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句出自《孟子》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孟子名言 翻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名言含出处大全
孔子名言1于事而慎于言【译文】人应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5、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2 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人生要在最后看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9、君子成人之美。
【译文】谓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如果他自己就行为端正,哪怕他不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会照做;如果他自己行为不端,即使他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不会服从他的命令。
21、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贪图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2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29、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人生态度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6 [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
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弗思甚也。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
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
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告子上)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7 [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
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 孟子曰:“然。
”(告子下)[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 孟子说:“有的。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
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8 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
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
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
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
老子和孟子的名言名句的鉴赏
《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为一格,独具特色,思想内容微妙难识,玄之又玄;表现形式也言简意长,韵味无穷。
从思想上来说,《老子》一书的作者是反文学的。
他认为“五色使人国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要言之就是“五色”、“五音”十分有害,甚而至于极端地说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这等话;断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把“信言”和“美言”对立起来。
但是通观《老子》全书,情况似乎与作者自已的断言很不一致。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文字固然简朴质实;但章章语句齐整,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具有诗歌的风味,给哲理散文赋予文学的美感。
请看起首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 ——这不是深奥绝妙的哲理诗吗
这是哲理,也是诗;是哲理与诗的统一。
它的最大长处是使玄奥精微的哲理与便于耳传口授的文学手法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从事物相反相成的对比中进行逻辑构思,是《老子》的一个重要特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开头就讲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由比较而来的。
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有丑与美的对立。
都知道善是善,也就有恶与善的对立。
推而广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恒也”二字,结论性地强调这种矛盾对立的关系乃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文章进而把这条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有为与无为,有教与无教也是矛盾对立的。
结论是无为则无不为,无教则无不教。
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即使功成事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们却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德。
条理清楚,主旨明确,不仅结构严密,而且通过一连串的具体事例,打开读者的心扉,启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对他所要说的道理先有感性认识,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最后被他“无为无不为”的结论所折服。
这就比只说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逻辑推理,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也是《老子》的一个特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有无相生”一段,便是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物都相反相成,从而论证“无为无不为”的主旨。
而《其安易持》中“合抱之本,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用排比的形式运用形象性的比喻,说明事物的发展必然遵循着由小到大的客观规律。
这样贴切的比喻已成为千古名言,激励弱小者发奋图强,有志者奋斗不息。
其客观意义已超过老子的原意。
因为老子是悲观主义者,他害怕新生事物,要维护旧事物,并不主张图强奋斗。
他提出的“小国寡民”正是从他的无为哲学生发出来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的政治 主张无疑是反历史的倒退。
但在这里,作者却能用形象传神之笔生动地描绘这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吃粗菜淡饭感到很香甜,穿粗布麻服感到很美好,住简陋茅屋感到很安适,简朴的生活过得很乐意。
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的侵扰,异国人民之间也没有商品交换,甚至不用舟车,不要文字。
既不用提高物质生活,也不必发展文化生活,人民无欲无知,浑浑噩噩,满足简朴的需求,而大家相安无事,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一幅多么安谧恬静的田园诗般的景色啊
虽然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他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民安居乐业的图景,在政治上便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积极意义,给处于战乱时代的人民带来希望和安慰,并且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进一步铺叙和渲染。
以诗为文,文约义丰,这是《老子》的又一特色。
《老子》一书是讲哲理的,但是毫无枯燥晦涩的感觉,给人以清新活泼的韵味。
一般地说,诗歌讲意境,讲辞藻。
《老子》一书的诗文风韵却并不在于追求新巧的立意,更不事雕琢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精练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意蕴深厚的思想感情。
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立意在于说明“无为而无不为”,但却从美与丑、善与不善的对比开始,然后接之以“有无相生”等一连串形象性的排偶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
而“恒也”二字犹如一锤定音,说明这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进而归纳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顺理成章了。
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兀而起;又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两句作结,戛然而止,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如果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在立意上采用归纳法以达到文约义丰的话,那么《其安易持》与《小国寡民》二文则都是采用演绎法,开篇开门见山,提出主旨,也同样收到文约义丰的效果。
在语言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如“无为”,“无执”,“欲不欲”,“学不学”,“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等,在极其简练的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奥的道理,为读者留出驰骋想象的余地。
老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但《老子》一书重视对客观现实规律的总结,以朴实的文学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赞赏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这篇短文言简意赅,说理透辟,见解深刻,是《孟子》散文艺术多样化的一个明证。
文章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关系的中心命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告诫人们要勇于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绝不能沉溺于安乐之中,否则就会遭到失败和灭亡。
首先,列举出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政治家,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承担“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走过一段艰难困苦的人生途程。
坎坷的道路,险恶的环境,使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困难和挫折教训了他们,终于脱颖而出,有所作为,从而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这一段通过叙事,为生于忧患的论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根据。
接着在所举事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
孟子认为:上天将要把一项重大任务安排到某人身上时,一定先要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筋骨,使他在生活实践中经受种种考验。
这样便可以使他心志震动、性情坚韧,才智不断得到增长,为承担“大任”创造条件。
然后又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犯了错误才会接受教训,加以改正;一个人身处逆境,屡屡碰壁,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奋发上进,成就一番事业。
这段议论语言十分精练,间用排偶句式,一气贯注,有理有据,发人深思。
其中虽然反映了孟子的天命观,但其强调在艰苦环境中进行锻炼的重要性,对今天的读者仍然富有教益。
最后,又深入一层,从个人推及国家。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严格执行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贤士,外部没有敌人的袭扰侵凌,总是处于太平安乐的顺境,那么这个国家就常常容易灭亡。
这一多难可以兴邦的推论虽然着笔不多,却颇足使人心服。
结尾两句点明全篇题旨:忧愁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可以使人毁亡。
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因祸得福,立于不败之地。
孟子在本文中表述的观点,包含着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曾被后代一些有识之士所继承。
例如唐柳宗元在《敌戒》中曾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宋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些看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影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孟子说的话和名言警句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
()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