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陌生拜访?一般到哪些地方做陌生拜访?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节,我国穆斯林称肉孜节、大尔代节。
穆斯林在开斋节要净身、理发、剪指甲,穿上新衣,吃枣子。
到清真寺举行会礼,要去时、回时走不同的路,较富裕的穆斯林要施舍。
会礼后,亲友互访,互赠礼品,举行庆祝活动。
伊斯兰教历12月8日至10日为宰牲节,清真寺举行会礼。
宰牲献祭,牲畜肉分三份,一份送亲友,一份施舍,留一份自食。
亲友间互相拜会。
宰牲节的意义是学习易卜拉欣经受了考验,安拉改命易卡拉欣以绵羊作牺牲。
伊斯兰教历7月17日为登霄节,纪念传说中穆罕默德夜晚上天朝见安拉,登霄节夜晚,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等活动。
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为圣纪节,是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
穆斯林到清真寺举行圣会,集体诵读《古兰经》,宣扬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
伊斯兰教历1月10日为阿术拉节,是安拉创造人、天国乐园、火狱的日子,也是阿里之子候赛因殉难日。
穆斯林在该自愿斋戒。
什叶派则举行哀悼仪式和游行等。
伊斯兰教历8月15日夜为白拉台夜,是安拉决定凡人一年生死祸福之夜,白天斋戒,夜晚诵经,祈求赐福。
伊斯兰教历9月27日夜为盖德尔夜,是安拉颁降《古兰经》之夜。
此夜做一件善功胜过平时做1,000个月的善功。
穆斯林夜晚去清真寺做礼拜,育经,有的还彻夜不眠。
伊斯兰教历元旦,举行纪念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活动。
====== 伊斯兰教的节日和纪念日 -------------------------------------------------------------------------------- 伊斯兰教的节日和纪念日很多,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按着伊斯兰教历的顺序择其主要者叙述如下。
首先看看什么是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又称希吉来历(希吉来为迁徙的意思)。
公元622年7月16日(阿拉伯太阴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希吉来历纪元元年元旦。
这是第二任海里发欧麦尔为纪念历史上穆圣由麦加迁移麦底那这一伟大事件而规定的。
今年(2000年)已经是希吉来历第1420年了 伊斯兰教历又不同于我国的阴历。
我国的农历每年比公历少十天左右,故每三年一闰月,与公历年份的推进基本保持平衡。
而伊斯兰教历则没有闰月,只是每三年有一个闰日。
因此,伊斯兰教历每年比公历也少十天左右。
这样每三十六年即少一年。
如1987年的开斋节是5月29日,而再一个5月29日(也可能多一天或少一天有)的开斋节日,那就是三十六年以后(2023年)的事了。
这就是为什么春、夏、秋、冬都可能遇到斋月的历法原因。
伊斯兰教的其他节日和纪念日也如此推算。
1、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译意。
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
我国新疆地区称开斋节为肉孜节,这是波斯语芦茨的转音,也是斋戒的意思。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之一,全世界穆斯林都很重视这个日子。
为了过好节日,还规定在会礼前有几件可嘉行为需要做到。
如忙吃一物(即在斋月内每天早晨不许吃东西时而吃了东西)、沐浴、刷牙。
用美香、穿最洁美的衣服,去清真寺时低念赞词,会礼前交开斋税:一是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税,若按实物计算即半升小麦或一升枣子(一升相当于八磅),折合人民币交付也可以;二是举行开斋节的拜功。
是日穆斯林群众于上午去清真寺举行会礼仪式等庆祝活动,而后互祝节日快乐、幸福。
2、宰牲节 宰牲节一词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译意。
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
时间是教历的12月10日。
·这个节日的来历是这样的。
据说,有一天夜间伊布拉欣圣人梦见安拉,命令他亲自宰杀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对安拉是否忠诚。
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城的郊区米那山谷献祭,以执行安拉的命令。
当伊布拉欣向易斯玛仪勒说明原委时,易斯玛仪勒毅然地说:“爸爸
您执行真主的命令吧
我会忍受一切的。
”但是,当伊布拉欣举刀准备动手时,安拉及时派遣天仙拉来一只黑头白羊,使其代替易斯玛仪勒作祭品并默示:“伊布拉欣啊
你已经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
我就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
”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历史事迹和感谢真主,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
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
同时在这期间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云集在圣城麦加,进行游转天房,在萨法与麦尔卧两山之间奔跑,露宿米那山谷,站阿尔法特山和射石等朝觐仪式及宰牲等活动。
宰牲节,顾名思义宰牲,成了这一节日的重要功课之一。
去朝觐的人宰牲,不去朝觐在家里的人有条件的也要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
宰牲的时间是教历12月10、11、12这三天内均可。
按要求一人拿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也可。
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黄色、古铜色、棕色、斑白色和黑色。
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不能卖掉。
宰得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出散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
因为安拉并不需要这些牲畜的肉。
如《古兰经》说:“它们的肉和血绝达不到真主,而你们的虔诚可能达到他”(22:37)。
3、阿舒拉日 “阿舒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思是“十”,也就是伊斯兰教历的1月10日。
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很重视这个日子。
称此日为阿舒拉节。
4、圣纪 圣纪是指伊斯兰教的复兴者也是最后的一位使者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
时间是每年的教历3月12日。
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571年4月20日,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3月 12日晨出生在麦加城的一个古莱什族家庭中。
