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作者在第一段中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即引出话题。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波兮木叶下。
” ( 《九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波兮木叶下。
” ( 《九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高中语文必修五《木叶》中所有的诗词
·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林庚,我国著名学者。
有等著作传世。
2.题解“木叶”即“树叶”,但是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字词储备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洗练:(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
也作洗练。
万应锭(dìnɡ):万能药。
锭,药物未制成的硬块,供患者吞服,研汁内服或外用。
不落于言筌(quán):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疏朗:稀疏而清晰。
窸窣(xī 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
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迢远:遥远。
·课文剖析1.内容结构梳理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说明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陆厥、王褒为例。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
作者以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而曹植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中的“黄叶”,是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
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
“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
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2.重点问题探讨(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
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①“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
“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
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②“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诗人应具备的条件是敏感而有修养:“敏感”是指诗人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就是说不但懂得词语概念的意义,而且熟悉它的丰富而微妙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
“有修养”是指诗人能够把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B.诗歌应有的艺术效果应是一言难尽,富于感染性、启发性:“一言难尽”是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它是为诗语的暗示性决定的。
课文注释中引用《庄子》中的话:“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个“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的“潜在的力量”。
“富于感染性、启发性”是说诗语的暗示性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起的落叶的联想。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
课文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
分析说明:“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这是被“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
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
“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4)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
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
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学习方法指导】鉴赏诗歌的方法1.显现诗中的意象。
意象简言之是包融诗人情感的形象、图景。
形象性是诗的一大特点,理解了诗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还不等于跨进了诗的大门,只有通过语言符号这一环节,在头脑中浮现出诗句所描绘的形象与图景,才能说真正进入了鉴赏阶段。
叶圣陶就曾经提出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王维《使至塞上》的两句古诗。
叶圣陶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看。
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
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
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
给‘孤烟’加上‘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
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
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如此驱遣着想象读解,一幅边塞风光图就历历显现在眼前了——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圣陶的话给我们以启迪:只有让诗句在自己眼前不再是按一定语法规则排列,具有一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句子,而是染有情感色彩的、一系列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的形象画面,才能进入诗的境界。
2.探求诗的意蕴。
阅读诗的过程中,透过词句在自己眼前显现出一个个形象、一幅幅画面,还不能说欣赏阅读的终点。
只有把握了一首诗的意蕴,即诗中具体形象,画面所贯注的精神内容,才能说阅读鉴赏到了深层阶段。
我们阅读诗歌,特别是现代派诗作,不能仅满足于了解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更关键的是要挖掘其深层的意蕴。
如初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阅读此诗,人们眼前不由地会浮现出一位游子登上高高的鹳雀楼远望遐想的画面: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尽头冉冉而没;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归大海。
画面壮阔,气势雄浑。
但是,假如阅读者仅仅到此,我们说还不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可只仅仅理解为平铺直叙地写出了登楼的过程,它含意深处,耐人咀嚼。
它的深层意蕴是:人要具有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它道出了一个崇高深邃的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说木叶主要讲了什么
·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林庚,我国著名学者。
有等著作传世。
2.题解“木叶”即“树叶”,但是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字词储备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洗练:(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
也作洗练。
万应锭(dìnɡ):万能药。
锭,药物未制成的硬块,供患者吞服,研汁内服或外用。
不落于言筌(quán):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疏朗:稀疏而清晰。
窸窣(xī 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
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迢远:遥远。
·课文剖析1.内容结构梳理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说明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陆厥、王褒为例。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
作者以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而曹植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中的“黄叶”,是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
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
“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
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2.重点问题探讨(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
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①“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
“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
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②“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诗人应具备的条件是敏感而有修养:“敏感”是指诗人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就是说不但懂得词语概念的意义,而且熟悉它的丰富而微妙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
“有修养”是指诗人能够把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B.诗歌应有的艺术效果应是一言难尽,富于感染性、启发性:“一言难尽”是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它是为诗语的暗示性决定的。
课文注释中引用《庄子》中的话:“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个“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的“潜在的力量”。
“富于感染性、启发性”是说诗语的暗示性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起的落叶的联想。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
