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关于自由平等的座右铭

古人有关“自由”“平等”的名言

关于平等的名言1、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

——纪伯伦2、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3、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

——陈光标4、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

——巴尔扎克5、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

——西塞罗6、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7、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

——詹·安·弗劳德8、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培根9、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

——爱献生10、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亚里士多德11、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商鞅12、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

——哥尔斯密13、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林肯14、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

——夏尔·尚肖那15、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列夫·托尔斯泰16、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托·杰弗逊17、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恩格斯18、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

——享利·贝克19、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

——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20、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

——德·托克维尔21、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22、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

——梭伦23、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

——威·吉尔伯特24、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

——严复 二,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马拉默德 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

——富尔克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加 缪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孟德斯鸠 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

——《法国国民公会宣言》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任尔夫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西奥多·罗斯福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

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 德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

——麦奇生 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机侵入。

——华盛顿 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

——佚 名 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贝 克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富兰克林

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词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马拉默德 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

——富尔克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加 缪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孟德斯鸠 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

——《法国国民公会宣言》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任尔夫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西奥多·罗斯福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

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 德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

——麦奇生 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

——华盛顿 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

——佚 名 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贝 克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富兰克林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力量来自公正(林肯)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什么叫自由与平等的冲突

自由与平冲突指的是自由与平者之间存在着不一冲突。

自由freedom/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

“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 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

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作主。

“自由”的精辟解释是: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

据阿克顿勋爵(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统计,众多思想家对“自由”的界定竟有 200余种之多。

所以,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说“自由是一个变色龙似的语”。

自由广义的来说是动植物在法律范围内一切不受约束的行为。

平等的读音为píng děng,意思:它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

由于人之差异绝对的公平不存在,只有相对的平等,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遇到不道德之处一定要坚决消灭;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人之差异所致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不区别对待的平等享有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它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或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

两者的冲突:洛克提出入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都是人生而具有的平等权利,然而,这些权利是形式平等却内在包含着实质性的对不平等财产拥有的权利。

卢梭则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意义上强调,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和财产占有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政治不自由,因此,要实现政治自由,关键在于无私有制或有限私产前提下的政治共同体的确立。

罗尔斯的正义论把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同社会平等相对区分,将政治自由平等置于优先地位,并以此规范财富占有,从而使其趋向于平等。

诺齐克则认为罗尔斯的趋于平等的分配模式是对自由的侵犯。

延伸: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物质财富的占有。

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地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地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

现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

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

自由和平等一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几个问题

1.公元前六波斯帝国的奴隶主贵族欧塔涅斯2.马克思3.众所周知,民主和、平等、博爱的观念,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

但它也曾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

它发端于十四到十六世纪以“文艺复兴”为特征的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其后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鸿、卢梭等人和 “百科全书”派那里,则发挥为系统和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历史观,成为他们用以说明一切社会现象的主导思想。

这种以人性、人权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和传播,为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4.自由与平等作为基本权利的要求,总是同时付诸于社会制度的要求中,二者的关系似乎也是并列的、相容的。

但是由于自由与平等作为基本权利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自由与平等在理论和现实中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自由的基本取向是要求公共权力依法对个人自由的保护,以及防止他人违法对个人自由的侵害;平等则是要求对社会群体达成大致相等的权利,因此,在制度建构中如何保障自由与平等权利的实施,如何防止二者的冲突和矛盾并达成二者的和谐,就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从思想史上看,关于自由与平等的关系的探讨经历了由理念论证到现实求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呈现出理念上的和谐和现实中冲突的特征。

在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自由与平等是作为同等的、和谐共存的价值和权利被论证和追求的。

在卢梭看来,“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

试述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法学与社会学的关系r二者存在着极为密切并相互交错的关系。

法律社会学既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介乎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作为法学分支的法律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法律社会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如,青少年犯罪、家庭、婚姻等问题是社会学和法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双方的研究角度又有所不同。