穆罕默德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阿十杜·蒙它利布为他命名的,意思是值得称赞者。
中国穆斯林也称这一天为圣忌,通称为圣会。
一般的纪念方式主要是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讲解穆圣的历史及其伟大功绩,宣扬穆圣高尚的品格等等,同时为穆圣诵读《古兰经》及多种赞圣词。
5、登霄节 “登霄”一词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
原意是阶梯的意思。
相传先知穆罕默德在五十二岁时(公元621年)即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间,由天仙哲布来依勒随同穆圣乘仙马,从麦加城的禁寺夜行到耶路撒冷的远寺,在那里身体和洁净的灵魂(鲁哈)一并升高到第七层天上。
这是圣门第子和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穆圣升天后,凭借安拉的特慈,亲眼看见了真主的一切迹象和奥秘,并在哲布来依勒天仙的陪同下会见了古代的列圣,如阿丹、尔萨、耶哈亚、尤素福、伊德里斯、哈伦等。
同时还参观了天堂和地狱的真实情景。
安拉在此夜为众穆民规定了每天五番天命拜功。
穆圣于当夜黎明时平安返回麦加的住所。
从此,耶路撒冷便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一(麦加、麦底那和耶路撒冷)。
6、拜拉特 “拜拉特”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原意是清白和豁免。
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总结一下一年的功过是非,祈求安拉的宽恕。
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8月舍尔巴乃第15个夜晚。
因此,也称拜拉特夜和坐夜。
7、盖德尔夜 “盖德尔”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定夺和前定的意思。
具体时间是教历9月莱埋丹第27个夜晚。
因此,称盖德尔夜。
据说是安拉在这一夜将全部《古兰经》从天牌上,一次性地降在接近大地的第一层天上,而后通过哲布来依勒天仙在23年中零星地降示给穆罕默德。
基督教的节日有哪些
佛教,伊斯兰教呢
要快
还有习俗
日期
时间
回族的传统节日与伊斯兰教紧密相关,它们既是宗教节日,同时是民族节日。
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
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6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
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
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是宗教节日,开斋节在教历10月1日,古尔邦节在开斋节的第70天,也即10月1日。
由于开斋节与古尔邦节的日期与公历的差异,形成了每过三年这些节日向前推进一个月,36年为一个轮回。
使这些节日有时候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
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一、开斋节伊斯兰教教历每年10月1日,世界各地穆斯林跨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被信仰缔结为一家,以庄严欣喜的心情共迎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即前尔德节。
此前一月的伊斯兰教教历8月29日夜,穆斯林仰望着浩渺的星空,感悟缀满太空的星体运行的奥妙,当新月出现,就进入了穆斯林心中神圣的莱麦丹月。
据经典记述,至圣穆罕默德的年轻时代,610年莱麦丹月27日夜,《古兰经》降临,遵真主启示将教历9月定为斋月。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就在麦加的贵族争相追逐财势,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时候,年轻的穆罕默德却经常远离城市来到麦加的希拉山洞去参悟和冥想造物之无穷的奥妙和人间的奇闻异象。
他一心思考,寻求真理。
希拉山洞是一个较大的山洞,那里异常寂静,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
穆罕默德在每次经商之余便带上干粮,进希拉山洞参悟,有时数十天不出山洞。
穆罕默德40岁那年,有一次他又来到希拉山洞。
他祈祷真主为他指出一条正路,他怀着对真主的虔诚信仰日夜静坐,苦思冥想。
就在莱麦丹月(伊斯兰教历九月)末的一个夜晚,正当他昏然沉睡时,忽然听到冥冥中一个声音再三地让他以真主的名义诵读。
这声音是真主派天使哲卜利勒给穆罕默德的第一次启示。
自从受到了真主第一次启示之后,穆罕默德以更虔诚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继续在希拉山洞内冥思参悟。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受到第二次启示。
一天夜间,他在希拉山洞冥想,突然听见一个宏大的声音:披大衣的人哪,起来去警告世人吧
这声音久久在山洞内回荡。
这明明是真主在命令他承担起宣传伊斯兰教的使命。
他不能再等待了,也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既然真主发出命令,就应立即行动起来。
第二天中,他走出山洞,便以安拉使者的身份开始了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斋月期间,主妇们夜半起身准备茶饭。
男12岁、女9岁以上穆斯林于黎明前吃饱喝足,日出至日落前,不准吃喝,严禁烟酒、房事或任何嬉狎行为。
夜幕降临,人们举意开斋。
斋月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斋戒后食色不亲,做礼拜,颂《古兰经》,抑恶扬善,参悟真理。
整整一个月,人们抱冰守玉般呵护着斋戒。
到斋月期满时,由各地阿訇到指定地点望月,见月牙即行开斋,次日为开斋节。
开斋节前夕,家家户户的回族群众都要打扫房屋,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勤快的主妇们在开斋节前,便开始忙着炸油香、搓馓子,做出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油炸花花,备好水果、菜肴,早早迎接穆斯林一年之中的盛大节日庆典,其热闹情形,绝不亚于汉族的春节。
开斋节一般欢庆三天,清晨三时许,在清真寺宏亮的索俩(唤拜词)声中,万家灯火通明,人们沐浴净身,穿戴一新,家家户户香烟袅袅,主妇操持家务接纳吉庆,男子们到清真寺作完晨礼后到亲人的坟园诵经,向真主祈祷,替亡人求赎。
当天大亮时,互致色兰的祝福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对孩子们来说,这天真是个欢乐的日子,三五结伴带新朋老友到自己熟悉的人家中去给户主人说赛俩目祝福。
随便进入哪一家,户主人都会热情用油炸糕点、糖果来招待,还会赠一些零钱让孩子们高兴。
每个穆斯林家庭还要为家中所有成员出纳一定数量的钱,(每人按3斤麦计算),施舍给穷苦教胞,称弗退勒,斋戒才算圆满。
从坟园归来后男人们到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
