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眉户小戏二亲家台词

在学习上令我比较疑惑的地方,请大神解答。

山西戏曲山西戏曲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剧种,居全国首位。

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4个,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相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

早先,无论元杂剧、南戏文还是昆、弋、海、余四大声腔,在唱腔曲体的结构上,都属于长短句式的“联曲体”剧种,唯独梆子戏的曲体结构是有史以来首创的“两句式”“板腔体”剧种,而且,由于在全国同类剧种中产生最早,梆子戏的问世,就成为中国板腔体剧种的一大创举。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因起源于晋南蒲州(今永济县)而得名。

它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剧目多达千余个。

其唱腔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浓厚的地方色彩,使蒲剧在晋南民间深受喜爱。

许多赞赏近代蒲剧及著名演员的谚语,至今也仍流传不衰:“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盛《藏舟》”;“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谚语里说的(孙)广盛,(王)存才,都是30年代红极一时的名旦。

到了蒲剧艺术空前兴旺的20世纪50年代,不但整理改编出一大批传统剧目如《徐策跑城》、《麟骨床》等,更涌现出一批著名演员。

五大蒲剧明星——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联袂出演的戏剧电影《窦娥冤》,遍映大江南北,倍享美誉。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蒲剧艺术还体现在演员们的特技功夫上。

阎逢春当年独创的“翎子功”,已被许多剧种演员推广承袭;80年代一批青年蒲剧演员们,又以传神的表演和精彩的水袖、椅子“双绝”等功夫获得戏剧“梅花奖”。

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及说唱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

清朝同治以后,随着晋中地区的祁县、平遥、太谷汇兑业的发展,钱庄票号相继成立,经济更加繁荣,中路梆子也出现了新的生机。

不少爱好戏曲的商贾东家,邀请驰名艺人到家中,优礼厚待,搬演戏文。

一些文人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戏曲的创作,再加上诸多戏迷的闹票、打坐场的频繁演唱,使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加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颇受当地人喜爱,以后就以“晋剧”称名于世。

晋剧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畅响不衰,盛事迭出。

清道光之前,晋剧曾一度雄踞北京剧坛,以致成为山西的代表剧种。

到30年代,也出了不少著名艺人和班社。

在晋剧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大批女演员占领了舞台,激昂奔放之风渐失,清新婉约之韵遂成特色。

因而涌现出不少蜚声剧坛的女名角,如丁果仙、牛桂英、王爱爱等。

其中人赠艺名“果子红”的丁果仙,是最负盛名的坤伶。

漫长的舞台生涯中,她以不懈的努力和卓绝的才华,创立了“丁派”艺术,赋予了晋剧以超人的魅力,轰动京、津剧坛,赢得了“山西梆子须生大王”的美称,成为晋剧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宗匠。

近年来,山西省的晋剧名伶郭彩萍、田桂兰等,也身手不凡,相继荣获戏剧“梅花奖”。

1992年10月,太原晋剧艺术交流团东渡日本访问,演出11场,场场爆满,盛况感人。

郭彩萍还于1995年率团赴宝岛台湾演出,同样受到台湾观众的喜爱。

受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风格豪爽的北路梆子。

明朝末年两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

移民心恋故土,喜闻乡音,使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

在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的融合中,最终形成了以古代燕赵“慷慨悲歌”的边塞风骨遗绪为基本特色的北路梆子戏,其代表剧目《金水桥》在全国极负盛名。

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晋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

剧目《闯幽州》、《三关排宴》颇有影响。

与“四大梆子”相对而言,诸多山西地方小戏,则似繁花锦簇,更显瑰丽多姿。

上党落子和晋南眉户,是小剧种中的大剧。

前者源于河北武安,后者经陕西眉、户二县传来,经百年流传,已在山西扎根落户。

受宗教文化影响的道情戏,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永济道情等。

道情,本来是道教用来传 教布道的一种说唱形式,由古代的道歌发展而来,道具有渔鼓和筒板。

大约在清代,道情这一说唱形式在融合当地民间艺术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

广泛流布于山西各地的秧歌戏,达16种之多。

它们是由农村传唱的小曲儿、歌舞等踩街秧歌演变而来。

民歌体的有“晋中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板腔体的有“壶关秧歌”、“襄垣秧歌”、“武乡秧歌”;丝弦伴奏的有“繁峙秧歌”;清唱的有“介休干板秧歌”。

