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国名山大川的诗有哪些
求大神帮助
“泰山岩岩,鲁邦所赡”--- 出自《诗经》,是描写泰山的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代李白描写泰山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杜甫写的诗句,想必都是众所周知的——写的是泰山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我个人很喜欢这句哦,是元代张养浩的句子,也是泰山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这句是神乎其神了,明代王世贞的诗句。
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
唐代白居易描写嵩山的诗句 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
——唐代杜牧描写嵩山的诗句(PS,写嵩山的诗句很少的,找不大到,不好意思哈)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李商隐描写华山的诗句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这个是白居易描写华山的诗句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这是刘禹锡写华山的名句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边塞诗人王昌龄也写过华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嘿嘿,这个不用说了吧,庐山的,李白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个也是庐山的 ,毛主席的句子 写衡山的比较少,名句很少,就不贴了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郭沫若:用毛泽东诗词作对联
19xx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4版,刊出了郭沫若的《毛主席诗词集句对联》。
这些集联长长短短,排版出来错落有致,加上精细边框,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郭沫若集毛泽东诗词对联,并非突然兴趣所致,而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
1961年12月,郭沫若到端州七星岩湖畔的桂花轩参观,轩门外,就有集毛泽东词句的一副楹联: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上联用的是毛泽东在1934年夏天写的《清平乐·会昌》词中的句子;下联集自1936年写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
这两首词虽写作时间、词牌均不相同,可将内中的句子集成对联后,却十分贴切。
郭沫若见到此联后,大为感叹。
由此引发,他立即写出一首七律《题桂花轩》,在诗中将这副联含了进去:我自双源洞里回,桂花香处一轩开。
果然风景这边好,如此江山何处来
水剪西湖千匹锦,山移阳朔几尊 。
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1963年6月,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的一处名为玉泉的地方,重修了一座得月楼。
楼建成之后,当地管理部门写信给郭沫若,希望他能够为此地撰写对联。
在这封信中,他们还将自己集的一副毛泽东诗词句联附上,希望郭沫若能为之书写: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巧的是,这副联的后半部分,就是1961年时郭沫若在端州见到的那副联,只是这里又在前面加上了两句。
郭沫若当即将对联书就,并在这副联上作了如下说明:“玉水龙潭得月楼落成,地方领导同志集毛主席词语四句为联,嘱为书出。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书就,寄自北京,心向往之,何日得能一游耶
郭沫若书。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毛主席诗词》。
这次成集,与先前出版相比,有十首诗词为首次刊布。
这当然也触发了郭沫若的灵感。
他便陆续着手,边读边集,形成了这二十六副别开生面的集联。
这批集联,形式和内容都颇为多样。
从形式看去,有诗句对诗句,有词句对词句;亦有诗句对词句;有单句对,也有复句对……不一而足。
如: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这是一副集词句联。
上联集自毛泽东1961年12月所填《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所填《菩萨蛮·黄鹤楼》最末一句。
郭沫若随之又在此基础上,再集一副联: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这上下联的前半,正是郭沫若在1961年在端州七星岩时所见的集句联。
这里郭沫若将它们进行了调整,将上联作了下联的首句,下联提上作了首句。
总体上说,这副集联,形式完美,意境浑成,堪称绝佳。
当然,最初集出此联者,亦必定是深通诗词、对联的渊博高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此联上联集了一首词的连续两句,又以别一首词的两句对之,既流畅,又造成时空重组,意境为之一新之感。
上联集自《沁园春·雪》,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的《沁园春·长沙》。
为了照顾平仄,下联两句将原词位置作了前后调整。
集自同一首词,也是连续两句对应的,还有这样一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副联,全集自《沁园春·雪》。
此集联,内容恰成古今对照之势,是对联中常见的对比之法。
难得的还有上下句的首字,也对得十分恰切。
因为这种句式颇不容易寻到这么碰巧的对应字眼。
词与词句间集成的,还有这么一副:千秋功罪谁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万里长江横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此联上句,集自《念奴娇·昆仑》一词,是融会了两句的意思而成:“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后两句,集自《沁园春·雪》的连续句子。