特别是出荒郊的场景,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情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的开斋节这天,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炎炎烈日,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成千上万的穆斯林男子整齐划一地面向圣地麦加克尔白方向跪拜,祈求真主赐福,其场面之壮观,让观者只能用震憾这个词来描述。
会礼结束后,大家串亲访友,互道赛俩目问候,与亲人们分享节日的快乐,在门源,开斋节期间政府对穆斯林工作人员和学生放假三天。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及同事之间还有相互走动,说赛俩目的习俗,从开斋节第二天起,亲友之间便忙着送油香、馓子等节日礼品以示祝贺。
年轻夫妇和未婚女青年则要到岳父家登门开斋,还讲究小辈给长辈道赛俩目开斋的习俗。
除了穆斯林之间的互访、走动外,长期共同居住的汉、藏、蒙古、土等族的朋友们也很尊重回族的节庆习俗,纷纷前来拜访祝贺节日。
党政军机关的领导人年年带着礼品拜会宗教界和民主人士,对贫困回族群众进行节日慰问。
这种年年如此随处可见的生动景象,无不反映出当代门源各民族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同欢共乐的时代风貌。
二、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盛大的节日之一,意为宰牲献祭,我国穆斯林又称为忠孝节或后尔德节。
这一天也是朝觐节。
凡有经济能力的朝觐的人,赴麦加朝觐天房,聚会全世界的伊斯兰兄弟,会集于阿拉法特山前举行祭祀大会,会礼后,赴弥那山宰牲开戒,献洁已之纯德以尽事主之典礼。
但是无法朝觐的人,也应当在各地会合大众,举行祭祀大会之典礼,倘若教众具有宰牲的能力,就得宰牲济贫,以尊其利。
据伊斯兰经典记载,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命他以爱子伊斯玛仪勒献祭。
第二天,伊卜拉欣领着儿子来到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向儿子讲明原委,伊斯玛仪勒欣然遵从。
伊卜拉欣执刀宰子,费尽气力,刀却始终割不进咽喉,连续两次皮肤无损。
就在他第三次落刀之际,天空中音乐袅袅,安拉派遣天使送一只黑头白身的绵羊飘然降临,传安拉之命以宰杀羊代替献子。
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事迹和感谢安拉的恩典,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即开斋节后70天为古尔邦节,凡经济条件宽余的穆斯林都要宰牲庆节。
节日这天,所有穆斯林成年男女都要沐浴熏香,严整面容衣冠。
清晨,随着清真寺传出的宏亮的索俩声,男子们带着拜毡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在穆斯林心中,这天是一个极为神圣的日子。
在伊玛目率领下,自觉排列成整齐的队伍,随着异口同声的念诵和整齐划一的礼拜,在庄严神圣的气氛中,每个人仿佛进入忘我的境界,在精神的神圣殿堂,灵魂被净化、升华。
会礼结束,众人一边互致色兰(祝福),一边兴高采烈地回家。
家家户户忙碌起来,男子们开始磨刀霍霍向牛羊。
宰牲可延续三天,只用牛、羊、驼三种,也可以几户亲戚朋友合宰一头牛、一只骆驼。
宰牲节用的牛羊平时要育肥完美,凡身体有伤、残、病、瘦的皆不合适。
宰时要求用锋利的刀割断气管、血管、食管,不能少。
还要挖一土坑,将血流入坑中掩埋。
宰牲后,家家户户首先请阿訇到家中诵经赞主、赞圣,祈祷平安,为家中过世的亲人求赎。
牲肉一般分为三份。
一份施舍给穷苦教胞,一份馈赠亲朋邻居,一份留作自食。
大街小巷转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到处是互致赛俩目的殷殷祝福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祥和而浓郁的喜庆氛围。
三、圣纪节圣纪节是当地回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
阿拉伯语毛利得·奈比的意思,一译先知诞辰。
据阿拉伯史籍记载,穆罕默德出生于570年,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的3月12日,此年国王阿比西尼亚皇帝乘坐大象,率军队出征麦加故名象年。
由于穆罕默德于希吉来历11年时逝世,时间亦为3月12日。
因此,穆斯林将两个纪念日合并举行,称为圣纪或圣忌,俗称圣会。
据阿拉伯史书记载,穆罕默德逝世300余年后,什叶派的法玛王朝(909--1171年)首先在埃及举行圣诞纪念。
到了12世纪,伊拉克的穆斯林也开始在每年的教历3月12日庆祝圣诞。
此后,纪念先知诞辰的活动便扩大到了其他穆斯林国家和地区。
门源回族的圣纪活动,一般在希吉来历的3月之内举行。
过圣纪节实际上是按圣忌过的,把它当成忧伤的日子,届时,各清真寺诵经赞圣,干尔麦力,以示怀念。
节前各清真寺都要动员周围的妇女到清真寺炸苫脸油香,准备聚餐的饭菜。
者麻提多的寺院,要炸数千上万的油香,摆下供同样人数就餐的流水席。
举行圣纪的日子,寺院的门楼上,飘扬着绿旗,大门和大殿前挂着阿汉两文书写的横幅,巨大的香炉内点燃着卫生香。
数十名满拉,高声齐诵着《古兰经》的相关内容,男女老少穆斯林,穿着庄重的民族服装,互道赛俩目问好后,拿出真诚举意的乜贴,一部分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做圣纪节用度,一部分当场散给贫困同胞和少年儿童。
施济者充满了真诚,受济者满脸感动。
同胞之间的情谊,这一刻表现的无比让人感动。
一排排的群众整齐的跪坐在地下。
从庭院一直延伸到了大门外。
当阿訇讲瓦尔兹讲到穆圣圣行懿德,讲到深情处演讲者和听讲者,都沉浸在一种伟大神圣的感动中,许多人的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
瓦尔兹讲罢后的第二个仪式是做讨白。
这是一项庄严的赎罪仪式。
阿訇满拉面向教众排成长排,齐声高念讨白词,众人默默聆听中检讨自己的过失,祈祷真主的饶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锻淬。
第三个仪式是赞圣,所有到场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双手在胸前持着三支点燃的卫生香,眼观鼻,鼻观心,在阿訇满拉的的带领下,高诵赞圣词。
这是万众合一的齐诵,声震四方,余音袅袅。
最后是众人抬手做杜阿,一声阿米乃,抒发着主阿,请您接受我们的祈求吧,的祷告,并以同声响亮的赛俩目,道出了同胞之间的情谊和平安的祝福。
庄重的仪式后,众人口到贵重的油香,享用麦仁、熬饭等圣餐。
门源回族过圣纪节,是众人赞圣、众人祈祷、众人捐散、众人会餐,表达着团结友爱、无比庄严的心情。
在圣纪节上,许多其它民族的兄弟还送来祝节的钱物,讨取油香以作杜哇食用。
四、法图麦节俗称姑太节,这是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在她的忌日即在伊斯兰教历9月14日举行纪念活动的一个节日,是回族的妇女节。
这一日妇女们在家中,或在寺里,集资举办尔麦里圣会,请阿訇诵经、赞圣、祈祷、讲述法图麦的美德,并举行宴会,进行纪念。
法图麦节的食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杂粮粥。
里面有麦仁、黄米、大米、豌豆、大豆等多种粮食加肉丁和葱、盐精心熬制而成。
这种粥的来历是,传说当年阿里带兵打仗,他和兵士三天三夜没吃东西。
面对人困马乏、饥饿当头的危局,法图麦圣姑悄悄地走到河边捡拾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石子,拿回来淘洗后下在锅里架火烧煮,她一边添柴一边祈祷,慢慢地锅中的五色石子变化成了五色粮食,并从锅中弥散出了诱人的粥香。
士兵们食之满口留香,饥困顿消。
从此杂粮粥在穆斯林中广为流传,特别在妇女节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餐。