“碗碗腔”剧种地因地域不同而风韵迥异,如“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

至于地方性的其它小戏,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等,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这本来是不利条件,然而,恰恰因此,山西也保留了许多古老剧种。

如晋北的“赛戏”、又称“赛赛”;晋南的“锣鼓杂戏”;晋东南的“对子戏”。

这类戏没有唱腔曲调,尚属于“吟诵体”戏剧,与古代村社故事社火相近,仍保留了“竹竿子”表演形态的村社百戏风貌。

也有一些剧目是反映当地原始风情的。

赛赛戏有出剧叫做《斩旱魃》,过去天旱祈雨敬神要演它,从台上演到台下,装扮旱魃的演员是光膀子,头戴羊肚巾,可以在食品摊上随便抓东西吃。

摊贩们不以为嫌,反倒认为可以“利市”。

最后戏再演回台上,表示斩了旱魃以后可以风调雨顺了。

这类剧种,相当于剧史研究的“活化石”,在全国独一无二,极为珍贵。

顺便应该提到,与戏曲相关联,山西还有100多种民间舞蹈。

它们同样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其中鼓类舞有花鼓、转身鼓、扇鼓、威风锣鼓、迓鼓;秧歌舞有踢鼓子秧歌、凤秧歌、汾孝地秧歌,其它还有狮子舞、龙舞等等。

远在先秦时期,太原一带就有“ 蚩尤戏”,舞者三五成群,头戴牛角,相抵作戏。

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发现具有高度舞蹈价值的“百戏楼”模型,上面刻有男女歌舞伎相对作舞的图形。

此外,在山西省境内发掘的唐代古墓中也可见到大量舞俑,元代永乐宫壁画上的舞童形象也十分动人。

迄今为止,逢年过节,城市乡村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耍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花鼓,舞狮子,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从中仍然可以看到山西民间舞蹈的旺盛景象。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

”山西运城地区农村土戏台上这幅楹联,是三晋戏剧繁荣的如实写照。

《苏三起解》、《杀妻》、《西厢记》、《五台县令》、《斩花堂》、《风流父子》、《唢呐泪》、《山外来的媳妇》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佳品,连演不衰。

全省140多个专业戏剧团体活跃在城乡各地,每年演出3万余场次;全省14所戏校成为戏曲“新晋军”崛起的大本营;连年举办的全省各种形式的调演、汇演,中青年演员评比,青年剧团调演、教学剧目汇报演出、“杏花奖”大赛等活动,使不同戏曲流派砥砺竞争,融化升华,涌现出一批批剧苑新秀。

祖国大陆十次“梅花奖”评比演出,山西就曾有14名中青年演员获此梨园最高荣誉。

戏剧界的专家们赞誉:山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真是“梅花”盛开的地方。

“梅花”盛开的山西,无愧为戏曲的摇篮。

传统戏剧都分为什么

我要写篇关于这其中的某一个的作文 周五之前交 谁能给点东西啊

谢谢 可追加分

中国戏剧(China Drama)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历史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古典戏曲基本形式】宋元南戏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

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

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

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

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

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介绍】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

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

“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

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历史 (一)家庭剧的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

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

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

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二)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

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

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

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

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

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

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

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

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戏曲剧种】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海南省:琼剧 临剧 湖南省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戏 【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关汉卿】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

在元杂剧作家中,他创作年代最早、作品最多、影响最大。

他以字行,号已斋叟,大都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大都一带。

关汉卿不乐仕进,交游甚广,与书会才人、青楼艺伎均有交往,时相切磋,同时他又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这对他的戏剧创作大有裨益。

作为在金元易代之际沦入市井间的落魄文人,关汉卿长期混迹于行院勾栏,这既培植了他倜傥风流、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的个性,又使他充分接触下层社会,对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

他还亲自参与演出,“躬践排场,面敷粉墨”,获得了丰富的舞台体验,这使他的戏剧创作更具有当行本色。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余种杂剧,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种。

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揭露社会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社会剧,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第二类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并大力颂扬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的爱情风月剧,有《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等;第三类是采用历史题材,借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认知的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等。

