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语文的优美语言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也有人说“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学”的融合;更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的组合。
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注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美感是语文学科必然的属性之一。
曾几何时,纯粹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入歧途,扼杀了语文学科的美感属性,或者也知道有美感属性,就是把它置于最次要的位置。
结果学生变成了做语文试题的“机器”,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怪圈:年级越低越能考高分,高中毕业,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书,高考语文试题必须设置150分制,结果才似乎差强人意了,因为已经能够考出八九十分了。
殊不知,以百分制核算也只有五六十分,更有甚者,就是150分制有些学生也只能考出五六十分。
多么令人痛心啊。
这里笔者并不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语文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忧心忡忡:中国人学不好语文,中国人对学语文没有兴趣。
这值得有识之士的忧虑。
其实,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我们的汉语言更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
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
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热情有加。
写文章更是美差,因为作文是抒写自己美好情感、展露自己才华的绝好形式。
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科领域潜在的美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
一、展露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揭示美感,使学生学有兴趣在介绍汉语特点时,引入戏谑之语:使用中文比用英语更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因为汉字负载的信息量要比英语大得多;且英语是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很多,而汉字多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
相比之下汉字占的位置短多了;汉字的笔画按一定位置叠加而成字当然要省位置多了;另外,中文书写时,词与词之间不留空,而英语则不然,故汉语又比英语节约了空间。
而世界上每年用英汉两种文字印刷的书籍是最多的。
虽然这仅仅是戏谑之语,但确实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汉语言的自觉性,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在介绍汉字构字常识的时候就先告诉学生:汉字的方块结构体现着汉民族崇尚稳重的心理,有值得深思的美学价值;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间架结构也各种各样,这些就体现着疏密有致、对称均衡的美学意义。
所有这些美丽,聪明的学生一寻思就能把握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一种写好汉字的内驱力。
在介绍汉字的构造常识的时,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
“象形字”本身就是图画,.既简洁抽象,又显形象生动: “ ⊙ ”(日)、“”(月)“”(网)、“”(刀)、“”(木);在介绍象形字的时候,应该就用篆文入手,因为篆文是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相形字的图形特点。
“会意字”更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直观美:“磊”三石相叠,石头多;“晶”,三个太阳会聚,光亮灼人;“森”,很多树木;怪不得古人以“三”虚指“多”。
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最好借助多媒体,这样直观性更强。
学生在体验美感的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知识的熏陶.身心状态好。
学习效率又高。
学生怎会感觉枯燥而有厌学心理呢?象声词同样能给学生以美感体验。
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萧萧”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看到“西北风铺天盖地卷来,带着呼啸。
壮士的头发、衣服都被扬起,但身体岿然屹立”的画面,这是一种豪壮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中的“萧萧”也是象声词,但它又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树木高耸入云,许许多多的树叶纷纷飘落又被秋风一阵一阵卷起”的画面,这是又一种美。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雅·车攻》),这里的“萧萧”也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眼前浮现出:皮毛泛着油光的战马正一队一队走过的雄壮画面。
这时你再让学生把握象声词的巨大的想象启迪作用,学生会体会不出来吗?再说学生更会因此重视象声词的。
叹词声调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意义。
如“啊”,当读阴平时,则表示惊异和赞叹: “啊,出彩虹了!”当读阳平时,则表示追问:“啊,你说什么?”当读上声时。
则表示惊疑:“啊,你怎么啦?”当读去声并适当拖音时,则表示明白过来:“啊,原来是你。
”汉语的魅力可见一斑了吧。
有时同样一个句子,不同词语的重读表意也不同。
如:“这部电视剧我去年看过”,如果重读在“这部”,表示的意思则是“其它电视剧我可没看过”;重读在“电视剧”,表示的意思则是“小说或剧本我可没看过”;重读在“我”,表示的意思又是“其他人看没看过我不知道”;重读在“去年”,表示的意思又是“有些细节恐怕忘了或现在的情节不知有没变化”;如果重读在“看过”,表示的意总则是“不是听说而已”;等等。
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怎会不让学生心动进而留连往返?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学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汉语语言中还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语言现象。
如“我差点儿出车祸”与“我差点儿没出车祸”,形式相反,表意却一样;再如“中国队打胜了姜国队”与“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也是这样。