五、登宵节登宵节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或上升。
根据教义,先知穆罕默德在五十二岁时,即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一年(公元621年)7月27日夜晚,真主命哲卜利勒天使牵上仙马来接他,他乘天马从麦加城的禁寺到耶路撒冷的远寺,穆罕默德从禁寺登霄,登到第六层天空时,见到了穆萨圣人,穆萨让穆罕默德向真主礼一拜,而他礼了三拜,现在回族穆斯林尊圣行,把三拜做为天命。
穆罕默德遨游到第七层时,凭借安拉的特慈,亲眼看见了真主的一切迹象和奥秘,并在哲布来依勒天仙的陪同下,会见了古代的列圣,如阿丹、尔萨、耶海亚、尤素福、伊德里斯、哈伦等。
见到了天堂、火狱的真实情况。
返回到第六层时,又遇到穆萨,穆罕默德说今后日礼五十次拜作为天命,穆萨听后说,这样穆斯林没那么多时间,可能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这样做确实受不了。
就连续九次求真主减少拜数,直到减到一日五次礼拜,黎民时穆罕默德重返麦加,这就是一日五次礼拜的由来。
从此耶路撒冷便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一。
为了纪念穆罕默德这一圣行,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
家家户户都要动香气(炸油香)、燃香、念诵《古兰经》、守夜。
六、阿述拉节阿述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是十即希吉来历元月十日。
据伊斯兰史记载,这一日教内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历史年代,却都集中在这一天。
该日是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等圣人得救的日子;这一天真主安拉创造了人、天园和火狱等。
因此,穆斯林把这一天看作神圣的日子。
这一日当地回族群众要在家中举行诵经、赞圣活动,聚餐喝粥。
这是因为,先知努海的方舟在洪水中飘流了六个月之后,发现洪水逐渐消退,出现陆地,于是先知努海吩咐将方舟中仅有的豆煮粥,人畜饱餐,感谢安拉的相救。
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人们将豌豆洗净、浸泡后,放进锅中与新鲜牛腿骨一道用温火慢慢熬煮,待豆子煮烂后食用,别有一番滋味。
有些人家在这一天喜欢做麦仁粥。
不同的原料,做着同样的饮食,不同的人家,表达着同样的感恩,阿述拉节在回族人心目中,这是追根溯源的感恩日。
七、拜拉特夜拜拉特,阿拉伯语赦免的音译。
指伊斯兰教历8月15日之夜,俗称换文卷夜。
原意清白、忏悔或豁免。
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总结一下一年的功过是非,祈求安拉的宽恕。
据说在这一夜,每个人更换一年的大事志,古有誊文卷之夜之说。
此夜安拉亲临天堂的最下层,巡视人间,并晓谕说:谁祈求我,我满足谁。
谁求我饶恕,我饶恕谁。
谁求我食禄,我给谁。
安拉在这一夜打开所有怜悯和饶恕的大门,宽恕一切穆民。
但是有那么几种人得不到宽恕。
那就是吝啬者、贪得无厌者、行贿受贿者、不孝敬父母者、不敬老幼者、不尊敬老师和首领者。
故是夜,回族人集中清真寺,集体做忏悔,净化身心求吉避凶。
从初一到十五半月内,回族之家,常设席或果点,邀请所属者麻提阿訇、满拉和老人们赞主赞圣,为全家祈福。
男女老少要沐浴更衣,投入忏悔活动,以求得安拉的恩赐和赦免。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求这句翻译
鸯那样脖子相贴舞动,又像翡翠鸟那样聚在一起欢乐全文及翻译如下莺莺传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
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
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
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
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
何以言之
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诘者识之。
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
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
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
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
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
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
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
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
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
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
”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
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
”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
”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饰。
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
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
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
”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
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
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
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
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
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
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
”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
或时绔绮间居,曾莫流盼。
不为当年,终有所蔽。
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
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
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尔其谓我何
”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
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