前者需要综合各种社会因素来研究这些问题,后者则着重研究这些问题的法律方面。

r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是当今西方政治哲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时呈现出颇为复杂甚至彼此冲突的情况,由此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本文通过探讨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关于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论争,试图指出,在自由主义的框架内是无法根本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冲突问题的,自由和平等,还是自由或平等对于自由主义来说永远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此,必须突破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为自由和平等的协调寻找一条新的出路.r自由的意思是由着自己,只要不侵害别人,不伤风化,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它体现的是人在自身思想和活动方面不受干涉,同时体现了自身不能干涉他身的思想和活动。

如果都能相互干涉,自身的自由就不能保障。

在干涉的能力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自由的不受干涉,更主要体现在不受任何组织、党派、政府和法律的干涉上,除非在自己允许它们干涉的情况下。

政治是组织社会,使社会有序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在它们认为必要时最容易被滥用,从而干涉公民的自由。

所以保障公民的自由权是政治的责任,也是政治对自身限制的要求。

r平等的平是象水一样不分高低,等是不分长短、没有大小,所以,高低、贵贱、长短、大小都不分就是平等。

基督教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即人只要一出生,与其他人都是平等的。

这是西方的基本人权,来源于基督教文化。

它不是不承认官的大小、钱财的多少,而是当官、挣钱都具有相同的条件、相等的机会。

如果你想干,又有那个能力,就能当同样大的官,挣同样多的钱。

也就是说,人从生下来到这个社会上,机会都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也是平等的,没有特权阶层,总统违法也有制裁他的机制,也不能逍遥法外。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

r自由和平等都是基本人权,它们的存在优先于国家和法律的存在。

即是说,情愿不成立国家、不制订法律,也不能让自由和平等权受到任意的干涉;即是说,国家和法律的目的就是维护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即是说,法律必须制订维护公民的这两项权利的条款,并对国家和法律即政治进行限制,防止它们对自由和平等权的侵害。

民主的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创造的。

民主是维护自由和平等及其它公民权的一种方式,而且就目前人的智力所能达到的水平来说,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r民主的意思是由公民来主张权力,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政策的制定,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自由和平等自然是天赋人权,那么为了维护它,就应该成立国家、制订法律,从而限制自由和平等权的相互侵犯。

国家和法律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

是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出来形成的。

公民让出来这部分权利的目的,是让国家和法律维护自己更广泛的自由和平等权。

这就象一个契约。

这是国家和法律产生的原因和目的,也是洛克的《契约论》思想。

在国家和法律应该行使哪些权力方面,得由公民说了算,任何组织、党派,包括政府说了都不算,这就是民主。

民主是一项原则。

民主原则如何运作,是由制度固定下来的,即是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对立。

所谓专制制度,是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几乎不受限制地对任何人行使权力。

所以,民主也和自由、平等一样必须加以维护。

r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当今西方民主制度的典型,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立上。

首先是立法独立。

由各州公民每人各投一票选举(普选)议会议员,代表民意进行州的立法活动。

关于各州公民利益的法律,都是个州独立制订并在州内适用的,国家仅负责对外关系(国务卿负责)、战争和临时状态即国家安全(国防部长负责)等。

如果公民发现,他们选举的议员没有代表他们的利益,那么下届议员选举时,公民就不再选他,他的政治生涯有可能就此结束。

r其次是司法独立。

法官实行终身制,他们的活动不受立法、党派和行政以及民众舆论的左右。

法律既然是公民投票选举的议员集体制订的,公民就应该遵守,个别不愿意遵守的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就由法院处理。

这是民事案件。

法院除审查民事案件外,还审查宪法案件,即监督立法部门制订的法律是否侵犯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

一项法律即使通过并付诸施行之后,如果某公民向法院起诉说,他的公民权,即宪法赋予他的不可侵犯的民主、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等的权利,受到了某项法律的威胁和侵害,那么任何一级法院的法官,都可以受理这种案件。

