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祝福语少于10字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端午佳节到,祝你节日愉快!端午节短信息大全一把糯米、两颗红枣、三片粽叶、四根丝线、缠成五圈是端午;一个节日、两人祝福、三羊开泰、四季平安、聚成五福过端午!节日快乐!一层一层粽叶,包裹化不开的深情,一道一道丝线,缠绕剪不断的思念,一颗一颗米粒,飘洒最诱人的芳香,一口一口品尝,传递最深情的祝福,端午节快乐!一生一世陪伴你,两地相思只为你,三生有幸遇见你,四山五岳思念你,六六大顺围绕你,我的心中只有你,端午佳节心系你,幸福快乐送给你!
谁有好一点的祝福语,端午节的,就是祝家人的
一根细绳,裹住粽子,爱;几片粽包住糯米,满含深情;万千米粒,纯暇,无限浓情;几颗红枣,如同红心,爱意无穷。
端午节,用小小的粽子带去我对你无限的爱,无尽的情! 生活中,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盏灯。
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黑暗,重要的是,你的信念不可以被磨灭。
转过身去,换个想法,天再黑,人再背,在眼前有一盏灯就好。
端午节,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掉! 端午节将至,我要用一缕春风,两滴,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包裹成粽子送给你! 端一碗崇敬,倒进滔滔的江水;饮一杯思念,融进深深的血液;歌一曲悲情,震动广袤的天地;尝一口忠义,咽下千古的传诵。
,端午节来临,愿我们记忆先人的贤德,保留自己的坚持,创造当下的美好。
各国特色节日及内容
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 刘易斯
端午节简短暖心的空间留言
古人送壶我送粽,一片真情在其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天涯知己度端午,无限真情在粽中。
青青粽叶包真情,愿你拥有好心情,端午节快乐。
[二维码]一朵花就是一句祝福,所以春天为你而到来
一朵白云就是一份幸运,所以天空因你而辽阔
愿这世上最好的祝福都包围你,祝端午节快乐
[二维码]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奶奶想夸孙女可爱还有哪些句子
【第1句】→今天子的生日子特别的高兴。
从早来,就向一只欢乐的小鸟快地在家里跳跃,尽情的欢唱,用载歌载舞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孩子心灵中的期盼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在心里越来越奇妙,充满了梦幻的境界,期盼有朝一日,成为社会大厦的建设者,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第2句】→也许是女孩儿都爱漂亮,小外孙女从小就爱干净,爱漂亮。
每次出门儿,她的衣服都是自己选来选去的,帽子也挑来挑去的,穿戴完了,还得在镜子面前照照,等你夸她漂亮了,这才高兴。
你在脸上或者手上擦点护肤品,她看见了就得要点,自己也在脸上手上来回地擦。
【第3句】→外孙丁知可,小名可可,今年芳龄四岁,是我们居住的院落里的知名人物。
据负责接送他的爷爷反映,他在幼儿园知名度也颇高。
每天一进园,幼儿园的老师阿姨纷纷打招呼:丁知可早上好。
更有年青漂亮的老师一把搂过猛亲他的小脸蛋。
【第4句】→小孙子人比较聪明,能说会道,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着学习小组长,在同学心目中很有地位的。
今年四年级,十一周岁生日,同学们纷纷表示祝贺。
所以,家里筹备着一场特殊的生日庆典宴席,为孩子的生日来临而庆贺。
【第5句】→我的小外孙长就副带爱相的模样,圆滚滚的脑袋,大大的脑门,黑溜溜的眼睛,长而深的眼梢,看人时虎虎有生气,开心一笑就眯成了两弯月牙儿,俏皮的小鼻子配着圆润如花骨朵的小嘴巴,真是人见人爱的大众宝宝,他妈妈的几个女朋友怀孕时都纷纷索要他的“玉照”,说是每天看着他的照片,就可以克隆出同样漂亮的宝宝。
【第6句】→外孙女绒绒,已经半岁了。
还是在医学确认受孕的当天,我们正好从安徽老家赴京过春节。
顿时,喜讯飞向了山西的爷爷奶奶家。
乐坏了我们吴、谢两大家子所有人。
【第7句】→外孙模样长得好,是这小子得天之独厚,人家的爹妈长得都不赖,种瓜得的当然是瓜哟。