”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
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
”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
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
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
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
红娘骇曰:“郎何以至
”张因绐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
”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
至矣
”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
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
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
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
试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
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
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
”言毕,翻然而逝。
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
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
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
抚张曰:“至矣
至矣
睡何为哉
”并枕重衾而去。
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
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
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 辉半床。
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
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
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
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
”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
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
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
因授之,以贻崔氏。
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
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明抄本“我”作“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
”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
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
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
数月,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
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
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亦不甚睹览。
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
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
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
以是愈惑之。
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
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
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
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
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
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
今且往矣,既君此诚。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
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
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
明旦而张行。
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
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
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
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
虽荷殊恩,谁复为容
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
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
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
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
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
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
一昨拜辞,倏逾旧岁。
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
鄙薄之志,无以奉酬。
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
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
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
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
没身永恨,含叹何言
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
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
千万珍重
珍重千万
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
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
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
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
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
千万珍重
春风多厉,强饭为 嘉。
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
”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
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
诗曰。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
珠 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
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
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 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
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
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
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
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 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
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
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
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于时坐者皆为深叹。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
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
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
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 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竟不之见。
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自是绝不复知矣。
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
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
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风度潇洒,容貌漂亮,意志坚强,脾气孤僻。
凡是不合于礼的事情,就别想让他去做。
有时跟朋友一起出去游览饮宴,在那杂乱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出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
他从不参与始终保持稳重。
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
与他接近的人便去问他,他 表示歉意后说:“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却留下了不好的品行。
我倒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却总也没让我碰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凡出众的美女,我未尝不留心,凭这可以知道我不是没有感情的人。
”问他的人这才了解张生。
过了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
蒲州的东面十多里处,有个庙宇名叫普救寺,张生就寄住在里面。
当时正好有个崔家寡妇,将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
崔家寡妇是郑家 的女儿,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算是另一支派的姨母。
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
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
在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
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了命令,军队从此才 安定下来。
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
在堂屋的正中举行宴饮,又对张生说:“我是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幸正赶上军队大乱,实在是无法保住生命,弱小的儿子年幼的女儿,都是亏你给了他们再次生命,怎么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样看待呢
现在让他们以对待仁兄的礼节拜见你,希望以此报答你的恩情。
”便叫她的儿子拜见。
儿子叫欢郎,大约十多岁,容貌漂亮。
接着叫她女儿拜 见:“出来拜见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
”过了好久未出来,推说有病。
郑姨生气地说:“是你张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话,你就被抢走,还讲究什么远离避嫌呢
”过了好久她才出来。
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貌丰润,没加新鲜的装饰,环形的发髻下垂到眉旁,两腮飞红,面色艳丽与众不同,光彩焕发,非常动人。
张生非常惊讶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见礼,之后她坐到了郑姨的身旁。
因为是郑姨强迫她出见 的,因而眼光斜着注视别处,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身体好像支持不住似的。
张生问她年龄,郑姨说:“现在的皇上甲子那年的七月生,到贞元庚辰年,今年十七岁了。
”张生慢慢地用话开导引逗,但郑的女儿根本不回答。
宴会结束了只好作罢。
张生从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却没有机会。
崔氏女的丫环叫红娘,张生私下里多次向她叩头作揖,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丫环 果然吓坏了,很害羞地跑了,张生很后悔。
第二天,丫环又来了,张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说相求的事。
