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一则格言有批注
夫群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汉.诸葛亮《诸葛武侯集.诫子篇书》 【释义】有才德的人,在实践方面,注重宁静安定,以完善自己的修养;注重俭朴,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只有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只有安定清静,才能使自己有开阔的眼界。
我喜欢的一则格言有批注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梁启超成功太容易,并且实际收获比所期望更丰厚的话,见识浅薄的人就会很高兴,但是知识渊博的人只会感到悲伤。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名人名言加赏析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不肯过江东。
解:人,活着应该意气风发,做人间的俊杰;死也要死得悲壮刚烈,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宁可战死也不肯过江回到江东。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 赏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
对别人以谦恭之礼,举止淳化、得体。
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倡导人权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赏析】名人有很多,名人也说过很多的话,确不是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名言.只是名人有些话说到人们的心里,大家觉得他说的对于是告诉了别人.一名话说的人多了就成了名言了. 【出处】 ·《自题小像》 【鉴赏】 我要把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托给转达国人,可是人们一时还不能理解我的一片忠诚。
荐轩辕;荐,贡献给。
轩辕,传说中汉族最早的领袖,即。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不惜鲜血来从事救国运动。
此诗写于1903年,寻亥革命运动的前夕。
这一年,他在东京,依然剪去了辫子。
这首诗就是他题在剪去辫子的照片上赠给朋友的。
此时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承袭了民族革命的思想。
诗中满怀着爱国的激情,遥对着灾难深重的祖国,感慨同胞的尚未觉悟,于是立下了献身于民族革命的誓言。
白眼看鸡虫 【出处】 ·鲁迅《哀范君三章》 【鉴赏】 此诗作于1912年。
范君指范爱农,是鲁迅的好友和同乡,又曾同留学日本。
范爱农曾任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学监(教务长),后被辞退,失业,陷于穷困中,有一次,他坐船在风雨中落水淹死。
原诗中的风雨飘摇日:指时局的险恶和动荡。
华颠:指头发花白。
萎:枯萎。
寥落:稀疏脱落。
白眼:表示藐视。
看鸡虫:比喻冷眼看那些争权夺利的家伙。
这首诗的大意是:畸人与世人不合,但合乎正道。
鲁迅以畸人来赞范爱农。
鲁迅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下三章诗哀悼范爱农。
这是第一章。
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下,因而横遭迫害,吃尽苦头。
失败了,正直的人仍是没有出路。
不料分手才三个月,范爱农竟而死了
诗中明白地指出范爱农致死的原因。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解:天下这么多的人,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生活啊?当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生活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他就会得到升华进而热爱每一个人志当存高远 解:志存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
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
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
古人名言和批注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来冲洗。
——泰戈尔批注:有些事情最好是想流泪就流泪,不必用笑来凌迟自己。
灵魂的孤独是最可怕的,最难捱的。
——蒋子龙批注:一个人若敢于孤独,说明他的灵魂不孤独;一个人若敢于使灵魂孤独,我认为他的勇气和光辉几近于神了。
留在外面总比从里面摆脱出来容易些。
——马克.吐温批注:有时候坚持留在外面更需要智慧与力量。
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美貌,他的美貌只能反映在别人的眼里。
——莎士比亚批注:注意自己的美貌反映在别人眼里成了丑陋;在函数中,除了自变量和函数值,还有一个对应法则。
我爱你是因为你无所不知,但是却沉默不语。
——高尔基批注:我鄙视你是因为你沉默不语,其实你无所不知。
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
——桑费批注:恨你的朋友不一定没有爱,而忘记你的朋友却肯定已没有爱。
不要相信豺狼,你给他一个指头,他会吞掉你整条胳膊。
——谚语批注:也不要相信石头,你给他整条胳膊,他连一个指头也不要。
我宁可看到青年人脸红,也不愿看到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加图批注:我宁可看到青年人的脸色变得苍白,也不愿看到他的脸既不红也不苍白。
美即真,真即美。
——济慈批注:真实往往残酷,假象中未必匮乏人性的光辉。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批注:若要把理性的人变为感性的人,首先的途径是使他成为爱美的人。
使用不当,利刃也会变钝。
——莎士比亚批注:同样是用刀,刀柄不能切东西,而你又不能握着刀刃切东西,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批注:此情只待和酒煮,且共明月一楼辉。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是同样错误的。
——赛涅卡批注:不该相信的人你去相信了,这是最大的错误。
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依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
——泰戈尔批注:功利就是把社会和他人当做机器的同时,把自己变作了机器。
在贫困笼罩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巴尔扎克批注:生活的重负逐渐沉淀所凝成的痛苦,不是别人能轻易言传的。
当生活把人反复折磨之后,有的人就离开了人的是非世界。
我们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往往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幸如此,可悲亦如此。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300字有批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句话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说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的人就能做到。