这叫宪法诉讼。

如果该法官认为该法律确实侵害了该公民的宪法权利,就可以判决该项法律无效。

这就意味着该法律从制订之日起就无效,而且对任何人都不再发生效力,并且恢复或赔偿该公民被侵害的权利。

就是说,任何一项法律在创设时候起,必须严格审查它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是否构成威胁,如果是,那就不如不制订,因为即使制订出来,也会被某一个法官的一纸判决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r行政独立。

行政部门是执法部门,它的每项行动和作为,必须有现行的法律依据。

没有法律依据的,他们什么都不能干。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干了,公民的权利因此受到了侵害,那么,任何公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让政府赔偿。

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限制行政权的滥用。

行政的人掌握金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和权力,最易走向滥用的方向,就象亚里斯多德说的:“给人赋予权威就等于引进一个野兽,因为欲望是某种具有兽性的东西,即使是最优秀的人物,一旦大权在握,总是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三权分立原则有效制止了行政权的滥用,从而保障了公民的民主、自由和平等权利。

r由此看出,西方民主的实行可以防止行政权的滥用,在滥用的时候,有对公民救济的手段:除行政诉讼外,还有倒阁等,在此不再赘述;还可以防止制订对公民有害,即侵害公民自由平等权的法律,如果制定了,也有救济的手段:法院独立、法官终身制等;还可以促使制订对公民有利的法律:如选举对自己有利的议员等;还可以维护国家不乱,等等。

这样就阻止了压迫性政府的存在。

自由和平等的实行,使公民只要不违法(这法律是他们自己选人制订的,一般也是自己拥护的),就什么都可以干,就能心情舒畅,不用担心外来的侵扰。

这种精神状态,促进了他们追求富裕的活动,因而创造了经济方面的奇迹。

r但是,民主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人的欲望无节制地任意发挥,可能走向违背人性的道路,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可能支持和促使通过侵害他国利益的法律;比如,经济尽管发达了,却人心没有归属感,精神上走向空虚之境;比如,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来的,都是满足公民现实利益的官员,官员为了争取选票也不顾及公民及人类的永久性前途的计划,所以选不出真正伟大的领袖——伟大领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只有他们才知道人在本性上要求什么,人的幸福感是什么;比如,现代普及的媒体传播方式,把人的趣味一体拉平,说风魔什么都风魔什么,阻碍了道德、艺术和真理的发展,等等。

r西方法治,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源于人们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认知和关怀。

古典的法治理念和学说脱胎于希腊时期人文思想的襁褓。

而近代法治的生成又得力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张扬。

人文精神的理性追求奠定了近代法治主义的思想基础;人文精神对人的深切关怀唤起了人们的法律信仰;人文精神内在的自由平等精神锁定了西方法治的价值取向。

r如果说,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1],那么,法治就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命运的思考、关注和把握过程中的产物。

综观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确立了法律至上,并以法制约政党、政府权力而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法治传统,就不难发现,这一传统的形成与西方古代社会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所确立的以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和民主为内容的人文主义具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正如马克斯·韦伯为我们揭示的那样,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2]。

西方法治传统背后深藏着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就是西方社会的人文精神。

一西方文明,无论是精神还是制度,都是伴随着人的价值的不断发现逐步向前演进,也正是在人的价值的发现过程中形成了西方人文精神和法治。

而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蓄积和演进过程中,法治吸取着人文精神丰富的“养料”,从观念萌生发展到制度的确立,都一直在人文精神的哺育中成长。

从这一意义上讲,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

r从历史渊源上讲,西方人文精神在古希腊就已经孕育而成。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3](P.14)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始改变自然哲学家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性和“神”的本性,而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置于视野之外的研究方向,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

在研究中,普罗泰戈拉认为随着社会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生产与科技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人本身的力量。

由此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4](P.138)这一命题,把人从自然界、动物界分离出来,把人看作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和地位的提升。

正是在这一人文思想的指导下,普罗泰戈拉反对政治、法律上的“自然论”,而坚持“约定论”。

(注: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多数智者,在政治法律问题上持“约定论”的观点,反对“自然论”。

