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刘春霖楷书朱柏庐治家格言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试卷曝光,为什么字迹让现代人汗颜

会贤堂对联一字值千金说起清末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书法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的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北京故宫、安徽逍遥津公园、扬州徐园、泉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建筑群、湖州南浔文园文昌阁、天台山上方广寺、镇江南郊风景区的林公泉、苏州的问泉亭都有他的题墨;北京师范大学的“会贤堂”,名扬中外的北京“荣宝斋”、“韵古斋”、湖州墨浪堂均为其书写。

陆润庠所题的上海豫园小东门国药店“童涵春”的匾额,三个字的润笔费即高达白银一百两,真可谓是“只字千金”。

2003年3月15日中国嘉德公司在北京瀚海周末小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以无底价推出竞拍的22幅对联中,陆润庠和林则徐的作品均拍出了22000元的最高价,每个字的价值也达千元左右。

北京故宫有一面墙上目前还刻有清朝三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的题墨,被世人称为“三绝”。

陆润庠与湖州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石洒,别号固叟,祖藉江苏元和(今苏州市吴县),为同治十三年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厘订宫制大臣、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曾五次任乡会试主考官,他是溥仪的三位老师之一,最后病逝于故宫毓庆宫。

据近人考证,其出生地为我市和孚获港(参见和孚镇网站韦秀程文),真如此,则其应为我市第十七位状元,也是最后一位状元,此说虽尚有争议,但其遗骸葬于我市妙西镇肇村陆家庄,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说:清末同治年初,妙西镇潘村有位潘姓的大地主,为及早安排后事,遂请风水先生在肇村西南的摸天山下一个山坞里为自己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随后即叫工匠为其营建“寿穴”。

岂料,寿穴初成,第二天即被掀翻,如此往复竟达三次,而寿穴始终未能建成,这位潘姓地主百思不得其解,也找不到掘墓之人。

就在其“寿穴”第三次被掀翻的当晚,一位慈眉善目、长须白发的土地公公前来托梦,告诉他:“这里不是你的坟基,而是苏州‘米自量’、陆状元家的坟基”。

潘姓地主心存疑惑,就租用了一艘民船从五星村何家埠下水,亲自前往苏州查询。

但他遍寻苏州,也打听不到“米自量”的所在,只好悻悻而归。

回程途中,带去的米刚好吃完,于是就向周围居民打听购米的地点,一位好心的居民告诉他,你就到阊门内下塘街“米自量”那儿去买米好了。

他们陆状元家行善积德,你去买米,不给钱或随便给点钱都行,量多少米可根据你自己的需要而定”。

潘一听,大喜过望,立即摇船到下塘街,并告知他家修坟被掘的故事。

原来,当时陆润庠尚未高中状元,而其父及祖父、曾祖父均为苏州名医,其父陆懋修还有《世补斋医书》、《不谢方》、《内经运气病释》、《仲景方汇录》、《伤寒论阳明病释》等大量著作传世,他们的先祖陆肯堂曾高中康熙辛己(1701年)状元,并世居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陆润庠为其第七世孙。

为了悬壶济世,其父辈一面行医积德,一面又开了个“小米行”,专门用于赈济穷人,人称“米自量”。

陆懋修获悉后,颇惑好奇,随即与潘姓地主一起赶到肇村,船从何家埠上岸,但见东西两山对峙,气势雄伟,风水极好,西边一座山宛如灵龟,人称龟山,东边一座山宛如四脚蛇,世称蛇山。

他们沿着一条石板路拾阶而上,但见两边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即决定将寿穴选定在肇村摸天岭东南侧的一座小山坞,其旁的水库及附近小村坊均以其姓命名为陆家庄。

后来陆润庠果然高中状元。

陆懋修、陆润庠父子两代的墓穴虽在文革中遭到破坏,但其遗址及石牌坊、石人、石马和墓畔的古樟仍在。

为纪念清代这位名儒和大书法家、大楹联家,同时也为了开发生态旅游,经有关专家提议,妙西镇政府已准备将陆润庠墓葬所在的山坞定名为“状元坞”,总库容105万立方米的陆家庄水库赋予新名:“状元湖”,其下的溪流则称之为“状元溪”。

清末楹联一大家陆润庠不仅对书法和文、史、哲及历代官职制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其书写的楹联更堪称清末一绝。

其传世的名联墨宝甚多,如:“蝌蚪尝收古鼎,龙蛇走遍老藤”;“名花弄果雕栏护,古欹新铭小篆镌”;“公羊笔墨能超俗,司马文章妙入神”;“春水方生,花来镜里;吾庐可爱,酒满床头”。

“学古入官,于人有济;遵贤乐义,其德克明”;“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等。

今苏州寒山寺就有陆润庠题写的楹联一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火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他在苏州月驾轩憨憨泉畔题写的一幅楹联:“在山泉清,出山泉浊;陆居非屋,水居非舟”,既写出憨憨泉的自然可爱和人世的混浊,又巧妙地勾勒出月驾轩似屋非屋、似舟非舟的形态特征,可谓雅俗共赏、诙谐有趣。

