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诗经中描写宇宙的句子

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泊、乐山乐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全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歌颂陈汉章的800字作文

蝉,作为自然界观存在的弱小体,朝饮,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足道。

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

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

一 意象与寄托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

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

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

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

”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

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

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

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

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

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

”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

”的创作规范。

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

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

二 没有寄托的蝉诗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

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

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

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

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

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

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

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

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

”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

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

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

”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露下绥恒湿。

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

”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

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

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

显示出独特的情致。

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三 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

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

许多理论源发于此。

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

“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

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

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

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

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

”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

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我们可以说,诗中蝉即是陈子昂自己。

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

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

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二)、寄托所映射出羁旅、别离意象。

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

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后来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夕阳之蝉,凄恻哀惋。

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

一种所喜之物的孤独,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究竟,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三)、寄托赋予蝉的失意、患难、高格意象。

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

例如唐*贾岛《病蝉》的“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这一心态。

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

“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逐之”(《全唐诗卷三》),诗人正是这样把劲切峻急的情感寄寓于婉转曲折的物象描写中,反复咏叹,茹而不吐,隐而不宣,使读者透过物象描写,体味诗中真意。

秋蝉在凛冽寒风中,双翅难展,加之“螳螂捕蝉”所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了绝好的寄情之物。

又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其自身修养极高,然而那种孤傲清高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终将四面碰壁,官场失意,并陷于患难之中。

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诗论者对此评价很高,“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陆时雍《唐诗境》)“诗有寄托故不等以咏物善长”(范大士《历代诗发》)在那个时代解脱世俗纷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明自己的品格。

唐代的虞世南受到明主李世民的重用,便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价格。

在他的蝉诗中“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蝉蜕于污秽与作者品格有机地联系起来。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云:“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品格。

”同时代的施补华也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最多,唐人独得此意。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托咏蝉以寓意的名作,工于比兴寄托,成为“咏蝉三绝”。

蝉因此名声大噪。

蝉意象这一流线性变化全赖于寄托的手法。

它的意象也逐渐鲜明,后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象征符号,为后人所赏鉴。

王翰凉州词写出了戍边战士的什么的感情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回答者:feiduo_2001 - 童生 一级 3-2 11:28 ▲王翰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

并自歌自舞。

存其诗一卷。

尤以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

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

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

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

“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

可谓深得作者用心。

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

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①凉州词:卷七九载有,引云: “,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

”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

此诗用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②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

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

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

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

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

“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

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

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

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

“怨”甚么呢

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

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

”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3-5 06:19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

曾官文安县(今属河北)尉。

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

现仅存绝句六首。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

“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

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

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

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

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

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

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

这绝非偶然的巧合。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

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

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

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 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

“一片孤城万仞山”。

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

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

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

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

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

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

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

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

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

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

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

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

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不知你要哪个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和文言文

这项就考那么两三句 你得背好几百篇呢 而且考试时写错一个字就全没分了 所以我建议没必要把时间精力都浪费在这一项上,高考前会有好多的联系卷子也有这一项的专项练习,这些内容都会来来回回重复好几遍呢 只要把这些都做好 考前再小看下这块儿就行了 分值也不是特别大 你好不如把这些时间拿出来看看别的呢~~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陶渊明和谢灵山水田园诗的不同之处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对于陶谢的诗歌艺术,既可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作纵向的比较。

横向的比较,是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层面上,静止地比较其艺术的异同。

纵向的比较,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变化及其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方法。

论年龄,谢灵运比陶渊明只小二十岁。

论诗歌艺术,他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

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

但是因为陶谢一向并称,这个区别反不被人注意了。

文学史上通常将魏晋南朝作为一整个时期来研究。

其实,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至少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看来诗风是古朴的。

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

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

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

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

正如明陆时雍所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镳乎。

”①汪师韩曰:“何仲默谓:‘古诗之法亡于谢’,洵特识也,独不当先谓诗溺于陶耳。

②我们如果研究诗人的系列,很明显地,陶渊明属于阮籍、左思等老一辈诗人的行列;而谢灵运则属于沈约、谢脁等新一代诗人的队伍。

诗风嬗递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代表了诗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生前就赢得极高的声誉,死后又受到普遍的推崇。

沈约修《宋书》,单独为他列传,并在他的传后写了一篇长论,论述了自先秦至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可见谢灵运在南朝文坛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若论诗歌的艺术成就,谢灵运显然远不及陶渊明,但他迈出了必须有人迈出的一步,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可以说,如果没有谢灵运所开创的新诗风,就没有唐诗艺术的高度成就。

没有谢灵运等人潜心于艺术技巧的研究与实践,就没有唐诗的多彩与多姿。

评论家们一致认为盛唐的杰出诗人王维得力于陶渊明,殊不知王维得力于谢灵运的地方也不少。

王维是继承了陶谢这两种诗歌传统,再加以发展,才创造出足以代表盛唐山水诗的作儡。

广而言之,整个盛唐诗歌也是吸取了这两种传统的精华,才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转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主要是写意,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

