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意思: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性情都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子曰:“有教无类”。
意思: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意思: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
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
找一找孔子教育思想中还有哪些指导我们学习的名言名句?(及意思)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诲人不倦4、不耻下问5、见贤思齐6、择善而从
描写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乐而忘忧,诲人不倦。
大学之道,在于亲民,在止于至道。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有许多名言,如;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经典名言: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德不孤,必有邻。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小不忍则乱大谋。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道不同,不相为谋。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哪些成语、名言能突出他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指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
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