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奋斗的事例和格言
1、事例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
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
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
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
”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
”可见他声誉很高。
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汉元帝的时候,张衡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再升为博士,给事中。
这时先后发生了日蚀和地震,汉元帝心中惶恐,怕是上天降下的灾殃警兆,就向大臣们咨询政治的得失。
匡衡上奏,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天象只是一种大然的阴阳变化,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风气,更在于朝廷的教化倡导和影响。
因而皇上应当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臣正人,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贤材,开放方路接纳忠谏,等等。
汉远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庞爱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超过了皇后和太子。
匡衡对此提出了恳切的规劝,透彻地剖析“正家而天下定”的道理,要防止招致国家的祸乱。
匡衡在朝廷中参议大政,引经据典,阐明法理道义,很受赞赏,由此升任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后来又升来丞相,封为乐安侯。
汉元帝时,宦官中书令石显专权,排挤陷害贤良。
匡衡也害怕他,不敢指摘。
汉元帝去世之后,汉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手弹劾石显,揭露他和党羽的种种罪恶。
石显和爪牙都受到应有的惩办。
但朝中大臣也有人认为,匡衡身为辅政大臣,早年不及时参奏揭发,却阿谀曲从,没有尽到责任,对他提出弹劾。
匡衡也自感惭愧,一再请求辞职,后来终于因多占封地的事被罢了官。
后人根据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语“凿壁偷光”,形容勤奋好学。
2、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毛泽东)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李卜克内西)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
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培根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有关奋斗的事例和名言(3个)急
1.林肯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
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
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
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著我,他成功的关键在於奋发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战。
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2.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贫农之子。
最初叫木下藤吉郎。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最有作为的统一全国的武将。
因为过人的才能和人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由一介庶民逐步努力,最后统一日本。
3.朱元璋 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觉寺当行童。
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
名言1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
--孙中山2奋斗是万物之父。
-- 陶行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女喜,行成千里毁于随。
--韩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
--荀子
有关青春奋斗的名言和故事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敏于随。
--韩愈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天才就是98%的汗水加2%的灵感。
--爱迪生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事例------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而跋山涉水,不辞劳苦。
有一个事例说他带着他的徒弟寻找一种草药,终于找到了,因为已是半夜,李时珍找到这种草药后,让他的徒弟拿出纸笔,在月光的照耀下,记载下了这种草药的特征。
就是这样,李时珍终于编写出了《本草纲目》。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