就拿“山水”来说,《诗经》三百零五篇没有一篇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山水只是作为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这种情况在《楚辞》里也没有多大变化。

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观沧海》,中国诗歌史上才有了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此后,诗中的山水描写虽然逐渐增多,但仍然是以写意为主。

陶渊明就是一个写意的能手。

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所谓“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朱熹语)“如风吹水,自成文理。

”(黄彻引东坡语)陶渊明虽被称为田园诗人,但陶诗里写景的句子并不多。

陶集中称得上是山水诗的只有一首《游斜川》。

乔亿说:“陶公尝往来庐山,集中无庐山诗。

古人胸中无感触时,虽遇胜景,不苟作如此。

”③陶诗是写心,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

他根本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以及形似与神似。

这种情况到谢灵运遂发生了变化。

在谢诗里,山姿水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为主要的艺术追求。

陶诗里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谢诗里割裂了。

谢灵运着力地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朝昏、阴晴的变化一一地再现出来,达到巧似的地步。

他不满足于陶诗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他要分解,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显示给读者。

且看下列诗句,是何等费力地在摹写物象: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晚出西射堂》)时雨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游南亭》)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谢灵运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

“白云抱幽石”的“抱”字,“绿筱媚清涟”的“媚”字,“远峰隐半规”的“隐”字,“林壑敛暝色”的“敛”字,这些动词都是锤炼而成,决非脱口而出。

以“洲萦”对“岩峭”,以“夕曛”对“晓霜”,以“空水”对“云日”,以“云霞”对“林壑”,也处处显示了谢灵运的匠心。

《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受这段话的影响,后人常以“自然”二字评论谢诗,细细想来是不够恰切的。

所谓“自然”,只是相对于颜延之而言,决不能概括谢诗的风格。

真正当得起“自然”二字的是陶渊明,而不是谢灵运。

方东树说:“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

”④是很有见地的。

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是从陶到谢的又一转变。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

既然语言本身有这种局限,那就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

所以我们读陶诗,越是反复咀嚼便越觉得余味无穷。

这也就是苏轼所谓“外枯而中膏”(《东坡题跋》),“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从表面看,看诗的字句词藻,陶诗的确是干枯清癯的,但是它们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和情趣却是饱满丰富的。

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陶诗的深度》的文章,说“陶诗并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平易,平易里有的是‘多义’。

”他还写过一篇《诗多义举例》,也举了陶诗的例子。

⑤陶诗的这种“多义性”,就是由其语言的启示性造成的。

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多义性”,仅仅指由典故和出处所引起的多种联想。

然而,陶诗语言的启示性并不仅仅在用典上或字句的来历上,还有其他构成的因素。

例如象征和暗喻就起着很大的作用。

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

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感情。

特别是菊花,由于陶渊明的爱好和赞美,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这些词语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们本身的含义。

然而以上所讲的都属于修辞的技巧,陶诗语言的启示性主要不是来自修辞。

陶诗的语言达到了两个统一: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趣与理趣的统一。

这才是陶诗意味隽永、富于启示性的主要原因。

前人常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语言风格,这是不错的。

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就不能启发人的艺术想象。

陶诗语言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淡是因为滤去了杂质,更醇,更美,因而更耐人寻味。

陶渊明有一首五言诗《答庞参军》,不太为人注意,却是难得的佳作。

诗前小序就可以当诗来读:“三复来贶,欲罢不能。

自尔邻曲,冬春再交。

款然良对,忽成旧游。

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杨公所叹,岂惟常悲。

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

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

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话语平平常常,毫无渲染,读起来却觉得醇厚而隽美。

至性深情,确非常人所及。

诗曰: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这首诗里没有奇特的想象,如李白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没有新颖的构思,如柳宗元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也没有感情的跌宕和结构上的波澜,如韩愈的《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更没有字句的雕琢,如谢灵运的《酬从弟惠连》。

陶渊明只是把一篇平平淡淡的话组织成诗,就让读者联想起自己和好友的深挚情谊,而得到美的享受。

特别是“相知何必旧”,“物新人惟旧”,“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这些诗句,越嚼越有味,越读越觉得美,决不是一般手笔所能写出来的。

陶诗大都是抒情之作,诗人的感情像一股泉水渗透在诗中,景物也总是饱含着感情。

那些在南风吹拂下张开了翅膀的麦苗;陪伴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以及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无不富于情趣。

陶诗不但富于情趣,也富于理趣。

他常在抒情写景之中,用朴素的语言阐说人生的哲理,给读者以启示。

他的诗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映着他的世界观,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人生的奥秘和意义,认真思索和实践的结晶。