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的美被教师引入并激发后,学生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并感受到原来以为枯燥的语言其实美不胜收,进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原来不易把握。
笔者就从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使用通感的例子入手。
先提问:声音抽象吗?开始许多学生认为不抽象。
因为声音能让人感觉出来。
再问:声音尖、声音细中的“尖”、“细”是听觉感受还是视觉感受?许多学生开始一愣,进而恍然大悟:这是用视觉来形容听觉,感觉互通,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有无穷魅力。
更对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因为有切身体会,学习效率当然提高了,这知识点甚至有可能因此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二、揭示文学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时,要避免面面俱到,有侧重点地揭示作品的美感。
散文作品,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到感悟以及独创性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小说戏剧作品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以及字斟句酌的精妙之处;诗歌作品侧重引导学生挖掘音韵美、整齐对称美以及意境美。
散文作品,它有魅力,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即所谓的人生真谛;二是独创性的语言。
指导学生读散文时就让他们抓住这两点或其中一点,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博览,去读更多的散文作品学生必然又轻松又受益非浅。
钱钟书的《围城》能传世的真正原因不就是: “城里的人要到城外去,但城外的人想进城里去”这句独特的品悟出人生真谛的话么。
生活阅历越深的人越能品出这句话的醇味。
在研读朱自清的《绿》时,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住描写“绿”的语言的独创性。
就先让学生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中挑选一种来描写,要求三百字左右。
学生都觉得不容易。
然后再让学生从《绿》中找出朱自清写“绿”的文字,再让学生谈语言有没有创造性。
学生必然会在心中暗暗钦佩。
同时明白创新的可贵和价值。
这样之后呢,谁也不能说他们不会自觉付诸行动,自觉去探索寻觅让他们产生美感的东西。
阅读小说戏剧作品,学生常常最看重情节,情节的曲折生动本身就是充满魅力和美感的,但这不是作品的精髓部分,真正能检测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标准应该是能通过作品中的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作品的美,能从看似平淡无奇中感受到作家的独特匠心。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有一段葛朗台的语言:“噢。
是金子
金子!”他连声叫嚷。
“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
啊
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
为什么不告诉我
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让学生反复念叨揣摩这段文字,同时揣测葛朗台的心理。
学生在感悟下会觉得这语言实在精妙绝伦.把一个对金子痴迷若狂的人的心态暴露无遗了,在这样引导及品味下,学生会喜欢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那么美妙。
《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一段话也很有魅力。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又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段文字中是黛玉对两个人的回答。
初看是平常话,其实这里把黛玉时时留意,步步小心的寄人篱下的心态全展示了出来,足见作者的功力。
“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一处写黛玉和宝玉的感觉虽一样,但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细细推敲这里有无穷魅力在其中,可谓“看似平淡实奇岖”。
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戏剧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让学生有一种美感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诗歌的美感更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都能注意把握,这里就不赘言了。
三、揭示作文的美,使学生作文欲罢不能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牛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以作文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是叶圣陶老先生一贯主张的。
可是学生一说到作文就怕就头疼,逼得急了,消极应付。
这常常是语文老师最感冒的事。
笔者还是注重从让学生体验作文美感入手。
确实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动机。
首先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美点,把学生作文美的外延扩大。
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不管是成语还是刚刚学过的新词,只要学生能用到他的作文中去,就用红笔注明:成语用得好或能学以致用;作文开头有一些有特色的语言,就用红笔注明:开头美妙无比;要是用了有特色的比喻,就用红笔注明:比喻很有创造性;要是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对生活的独到看法,就用红笔注明:见解足见智慧的光芒;要是发现学生作文的思路开阔,用笔老成,就用红笔注明:有大师风范。
诸如此类。
从不吝啬赞扬的按语,而是让我的红笔迹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看到我的红笔迹,就好象看到他们作文的美丽,使他们作文有成功的快感,这样学生必然有兴趣作文了。
其次肯定学生工整美观的书写习惯。
凡是作文书写工整美观的,不仅仅给高分鼓励,更是在在大范围内表扬展示,让学生明白美观书写也能给人以愉悦,也是亮丽的风景,也是作文成功的要诀(特别在还是用手写作文的时代)。
再次是给优秀作文创造发表的园地。
除了组织学生踊跃地投稿,让学生的作文变成美丽的铅字,使作文散发油墨香味外,还利用自己熟悉的电脑打字和电脑编辑技巧,自己对学生的作文编辑打印,尽量使学生的作文无论对作者还是对其他学生而言都能产生成功的美感体验。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注重变化形式,让学生尝试各种有兴趣的文体。