且可可的父母一个是汉族,一个是回民,地域跨越南北,从优生的角度来说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朝夕相处,在我这个奶奶(按我们老家习俗,外公外婆也称为爷爷奶奶)眼里,丁知可之童趣之可爱,可真是不胜枚举。
【第8句】→孙女顺产于北京海淀医院。
乳名绒绒。
绒儿出生时身长49厘米,体重3165克。
粉嫩的皮肤,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朗朗的哭声,我们、包括医护阿姨们见了也情不自禁地多看上几眼。
【第9句】→自从绒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抱着她唱着儿歌,跳着舞蹈,摆弄五颜六色的各式玩具。
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但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我们喜欢看她在摇篮里呼呼酣睡的样子,乐意闻一闻从她小小身躯里散发出的诱人的奶香。
【第10句】→小外孙从婴儿时就颇有幽默感,才五六个月大时,在他妈妈怀里看见我伸手要抱,我刚接过来,他立马转身投向他妈妈,反复再三,在我与他妈妈之间转来转去,然后挥舞着小手为自己的小闹剧乐得咯儿咯儿的,把我们逗得开心不已。
人家小孩子“七坐八爬”,是两手与两脚落地往前爬,可可则是把小手趴在地上,小屁股一翘一翘向前耸,活像蚕宝宝在拱动,极其逗人。
【第11句】→绒儿出生五十天,我们离京回宣。
每周都要和绒儿QQ视频一次。
绒儿只要有点滴进步、有趣的事儿或玩新的玩具,女儿都会拍成视频和照片传给我们欣赏。
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依然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
每每看到她笑靥灵眸、举手投足,听到啊哦咿呀、大呼小叫,着实牵动着我们每一根跳动的神经,让我们充满了无限的欢欣和幸福。
【第12句】→我的女同事们最喜欢把小外孙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在桌子前端放上糖果,然后一起为他蠕动的爬行笑弯了腰,他在笑声中颇受鼓舞,小屁股拱得更起劲了,让这几个年轻的奶奶直笑得一个个花枝乱颤。
【第13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孙女的动作也开始丰富多彩了。
可以做到俯仰自如,手脚麻利地蹬被子、扯袜子,玩玩具。
四个多月就能听从妈妈一些简单的指挥,由仰躺翻身俯卧,迅速地支起上半身。
现在无论躺着、趴着,还是坐着、站着,手脚一刻也不停顿,活泼极了。
上个周末的一段视频更叫人难忘。
她独立地坐着,双手击拍黑白电声键盘,可能是左手拍打键盘用力过重而感觉到有点儿疼……不知她是啥意思,期间抬起左手看了两次,之后又高兴而激情地继续拍打键盘,好不专心致志,叫人怜爱有加。
【第14句】→小外孙才一岁时就表现了独特的识别能力。
一次,我老父亲来了,吃饭时,刚会走路的可可蹒跚着举着老花眼镜,走到老爷爷身边,呀呀的叫着,要老爷爷戴上。
当时茶几上摆着几副眼镜,这小不点儿居然没有搞错。
【第15句】→平时,小孙女最惹人喜爱的就是笑了。
她笑有四景:抿着嘴笑的时候,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含着温馨;微微张开一点儿樱桃小口笑时,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妩媚;张着嘴放声大笑时,整过圆脸胖乎乎的堆起来了,柳叶弯眉一挑一挑的,秀出俏皮;连续笑起来,伴随着两个小酒窝的深浅变化、海豚音的悠扬绵长、手脚不停地舞动踢伸,释放兴奋,也由不得你不与之共鸣。
【第16句】→不久,我小弟弟来家玩,把手机放在茶几上,来了电话,小外孙赶紧拿起手机送给舅爷爷。
我们想看看他是碰巧还是真分得明白,便把家里几个人的手机都摆在一起,要他一一拿给我们,当时才一岁两个月的可可,一个个对号入座,一点都不含糊。
他妈妈大为惊奇:“我都弄不清哪个手机是哪位的,他何是搞得咯个清楚
”【第17句】→钗头凤,小酥手,笑靥脸。
满面稚气引开怀。
掬复掬,爱意浓。
一腔亲情,万米海深。
痴痴痴
母挽女,丝相连。
恰是衔虫育小燕。
世间情,唯此亲。
有心向前,又恐夺情。
怕怕怕
【第18句】→小外孙说话并不晚,大约一岁半左右,爷爷奶奶爸爸阿姨叫得清清楚楚,且嗓子清亮,咬字一个个脆鏰鏰的。
怪就怪在别的小孩子都是先会叫妈妈,对着他妈妈的百般哀求“可可,叫一个妈妈哟”。
【第19句】→家有小外孙女,累是累了点儿,可有时看着孩子一天天懂事儿了,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第20句】→小外孙女八、九个月的时候刚刚会爬,为了能让她参加她们家小区举办的幼儿爬爬比赛,我们没事就逗着她在爬爬垫上练习爬行。
