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的名言
诗的内在和谐是通过联想来传达的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
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
——(印度作家)泰戈尔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
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印度作家)泰戈尔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
诗应该打动人心,把听从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诗歌能躲过坟墓,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作为一种理性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
(意大利军事家)马志尼无韵的诗句,是没有灵魂的肉体。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一般来说,诗可以理解为想象的表现。
自有人类便有诗。
(英国诗人)雪莱如果诗的写成不能像树叶发芽那样自然,倒不如不写为妙。
(英国诗人)齐慈诗不可同化于科学和伦理,一经同化,便是死亡和衰退。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诗是翻腾的内心之叹息。
(法国作家)普吕多姆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
——(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中国诗人)艾青伟大的诗,是民族最珍贵的宝石。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诗本不过是由梦演变而来的。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诗是神的词句,诗未必只存在于韵文之中。
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
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
——(印度作家)泰戈尔关于诗歌的名言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格言与箴言的区别
座右铭 [ zuò yòu míng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uò yòu míng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南宋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
诸子百家中对后人影响最为深远的就属儒家了,董仲舒也曾经提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可见儒家对世人的影响有多广。
儒家文化中有许多经典文学,那么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呢
不妨一起往下看看。
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四书”指四部书。
其中,、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则是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着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以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
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
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哦。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着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五经是指:、、《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一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富人深山有人问,穷人怎么说来的
穷人闹市无人问,富人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出处与《增广贤文》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篇幅不长,通行本只有3800 字左右。
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而出,灵活多变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古人写入书的这句话 ,在当今社会更是更是能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这么说呢,自从改革开放,也就我们小时候开始,中国人被突来的西方文化的侵袭,加上我们原始的传统观念,在红色时代的人人平等,在现在的社会被改写成了:“富人高贵,穷人低贱”,随着法律的完善与人性化,生命无价但富人眼中的人命似乎有了价,穷人想法设法去投靠富人,富人有了则想法设法的躲着穷人,“ 真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当然,《增广贤文》中所言,皆可借鉴,文可学,路不可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