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李白最好的诗句

李白最好的诗句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月诗句。

最好的。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洛阳陌」李白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静夜思」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李白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东林寺僧」李白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贺宾客归越」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李白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李白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李白的经典诗句

1、「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2、「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3、「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采莲曲」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7、 南阳送客 斗酒勿为薄。

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

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

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

临歧空断肠。

8、峨眉山月歌 峨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附:李白在唐诗中10大最经典诗句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么简单。

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着我们,使我们拾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便彷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革化。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卒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

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

那时,苏 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

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

可见其生活的一斑。

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

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

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

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

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

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

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

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

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

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

李白这首诗描写思妇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深沉含蓄,韵律参差错落,艺术上很有创造性。

同时,又采用典型景物的烘托、渲染,很好地表达了思妇的离别之苦。

【关山月】为乐府鼓角横吹十五曲之一,多写离别的感伤,李白此诗沿用乐府古题,反映战士们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心情。

气象雄浑,令人赞赏。

赠孟浩然;孟浩然(六八九——七四O),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是盛唐著名诗人。

隐居当地鹿门山,在四十岁时才出游京师,很受当时上层人物的赞誉,但终未出仕。

这首诗赞扬孟浩然不愿仕宦、醉酒隐居、风流儒雅的个性和生活。

从中二联看,本诗当是在孟浩浩然离开长安归襄阳后所作。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齐梁以来,诗人多以此题描写蜀道的艰险。

李白此诗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同类作品。

它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沿途各处的景色特点来展示蜀道之难和山势的高危;用泼墨山水式的笔力,酣畅淋漓地描绘出山川的壮丽;以丰富的想象,将神话、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

诗人还设想,万一有人据除险守关,便会为非作歹,从中寄寓了他对时局的关切。

全诗句式长短错落,音节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堪为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代表作。

《清平调》是唐代大曲名。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命写了这三首诗。

诗的内容是歌咏名花与美人。

第一首赞颂贵妃美如仙女。

第二首写贵妃胜过巫山神女和赵飞燕。

第三首说名花与美人为君王带来了愉悦。

全诗构思精巧,写得清丽自然,咏花咏人,难分难辨,表现出诗人极高的描绘能力。

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均写于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天宝元年(七四二),李白满怀豪情来到长安。

唐玄宗叫他供奉翰林,诗人得到的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待遇,宏大的理想和热切的期望都化为泡影。

诗人又受才言离间,被迫离开长安。

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

风景幽美秀丽,山上旧有敬亭,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吟咏处。

此诗写得平淡如水,若秋云行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态度。

早发白帝城:干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长流夜郎,行至 州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回到江陵。

本诗就是途中所作。

诗中抒写了他遇赦后欣喜的心情。

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4.轶事: 皇帝「御床赐宴」 李白初到长安时,是十分荣耀的。

据说,他面见皇帝那天,玄宗降辇步行迎接他的到来。

一见面,玄宗就说:「你没有官职,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可见你一定是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在交谈中,玄宗见李白对答如流,写的诗篇绚丽多彩,人又长得仪表非凡,甚为高兴。

他让李白坐在七宝御床上,设宴款待他,这叫做「御床赐宴」。

由于有一碗汤太烫了,玄宗还亲自拿起汤匙,为他调凉点,这叫做「御手调羹」。

宠奴才脱靴 李自不仅看不惯宫中的生活,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顾谋求个人私利的权贵,甚至连皇帝及其身边受宠的「红人」都不放在眼里。

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制造谣言,在皇上面前大讲李白的坏话。

其中说李白坏话最多的两个人,是高力士和杨贵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皇太子管他叫「阿哥」、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

朝中的许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马屁才爬上来的。

然而,李白却十分鄙视他。

有一天,皇上想让李白写些东西,正赶上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内侍们急忙把他弄醒,扶入宫中。

李白坐下来,伸出脚,对高力士说:「脱靴

」由于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耐着性子给他脱了。

这件事可把高力士气坏了。

因此,他伺机要对李白进行报复。

有一天,他见杨贵妃正在兴冲冲地吟唱李白写的《清平调词》,她唱到「可怜飞燕倚新装」这句时,高力士乘机在一旁煽动说:「这李白真是胆大包天,他竟敢在词中将你比作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那赵飞燕虽然才貌出众,但后来由于作风放荡,被皇帝废黜了。

李白的这种比喻,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这样一来,杨贵妃也恨起李白了。

从此以后,他们串通起来,经常在玄宗面前说李白如何如何不好。

玄宗也慢慢对李白冷淡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深知,长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

