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魔笛对白
点击左边曲名打开超链接,就是每曲的具体钢琴普,附有歌词对白等,用右键另存一张张图片就可以下载.当然这是原文版,中文版没有下载.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
(二)
歌剧《魔笛》中的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与帕帕基诺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
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
《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
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这部歌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当的多,帕帕基诺演唱犹如童话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萨拉斯妥的咏叹调,以及巴巴吉诺与帕帕吉娜的二重唱,二重唱《笑与啼》,《我的幸福完了》,《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像》,《我的命运充满痛苦》,著名的男低音独唱曲:《伊西斯与奥西利斯神呵请赐给他们智慧》,《音乐好像从远方传来》,《我心中燃炽着怒火》,《在这神圣的殿堂》,三重唱:《两位是第二次来到》,男声合唱:《感谢伊西斯和奥西利斯神》,《如果有爱人该多好》都很好听,最后大伙儿一起唱出《美与智慧,将戴上永远的王冠》。
。
莫扎特 《魔笛》的歌剧 是自己写的剧本吗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上演于1791年,作者于同年逝世。
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
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歌剧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
故事的中心情节叙述了古埃及一个叫做埃米诺的王子,同他所爱慕的少女帕米娜的爱情经历,他们两人在捕鸟人帕帕杰诺和智慧与光明王国的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之下,在紧急关头依靠魔笛的魔力,经受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最后终成眷属;而代表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则仓惶地被赶走了。
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有名,用奏鸣曲形式写成。
整个序曲就好象是一股源源涌出的水流,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魔笛》第二幕中的一个主题曾被西班牙吉它作曲家、演奏家索尔改编为吉它独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成为吉它演奏的最经典曲目之一。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
21年第601期总第16期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GUNIlOUUYAUBOAGXAYXEUNXEAJN0.216。
0l(eilO16Sr.1)aN莫扎特歌剧笛》赏析傅(宁波成人专修学院凯浙江宁波350)110摘要: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
《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关键词:莫扎特;魔笛》咏叹调;《;歌唱剧;声乐风格中图分类号:69J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691(010—170A10—4021)600—4一、前言诺④(由希卡内德演唱)的流行小曲,紧张的三重唱(夜后的侍女们演唱)和小妖们的宁静安详的三重唱(支持塔米诺的童子们)而帕米娜⑤;和塔米诺两人的音乐则表现出极其的亲切、朴索。
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I生,表达了人们对成功和理想婚姻无限向往和崇高追求的思想活动。
”孟宪福等(译)2。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