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加以表现的。

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饮酒》)“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饮酒》)无不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和陶渊明那种启示性的语言不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是写实性的。

他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陶渊明写松意不必在松;写菊意不必在菊;写归鸟意不必在归鸟。

言在此而旨归于彼。

谢灵运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写尽水态。

《文心雕龙·明诗》曰:“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这几句话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陶渊明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他说:“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赠羊长史》)又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的方法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

谢灵运也曾感到语言表达的苦恼,山水的姿态万千,变化无穷,有时很难形诸笔墨,所以他也说:“空翠难强名”(《过白岸亭》)。

但他还是要运用各种技巧去形容它们。

语言的写实性也就在他的努力下发展起来了。

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湖口》)突出暮春时节山野间绿白两种色调,以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再现了春天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

又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用“旷”、“净”、“高”、“明”四个形容词形容秋天的田野、沙岸、天空和月亮,再现了秋天的特点。

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岁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这些诗句的好处就在于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写实性,说出了别人也能感受到却说不出的印象,从不同角度揭示和再现了大自然的美。

总之,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艺术的不同,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差异,也是时代风尚的差异。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说诗啐语》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重性情的阶段和重声色的阶段。

一旦性情和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就形成了诗歌的高潮,这就是盛唐时代的到来。

陶渊明与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异同

最佳答案检举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对于陶谢的诗歌艺术,既可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作纵向的比较。

横向的比较,是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层面上,静止地比较其艺术的异同。

纵向的比较,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变化及其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方法。

论年龄,谢灵运比陶渊明只小二十岁。

论诗歌艺术,他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

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

但是因为陶谢一向并称,这个区别反不被人注意了。

文学史上通常将魏晋南朝作为一整个时期来研究。

其实,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至少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看来诗风是古朴的。

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

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

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

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

正如明陆时雍所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镳乎。

”①汪师韩曰:“何仲默谓:‘古诗之法亡于谢’,洵特识也,独不当先谓诗溺于陶耳。

②我们如果研究诗人的系列,很明显地,陶渊明属于阮籍、左思等老一辈诗人的行列;而谢灵运则属于沈约、谢脁等新一代诗人的队伍。

诗风嬗递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代表了诗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生前就赢得极高的声誉,死后又受到普遍的推崇。

沈约修《宋书》,单独为他列传,并在他的传后写了一篇长论,论述了自先秦至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可见谢灵运在南朝文坛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若论诗歌的艺术成就,谢灵运显然远不及陶渊明,但他迈出了必须有人迈出的一步,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可以说,如果没有谢灵运所开创的新诗风,就没有唐诗艺术的高度成就。

没有谢灵运等人潜心于艺术技巧的研究与实践,就没有唐诗的多彩与多姿。

评论家们一致认为盛唐的杰出诗人王维得力于陶渊明,殊不知王维得力于谢灵运的地方也不少。

王维是继承了陶谢这两种诗歌传统,再加以发展,才创造出足以代表盛唐山水诗的作儡。

广而言之,整个盛唐诗歌也是吸取了这两种传统的精华,才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转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主要是写意,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

就拿“山水”来说,《诗经》三百零五篇没有一篇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山水只是作为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这种情况在《楚辞》里也没有多大变化。

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观沧海》,中国诗歌史上才有了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此后,诗中的山水描写虽然逐渐增多,但仍然是以写意为主。

陶渊明就是一个写意的能手。

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所谓“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朱熹语)“如风吹水,自成文理。

”(黄彻引东坡语)陶渊明虽被称为田园诗人,但陶诗里写景的句子并不多。

陶集中称得上是山水诗的只有一首《游斜川》。

乔亿说:“陶公尝往来庐山,集中无庐山诗。

古人胸中无感触时,虽遇胜景,不苟作如此。

”③陶诗是写心,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

他根本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以及形似与神似。

这种情况到谢灵运遂发生了变化。

在谢诗里,山姿水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为主要的艺术追求。

陶诗里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谢诗里割裂了。

谢灵运着力地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朝昏、阴晴的变化一一地再现出来,达到巧似的地步。

他不满足于陶诗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他要分解,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显示给读者。

且看下列诗句,是何等费力地在摹写物象: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晚出西射堂》)时雨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游南亭》)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谢灵运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

“白云抱幽石”的“抱”字,“绿筱媚清涟”的“媚”字,“远峰隐半规”的“隐”字,“林壑敛暝色”的“敛”字,这些动词都是锤炼而成,决非脱口而出。

以“洲萦”对“岩峭”,以“夕曛”对“晓霜”,以“空水”对“云日”,以“云霞”对“林壑”,也处处显示了谢灵运的匠心。

《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受这段话的影响,后人常以“自然”二字评论谢诗,细细想来是不够恰切的。