丫环于是对张生说:“你的话,我不敢转达,也不敢泄露,然而崔家的内外亲戚你是了解的,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
张生说:“我从孩童时候起,性情就不随便附合。
有时和妇女们在一起,也不曾看过谁。
当年不肯做的事,如今到底还是在习惯上做不来。
昨天在宴会上,我几乎不控制自己。
这几天来,走路忘了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也感觉不出饱还是没饱。
恐怕过不了早晚,我就会因相思而死了。
如果通过媒人去娶亲,又要‘纳采’,又要‘问名’,手续多得很,少说也得三四个月,那时恐我也就不会在人世了。
你说我该咋办呢
”丫环说:“崔小姐正派谨慎很注意保护自己,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
奴才的主意,就更难使她接受。
然而她很会写文章,常常思考推敲文章写法,怨恨“思的情形常持续很久。
您可以试探地做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是没有别的门路了。
”张生非常高兴,马上做了两首诗交给了红娘。
当天晚上,红娘又来了,拿着彩信纸交给张生说:“这是崔小姐让我交给你的。
”看那篇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那诗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也微微地明白了诗的含义,当天晚上,是二月十四日。
崔 莺莺住房的东面有一棵杏花树,攀上它可以越过墙。
阴历十五的晚上,张生于是把那棵树当作梯子爬过墙去。
到了西厢房,一看,门果然半开着,红娘躺在床上,张生很吃惊。
红娘十分害怕,说:“你怎么来了
”张生对她说:“崔小姐的信中召我来的,你替我通报一下。
”不一会儿,红娘又来了,连声说:“来了
来了
”张生又高兴又害怕,以为一定会成功。
等到崔小姐到了,就看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环,送来了淫乱放荡词
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
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的心意。
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
如果不合乎礼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
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乱的泥潭。
”说完,马上就走了。
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
一连几个晚上,张生都靠近窗户睡觉,忽然有人叫醒了他。
张生惊恐地坐了起来,原来是红娘抱着被子带着枕头来了,安慰张生说:“来了
来了
还睡觉干什么
”把枕头并排起来,把被子搭在一起,然后就走了。
张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着等了半天,疑心是在做梦,但是还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等待着。
不长时间红娘就扶着崔莺莺来了。
来了后崔莺莺显得妖美羞涩,和顺美丽,力气好像支持不了肢体,跟从前的端庄完全不一样。
那晚上 是十八日,斜挂在天上的月亮非常皎洁,静静的月光照亮了半床。
张生不禁飘飘然,简直疑心是神仙下凡,不认为是从人间来的。
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钟响了,天要亮了。
红娘催促快走,崔小姐娇滴滴地哭泣,声音委婉。
红娘又扶着走了。
整个晚上莺莺没说一句话。
张生在天蒙蒙亮时就起床了,自己怀疑地说:“难道这是做梦吗
”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在床 褥上的泪痕还微微发亮、晶莹。
这以后十几天,关于莺莺的消息一点也没有。
张生就作《会真诗》三十韵,还没作完,红娘来了,于是交给了她,让送给崔莺莺。
从此莺莺又允许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进来,一块儿安寝在以前所说的“西厢”那地方,几乎一个月。
张生常问郑姨的态度,莺莺就说:“我没有办法告诉她。
”张生便想去跟她当面谈谈,促成这件事。
不久,张生将去长安,先把情况 告诉崔莺莺。
崔莺莺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动心。
将要走的第二天晚上,莺莺没有来。
张生于是向西走了。
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又聚会了几个月。
崔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终没见到她的字和文章。
张生常常自己用文章挑逗,崔莺莺也不大看。
大体上讲崔莺莺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敏捷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话表达出来;经常忧愁羡慕隐微深邃,却常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
有一天夜晚。
独自弹琴,心情忧愁,弹奏的曲子很伤感。
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
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到西边去。
临走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在崔莺莺面前忧愁叹息。
崔莺莺已暗暗知道将要分别了,因而态度恭敬,声音柔和,慢慢地对张生说:“你起先是玩弄,最后是丢弃,你当然是妥当的,我不敢怨恨。
一定要你玩弄了我,又由你最终娶我,那是你的恩惠。
就连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
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
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办不到。
现在你将早走了,让我弹琴,就满足您的意愿。
”于是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
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
第二年,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长安,于是写给崔莺莺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
崔莺莺的回信,粗略地记载于此,信中说:“捧读来信,知道你对我感情很深厚。
男女之情的流露,使我悲喜交集。
又送我一盒花胜,五寸口脂。
你送我这些是想使头发增彩,使嘴唇润泽,虽然承受特殊的恩惠,但打扮了又给谁看呢
看到这些东西更增加了想念,这些东西更使悲伤叹息越来越多罢了。
你既接受了到京城参加考试的任务,而进身的途径,就应该在长安安下心来。
只遗憾怪僻浅陋的我,因为路远而被丢弃在这里。
是我的命该如此,还能说什么呢
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
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
甚至在睡梦当中,也常感叹呜咽。
想到离别忧愁又缠绵,真觉得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虽然很短可又很不平常。
秘密相会没有结束,好梦突然中断了。
