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夏丏尊教育名言

夏丏尊的教育思想

●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 《荀子·荣辱》● 古来才命两相妨。

-- [唐]李商隐《有感》●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 [明]吴承恩《西游记》● 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不论英雄豪杰,都逃不了境遇和时代的支配。

-- 夏丏尊《教育的背景》●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

-- 茅盾《蚀·幻灭》● 一块土塑成了美的菩萨,丑的将军。

怨及匠人的偏心,不如归咎自己的命运。

-- 石评梅《红粉骷髅》● 大至于人类大规模的屠杀,小至于个人家庭纠纠纷纷,一切“哲人”和这个问题碰头时,理性的光辉都不免失去,乐意转而将它交给“伟大”或“宿命”来处理。

-- 沈从文《绿魇》

爱的教育主要人物和好词好句好短,内容简介、读书感受和名言荟萃

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根据小学生的日记改编而成的。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卷,由100篇文章构成,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18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爱的教育》的中文版由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翻译而成,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特色人物安利柯:小说的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诚挚友善,观察生活细致敏锐。

他秉性纯朴仁厚、天真善良,极富同情心和进取心。

看见别人的优点,他随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少年。

安利柯的父亲: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

他常常采取一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方式,让安利柯从日常生活点滴中体验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宝贵知识和人情,及时纠正安利柯错误的思想倾向,是安利柯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角色。

代洛西:品学兼优的班长,家境富有,但他并不因此而瞧不起贫穷的孩子。

他性格开朗活泼,同时为人和气,谦虚善良,对同学诚恳友爱。

普罗克: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贫穷而懂事,学习十分用功。

最初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他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

通过努力,他后来获得过奖章,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改变了父亲。

耐利:身材瘦弱,一张苍白的小脸,常遭戏弄。

他发愤图强,在友情的世界中坚强地站了起来。

卡伦:是艾里克班里最大个子的人,头大肩宽,笑起来很可爱,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因此,他特招人喜爱。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对人友善,帮助被欺负的小同学,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所以“正直”、“勇敢”,成了同学们对他的称赞,他还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教养的人。

可莱谛:一个心性愉快,乐观豁达的人。

他很小便为家务不停忙碌,但从来没有怨言。

他从不忘记学习,总是乐呵呵的,也很尊重朋友间的友情。

克洛西:卖野菜人家的孩子,父亲因犯案被囚,他一只手臂有残疾,性格懦弱自卑。

是同学们的鼓励,让他重拾欢颜。

安东尼奥:绰号“小石匠”,擅长模仿,喜欢扮鬼脸。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热爱读书。

瓦蒂尼:骄傲自大,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后来有所转变。

弗兰谛:没有同情心,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人,还喜欢偷人东西和大家,讨厌功课,家长和学校都拿他没办法。

语文的定义

基本定义 语文的定义: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哲学] 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而不是“语文”。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语言和文学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

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

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

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 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我希望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为你的语文之路,垫石铺地,为你的语文大厦添砖加瓦,为你学习铺上一条通天大道。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

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没关系,你可以从“0”开始。

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

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就是如此容易。

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

”正如刚才说的,你可以参加社交活动,那有人便会问了,如果赢了,当然会使我们斗志高昂,兴趣更浓烈,而相反,则会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对语文反感,那岂不是适得其反吗

我可以肯定回答:“不会的”。

这样看你如何认识结果的价值。

正如所说,会信心百倍去学好语文,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

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

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要“学”“思”结合的警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说学习方法,“语”为话语,“文”为文字。

其实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写下精彩瞬间,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积累的重要手段。

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无不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人学习语文很有一套,但运用时却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

其实学的目的就是用,这是纲。

由于方法因人而异,我就不多讨论了

我相信亲爱的朋友你定会有锦囊妙计的。

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很浓,方法很对,若没有语文学习能力那还是无济无事。

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

学习 要重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

“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

上述皆为本人愚见,多为浅薄之言,其实每人都有他的一本经,都有一套未发掘的(有的当然发现了)学习秘籍。

朋友,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掩卷沉思时,希望能使你有所受益。

为语文功底差的人,改变现状,为功底好的人锦上添花。

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

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走进语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语文温馨的人文关怀等着您; 走进语文,触摸每位吧友心灵的欢乐与哀伤,语文独特的视角期待着您; 走进语文,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心撞击你的思想与胸臆,语文浓缩千年文化积淀陶醉着您。

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背后弥漫的是模糊的云烟。

品品语文,寻找逝去的岁月,释放跃动的心声,拨开云雾见日月,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丝丝问候与关怀融化了你的烦恼与忧愁,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记忆成就了你人生的飞跃。