我国的戏剧文化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各个剧种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图注:本图为甘肃秦腔[ 中国五大戏剧名家 ]京剧:梅兰芳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一个月后回国。

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

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

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

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

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

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

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

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宙锋》、《断桥》等及他生活片断和在工厂、舞台演出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断。

1956年他率中国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演出。

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

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

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艺名由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

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

他8岁学艺师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

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连成班主叶春善带领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

一天早晨,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

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

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

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两颊绯红,用手帕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

”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

”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

”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

从此,就用了“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擅长角色】 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

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

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所做贡献】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评剧:新凤霞 评剧青衣、花旦。

原名杨淑敏。

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

由人贩卖到天津。

后由老舍先生设计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生日。

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

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

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

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

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

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

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

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

《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

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

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

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

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

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

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

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这出剧目拍成电影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

全国各地的评剧女演员纷纷向新凤霞拜师学艺,评剧新派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与传播。

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

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她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在这些剧目中创造了众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调。

在《乾坤带》中创作演唱了凡字调大慢板;在《无双传》中创作演唱了反调大慢板;在《春香传》中创作演唱了三拍子调;在《金沙江畔》中创作演唱了格登调;在《三看御妹》中创作演唱了降香调;在《调风月》中创作演唱了蜻蜓调;在《六十年的变迁》中创作演唱了送子调。

这些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新凤霞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这对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残。

1975年,她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而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的评剧舞台。

1979年,新凤霞得到了彻底的平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春风又一次吹进了新凤霞的心田,她以惊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过伤害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进取。

她讲学授艺,著书立说,教学不止,笔耕不辍。

新凤霞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轮椅上给她的弟子、学生说戏,示范演唱,克服行动的不便多次到剧场观看学生的演出,以鼓励和提携后人。

在她无私的教诲下,谷文月、刘秀荣、王曼玲、赵三凤、戴月琴、高闯等一大批弟子、学生成为光大新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成为今天评剧事业的骨干与中坚。

新凤霞桃李满天下,是我国戏曲界拥有众多子弟传人的功绩卓越的戏曲教育家。

新凤霞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著作。

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

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

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

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

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

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

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

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

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诞辰:1927年1月2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农历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七年级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

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 京剧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

京剧的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的唱腔的特点是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节奏起伏,变化鲜明。

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特点,能充分发挥各行演员的特长和创造性。

表演在继承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及其他地方戏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艺术手段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吕剧吕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坐腔扬琴”演变而来。

发源于鲁东北地区的广饶、博兴一带;流布于山东全省各地,并流行于河南、江苏、安徽等省部分地区。

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腔有四平、二板,另外有娃娃腔等部分曲牌穿插运用。

音乐唱腔质朴通俗,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眉户眉户又作“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盛行于关中地区,同时流行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

眉户,一说因其主要曲调是由秦岭脚下的眉县、户县的民歌小调组成,因地得名;一说因眉户曲调悱恻缠绵,悦耳动听,颇有迷人之感,故而亦称“迷糊” 眉户的语言十分通俗生动,音乐风格又很质朴。

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长短不等的句子组成。

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辅之,逐渐加入扬琴、二胡、提琴和部分中、西管乐打击乐器基本与秦腔相同。

评剧评剧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

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

评剧的前身是河北省东 评剧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化妆坐唱的形式,剧目有《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等。

东北的蹦蹦(二人转)传入关内后,莲花落艺人吸收了蹦蹦的音乐、剧目和表演等,使说唱形式的对口莲花落成为带有表演的莲花落,这就是评剧的雏型;因此,后来人们有时称评剧为“蹦蹦”或“蹦蹦戏”。

1909年“莲花落”进入唐山后,受到煤矿工人的欢迎,被称为“唐山落子”。

接着由于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所以被命名为“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

再后又吸收了京剧、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使评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黄梅戏黄梅戏使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

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戏。

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

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为“怀腔”。

东北地方戏在东北地区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人表演的戏曲剧种。

音乐部分基本上沿用二人转,摈弃了曲艺色彩,增加了戏剧性。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演出较普遍。