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你更多更远。
好象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
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思绪,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
可是我却想念你没有边没有沿,只是我低下卑微的头,无法向你答谢什么。
至于我们的山盟海誓,我从来没有改变。
我从前跟你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
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诚心。
青春男女的心不能自我控制,你有时借听琴来挑逗我,我没有象投梭那样的拒绝。
等到与你同居,情义很浓,感情很深,我愚蠢浅薄的心,认为终身有了依靠。
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
以致给我造成了的羞耻,不再有光明正大的做妻子的机会。
这是死后也会遗憾的事情,我只能心中叹息,还能说什么呢
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尽力,体贴我的苦衷,因而委屈地成全婚事,那么即使我死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
或许是通达的人,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把胁迫订的盟约看作可要挟的条件,那么我形体虽然消失,但诚心也不会泯灭。
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边。
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
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觉得抒发不出来。
只是希望你千万爱惜自己,千万爱惜自己。
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带过的,寄去权充您佩带的东西。
‘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
‘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
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
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
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
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
内心的忧郁也许会与你千里相会合。
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
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
”张生把她的信给好朋友看了,由此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事。
张生的好友杨巨源好写诗填词,他就把这事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河南的元稹亦接着张生的会真诗又作才三十韵。
诗写道:微微的月光透过窗棂与帘子照入室内,天空也被月色映得有些明亮。
在月光之下遥远的天空显得模糊,低处的树木也略露出青翠的颜色。
风吹拂着院中的竹子,声如龙吟,鸾鸟的歌声穿过了井旁的桐树。
罗绡飘曳像薄雾,身上佩带的玉饰在轻风中发出响声。
仪仗随着‘西王母’,云中托着‘玉童’。
夜晚人静无声,早晨相会时却下着僇僇细雨。
绣鞋上嵌着珠玉一类的饰物,光闪闪的,并绣有不明显的龙形花纹。
行走时头上的凤形首饰颤动着,罗做的披肩胜过红色的虹霓。
从‘瑶华浦’去到‘碧玉宫’。
因到洛城北面游览,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宋玉的东邻女’。
调戏时,开头还微微拒绝,实际上心中已默许。
低头时像蝉翼似的发髻微微颤动,回来的时候,脚上落了一层灰尘。
转过脸来如花之美,如雪之白,上床抱着丝绸被子。
像鸳鸯那样脖子相贴舞动,又像翡翠鸟那样聚在一起欢乐。
眉上的黛色因羞涩而聚向一边,嘴唇上的红色因温暖已融化。
呼出的气像兰花的蕊那样香,皮肤滋润,美好的肌肉很丰满。
没有力气懒得移动手腕,呈现多种娇态,喜欢缩着身子。
流出的汗聚成了一串串汗珠,头发散乱,呈现闪闪绿色。
正为千载难逢的相会高兴,却突然听见已到五更。
恋恋不舍时产生遗憾,情意缠绵难以结束。
懒洋洋的脸 色露出忧愁的神态,用美丽的语言发誓,说出了肺腑之言。
赠送玉环表明命运永远相合。
留下同心结象征两心相同。
夜晚照镜梳妆,眼泪把脸上的粉都冲掉了,昏暗的灯火下,听得到远处虫子鸣叫的声音。
化妆后依然光彩很鲜明,而早晨的太阳也渐渐出来了。
乘着野鸭回归洛水,吹箫的人也登上了嵩山。
衣服上像沾上了麝香,枕头上滑腻腻还留有红色。
密密的塘边上的草,轻轻飘飞就像沙洲的蓬草。
弹奏素 琴像鹤,仰望天上盼鸿雁归来。
大海宽阔难以飞渡,天高,也难飞。
像朝为行云的巫山神女一样没有固定处所。
只有萧史一个人留在楼中(弄玉已经不知何住)”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的,没有不感到惊异的,然而张生的念头断了。
元稹与张生特别有交情,便问他关于这事的想法。
张生说:“大凡上天差遣的特出的东西,不祸害他自己,一定祸害别人。
假使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能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就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
以前殷朝的纣王,周代的周幽王,拥有百万户口的国家,那势力是很强大的。
然而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耻笑。
我的德行难以胜过怪异不祥的东西,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
”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深深感叹。
以后一年多,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
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
丈夫告诉了崔莺莺。
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
张生怨恨思念的诚意,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
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最后也未见张生。
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
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
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
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佐,留宿在我们靖安里住宅里,我谈起了这件事。
李公佐觉得这件事非常出奇,连连称道。
于是我便作了《莺莺歌》来传播这件事。
崔氏小名叫 莺莺,公佐就以此为篇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