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清盐商中的卢德恭
卢德恭执掌扬州盐台,名义上负责两淮地区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和税收,直接管理扬州各大盐商,干的是强龙压倒地头蛇的差事。
而扬州的盐商圈子盘根错节,各大总商不但富可敌国,更是手眼通天。
汪朝宗是天子故交,圣眷正隆,又是红顶商人,还与前任总商萧家结成了亲家,其声势之大,揆诸扬州一城,基本上无人可及;马德昌是盐官后人,其祖上为政一方,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虽然危难时顶不上什么用,但帮忙写个折子,造个舆论声势,当个拉拉队,估计还是不成问题的;鲍总商倒没看出有啥后台,情商也有点捉急,可人家后来好歹也抱上了军机首辅阿桂的大腿,犯下了文字大狱之后,都能全身而退……面对这些凶神恶煞,别说是四品的盐台,就连知府甚至是巡抚,只怕也得卖上三分面子啊
(前几集还真有知府应盐商之命,找阿克占说情的桥段)卢德恭起身微末,十年寒窗换来一个盐台,朝中也没什么同年知交,怎么敢跟这群人斗
万一处不拢,盐商甩个脸子,今天不纳税,明天不纳捐,朝廷的差事不能及时办妥,皇上开罪下来,一个“该员驾驭失宜,操守庸常,着即革去职衔,交付有司衙门严加议处”,怕是免不了的。
更何况,盐商手里面攥着账册,上面记载着朝中大小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贪墨情弊,一捅开可就是惊天大案,动了国本,上上下下大家伙一块玩完——其威力不亚于官场上的核武器。
朝中数十位将相权臣,地方上上百个官员胥吏,几千万两的国帑,谁敢捅这个马蜂窝
你断人家财路,人家断你生路
上一任盐院老爷尹如海,洁身自好,不贪一文,却也深陷局中,最后找根麻绳自己吊死了。
接替者阿克占阿大人,行伍出身,作风蛮霸,手段也很了得,不也只能乖乖地拿本假账册糊弄过去
真账册,汪朝宗硬往人家手里塞,都不敢接。
电视剧最后安排的结尾是,乾隆爷惩奸除恶,汪朝宗荣归故里,阿克占全身而退,人人皆大欢喜。
这结局太圆满了,圆满到极其不现实。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逻辑,结局应该是:乾隆帝卸磨杀驴,捐输到手之后,把盐商一气通杀,并收回各地盐引,盐铁改由国家垄断统销;汪朝宗一门盛极中衰,如《红楼梦》、沈万三、胡雪岩故例,最终家道中落,晚景凄凉;阿克占圆满完成任务之后,亦成弃子,被和珅伙同利益集团联手干掉。
皇帝不得已弃车保帅,轻则将其革职罢官,重则将其满门抄斩,以平息官场舆情。
——闹成了这个样子,不论最后哪方胜利,两边都得赔上几颗人头。
大局如此,每个人已成为棋局上的棋子,一举一动皆身不由己。
而卢德恭身在扬州盐台这个位置上,躬身入局,首当其冲,出了事保准第一个完蛋。
他既没有专折奏事之权,又没有树大根深之势,死得妥妥的。
别说求权五爷这个江湖骗子,就算真能求到和珅那边,也活不了。
这已经跟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太大关系了,换阿克占,换尹如海,做这个盐台,估计都要贪,并且都要死。
何况卢德恭已经做得够好了,从经从权,能柔能刚;人际关系方面刀削豆腐两面光,甘心做盐院与盐商之间的润滑油;也为扬州地方上做过不少好事。
从他平时言谈举止来看,也是有情怀有抱负的,只是本人已被官场这个大染缸给异化了。
除非让海瑞这个千古奇官穿越到扬州来,或许尚有一搏之机。
但乾隆朝官场生态毕竟已贪墨成风,气数将尽,海瑞再怎么廉洁奉公,再怎么勇于玩命,也敌不过整个体制。
以我极其有限的智力和见识,对卢德恭的命运,只有二字以蔽之:死棋~
你说用盐做什么呢,是那部电视剧里的台词
哈,终于遇到个有量的。
首先,阿克占在前已经,是否认识权五爷,和珅的回答是“我家人多,我可以说不记得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是我的人,但这个人很麻烦你权当不认识。
” 这里和珅是要和阿克占说实话的,因为阿克占的官位不高但看乾隆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他在旗人里是上人(族人在朝里当权或干脆是后宫娘娘),不是没落户。
数到这里,权五爷绝对不是什么空穴来风的人物。
再者这权五爷还做些金融的生意,至少自己手上是有点头寸的,晋商买他的面子说明平日里他的现金流是相当粗壮的。
所以他才敢拿着和二爷的钱(也就是皇上的钱)做自己的小买卖,富裕出来了嘛(他生意的规矩是:要多少他都有,但何时还回,利息多少要他说了算,想想也知道他手上是有现金的)。
之后之所以他要将马爷的贷款转给晋商,那是因为皇帝要来安抚了。
那么这个权五爷到底是做什么生意(帮和珅收的是哪方面的钱)的呢
在扬州,不熟绣坊,不做脂粉,不走茶叶,和盐商也不熟(只有老马和他熟,因为老马家是走仕途的,败落了才来做盐商的),这就基本定了他的道行。
其实汪总商是认识权五爷的,这潞河驿站是什么地方呢
潞河驿被称为京门首驿,是一个很少见的水陆两用驿站,当年外国使节走水路出入北京必于此驿码头上下船,并由礼部官员至此接送(自百度)。
同时也是各地士子(尤其是走水路进京的江南士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换船上岸的地方。
只是权五爷是否还记得汪就不晓得了(客户太多生意太好),推测当年权五爷就是在通州洛河驿龙吟池里一边挫澡一边收赶考者捐官钱的差事(殿试舞弊,买官卖官)。
这个生意历史上是有这么一说的和珅入翰林院任满翰林院掌院学士,与汉翰林院掌院学士嵇璜一起掌管翰林院,不过嵇璜年老力衰,主要事务大多为和珅代理。
和珅从此控制科举制度,肆意从童生、秀才处纳贿,形成“价高者得”的一种交易。
和珅更用此垄断朝廷士子,要中进士必先通过和珅的审核,(通过文字狱)如有“问题”者则除名,令乾隆末期的士子“几出和门”。
(自百度)可是后来这个权五爷应该是坏了事,没办法到扬州来继续这个生意的分号(所以卢老爷应该是他的实际保护人)。
剧情中对汪年轻时进京赶考有一段描述,也算是种逗露。
~~~~~~~~~~~~~~~~~~~~~~~~~~~~~~~~~~~~~~~~~~~~~~~~~~~~~~~~~~~~~前面忘了说重点,为什么汪总商说到 通州洛河驿龙吟池 权五就不说话了
因为和二爷来皇上也来扬州,这个殿试舞弊案是被皇上查过的,案例权五爷当年是帮和二爷顶了包,全家都抄光的角色(满门抄斩)所以才落得个孤苦伶仃守着个半大小子的养子过隐居生活的下场,这样没名没姓(其实剧中说五爷姓蔡)的人敢翻到台面上来和儒商斗嘛
所以也是个苦命的人那..~~~~~~~~~~~~~~~~~~~~~~~~~~~~~~~~~~~~~~~~~~~~~~~~~~~~~~~~~~~~~如果没有估计错这个权五爷应该描述的是文华殿大学士蔡新的族人(或蔡世远的后代)。
这样这个人就可考了。
京剧的资料
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
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
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
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
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回答者:FinnyIvy - 魔法师 五级 5-28 14:08京剧简介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
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
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
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
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
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
“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
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唐韵笙、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
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丰富剧目,不仅有属于二簧系统的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剧目,而且还包括昆腔、高腔、秦腔、罗罗腔、柳枝腔等声腔剧目。
这类传统剧目,据粗略统计,不下200余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其题材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折子戏、群戏、本戏等。
如《宇宙锋》、《玉堂春》、《群英会》、《挑滑车》、《拾玉镯》、《四进士》、《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数百年来,盛演不绝。
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又新编、改编、移植了一大批剧目,如《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创作了一批现代戏,如《红灯记》、《芦荡火种》、《 智取威虎山 》、《 杜鹃山 》、《黛诺》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回答者:Tanworld - 举人 四级 5-29 14:46“京剧起源” 够楼主用的吧呵呵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
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
《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
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
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
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
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
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
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
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
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
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
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
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
《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
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
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
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
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
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
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
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
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
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
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
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
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
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
《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
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
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
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
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
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
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
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
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
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
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
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
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
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
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
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
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
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
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
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
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
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
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
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