他上书皇帝,请求离去。

玄宗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送了他一些钱,就把他打发了。

李白也不在乎,「高歌大笑」着走出了长安。

5.评价: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中国的壮美河山等等。

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

在艺术上,他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从而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白的诗歌成就对唐代及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是中国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

他的诗歌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

李白的诗要10首 最好有解释

丁都护歌 李 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劳役。

开头二句「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点出拖船运石的地点、去向和环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

「征」 ,表明拖船运石的劳役的路途遥远。

「两岸饶商贾 」,指船行运河两岸多是繁华的商业城镇,以逆水拖船的苦役与周围环境的繁华热闹,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这裏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写得极形象极生动 。

「拖船一何苦」,说「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纤的艰苦,在酷热难当的天气下,拖船该有多辛苦。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戾,表达了诗人对拉纤民夫的同情。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二句具体地细致地表现拖船民夫的痛苦,骄阳,重役,乾渴,诗人抓住「水」这周围环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现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饮」,「半成土」,都渲染了纤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

「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悲痛得泪如雨下。

这是从具体地动作描写,深入一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的心情。

「万人凿盘石 ,无由达江浒」,这裏由拖船转向「凿石」,由写人转入写景 ,由眼前的拖船运石宕开一笔写到万人凿石,从更为广泛的范围来揭示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苦役重负。

「万人」,「无由」,都突出表现了诗人极大的义愤。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结尾以提醒句式,不写纤悲,反写石悲,以石之悲来衬托纤夫的悲,在进一层的描写中表现出拖船纤夫的极深切的悲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从远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体,情景交融,远近交织,感情深切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精炼。

从军行 李 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

「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城南已合数重围」。

战斗在塞外进行 ,城南是退路。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

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

」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裏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於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

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

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

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在这样一首小诗裏敢於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於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春思 李 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心理的诗。

所谓「春」思,一来实指春季,二则喻爱情。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

「燕草如碧丝」,是思妇的悬想 ;「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

诗人深刻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 ,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实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

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於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

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

「丝」谐「思」,「枝」谐「 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美与含蓄美。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丈夫春日思归,足慰离人愁肠。

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当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使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

诗中看似不合理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於阔别而情愈深,诗的最后两句是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人抓住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贞不移的高尚情操。

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

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子夜吴歌 李 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一片月 」,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习见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

明朗的月夜,长安城沈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於思妇又撩起思妇多少愁绪「一片」、「万户」,写光写声 ,似对非对,措语自然而得咏叹味。

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

这裏,秋月秋声与秋风构成浑成的境界 ,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引出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两句的直抒胸臆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

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裏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著,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於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著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哭晁卿衡 李 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

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

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溺死。

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痛失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上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 ,诗以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

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 :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

晁衡也写诗答赠,表达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 。

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藉想象,设想著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 。

「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

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著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 ,如同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

「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 。

「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裏泛指海外三神山,以切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

此外,「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暗示了晁衡的遇难。

「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

前一句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徵著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沈沦於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

末句以景写情 ,寄兴深微。

晁衡的溺海身亡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地也仿佛愁容满面。

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著海上的苍梧山,沈痛地哀悼晁衡的仙逝。

诗人这裏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现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藉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

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

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

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越中览古 李 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是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

消灭了敌人,洗刷耻辱,战士们凯旋而归;由於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表现了出来。

「春殿」的「春」字 ,应上「如花」,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非特指春天。

仅此一点,就表明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抛之脑后。

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

然而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

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幻灭。

一般的七绝,转捩点都安排在第三句裏,而这首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

这种写法,非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望庐山瀑布 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

这裏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

这裏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於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 」,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裏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

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於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於读者眼前。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

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

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於景。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 」的气势,洋溢著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著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

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裏行间飘荡著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横江词六首(其一) 李 白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於瓦官阁。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

」开头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富於地方色彩 。

「侬」为吴人自称 。

「人道」、「侬道」,都是口语,生活气息浓烈。

一抑一扬,感情率真,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

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有时则风急浪高,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 」,「吹倒山」,采用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

「猛风吹倒」表现大风吹得凶猛:狂飈怒吼,呼啸而过,似乎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描绘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於瓦官阁。

」因为白浪距诗人近而瓦官阁离人远,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像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

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调 ,驰骋丰富奇传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语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独坐敬亭山 李 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说 :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裏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

在这首诗中 ,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 ,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它与《蜀道难》都表达了不肯向封建权贵「摧眉折腰」的富於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题,但是 ,《蜀道难》的结尾是金刚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绪如火山喷爆,给人以强烈的冲腾感;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却给人以严肃的冷峻感。

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

正是因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两不厌」一句就愈耐咀嚼。

关于李白的优美诗,最好整首

余光中先生《寻李白》一诗中的几句话: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最好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