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中叶。

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

邕剧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钦州等地。

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名“邕剧”。

系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

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

表演纯朴粗犷,武打有“大过山”、“跳椅”、“滚藤牌”等特殊技术。

解放前已渐趋湮没,解放后获得新生。

柳子戏也叫“弦子戏”。

流行于山东和江苏、河南的部分地区。

旧称“柳子腔”,是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山坡羊、黄莺儿、打枣竿、柳子等弦索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而成,并用加“滚”的唱法。

传统剧目《黄桑店》、《挂龙灯》、《玩会跳船》等,风格均较古老。

曲调分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等四大类,偶亦演唱转调与昆调。

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笙、笛,后来又增添了琵琶、排笙等。

南昌采茶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南昌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灯戏、三脚班、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形成。

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

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攀笋调”、“秧麦调”、“下和调”等。

音乐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与短弓两种,而短弓又有顿弓、颤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

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小戏”。

戏曲剧种。

流行于江苏泗阳、沭阳、灌云及连云港等地。

始于清末,以地摊形式演出,后逐渐发展成为舞台剧。

曲调质朴优美,以“拉魂腔”见长。

伴奏乐器以板制三弦为主,因而俗称“三括子”。

拉场戏 也叫“小落子”。

戏曲剧种。

由曲艺二人转发展而成,故习惯上也称“二人转”。

传统剧目有五十多出,以《回杯记》、《梁赛金擀面》、《寒江关》、《二大妈探病》等影响较大。

解放后编演的现代剧有《光荣灯》、《新婆媳》等。

彩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

原称“调子”或“采茶”,约有两百多年历史。

解放后定名为“彩调剧”。

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基础上形成,曾与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互相影响。

音乐唱腔大多轻松活泼,生活气息较浓,表演时载歌载舞,富有地方色彩。

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就是在彩调音乐、表演基础上创作的。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和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因为发源地过去隶属于兴化府而得名。

兴化戏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50年代初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作为宋元南戏的古老剧种,尽管莆仙戏在近代以来曾受到闽剧、京剧以及文明戏的某些影响,但由于声腔、方言和欣赏习俗等因素,却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风貌,不被其它剧种所同化。

这个剧种,在保存古老剧目、音乐曲牌、演出仪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艺术形态令人惊叹称绝。

辽剧辽剧原于辽南皮影戏。

辽南皮影戏生成于300多年前,发展为辽南影调戏至今已有50多年。

道白清晰,唱腔优美,既有皮影古韵,又有现代唱腔,深受辽南地区乃至辽宁全省观众的喜爱。

2002年1月被辽宁省确定为唯一的地方剧种。

豫剧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它流传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是在明代秦腔、蒲洲梆子传入河南地区后,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形成的。

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演变而成,以梆子按拍、节奏鲜明。

豫剧分别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个支派,豫东调以商丘、开封为中心,音调高亢、唱腔一般多用假嗓为主,称“上五音”;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音调较低,唱腔一般用真嗓,称为“下五音”。

锡剧“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

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等地。

长于抒情,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和水乡情趣。

基本曲调有“老簧调”、“铃铃调”、“大陆板”、“长三调”、“哭调”、“老旦调”等。

高甲戏从明末清出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一部分来自弋阳腔、徽戏和京剧。

角色方面,文戏的青衣、文生和花旦的表演主要以梨园戏科步动作为基础,优美细腻,舞蹈性强;武生、武旦、老生和净角的表演则带有浓厚的京戏色彩。

高甲戏的服装与京戏相同,只是叫法有所不同而已。

脸谱化妆最初只有红黑白三色,后期摹仿京剧的化妆。

淮剧淮剧是江苏的主要剧种之一,产生距今约二百年历史。

淮剧土名又叫“三伙子”,可说明它是从三个方面形成的:一是香火戏,它有一批职业演唱人员,从事祈神求福的迷信活动;二是民间说唱,如打响板沿门卖唱的“门叹词”,唱些小词书上的片段和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秧田号子、工鼓调等;三是徽剧,也就是流行于里下河的徽班。

这三方面逐步结合,尤其是受徽剧的影响,淮剧形式逐渐形成,并有专业班社流动演出。

柳琴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剧种之一,分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

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腔调高亢华丽为观众钟爱,百听不厌。

南词“南词”原为坐唱曲艺,清代由苏州传入福建。

南平南词即以这种唱腔与南平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融合,经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传教、整理、挖掘,发展形成了剧种,上世纪50年代初搬上舞台。