他在扬州徐园正厅听鹂馆的抱柱上题写的楹联更是气韵生动、色彩斑斓:“绿印笞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黄”。

据说民国初年,护法军政府首席总裁岑春煊曾专程拜访陆润庠,当时上海有人出联征对:“岑春萱拜陆凤石”(凤石为陆润庠的字,春萱为春煊的谐音字),时人许弼丞应以菜名对之:“川冬菜炒山鸡丝”,可谓巧对。

由于陆润庠善楹联,时人还将清末同治七年到光绪三年间先后考中状元的五位名人:洪钧、梁耀枢、陆润庠、曹洪勋、王仁堪的姓名偏傍,编了一副五行巧对:“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四川四等位,公候伯子男。

”陆润庠与《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也是世界上编纂最早、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于登位之初的永乐元年(1402)即组织专人开始纂修,永乐五年(1407)方才完成,全书共动用正总裁3人、纂修34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誉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事官员20人,全书共有22870卷、11095册,约3亿7千多万字,但因印刷耗费巨大,后被搁置,只保存手抄正副善本各一套。

清时,原书正本藏于乾清官,副本藏于翰林院,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正本被付之一炬。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位于东交民巷的翰林院由于靠近使馆区,当时也沦于战火之中,珍藏的《永乐大典》副本也难逃厄运,11095本善本几乎全部遭到焚毁,余下约400多册也几被掳掠一空,最后仅剩残存的64册。

在翰林院供职的陆润庠深知这批国宝的价值,就悄悄地将其运回府中保存。

民国初期的1912年,教育部获悉后,即派员前往陆府,并将其珍藏的64册残卷运回,除留下4册用作展览外,其余60册均移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后又陆续收集到一些,至1934年已达93册,太平洋战争发生后,陆润庠抢救保存的60册善本中有35本被转移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后又被转移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馆。

解放后我国政府专门派员到国内外追索回购,迄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已搜集到161册,其中商务印书馆捐赠的达21册,原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52册,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赠还11册,德国赠还3册,通过购回和其它单位、个人赠还的有11本,现除台湾保存有60册外,还有近200册散落在10多个国家约30多个图书馆,其中经陆润庠之手抢救保存的即占1/6左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善莫大矣

清朝最后一次科考第二名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榜眼——朱汝珍朱汝珍(1870—1943年),字玉堂,号聘三,又号隘园,清远人,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

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曾以县试冠军入读清远县学,22岁时又凭优异成绩考入广雅书院,取列广州府闱第一。

27岁考取拔贡,以朝考一等钦点七品小京官,签分刑部江苏司行走,开始了仕途生涯。

朱汝珍本应是清代末期的状元,但由于其姓名和籍贯的缘故而与状元失之交臂。

根据惯例,甲辰(1904年)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排好名次,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

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朱汝珍的试卷,只见文字畅顺华丽,字体却为粗笔楷书,看后不禁连连摇头,只因慈禧太后平素偏爱疏淡清新的字体。

当她看到朱汝珍的籍贯为广东时,心中又陡然升起一股厌恶之感,广东是她痛恨的地方,是叛逆的代名词,那里出了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等。

朱汝珍名中的“珍”字,又让老佛爷想起被其逼死、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的珍妃,“朱”者“诛”也,“朱汝珍”三个字一下子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因此状元之门就对这位满腹经纶的倒霉才子关上了。

同时,慈禧看到榜眼刘春霖这个名字,他又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她认为此名有吉祥之兆,“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当年恰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肃宁地处京畿一带,于是,老佛爷大笔一圈,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成了头名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中国有哪一些书法家?