所谓“自然”,只是相对于颜延之而言,决不能概括谢诗的风格。

真正当得起“自然”二字的是陶渊明,而不是谢灵运。

方东树说:“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

”④是很有见地的。

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是从陶到谢的又一转变。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

既然语言本身有这种局限,那就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

所以我们读陶诗,越是反复咀嚼便越觉得余味无穷。

这也就是苏轼所谓“外枯而中膏”(《东坡题跋》),“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从表面看,看诗的字句词藻,陶诗的确是干枯清癯的,但是它们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和情趣却是饱满丰富的。

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陶诗的深度》的文章,说“陶诗并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平易,平易里有的是‘多义’。

”他还写过一篇《诗多义举例》,也举了陶诗的例子。

⑤陶诗的这种“多义性”,就是由其语言的启示性造成的。

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多义性”,仅仅指由典故和出处所引起的多种联想。

然而,陶诗语言的启示性并不仅仅在用典上或字句的来历上,还有其他构成的因素。

例如象征和暗喻就起着很大的作用。

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

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感情。

特别是菊花,由于陶渊明的爱好和赞美,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这些词语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们本身的含义。

然而以上所讲的都属于修辞的技巧,陶诗语言的启示性主要不是来自修辞。

陶诗的语言达到了两个统一: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趣与理趣的统一。

这才是陶诗意味隽永、富于启示性的主要原因。

前人常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语言风格,这是不错的。

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就不能启发人的艺术想象。

陶诗语言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淡是因为滤去了杂质,更醇,更美,因而更耐人寻味。

陶渊明有一首五言诗《答庞参军》,不太为人注意,却是难得的佳作。

诗前小序就可以当诗来读:“三复来贶,欲罢不能。

自尔邻曲,冬春再交。

款然良对,忽成旧游。

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杨公所叹,岂惟常悲。

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

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

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话语平平常常,毫无渲染,读起来却觉得醇厚而隽美。

至性深情,确非常人所及。

诗曰: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这首诗里没有奇特的想象,如李白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没有新颖的构思,如柳宗元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也没有感情的跌宕和结构上的波澜,如韩愈的《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更没有字句的雕琢,如谢灵运的《酬从弟惠连》。

陶渊明只是把一篇平平淡淡的话组织成诗,就让读者联想起自己和好友的深挚情谊,而得到美的享受。

特别是“相知何必旧”,“物新人惟旧”,“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这些诗句,越嚼越有味,越读越觉得美,决不是一般手笔所能写出来的。

陶诗大都是抒情之作,诗人的感情像一股泉水渗透在诗中,景物也总是饱含着感情。

那些在南风吹拂下张开了翅膀的麦苗;陪伴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以及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无不富于情趣。

陶诗不但富于情趣,也富于理趣。

他常在抒情写景之中,用朴素的语言阐说人生的哲理,给读者以启示。

他的诗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映着他的世界观,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人生的奥秘和意义,认真思索和实践的结晶。

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加以表现的。

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饮酒》)“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饮酒》)无不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和陶渊明那种启示性的语言不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是写实性的。

他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陶渊明写松意不必在松;写菊意不必在菊;写归鸟意不必在归鸟。

言在此而旨归于彼。

谢灵运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写尽水态。

《文心雕龙·明诗》曰:“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这几句话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陶渊明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他说:“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赠羊长史》)又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的方法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

谢灵运也曾感到语言表达的苦恼,山水的姿态万千,变化无穷,有时很难形诸笔墨,所以他也说:“空翠难强名”(《过白岸亭》)。

但他还是要运用各种技巧去形容它们。

语言的写实性也就在他的努力下发展起来了。

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湖口》)突出暮春时节山野间绿白两种色调,以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再现了春天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

又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用“旷”、“净”、“高”、“明”四个形容词形容秋天的田野、沙岸、天空和月亮,再现了秋天的特点。

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岁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这些诗句的好处就在于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写实性,说出了别人也能感受到却说不出的印象,从不同角度揭示和再现了大自然的美。

总之,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艺术的不同,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差异,也是时代风尚的差异。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说诗啐语》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重性情的阶段和重声色的阶段。

一旦性情和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就形成了诗歌的高潮,这就是盛唐时代的到来。

注:①《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一四。

六页,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第一版。

“镳”误作“镱”。

②《诗学纂闻》,《清诗话》第四五六页,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第一版。

《明史·文苑二·何景明传》:“其持论,谓:“诗溺于陶,谢力振之,古诗之法亡于谢。

文靡于隋,韩力振之,古文之法亡于韩。

,钱谦益撰《列朝诗》,力诋之。

”③《剑豁说诗》卷上,《清诗话续编》一○七八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

④《昭昧詹言》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第一版第一三一页。

⑤以上两文均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

参考资料:

诗经中描写宇宙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