看着她用一条腿用力,另一条腿不会用力,一拱一拱的样子,有时弄不好还轱辘个个儿,真是好笑。
【第21句】→小外孙眨着黑亮的眼睛不是叫阿姨,就是喊爸爸,越要他叫,他越是奶奶、姐姐喊得欢,气得他那还有几分孩子气的妈妈泪珠子往下掉,他则咯咯笑着往他妈妈怀里拱,一副我逗你玩呢的模样。
用他山东奶奶的话说“这小子贼着呢”。
【第22句】→去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一家带着小外孙女去苇塘打粽叶子,说是打粽叶子,其实就是想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出去玩玩儿,让小外孙女也到大自然中去历练历练
一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大人心情开朗,小外孙女也显得格外高兴,特别活泼。
特别是让她拿着用芦苇做的风筝照相,孩子乐得那个开心啊
【第23句】→小外孙说话应对极快,常常说的你一怔一怔的,想不通这小脑袋瓜什么时候装了这么多词语。
譬如,他要爷爷给他拿拖鞋,爷爷没找到,他不满意爷爷的无能:“拖鞋都看见你了,你还没看见哟”。
我批评他把麻将当积木玩,搞脏了、摔破了。
“奶奶,你看哪一个麻将弄脏了、哪一个摔破了
”直说得我这个不善于斗嘴皮子的奶奶一愣一愣的,只得惺惺然说“这臭小子
”【第24句】→小外孙女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成长着,每次女儿来都说孩子有新的变化了。
孩子十二、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冒话儿了,也开始蹒跚地学步了。
开始的时候都是简单的一个字,模糊地往外蹦,到现在已经能说简单的话儿了,但就是姥姥、姥爷说不清,管姥姥叫“咬咬”
【第25句】→小外孙与其它小朋友一样喜欢出去玩,他会很文明地要求:“奶奶带我去散步,好吗
”可可的散步是颇有质量的,路边的花草,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都是他观赏的对象。
他一会儿闻闻桂花,告诉我“奶奶,桂花的香味像奶糖呢”,一会儿指着天边的月亮“奶奶,月亮是从那座高楼上爬出来的吧
”晴天,他会抬头看看天空感叹:天上好多好多白云哟。
【第26句】→小外孙女从小就爱看《花园宝宝》和《天线宝宝》幼儿益智片,“拜拜”、“再见”这是她最先会说的两句话,“再见”说不好,只会说“见——见——”,每天只要我一穿衣服上班走,她都会喊“拜拜”或者“见——见——”的,而且还从动画片里学的,给我一个飞吻。
现在已经会说“再见”了。
【第27句】→一天清晨,雨过天晴。
小外孙站在床上拉开窗帘,看着地上雨水中零落的山茶花瓣,随口就吟出“夜来风雨声,风落知多少”。
当时才三岁的可可不但记住了这首诗,居然还能触景生情活学活用,真叫我吃了一惊,赶紧趁着他有兴致,一首首叫他背,竟然都记得滚瓜烂熟。
【第28句】→小外孙女特别喜爱音乐和幼儿舞蹈。
还不会走哪,只要音乐或者歌曲一响起来,浑身就开始动,而且节奏感很强,动作都能和上拍节了。
会走了,更是爱蹦爱跳,音乐一响便开始跳起来,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动作也有急有缓,更让人惊奇的是,动作都是自编自演,也很优美。
十五、六个月的时候,只要电视里有唱歌的,最后歌曲的尾音,她都跟着能“啊——”地和上去。
现在有些歌曲她都能跟着蹦出几个字的歌词了。
看到电视里钢琴或者古筝演奏,她也学着人家的样子,两只手在电视柜上来回的弹着,身体也来回地晃着,好是讨人喜欢的。
【第29句】→小外孙上幼儿园后,呆在家里的时间不多。
每日早出晚归。
星期六也呆在幼儿园。
平时在家,当然也要玩玩闹闹。
与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总是很主动很自觉地取下小黑板,用粉笔画画、写字,或者搭积木、玩拼图。
常常坐一个多个小时不挪窝,那份专注与执着完全不像个四岁的顽童。
【第30句】→每次带小外孙女去商场室内公园或者游乐场,小外孙女都会尽情地表现。
商场里的摇滚音乐一响,她便从你怀里挣脱下来,自己在地上开始跳,看到服务员冲她笑,有时逗她打招呼,她便跟人家“你好、你好”地打招呼,临走了还跟人家又是“拜拜”又是“再见”地,还来一个飞吻,逗得大家都喜欢她。
有时带她到外面,只要看到人,都跟人家“你好,你好”地打招呼。
【第31句】→这一段时间,小外孙对写字发生浓厚的兴趣,不管认不认识的字,都写在黑板上,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满手满脸的粉笔灰,出点汗就成了大花脸。
可可妈妈心疼儿子,夺过他的粉笔,要他歇歇,他就势坐在地上哭喊:人家要学习,你也不让
那股自觉好学的劲力真不像个小屁孩。