三国钟繇晋朝陆机索靖王羲之 王献之王珣隋朝智永唐朝 唐太宗欧阳询李怀琳陆柬之欧阳通虞世南禇遂良敬客孙过庭武则天薛稷张旭李邕 唐玄宗贺知章徐浩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高闲林藻杜牧 五代李煜杨凝式 北宋 徐铉王著李建中李宗谔林逋周越欧阳修蔡襄苏舜元苏舜钦文彦博韩琦沈辽钱勰 章淳 苏轼黄庭坚 蔡京 米芾 蔡卞 薛绍彭赵佶(宋徽宗)南宋吴说赵令畴米芾赵构 陆游 范成大朱熹张孝祥 吴琚姜夔白玉蟾张即之 赵孟坚文天祥 元朝 耶律楚材杨恒萧(奭斗)鲜于枢赵孟頫李倜邓文原赵世延吾衍虞集雅琥揭傒斯杜本钱良佑孛术鲁翀郭畀张雨贯云石柯九思朱德润康里巎巙周伯琦吴睿萨都剌饶介危素余阙泰不华朱珪俞和乃贤倪瓒吴镇 杨维祯 明朝宋濂 陈壁 宋克 宋燧 沈度 解缙 沈粲 于谦 张弼 沈周 陈献章 李应祯 吴宽 金琮 祝允明 唐寅 文徵明 王守仁 陈淳 丰坊 王宠 文彭 文嘉 吴承恩 王毂祥 茅坤 周天球 海瑞 居节 徐渭 王世贞 戚继光 王穉登 莫是龙 屠隆 朱之蕃 刑侗 詹景凤 娄坚 董其昌 陈继儒 赵宦光 高攀龙 程嘉燧 魏之璜 米万钟 张瑞图 归昌世 文震孟 魏大中 李流芳 宋珏 钱谦益 黄道周 王铎 倪元璐 担当 邵弥 陈洪绶 史可法 傅山 清朝王时敏 萧云从 查继佐吴伟业渐江 李渔 周亮工 髡残 归庄 顾炎武 查士标 龚贤 宋曹 郑簠 毛奇龄 笪重光梅清 吴山涛朱耷 姜宸英朱彝尊吴历 恽寿平石涛 高士奇 玄烨 万经 祁豸佳 方苞 王澍 沈德潜 华喦高凤翰边寿民汪士慎李鱓 金农 黄慎 高翔张照 郑燮 丁敬 杨法 杭世骏全祖望梁巘 袁枚 刘墉 梁同书 王昶 纪昀 赵翼 钱大昕汪启淑顾震 王文治姚鼐 翁方纲罗聘 段玉裁桂馥 方薰 张燕昌董洵 钱沣邓石如蒋仁 黄易 巴慰祖钱坫 洪亮吉奚冈 铁保 成亲王孙星衍伊秉绶王芑孙钱泳 张惠言阮元 张问陶江介 陈鸿寿李兆洛高垲 李宗瀚 英和 朱为弼吴荣光改琦 包世臣屠倬 赵之琛陈铣 林则徐郭尚先徐渭仁龚自珍何绍基吴熙载费凡熙姚孟起厉志 毛庚 姚燮 吴云曾国藩莫友芝杨沂孙左宗棠陈介祺刘熙载 杨岘 钱松 俞樾张裕钊 李鸿章胡澎 徐三庚赵之谦翁同和蒲华吴大澄张之洞梅调鼎杨守敬任颐 胡镬 吴昌硕 王懿荣 汪洵 吴毂祥陈宝琛张祖翼黄士陵沈曾植 高邕 陆恢 严复 费念慈刘鹗 康有为梁鼎陶浚宣谭嗣同李瑞清刘春霖梁启超曾熙李瑞清王震 罗振玉近、现代樊增祥 张骞郑文焯朱孝臧 齐白石华士奎黄宾虹萧蜕庵 庄蕴宽王震赵熙王世镗张伯英章炳麟 钱振锽应均赵叔孺 赵云壑童大年商衍鎏徐生翁杨度 陈衡恪 谭延闓于右任关山月赵铁山 丁佛言金息侯 王福厂张靖李叔同陈独秀柳诒徵黄葆戊鲁迅 钱罕马衡张宗祥叶恭绰张继马一浮章士钊 靳志沈尹默 茹欲立王师子邓尔雅谢无量马叙伦余绍宋吕凤子唐醉石简经纶胡小石谭泽闓马公愚袁克文乔大壮郑诵先郭沫若毛泽东郭绍虞吴湖帆刘孟伉容庚 徐悲鸿董作宾溥儒 茅盾 朱东润萧劳 钱瘦铁宁斧成邓散木潘天寿丰子恺陈子奋陆维钊吴玉如林散之潘伯鹰吴子复张大千祝嘉 武慕姚王蘧常沙孟海陶博吾方介堪陈无垢刘东父诸乐三沈从文朱复戡台静农商承祚萧娴来楚生高二适沈延毅费新我庞白虹游寿白蕉余任天陆俨少潘主兰谢稚柳陈子庄徐无闻启功赖少琪秦咢生王光英当代:沈鹏刘炳森韩美林欧阳中石曹宝麟朱森林朱光尉天池徐本一王冬龄陈光宗陈振濂沙曼翁韩天衡徐园园廖蕴玉段成桂朱关田杨修品大康夏湘平杨向阳王个簃杨之光梁鼎光周树坚张贵光陈初生张又栋杨再春何应辉聂成文王学仲李雁冯济泉李骆公刘云泉陈永正申万胜吴善璋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名字写下来。

欧阳询 赵孟垗 怀素 王铎 董其昌 郑板桥 虞世南 储遂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什么时候?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创始人是隋文帝、隋炀帝。

如果以杜佑《通典》始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的说法为准,那么到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废科举为止,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科举的原意是分科举士。

但从唐朝起,就偏进士科,以后更只有一个进士科。

进士科的第一名叫状元,这个名称也是唐朝就有的。

当时到礼部参加考试的人都要投一张“状”,状元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

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

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

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

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

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

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

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

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

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

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

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

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

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 撰成《唐会要》一百卷。

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

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

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

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

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

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

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 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

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

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

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

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

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

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

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

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

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

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

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113292;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

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

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

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

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

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

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刘春霖楷书朱柏庐治家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