所谓“自然论”就是认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是从自然而来的,有其自然的根据,因而贵族的统治秩序是合理的,并且永恒不变;所谓的“约定论”就是认为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为的,是人们彼此约定的,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根据,因而贵族的统治秩序是可以改变的,民主制可以代替贵族制。

)“普罗泰戈拉主张,在政治方面,所谓正义与非正义,荣誉和可耻,事实上是法律使然的。

是各个城邦自己这样看的”。

“凡一国视为公平正义者,只要信以为然,那就是公平正义的。

”[5](P.434)他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

因此,它们的约束力只是相对的,只有当它们对社会和约定它们的人有好处的时候,它们才能存在,才是良好的;当它们对人没有好处和用处的时候应该予以废弃。

所以,绝对不变的政体、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不存在的。

人们只能说,在某种情况下,一种政体、法律和道德是好是坏,或者是适宜还是不适宜。

因而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志来废除传统的法律、道德,制定合乎自己利益的法律、道德。

也就是说,法律、道德的存废都应当以“人”为其衡量“尺度”。

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们提出了法律正义和平等的要求。

他们认为,法律必须是大家同意的,是正义的准则和善恶的标准。

他们还以人性相同为依据扩展了平等外延,把平等推及到所有人,将平等理解为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甚至突破现实政治和法律界限,认为平等也应当包括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

这在身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古希腊时代,是罕见的,它与以人为尺度衡量政治法律良莠的观念成为西方法治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r苏格拉底深受智者学派人文思想的影响,注重社会和人生的探索。

“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不断反复要求的就是,哲学要成为人生的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

”[3](P.14)他认为哲学应该以人的自身问题的探讨为使命。

“至于他自己,则总是讨论人的问题,研究什么是虔敬,什么是不虔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义;什么是谨慎;什么是鲁莽;什么是通用性,什么是怯弱;……对这类问题有知识的人是有价值的,善良的,而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做奴隶。

”[6](P.200-201)由于他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的辉煌时期,又目睹了其衰败景象。

特别是晚年目睹了雅典三十僭主执政期间实行的暴虐统治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陷入政治、法治和道德的危机,他没有从制度上寻找雅典政治、法律和道德衰落的根源和解决办法,而把它们归结为人本身,即人的精神或灵魂(理智)丧失和道德沦丧。

他认为人们丢失了正义和美德,必然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堕落。

于是,他告诫人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

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成至高无上的人,自然就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进而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

据此,他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著名论断,他说:“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7](P.54)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

苏格拉底从这一伦理观出发,认为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不懂得“善”的概念,也就不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为恶。

善出于知,恶则出于无知。

他虽然一再强调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善”的概念。

有时他认为善就是对人有用的、有益的,诸如健康、有力、有财富、地位、荣誉等,以及还包括有节制、正义、能力、敏锐、豪爽等所谓“灵魂的善”。

但这些行为有时是有益的,有时也有害,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在于他们是由智慧的灵魂还是由愚蠢的灵魂来指导。

所以,善源于智慧,美德也就是智慧[4](P.163-166)。

这样,他又回到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

r正是在这一道德观念的基础上,苏格拉底指出正义是法律的一种美德。

虽然他并不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统治,而主张贤人即哲学王的统治,但他却把正义看成治国的准绳和法律的灵魂。

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相同,苏格拉底确信“一种美德必然总是有益于它的占有者”[9](P.98),正义的法律必须合乎人们的利益,能够促成人们美好而公正的生活。

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不同的是,一方面,苏格拉底对法律是否正义的判断不是经验或感觉,而是知识或理智,从而创立了理性的法律观。

就此,美国学者特伦斯·欧文指出:“普罗泰戈拉的因袭论观点将道德与正义当作惯例的事情来对待,这种观点也使得它们免于受到理性的批判。

与此相反,苏格拉底认为,事实上,我们在判断一个规范或惯例是否公正时应用了某种进一步的标准,而这种标准使得惯例性规范可以接受理性的批判。

”[8](P.94-95)苏格拉底的理性法律观奠定了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法律学说的基础,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和法治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还把遵从和恪守法律的尊严看成人的美德。