如:小剧本,让学生体验戏剧语言的魅力;小学术论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学术问题,进行立论并谈看法,确立一家之言;使用规定的成语写成语短文(笔者已着手编辑了两辑)。
错综变化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不熟悉、陌生的事物总能让学生产生美感和尝试欲,学生的作文兴趣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心理学上说,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大大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令人愉悦的美感体验中必然能得到提高,且使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到知识带给他的美感,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做法符合心理科学:有些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完成认知操作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状态下,作业的态度积极,自信度高,知觉范围广阔,思维灵活,操作快捷。
在教学过程中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愉快情绪情感的教学,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反应积极,学习效率通常较高。
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美感,就是在创设令学生愉快舒畅的学习氛围,就是在把知识的探求与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欢乐和愉悦,变学习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这样就必然有持久的高效率。
让我们都来努力,使语文课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充满美感,人人喜欢。
根据拼音写句子。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想着集体,有自我求采纳
赞美新郎新娘的十个词语 比如美丽,大方
新娘:清新脱俗、温人、落落大方、脱俗、举止高雅、彬彬有雍容典雅新郎:气宇非凡度翩翩、风流蕴藉、玉树临风、风华正茂、风流倜傥、风姿潇洒1、清新脱俗【拼音】[ qīng xīn tuō sú ]【解释】一般形容女性,身上的气质让人舒畅,新颖不落俗套。
【近义词】超凡脱俗2、超凡脱俗【拼音】[ chāo fán tuō sú ]【解释】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近义词】清新脱俗【反义词】凡夫俗子3、落落大方【解释】: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
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出自】: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
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近义词】举止高雅、彬彬有礼、雍容典雅【反义词】局促不安、扭扭捏捏、答答含羞、煞有介事、搔首弄姿、缩手缩脚、装腔作势、哭笑不得、搔头弄姿4、气宇非凡【拼音】[ qì yǔ fēi fán ]【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5、风度翩翩【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
举止文雅优美。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近义词】风流蕴藉、玉树临风、风华正茂、风流倜傥、风姿潇洒【反义词】尖嘴猴腮
赞美汉字的句子大全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叫中国。
汉字永远是美丽的!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现代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说:简化字是对中国文字最大的犯罪!从赞美总理的一首作协诗看民族的文化之忧。
当坟头看奥运,做鬼也幸福、星空顿洒总理泪,疑是茅台落九天这样的所谓作协诗句接踵而来了,我们就不得不怀疑现在的作协还是不是曾经的那个作协?可是,都市报被-迫低头道歉,作家也被作协除名。
不得不说,一个勇于打压勇敢的良心和勇敢的文字的作协,必然就是一个不耻于将尤擅乌合汉字的拉壮丁派作家拢于怀中,更不耻于将万千宠爱尽赐其身,使之登作协之高庙,入作协副主席的主。
汉字中的艺术可大着呢,有时,汉字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耀着你的灵感;有时,汉字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时,汉字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书中跳舞。
只要我们认真去探索汉字的奥秘,一定能感受到它们无穷的魅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酝酿成了今天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中国话,酝酿成了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的中华汉字!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即便言志,又供观赏,2 传承艺术的民族精神,传播汉字的中国气派!3 中国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之灵魂!汉字!做为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最伟大的结晶,造就了如今强盛的中国!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气凛然 刚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润内圆标志着你的美感,博大精深注定让你包罗万象。
赞美勇士的句子
赞美勇士的句子勇士_词语解释【拼音】:yǒng shì【解释】:1.勇敢的士兵。
后亦泛指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例句】: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
描写晚霞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赞美刺绣的句子刺绣_词语解释【拼音】:cì xiù【解释】:1.以针穿引彩线,在织物上刺出字画的美术工艺。
2.刺绣:1.一种美术工艺。
3.指刺绣工艺的产品。
如苏绣、湘绣等。
参见“刺绣”。
4.在身体上刺花纹,即文身。
【例句】:况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五,就会描鸾刺绣,品竹弹丝,又会一手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