【第32句】→小外孙女刚会走就能开电脑关电脑了,两只小手在电脑键盘上打得有模有样的,有时看到电脑静默时间长了出现护屏了,她便跑去动一动鼠标。
开电视,关电视,调台更是不在话下。
她妈妈有个苹果平板游戏机,教了她几回,便自己能看图片和视频了,更厉害的是,连我都弄不明白那个东西,人家竟能拿着那个给我们照相和录视频。
后来我看她太溺爱玩儿游戏了,就让她妈妈给收回去了
端午节的意义15字
云南各民族节庆习俗中的饮食文化,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中的节日
节庆最能体现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云南各民族在节庆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美食佳点,提高了烹饪技术。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宰羊杀鸡。
煮新荞麦饭,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以祈求庄稼好,无病无灾。
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害虫。
三月街和火把节是白族的热闹节日。
在整个三月里,人人上街购物,,互送粑粑和糖果。
中元节是白族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节。
在祭祀祖先亡魂时,要准备排骨、酥肉、百合、干张肉、羊肚菌、肉包子、酿茄子等,每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有观赏性。
云南白族庆典的节日里都有专门的配菜:清明节凉拌什锦;三月三吃凉粉和蒸米糕;端午节喝雄黄酒;火把节吃甜食和水果;中秋节吃酥饼;过年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有其独特之处,除夕时,要祭祖,带着饭菜和酒,用盘托着,一家人按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次序进行祭拜,然后才吃团圆饭。
先在大桌中央摆铜锅,除猪头肉和八大碗外,必备藕、蒜苗、长面条、鱼等。
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家家大摆宴席,请僧侣念经,请亲朋好友,并相互泼水祝福。
还要制作多种小吃。
“毫火”是传统节日食品,是烘烤或煎炸的红糖。
“粑丝”是一种米粉食品。
家庭还做黄豆末糯米饭,用芭蕉叶包好抓食。
还做“毫咯素”的糕点,做法是用糯米加红糖,拌以一种称“咯素”的黄色香花,用芭蕉叶分包,上火蒸熟食用。
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制作,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壮族的节日较多,如端午、尝新、牛魂、之鬼、送灶、清明等等。
每个节日均有独特的。
如清明吃彩蛋和“包生饭”,端午节吃粽子, 除夕吃大公鸡,中元吃鸭子。
壮族的粽子很大,叫“枕头粽”,配入大枣、牛肉、香肠、糖等;还有将糯米磨浆后包扎,称“糕粽”,配人芝麻、白糖等。
壮族还过“火把节”(简称小年和红饭节),这天人们除吃染红灶糯米饭外, 还要用节前围猎的野味做菜。
节日里,各献绝艺,名菜佳点层出不穷,如豆蛆菜、火烧肉、皮干生、清炖破脸狗、辣子田鸡、火烧兔肉等。
民族庙会如观音会、餐灯会等,亦各有菜肴,主要是素菜多。
中秋节壮乡的蜂子菜应时而上,佳肴美餐,倍增节日气氛。
云南藏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藏历正月初一。
家家都用酥油炸果子,种类亦多。
还用酥油敷彩,捏制二羊头,做一长方形的五谷斗,内装和炒青稞麦粒,上面插鸡冠花,并用酥油做彩花放人。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酸奶宴,家家做酸奶食用和待客,同时手提酥油筒、温瓶、茶壶,带上糌粑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饮酒、饮茶聊天,看藏戏。
哈尼族的节庆饮食别有特色。
云南哈尼族一年之中有两个年节,一个是十月年,一个是六月年。
十月年是农历十日的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历时五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
届时,每家杀一只大公鸡,就地煮食。
第三天后, 每天下午都要举行盛大的“资鸟都”活动,即“长街宴”,全寨人同饮幸福酒。
全寨分为三组,每组轮流一天做东,日将偏西,当家男子在锣鼓声中将美味佳肴及高粱焖锅酒端到街心,顺序摆在早已铺好的长篾笆上。
