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蒙古族腊月二十三说说祝福锦集100条

蒙古族春节习俗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蒙古族春节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

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蒙古族的节日习俗

在全国56个民族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民族有自己的统一节日,一些民族甚至有多个节日。蒙古族曾经有那达慕、祭敖包、兴畜节、剪羊毛节等20多个区域性的民间传统节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节日多数处于流失、变迁状态,在当代的影响力大为衰减。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蒙古族的节日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1、成吉思汗的诞生日

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根据国际蒙古学研究成果规定,成吉思汗的诞生日为每年冬季首月初一日,同时决定成吉思汗的诞生日为“蒙古自豪日”。以此推算今年的公历11月08日为成吉思汗诞辰856周年。

2、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在汉语中译为白色的`月,又叫做“白节”。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火、祝寿、拜年等活动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时间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正月。

3、祖鲁节

祖鲁节也叫点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又称降生节和静,是一种小规模的宗教节日。黄昏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人们将灯点燃后,从左到右转三圈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求佛爷保佑长寿、平安。也象征着世界永远光明,人们长命百岁。

4、那达慕大会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5、祭火

祭火,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在游牧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学会使用火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蒙古人也逐渐开始崇敬火神,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因而平时蒙古包和房屋里的炉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不可以亵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为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的祭火节。

6、祭敖包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内蒙古各地都有敖包祭祀,祈祷草原风调雨顺、百业昌盛、人畜兴旺。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传承着古老的祭祀文化。

2022年6月,中国蒙古学学会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中,设立课题开展专项研究。课题组经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多次分析论证,最后决定拟将祭祀敖包节作为蒙古族统一节日。

7、马奶节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要举行为期一天的马奶节。这一节日是蒙古族传统节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带为多见。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牧民们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所以以洁白的马奶来命名这一节日。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

8、麦德尔节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节日当天,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寺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后,大家由固孜达(旗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摔跋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蒙古族春节作文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那么怎么写一篇作文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蒙古族春节作文【1】

每一个地方都要过春节,蒙古族也不例外。

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很多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每个地方都要过春节,可是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大的不同。

蒙古族春节作文【2】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那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那领略了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蒙古族的春节作文

中国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大家知道中国蒙古族是怎么样过春节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中国蒙古族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蒙古族的春节作文【1】

每一个地方都要过春节,中国蒙古族也不例外。

中国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中国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每个地方都要过春节,可是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大的不同。

中国蒙古族的春节作文【2】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里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中国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中国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中国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中国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领略了中国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蒙古族腊月二十三说说祝福锦集100条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