因剧种年轻,以普通话为剧种语言,着重编演现代戏,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

上党落子上党落子是山西省东南部(古上党郡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

因为是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发展和形成的,所以又称黎城落子。

上党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

1954年冬,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二分团代表全区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之后,被定名为上党落子。

沪剧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属滩簧系统。

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

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云南花灯云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境内汉族聚居地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

在农村和小城镇尤为流行。

在昆明就有“有烟火的村子就有花灯”的说法。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流行花灯的县达八十余个。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花灯逐渐形成十个支系: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腾冲花灯。

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

此外,在贵州的盘县、兴义和四川的会理一带也有云南花鼓流行,它们在剧目、音乐、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似有血缘关系,但因多年来分头发展,已各自形成独立的剧种。

三跳道情国土局宜兴三跳道情小戏,以宜兴地名取名。

其前身为江南太湖地区流行的“说因果”,后来在宜兴扎根、发展,演唱时因以竹板、木板伴奏,故称为“三跳道情”。

宜兴三跳道情小戏,用宜兴方言演唱,形成自己表演形式美、声腔演唱美和地方语言的艺术特色。

特别是丰富的曲调和优美的唱腔,使得它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有利于戏剧矛盾的推进和戏剧人物的刻画,是太湖西岸独特的一种戏曲形式。

海门山歌剧海门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靠长江,近邻上海,号称上海北大门,清代中叶后,江南移民把吴歌传入,经海门劳动人民世代口头传唱,发展成为流传于境内的海门山歌。

1958年8月,海门县政府在省、地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专业的海门山歌剧团,一个崭新的剧种出现于舞台,活跃于江海之滨。

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据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是在赣南民间灯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有传统剧目一百多出,在闽、粤、湘、桂等地颇有影响。

赣南采茶戏具有浓郁的赣南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唱腔优美动听,语言诙谐幽默,表演则以活泼灵巧的高矮步、扇子花、单长水袖载歌载舞的表演有别于其他剧种而独具特色。

赣南采茶戏的优秀剧目有四小金刚《哨妹子》、《补皮鞋》、《钓蛉》、《老少配》。

四大金刚《反情》、《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以及大型传统戏《九龙山摘茶》小戏《试妻》、《双打龙凤刀》等。

陕北说书剧陕北说书,是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

有九调和十八调之说。

男女同腔同调,说似唱,唱似说,人物跳进跳出,旋律委婉动听。

主奏乐器为三弦或曲项琵琶。

近年来由延安曲艺馆给予改革尝试,将陕北说书搬上舞台,发展为陕北说书剧。

九江采茶戏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

明末清初,广泛流传于九江县内及九江府辖各县,故名九江采茶戏。

曲分南河、北河两个流派,本剧为流传九江县一带的南河派采茶戏。

声腔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腔、曲牌等五大类。

原演出时,不用弓弦乐器伴奏,而以打击乐,乐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

藏戏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雷剧雷剧是广东省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一个仅仅流行于雷州半岛雷州话方言雷剧区的独特的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雷剧用雷州地区方言表演,以雷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声腔体系完整、曲调优美。

唱腔创作以板式变化结构为主,采用原雷讴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讴散、中、快板,高台羽调慢、中板,高台宫调中板,原腔混合复、慢板等11种板式,根据剧情和不同的意境采用女声伴唱,男女声重唱的作曲手法来渲染不同的戏剧氛围。