他不仅把这种美德藏于心中,而且身体力行而成为雅典公民守法的典范。

面对不公的而合法的死刑判决,他不愿在朋友的帮助下逃离雅典而苟活,而宁愿服从法律而死。

因为他相信“正义有时伤害他的占有者”,“自我利益与义务之间会发生冲突”,而正义的义务需要人们恪守“与他人达成协议,尊重他们的权利,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9](P.98)。

他认为自己遵守雅典的法律,是“他和国家之间神圣的契约,这是他不能违背的”[9](P.417)。

在他看来,法律具有独立的权威性,不论它的内容是否合乎正义,也不论违反法律而受到的判决是否有效,人们试图规避这种权威,就是违反与国家的协议,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服从这种权威则是人具有美德的表现。

r当然,苏格拉底的严格守法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作为前提,那就是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是对社会有利的。

不能因为法律所规定的个人利益和义务不够公平,就以此认为法律违反公平。

为了实现这一假设,苏格拉底强调制定法律的人必须由大多数公民授予权力,这样,制定法律的人所做出的决定就会近似于大多数人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应当接受这样一个推理:凡是经过法律规定的,对一切人都具有约束力。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承认,苏格拉底捍卫法律尊严和维护法律崇高权威的思想和示范,促进了西方尚法精神的形成,也正是这样的精神积淀和普及,支撑着西方的法治大厦。

r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希腊哲学的主流已经由自然哲学转变为人的哲学。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学说,就是这一转变的产物。

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人即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属。

以人的利益和幸福为最终目的,柏拉图先后提出两种治国方略即贤人之治和法律之治。

早期的柏拉图根据人的德性,提出哲学家治国的方略。

这种方略的思想渊源是他老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思想。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欲三个部分组成,与此相应就派生出三个阶层的人,即统治者、军人和人民。

而三个阶层的人身上又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美德,即智慧、勇敢和节制。

智慧是治国的才能,是统治者必备的品质。

如果治国者是有智慧的,整个国家便会有智慧,如果治国者无智慧,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愚昧;勇敢是军人必备的品质,是国家安全的保证;节制是农民和工匠的品质,它是控制自己欲望,用高尚的品质抑制低劣品质。

统治者是最高的、决定性的等级,他们是智慧的化身,因而只有哲学家才能担当。

他说:“研究政治艺术的事情天然属于爱智者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10](P.173)“在各种政体中有一种政府,不管其是否按法律来统治,也不管臣民是否愿意,只要它的统治者不是表面上而是真正地掌握科学知识,那就是十分正确的政府,也是惟一的真正的政府。

”[11](P.19)很显然,柏拉图把法律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

因为他理想中的统治者——哲学家具有超人的智慧和真实的知识,又具有杜绝偏私和拒绝腐蚀的品性,与智慧相比,法律显得蹩脚。

因此,在柏拉图看来,让哲学家的智慧受制于死板和教条的法律,就等于使真实的知识服从于大家的“意见”,使人类的智慧屈从于习惯和偏见。

而法律不是为智者创设的,而是针对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哲学家没有一般人的缺陷。

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就是知识或智慧的统治,是理想的治国方式。

r晚年的柏拉图,由于用他的哲学家治国的方略劝说叙拉古国王的失败,再加上两次西西里之行的悲惨境遇,由此对自己设计的哲学家治国方略发生了怀疑,促使他产生法律治国的念头。

他在此时的一封书信中说:“不要让西西里或任何其他城市服从人类的主子(虽然这样的服从是我的学说),而要服从法律。

服从对主子和臣民都是不利的,对他们本身、对他们子孙后代统统是不利的。

”[12](P.97)在《法律篇》中,柏拉图不仅主张恢复法律头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又重新构想一个“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即法治国家的蓝图。

他开始走出“理念”的圈子,关注希腊政治的现实。

认为在哲学家那样智慧的国王不能出现的时代,法律是上帝籍以传达其命令的声音,任何城邦都应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某一统治者或特殊利益集团的支配。