有的大村寨的筵席长达数米,各户当家男子围席盘脚就宴,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自己的绝活。
在六月年祭典,也要杀鸡宰猪,办大型宴席。
过年时做麻粹,即用糯米为主料,用甘蔗、红薯、地瓜、红糖和山豆根为辅料制成。
按人们各自的偏爱做成小狗、、金鱼等形状,食用时投入锅中炸酥。
云南苗族的节日除了春节、端阳节外,主要有踩花山和糊牛角等,这些节日都和饮食密切相关。
还有宰鱼节、吃鸭节、吃新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专门的食品,如吃新节要用新米做饭,用新季节菜下饭,吃新出塘的鲜鱼,喝新米制的酒等。
在祭鼓节这一最大的祭祀先人活动中,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吃牛肉和饮牛角酒。
瑶族的节日亦多,云南省河口县的瑶族还有其独特的节日-干巴节。
每年三月初三,男人渔猎,妇女杀鸡宰鸭做花糯米饭。
傍晚,寨里团聚,各种山珍野味、美味鲜点以及喷香的糯米饭、香甜的米酒倍增欢庆气氛,人们互相祝贺,共唱团结的赞歌。
这天的食物除见者有份外,还要省下一定的野味腌成千巴,准备在节后待客。
纳西族的节日较多,其中以春节最为热闹。
届时家家杀年猪,酿制酒,做粑粑。
除夕之夜做的菜最多,一家人吃团圆饭。
初一早上禁吃荤,初二始出门访亲友拜年,送上各种礼品,尤其是新婚夫妇如此。
初五全村人带上活鸡、活鱼、活鸭、猪肉、酒、油茶等到温泉洗浴,然后进行野炊活动。
云南普米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也是春节。
春节各家要祭“锅庄”,杀羊敬祖先,吃团圆饭。
有缺员时,也要给缺席者留一座位,摆上碗筷,并夹一些菜在其碗中。
有些菜甚至要留到缺席者回家后才食用。
猪头常在席中做主菜。
大年初一过后,亲友之间相互上门走访拜年,以各种粑粑做礼品相互赠送。
云南过拉祜年是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
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泉中去抬新水,认为用此水做的饭菜和粑粑才能在新的一年中给人带来好运。
大年初一正式过年,喝酒对歌,不准外族人进寨,已进寨住下的客人则不能走。
除夕晚上不睡觉,一家人打,大的粑粑象征太阳、月亮,小的象征星星和五谷;在农具上也要放一些粑粑,有让其也过一年之意。
有的地方便全寨合宰一头牛,每户分一节大肠和一块肉,还要少许鲜血。
拉祜族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其肉之说。
云南佤族节日最具有特色的是播种节,届时要进行剽牛,把牛肉分给各户带回祭祖,仪式后共餐,然后播种。
云南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目脑”,为期三天,要杀牛祭祀和有歌舞活动。
参加人数众多,中饭和晚饭都吃芭蕉叶包饭或竹筒饭,最后大家带牛肉回家。
十五日是云南布朗族的传统节日-山抗节,这天凌晨,青年妇女向老人送、芭蕉、春菜和烟。
盛会中全寨群众一起演奏本民族音乐, 每一家都要准备一包米饭和一碗菜,共吃一顿“团结饭”,菜可达30多个品种,饭有六七种, 被称为“什锦菜”、“八宝饭”,既有猎回的麂子、兔、山鸡等野味,又有各式凉粉、豆腐和咸菜。
当饭菜上席后,老人和青年围成圆圈,共尝美味并相互祝贺;妇女们则目不转睛地看着做得好、爱吃的人多的那道菜,暗中学习技艺,争取来年献上美馔佳肴。
“三月三”是云南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青年男女唱歌对调,做父母的要把鸡蛋染成红、绿色,做花糯米饭、熏肉等食物供孩子在河边玩耍时吃。
节间他们将食物摆在沙滩上,围着就餐,看谁家做得好、清洁、味美、花样多。
的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烧白柴节等, 这些节日里都要杀鸡备酒,做糯米粑粑。
开门节有舂新米、做年糕、杀猪等活动。
云南阿昌族最热闹的是泼水节,姑娘家要准备好八大碗菜待客,每桌有几个鸡头就只能坐几个人。
杀猪宰牛祭祀天神,入夜众人点火把游山对歌,有制作的火烧生猪肉米线供大家分食。
居住在云南通海县的过“鱼班节”时,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尊师敬贤。
还要举行那达慕盛会,全村会餐,人人参加,男女青年唱《敬酒歌》《祝酒歌》,团拜会餐,盛况空前。
晚会时喷香的整羊、鲜嫩的鱼虾、蔬菜配着香甜的美酒,表达了蒙古族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