下联前句,集自《水调歌头·游泳》,后两句同样出自《沁园春·雪》。
这副集联,句子虽长,但气象宽阔,意味深长。
以诗句形成对联的,郭沫若也集了不少。
例如: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联的上句,集自《七律·冬云》,下句集自《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这副联,上下意境颇为切合,联合一起,形成一完整意象,是很好的集联。
诸如此类的诗句集联还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
上联集自《七律·冬云》,下联集自《七律·到韶山》。
这副联的组合,内容还是十分切合的。
内容形式较好的集诗句联还有这么几副: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十一年还旧国;百万雄师过大江。
红旗卷起农奴戟;曙光初照演兵场。
第一联首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下句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联首句集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下句亦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副联上下内容反差较大,似不十分洽谐。
第三联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内容落差较大,因而显得意境不特别完满。
说起来,还有一部分诗词句并举的集联,有很不错的内容和意境。
如:喜看稻菽千重浪;寥廓江天万里霜。
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却集自词《采桑子·重阳》。
诗与词,在节奏上不尽相同,相互联结,常常会产生一种别样的韵味。
这样的组合,我们还可以寻出一些:长空雁叫霜晨月;万水千山只等闲。
此联上句集自词作《忆秦娥·娄山关》,下句却集自诗《七律·长征》。
这副联,虽上下情境大小有差异,可意思却可以连贯。
上句为部分,下句成整体,还是显得较为完满的。
冷眼向洋看世界;西风落叶下长安。
上联集自《七律·登庐山》,下句却集自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应该说,这两句合组,原作者毛泽东的本意还是得以体现的。
从中表达了一种对西方世界的态度。
从这一点看去,集联者还是很费了一番匠心的。
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
此上联集自词作《忆秦娥·娄山关》,下联集自诗《七律·长征》。
这两首诗词,写于同一年,情境颇有相似之处,因而从内容看还是较为切合的。
换了人间,百万工农齐踊跃;太平世界,六亿神州尽舜尧。
这副联的四句,分别集自不同的四首诗词。
上联前半,集自《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后半集自《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下联前半集自《念奴娇·昆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后半从诗《七律·送瘟神》里集出。
这副联里的句子,虽得自几个不同时代,可经过集联者巧妙构思,将当时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展示了出来,十分生动而熨帖。
北国风光,原驰蜡象;乌蒙磅礴,路隘林深。
此上联集自《沁园春·雪》中先后两句,下联上半集自《七律·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下半集自《如梦令·元旦》中“路隘林深苔滑”一句。
此联大多用景物构成,由于时空跨越大,景致各显风貌,集在一起造成起伏跌宕之效应,境界颇为奇崛,给人以不平凡的感受。
由以上举例里,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在集这批毛泽东诗词对联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总体说来,都达到了相当水准。
其中如“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万马战犹酣,不周山下红旗乱;行军情更迫,黄洋界上炮声隆。
”“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
”都集的意象浑成,成一新境界。
可以说拓展了原诗词句的内涵,赋予了它们新的意味。
这样的集诗词句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因而,产生广泛影响也是很自然的。
以诗词成句集联,本是文人的一种别样雅好,但是,这也足以显示集联者的知识面,旧诗词功底,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等等。
从以上郭沫若的集句联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一点。
其中的许多副联,甚至可以见出郭沫若的急智巧思。
另外,从这些集出的对联里,我们也很容易感受到郭沫若对毛泽东诗词的熟稔和喜爱程度。
这些集句联中,许多与原句内涵和境界有很远距离,倘若不是十分熟悉,是很难将它们组合一起,达到形式完美,并形成新的意味和浑成意境的。
当然,毛泽东诗词本身,更是郭沫若得以集联成功的基本要素。
描写庐山上的卢林桥(说明文作文700字)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3.“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4.“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5.“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6.“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7.“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
无限风光在险峰是谁的诗句
毛主席的诗句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