课文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
分析说明:“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这是被“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
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
“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4)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
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
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学习方法指导】鉴赏诗歌的方法1.显现诗中的意象。
意象简言之是包融诗人情感的形象、图景。
形象性是诗的一大特点,理解了诗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还不等于跨进了诗的大门,只有通过语言符号这一环节,在头脑中浮现出诗句所描绘的形象与图景,才能说真正进入了鉴赏阶段。
叶圣陶就曾经提出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王维《使至塞上》的两句古诗。
叶圣陶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看。
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
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
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
给‘孤烟’加上‘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
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
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如此驱遣着想象读解,一幅边塞风光图就历历显现在眼前了——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圣陶的话给我们以启迪:只有让诗句在自己眼前不再是按一定语法规则排列,具有一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句子,而是染有情感色彩的、一系列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的形象画面,才能进入诗的境界。
2.探求诗的意蕴。
阅读诗的过程中,透过词句在自己眼前显现出一个个形象、一幅幅画面,还不能说欣赏阅读的终点。
只有把握了一首诗的意蕴,即诗中具体形象,画面所贯注的精神内容,才能说阅读鉴赏到了深层阶段。
我们阅读诗歌,特别是现代派诗作,不能仅满足于了解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更关键的是要挖掘其深层的意蕴。
如初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阅读此诗,人们眼前不由地会浮现出一位游子登上高高的鹳雀楼远望遐想的画面: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尽头冉冉而没;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归大海。
画面壮阔,气势雄浑。
但是,假如阅读者仅仅到此,我们说还不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可只仅仅理解为平铺直叙地写出了登楼的过程,它含意深处,耐人咀嚼。
它的深层意蕴是:人要具有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它道出了一个崇高深邃的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课文说“木叶”中的成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近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释义】蔽: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说木叶 古代诗人在什么场合才用“木”而不用“树"
木的适用范围比树广。
木是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
象树木形。
上为枝叶,下为树根。
木,冒也。
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说文》 木者,春生之性。
农之本也。
——《春秋繁露》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
——宋·周敦颐《爱莲说》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
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白虎通》 鸟兽木石。
——明·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
——《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 莫卜切,音沐。
《说文》冒也。
冒地而生,东方之行。
从屮,下象其根。
《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
《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说卦传》为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顺之谓也。
《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注》木,柷敔也。
又质朴。
《论语》刚毅木讷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
又姓。
《统谱》汉木仁,晋木华。
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
又复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马融·广成颂》隂慝害作,百卉毕落。
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韵会》从丨。
丨,古本切。
非从亅。
亅,其月切。
树:原指生植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组成。
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
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
树有很多种。
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
树的主要四部分是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树根是在地下的,在一棵树的底部有很多根。
【唐韵】常句切【集韵】【韵会】【正韵】殊遇切,殊去声。
【说文】生植之总名。
【左传·昭二年】季氏有嘉树,宣子誉之。
【礼·祭义】树木以时伐焉。
【淮南子·原道训】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
又【尔雅·释宫】屛谓之树。
【论语】邦君树塞门。
又【扬子·方言】牀谓之杠。
北燕、朝鲜闲谓之树。
又兽名。
【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
【注】皮树,兽名。
谓皮作树形以射之。
又姓也。
【後魏·官氏志】树洛于氏。
後改为树氏。
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臣庾切,音竖。
扶树也。
【徐锴曰】树之言竖也。
种树曰树。
【易·系辞】古之葬者,不封不树。
【诗·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人,心焉数之。
又立也。
【书·说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又诸侯之适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
【谷梁传·僖九年】无易树子。
俗作,非。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 古代诗人在什么场合才用“木”而不用“树"
木的适用范围比树广。
木是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
象树木形。
上为枝叶,下为树根。
木,冒也。
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说文》 木者,春生之性。
农之本也。
——《春秋繁露》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
——宋·周敦颐《爱莲说》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
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白虎通》 鸟兽木石。
——明·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
——《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 莫卜切,音沐。
《说文》冒也。
冒地而生,东方之行。
从屮,下象其根。
《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
《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说卦传》为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顺之谓也。
《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注》木,柷敔也。
又质朴。
《论语》刚毅木讷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
又姓。
《统谱》汉木仁,晋木华。
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
又复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马融·广成颂》隂慝害作,百卉毕落。
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韵会》从丨。
丨,古本切。
非从亅。
亅,其月切。
树:原指生植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组成。
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
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
树有很多种。
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
树的主要四部分是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树根是在地下的,在一棵树的底部有很多根。
【唐韵】常句切【集韵】【韵会】【正韵】殊遇切,殊去声。
【说文】生植之总名。
【左传·昭二年】季氏有嘉树,宣子誉之。
【礼·祭义】树木以时伐焉。
【淮南子·原道训】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
又【尔雅·释宫】屛谓之树。
【论语】邦君树塞门。
又【扬子·方言】牀谓之杠。
北燕、朝鲜闲谓之树。
又兽名。
【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
【注】皮树,兽名。
谓皮作树形以射之。
又姓也。
【後魏·官氏志】树洛于氏。
後改为树氏。
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臣庾切,音竖。
扶树也。
【徐锴曰】树之言竖也。
种树曰树。
【易·系辞】古之葬者,不封不树。
【诗·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人,心焉数之。
又立也。
【书·说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又诸侯之适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
【谷梁传·僖九年】无易树子。
俗作,非。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