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献成的名言
类似的,供参考:青史不遗文/李者也男儿立于天地间,应须其志壮如山。
浩气荡时人自正,脊梁硬时身自坚。
为国何惧路之险,为业不辞重之担。
青史不遗豪与杰,何须刻名石上镌。
【注】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
始建于1958年,2000年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大学。
小黄飞 经典语录
·、、
我爱我乡我爱我的家乡暖的春天给大地上的万物带来了无比的,使大地充满了生机。
家乡狮子山上开满了山花,那些山花虽然没有玫瑰的气味浓香;也没有牡丹那样国色天香。
但它显的那样平凡.那样善良.那样大方。
我爱我的家乡。
炎热的夏日在烤着大地。
我们在高大的玉兰树下面乘凉,骄傲的知了在“吱吱”地为我们解闷。
小姑娘们捡着地上的花插在头上,举行比美比赛。
我爱我的家乡。
凉爽的秋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笑容,因为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
从远处看那今灿灿的豆谷一块块美丽又高贵的地毯。
使人看到就不舍的离开,还会引你往前走,走近了又像能给人带来致富的金子。
我爱我的家乡。
寒冷的冬天在吹着呼呼响的寒风,想把坚贞不屈的梅花给叫醒。
梅花的清香把勤劳的蜜蜂引来,它们“嗡嗡”的采蜜,好像在说:“啊,梅花我爱你。
在这寒冷的冬天要是没有你我们早被饿死了。
”啊!我爱我的家乡。
《绝句》描绘了一幅什么和什么的春光图?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
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
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
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
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
“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
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
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
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
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
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
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
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
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
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
“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
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
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
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
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内蒙古杰出人物或英雄人物有哪些
1、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1271-1294),元朝的创建者。
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于漠北草原。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
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3、乌兰夫乌兰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
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将军衔。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
4、孝庄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康熙帝的祖母。
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5、嘎达梅林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蒙古族大英雄,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塔木扎兰屯,汉名孟青山 。
嘎达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6、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双胜镇)人。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
咸丰、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
赤峰和通辽相比
赤峰以前辽好 但现在绝对比通辽发展的好 你去沁区和新城区转一圈就知道哪个好 我就不懂下面吹牛逼的通辽人 一定要挑起地域战吗
同样都是内蒙的城市 还有一个说赤峰一大堆贫困县的卫生不好的还有大接都骑自行车的 这都2022年了 您活在20年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