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描写锄禾辛苦的诗句是什么
锄禾辛苦的诗句是:汗滴禾下土。
锄禾的古诗和诗意
悯 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
作者背景 见《悯农》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
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
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啊
说此诗的作者,是诗人李绅。
李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
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
《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
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
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
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
三,聂夷中(837~
),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
《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
”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
《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其实并非定论
古诗锄禾的意思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意 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日 字在古诗中当 太阳 的意思讲的诗句
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