看成七言律诗每句截去开头两字。

绝句则可以看成将律诗截去两联。

) 1。

二四六平仄交错,也就是第二字如果是平,那么第四字必须是仄,第六字必须是平,反过来,第二字是仄,那么第四字必须是平,第六字必须是仄。

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就是拗句。

这一条有例外,参见后面拗救的部分。

2。

一联之中,二四六平仄必须相对,比如说第五句第二字是平,那么第六句第二字就是仄,反之亦然。

不遵循这个原则就是失对。

3。

相邻两联的邻句中,二四六平仄必须相同,比如说第四句第六字是平,那么第五句第六字也必须是平,不遵循这个原则就是失粘。

4。

第二,四,六,八句结尾必须是平声字,而且须押韵。

律诗押韵应遵循平水韵(有人主张新韵,偶不鼓励这么做。

)。

绝句有时可以押仄韵,不过是变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5。

第三,五,七句结尾必须仄。

第一句结尾可平可仄,如果是平,则必须也押韵,但是可以押邻韵。

6。

每句最后三个字不能是平平平或者仄仄仄,否则就是下三平或者下三仄,这种句式一般只能用来写古诗,用在律诗中就是拗句。

下三平律诗是绝对禁止的,下三仄有例外,参见后面拗救的部分。

7。

每句最后三个字也不能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否则也是拗句,不过这一条有例外,参见下面拗救部分的介绍。

8。

如果一个律句以仄平声收尾,那么第三字到第五字中至少必须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

9。

第一字和第三字平仄可以不拘。

第五字一般受到第6,7,8条的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必须拘。

10。

律诗按照第一句的第二字与第七字的平仄可以分为四种格式: (可表示平仄皆可)下面标出第一句的平仄 平起仄收: 可平可仄平平仄 注意这里第五字必须是平,否则违反第7条。

平起平收: 可平可仄仄平平 注意这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违反第6条。

仄起平收: 可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这里第三字用平是正格。

参见下面拗救部分的介绍。

第五字正格必须用仄。

否则违反第7条。

仄起仄收: 可仄可平平仄仄 注意这里第五字必须是平,否则违反第6条。

有了首句,就可以根据上面9条原则将剩下的七句推出来。

以仄起平收格式为例: 1。

可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句注意二四六必须对(原则2),所以为(未表示未知) 未平未仄未平未 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原则4)所以是 未平未仄未平平 由于最后两字是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原则6) 所以最后第二句平仄格式应当是: 2。

可平可仄仄平平 第三句注意二四六必须粘(原则3),所以是 未平未仄未平未 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原则5),所以是 未平未仄未平仄 由于最后两字是平仄,第五字必须是平(原则7) 所以最后第三句的平仄格式应当是: 3。

可平可仄平平仄 第四句和第二句的做法类似: 4。

可仄平平仄仄平(注意第三字必须是平,否则犯孤平,违反原则8) 下面按照类似的方法: 5。

可仄可平平仄仄 6。

可平可仄仄平平 7。

可平可仄平平仄 8。

可仄平平仄仄平 其他三种格式的律诗的全篇格式,留给大家当作业了:) 拗救: 前面说过原则7和8都有例外,这些例外就是所谓拗救。

七言律句如果以仄平收尾,那么如果第三到第五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犯孤平(原则8) :比如 可仄仄平仄仄平 这就是犯孤平。

这句的正格应当是可仄平平仄仄平。

另外有一种变格,即 可仄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符合了原则8。

虽然这句结尾是平仄平,违反了原则7,但是是允许的,这就是原则7的第一个例外,就是孤平句的本句自救。

第二个例外就是,律诗第七句许多时候如果是 可仄平平平仄仄 可以改成 可仄平平仄平仄 这样是允许的,尽管同时违反了原则1和原则7。

注意这里第三字必须是平才可以用这种变格。

第三个例外: 七言律句中 可平仄仄平平仄 可以改成 可平仄仄仄平仄 这样也是允许的,虽然违反了原则7。

这种情况下,其对句一般要改成 可仄可平平仄平 但是也可以不改,这种句式虽然是拗句,但是在律诗中是允许的。

这种情况有时甚至会极端到这种句式: 可平仄仄可仄仄 这种拗句必须救,对句应当是 可仄可平平仄平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有点欠妥,怎样改动这两个字使它既不失科学性,

不变态发育:幼体与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方面未发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到死”二字用的不科学,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故答案为:“到死”改为“化蛹”;完全.


诗句中可以改的字和分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