越剧越剧,又名绍兴戏,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的特点

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京剧的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的唱腔的特点是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节奏起伏,变化鲜明.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特点,能充分发挥各行演员的特长和创造性.表演在继承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及其他地方戏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艺术手段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2,吕剧吕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坐腔扬琴演变而来.发源于鲁东北地区的广饶,博兴一带;流布于山东全省各地,并流行于河南,江苏,安徽等省部分地区.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腔有四平,二板,另外有娃娃腔等部分曲牌穿插运用.音乐唱腔质朴通俗,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3,眉户眉户又作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盛行于关中地区,同时流行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眉户,一说因其主要曲调是由秦岭脚下的眉县,户县的民歌小调组成,因地得名;一说因眉户曲调悱恻缠绵,悦耳动听,颇有迷人之感,故而亦称迷糊眉户的语言十分通俗生动,音乐风格又很质朴.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长短不等的句子组成.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辅之,逐渐加入扬琴,二胡,提琴和部分中,西管乐打击乐器基本与秦腔相同.4,评剧评剧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评剧的前身是河北省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莲花落是一种化妆坐唱的形式,剧目有《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等.东北的蹦蹦(二人转)传入关内后,莲花落艺人吸收了蹦蹦的音乐,剧目和表演等,使说唱形式的对口莲花落成为带有表演的莲花落,这就是评剧的雏型;因此,后来人们有时称评剧为蹦蹦或蹦蹦戏.1909年莲花落进入唐山后,受到煤矿工人的欢迎,被称为唐山落子.接着由于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所以被命名为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再后又吸收了京剧,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使评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5,黄梅戏黄梅戏使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戏.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为怀腔.6,东北地方戏在东北地区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人表演的戏曲剧种.音乐部分基本上沿用二人转,摈弃了曲艺色彩,增加了戏剧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演出较普遍.7,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中叶.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8,邕剧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钦州等地.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名邕剧.系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表演纯朴粗犷,武打有大过山,跳椅,滚藤牌等特殊技术.解放前已渐趋湮没,解放后获得新生.9,柳子戏也叫弦子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河南的部分地区.旧称柳子腔,是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山坡羊,黄莺儿,打枣竿,柳子等弦索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而成,并用加滚的唱法.传统剧目《黄桑店》,《挂龙灯》,《玩会跳船》等,风格均较古老.曲调分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等四大类,偶亦演唱转调与昆调.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笙,笛,后来又增添了琵琶,排笙等.10,南昌采茶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南昌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灯戏,三脚班,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形成.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攀笋调,秧麦调,下和调等.音乐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与短弓两种,而短弓又有顿弓,颤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11,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小戏.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泗阳,沭阳,灌云及连云港等地.始于清末,以地摊形式演出,后逐渐发展成为舞台剧.曲调质朴优美,以拉魂腔见长.伴奏乐器以板制三弦为主,因而俗称三括子.12,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1910年前后,嵊县一带的民谣,山歌在余姚秧歌班的影响下发展形成.当时形式简单,伴奏用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演唱《卖婆记》,《箍桶记》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后逐步流入桐庐,富阳,海宁,杭州等地,1916年进入上海,并吸收绍剧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以丰富其表演艺术,时称绍兴文戏.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1923年后出现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的文武女班.抗日战争期间,女班在上海有较大发展,男班及男女合演渐趋淘汰.13,拉场戏也叫小落子.戏曲剧种.由曲艺二人转发展而成,故习惯上也称二人转.传统剧目有五十多出,以《回杯记》,《梁赛金擀面》,《寒江关》,《二大妈探病》等影响较大.解放后编演的现代剧有《光荣灯》,《新婆媳》等.14,彩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原称调子或采茶,约有两百多年历史.解放后定名为彩调剧.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基础上形成,曾与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互相影响.音乐唱腔大多轻松活泼,生活气息较浓,表演时载歌载舞,富有地方色彩.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就是在彩调音乐,表演基础上创作的.15,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和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因为发源地过去隶属于兴化府而得名.