如果有超越法律的绝对权力存在,无论是对权力者还是权力的服从者都只能带来祸患。

同时,他不再依据人的德性,而是从人性出发,认为没有法律,人类就和“野蛮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法律应当凌驾国家的一切官吏和公民之上,一切政治和社会活动都应当遵从法律。

他强调,“在一切科学中,最能使人完善并且使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法律科学。

”[13](P.151)而统治者和公民服从法律的国家,必将得到神的拯救和赐福。

由此可见,柏拉图以人为逻辑起点,首先提出人治,但是为了人的现实利益,他最终接受了法治。

r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完善了柏拉图的法治学说。

在维护法治的信念上,他比柏拉图更为坚定。

不过,与柏拉图相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主张也是建立在对人的认知和关怀上。

他认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这是人的本性。

于是断定:“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动物。

”[14](P.7)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

他说关键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具有理智的生活。

而一个人行为合乎德性,就在于他的意志和情欲等非理性主义行为能否服从理性。

只有当意志和情欲服从理性的律令时,其所作所为才是有德性的行为。

然而,与柏拉图对人的认知不同,亚里士多德并不相信哲学家那样的人成为统治者就只具有智慧和理性,而不被意志和情欲所动,所以法律对他们没有意义。

他说:“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14](P.9)他认为统治者和常人一样,也有意志和情欲。

所以他指出,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用感情治事的统治者优良。

“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

”[14](P.169)在他看来,法治的优越性在于: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了多数人的智慧。

一般说来,多数人的智慧要高于少数人或一个人,而且多数人还不易腐败。

加之法律是不带情感因素、合乎正义的“中道权衡”,它能够杜绝常人的偏私和抑制常人的情欲。

因此,他认为,“谁都承认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14](P.171、167-168)。

因为人性中有恶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主张。

但他没有就此打住,他又根据人的利益需求,对法律的统治提出了若干要求。

比如,他认为法律应该体现民主,特别是立法应当反映多数人的愿望。

他告诫“立法家和政治家应该认明民主主义的诸措施中,哪些是保全民主主义的,哪些却恰好足以破坏一个平民政体”[14](P.274)又如,他认为法律的使命不在于对自由的奴役,而在于对自由的保护。

他说:“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14](276)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近代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

r以上叙述表明:古典法治理念不仅成长于人文精神的襁褓中,而且处处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

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了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二西方真正的“人的发现”是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它的标志是与“神为中心”相抗衡的人文主义的形成。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人文精神完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也正是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张扬,为近代法治主义和法治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r人文主义作为西方人文精神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集中表现,在与“神性主义”的抗争中,夺回了人的尊严。

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中,人文主义高扬人的价值和现世幸福。

也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启导下,西方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和现代民主为追求目标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只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某一阶段,而这一传统本身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世界和文艺复兴时期对这个世界的发现。

”[3](P.270)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潮,与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和现代民主精神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它们的同一性正好说明了它们的先后承续关系,表明了人文精神在西方不同时期的表现。

也正是在这一场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中,人文精神所包含的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和民主精神唤起了人们对法治的追求,并成为西方法治主义的应有之义。

那么,西方人文精神为近代法治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呢

r(一)人文精神奠定了法治的理性基础r理性主义对西方法治主义的影响最为深远,不仅表现在理性是西方法治的固有内涵,而且还表现在理性追求是西方法治始终如一的关怀。

然而,支持法治形成的理性精神却不是偶然自生的,它是西方人文精神在长期积淀中派生的精神分支,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正是西方人文精神孕育而成的理性精神催生着西方法治主义的

自由平等

表面上平等,可是我认为还是存在不平等现象。

例如官民,前段时间楼主应该知道河北李刚门事件吧,撞死人还敢叫嚣我爸是李刚,你觉得这人眼里有没有法律呢

说什么平等,其实社会还是有些不良影响存在的。

怎么说呢,真正的人人平等还未实现。

关于自由平等的座右铭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