这句名言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因为,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它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激励我踢毽子的事。
当我听说五年级上学期体育考试要考踢毽子时,我立刻慌了神。
因为我踢毽子从小就不棒,每次踢都只能踢是两三个,可体育考试要十七个才能合格,十七个,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此时的我,也只能苦笑了。
一次性踢十七个毽子对于同龄的、爱踢毽子的同学来说,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可对于一次只能踢的不多于十个的我来说,谈何容易啊。
于是,我索性不管它。
妈妈见我这样,就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难道你忘了这句名言了吗
”经妈妈这样一提醒,我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计划上写明:每天放学后到体育中心练习踢毽子三十分钟至四十分钟。
两个星期以后,结果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最多时居然能踢二十五个
到考试的时候,我的心一直“怦怦怦”地跳个不停,尽管如此,我居然还踢出了二十九个的好成绩。
最后我超常发挥,通过了这次的考试,取得了满分。
这句名言使我一生受用不尽.一句名言对我的启示一句名言对我的启示“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
这也是我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的座右铭。
有一次,周宁静奶奶不在家,让我陪周宁静睡觉。
我们俩玩到8点的时候,饿了想吃热的,可周宁静家里空无一大人。
我们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做荷包蛋.还没做,我们就遇到了麻烦:煤气怎么开
我心想:“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一定会成功的。
我信心满满地说:“没事,试一下吧。
会成功的。
”可是,事情并不顺利。
我们刚来到厨房。
我一看到煤气灶就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惧感。
周宁静的眼里也流露出害怕的神情。
我猜测她应该也不敢吧。
我有点灰心丧气了,可是不甘就半途而废的欲望使我犹豫不决。
忽然,我想起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茅塞顿开,大胆地拨动了开关。
没开开,但是我迈出的第一步使我战胜了恐惧。
我再三地尝试,可惜力度太小,前几次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弥漫在我心中的乌云又开始聚集起来。
这时站在一旁的周宁静安慰我,说:“包茹意,你行的。
”是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坚持,我应该把失败作为成功的一步,继续向成功迈进。
我恍然大悟,信心和坚持使我充满了力量,成功了
我熟练地开始敲蛋、倒油,等油好了。
我立刻把蛋倒进去,切葱,翻蛋,加葱。
3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荷包蛋就好了。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失败,我不能因为小小的失败而放弃。
我应该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继续坚持到底。
这是“坚持就是胜利”教会我的道理。
名人名言及其赏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鉴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
紧急需要非常经典的名人名言,而且要有批注和感受,800字左右,谢谢各位大哥大姐们 了
急着用啊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
---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
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爱因斯坦
古代名人名言 ,最好是三国时期的(加批注)
夫群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汉.诸葛亮《诸葛武侯集.诫子篇书》 【意谓】有才德的人,在实践方面,注重宁静安定,以完善自己的修养;注重俭朴,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只有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只有安定清静,才能使自己有开阔的眼界。
关于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
读书的名人名言1、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读书的故事1.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2.毛泽东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
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3.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
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
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诸葛亮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
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
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7.苏东坡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8、鲁迅 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9、恩格斯的读书法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
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
”“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
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10、凿壁借光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11、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12、囊萤映雪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
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
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13、欧阳修 苦读的故事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4、宋濂 苦读的故事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15、范仲淹 苦读的故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