兴化戏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50年代初改称莆仙戏.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作为宋元南戏的古老剧种,尽管莆仙戏在近代以来曾受到闽剧,京剧以及文明戏的某些影响,但由于声腔,方言和欣赏习俗等因素,却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风貌,不被其它剧种所同化.这个剧种,在保存古老剧目,音乐曲牌,演出仪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艺术形态令人惊叹称绝.16,辽剧辽剧原于辽南皮影戏.辽南皮影戏生成于300多年前,发展为辽南影调戏至今已有50多年.道白清晰,唱腔优美,既有皮影古韵,又有现代唱腔,深受辽南地区乃至辽宁全省观众的喜爱.2002年1月被辽宁省确定为唯一的地方剧种.17,豫剧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它流传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是在明代秦腔,蒲洲梆子传入河南地区后,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形成的.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演变而成,以梆子按拍,节奏鲜明.豫剧分别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个支派,豫东调以商丘,开封为中心,音调高亢,唱腔一般多用假嗓为主,称上五音;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音调较低,唱腔一般用真嗓,称为下五音.18,锡剧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等地.长于抒情,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和水乡情趣.基本曲调有老簧调,铃铃调,大陆板,长三调,哭调,老旦调等.19,高甲戏从明末清出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一部分来自弋阳腔,徽戏和京剧.角色方面,文戏的青衣,文生和花旦的表演主要以梨园戏科步动作为基础,优美细腻,舞蹈性强;武生,武旦,老生和净角的表演则带有浓厚的京戏色彩.高甲戏的服装与京戏相同,只是叫法有所不同而已.脸谱化妆最初只有红黑白三色,后期摹仿京剧的化妆.20,淮剧淮剧是江苏的主要剧种之一,产生距今约二百年历史.淮剧土名又叫三伙子,可说明它是从三个方面形成的:一是香火戏,它有一批职业演唱人员,从事祈神求福的迷信活动;二是民间说唱,如打响板沿门卖唱的门叹词,唱些小词书上的片段和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秧田号子,工鼓调等;三是徽剧,也就是流行于里下河的徽班.这三方面逐步结合,尤其是受徽剧的影响,淮剧形式逐渐形成,并有专业班社流动演出.21,柳琴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剧种之一,分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腔调高亢华丽为观众钟爱,百听不厌.22,南词南词原为坐唱曲艺,清代由苏州传入福建.南平南词即以这种唱腔与南平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融合,经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传教,整理,挖掘,发展形成了剧种,上世纪50年代初搬上舞台.因剧种年轻,以普通话为剧种语言,着重编演现代戏,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23,上党落子上党落子是山西省东南部(古上党郡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因为是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发展和形成的,所以又称黎城落子.上党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1954年冬,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二分团代表全区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之后,被定名为上党落子.24,沪剧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属滩簧系统.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25,云南花灯云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境内汉族聚居地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在农村和小城镇尤为流行.在昆明就有有烟火的村子就有花灯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流行花灯的县达八十余个.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花灯逐渐形成十个支系: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腾冲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此外,在贵州的盘县,兴义和四川的会理一带也有云南花鼓流行,它们在剧目,音乐,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似有血缘关系,但因多年来分头发展,已各自形成独立的剧种.26,三跳道情宜兴三跳道情小戏,以宜兴地名取名.其前身为江南太湖地区流行的说因果,后来在宜兴扎根,发展,演唱时因以竹板,木板伴奏,故称为三跳道情.宜兴三跳道情小戏,用宜兴方言演唱,形成自己表演形式美,声腔演唱美和地方语言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丰富的曲调和优美的唱腔,使得它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有利于戏剧矛盾的推进和戏剧人物的刻画,是太湖西岸独特的一种戏曲形式.27,海门山歌剧 海门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靠长江,近邻上海,号称上海北大门,清代中叶后,江南移民把吴歌传入,经海门劳动人民世代口头传唱,发展成为流传于境内的海门山歌.1958年8月,海门县政府在省,地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专业的海门山歌剧团,一个崭新的剧种出现于舞台,活跃于江海之滨.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28,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据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是在赣南民间灯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有传统剧目一百多出,在闽,粤,湘,桂等地颇有影响.赣南采茶戏具有浓郁的赣南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唱腔优美动听,语言诙谐幽默,表演则以活泼灵巧的高矮步,扇子花,单长水袖载歌载舞的表演有别于其他剧种而独具特色.赣南采茶戏的优秀剧目有四小金刚《哨妹子》,《补皮鞋》,《钓蛉》,《老少配》.四大金刚《反情》,《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以及大型传统戏《九龙山摘茶》小戏《试妻》,《双打龙凤刀》等.29,陕北说书剧 陕北说书,是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有九调和十八调之说.男女同腔同调,说似唱,唱似说,人物跳进跳出,旋律委婉动听.主奏乐器为三弦或曲项琵琶.近年来由延安曲艺馆给予改革尝试,将陕北说书搬上舞台,发展为陕北说书剧.30,九江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明末清初,广泛流传于九江县内及九江府辖各县,故名九江采茶戏. 曲分南河,北河两个流派,本剧为流传九江县一带的南河派采茶戏.声腔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腔,曲牌等五大类.原演出时,不用弓弦乐器伴奏,而以打击乐,乐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

眉户小戏二亲家台词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