吟一首短诗,博得满堂喝彩; 写一篇美文,赢得大家青睐; 问一个问题,收获无限精彩; 分一份心得,回报汩汩清流。

此谓语文的魅力

钻文学,品美文,彰显大家风范; 读《三国演义》,看《红楼梦》,引人无数情思; 读读神话、童话,驰骋想象的空间; 背背诗词、骈赋,扣住文化的脉搏。

一篇散文,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 一出戏剧,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 一首诗歌,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 一部小说,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

语文,厚硕的双翅,激人永远搏击长空; 语文,心灵的回响,引人走向高贵的殿堂; 语文,几许清风熹雨,给人云开月朗的爽洁。

踏过一片海,用广博的知识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来缕缕清香;有过一个梦,决定从这里启程…… 走进文学,探索文化,在心灵的光盘上镌刻语文的美妙,一份恒久,一份轻松,笑问人生,夫复何求

因为字数关系,其他详情见 O(∩_∩)O谢谢

哪些书籍适合班主任看

1、《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经典就是经典。

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反复咀嚼。

任世事变迁,教育中的规律永远是相通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代表作,虽然大名鼎鼎,但是认真潜下心来研读的教师并不是很多,而一旦你读进去了,一定会在敬佩这位大教育家的睿智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感与启示共存,你会感觉到教育中的那些所谓的难题,原来在这本经典中早有答案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什么是教育》千百年来,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献浩如烟海,令教师朋友们眼花缭乱,难以取舍。

如果说我只能保留一本教育类书籍,我想我会留下这本薄薄的《什么是教育》

(只有178页)打开书本,作者的第一句话就足以让你震撼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经典的语句不断出现,吸引你持续地阅读下去。

历史上的德国曾经出现过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等哲学、思想大家,而雅斯贝尔斯完全可以比肩这些大师,他的经典名言“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感化另一颗心”不知道给多少教师的精神世界带来激荡

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德)(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3、《爱弥儿》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爱弥儿》的众多版本中,有一个在封面上居然打出了这样的宣传语:“当今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解决中国当下教育难题的答案竟然在两个半世纪前的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书中。

这说明,千百年来,教育面临的困惑并没有因为时空的巨大差异和技术的进步而消失。

生长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这是本书成为教育经典的重要理由。

卢梭并不是教育家,但他的思想却让后世无数终生从事教育的人叹为观止

作者:卢梭(法),有多种版本4、《教育漫话》成书比《爱弥儿》稍早,虽然不少观点与《爱弥儿》有冲突,但是并不影响该书与《爱弥儿》共同成为十八世纪的教育经典。

我非常惊讶的是,作者在三百年前就发现的教育上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那么鲜活,他的方法仍然非常奏效,令人信服。

阅读此书,不仅能边读边随着大师思考,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培养绅士,在今天的意义已经扩展到如何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健康的人。

而作者强调的环境对成长至关重要的论点,在今天乃至未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约翰·洛克(英)(杨汉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5、《爱的教育》很多人都会推荐它,一定有它上榜的理由。

是什么力量给译者、大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带来“《爱弥儿》以上”的感动,以至于“流了泪三日夜读毕”,继而说出了“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塘”这样的传世经典名言

虽然作者说此书是“奉献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小学生们”的,但是,教师倒是更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这只是一本小说,从中我们学习不到什么方法,只能感受到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书名即可说明一切

德·亚米契斯(意),夏丏尊译,译林出版社(1997)6、《陶行知教育思想名篇》我坚持认为如果不读陶行知,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中国教师。

陶行知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极少的教育大家之一,即使他所处的时代是那么特殊,教育落后、国难当头,然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再读陶行知,那犀利的眼光和先进的教育观点仍然鲜活

仿佛他有穿越时空的能力,否则,为什么那些话在今天仍然直指时弊

更令人折服的,是这样一位大家,在诠释最深刻的教育理念时,并未故弄玄虚,用一大堆难懂的术语唬人,而是用了最平实通俗的表述方法,让任何一个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读得懂、读得进去。

这种做法本身就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编者:方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自立》励志精品,全书充满了隽永的哲理。

作者爱默生是近现代人类社会的优秀思想家、散文大师、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

爱默生思想的本质内容就是勉励人们走出对神灵的崇拜、对社会的依附和对书本的盲从,做一个顶天立地、自立自强的人。

这正是我们励志教育的重要内容。

阅读、摘抄、熟记,并可以将作者的那些经典名言用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对自己的鼓励 。

作者:爱默生(美),译者:罗兰。

武汉出版社(2022)

<爱的教育>的作者.主要人物.写作背景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孔子(公元前551479)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政治家,中国古代文杰出代表和封建教奠基人,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

教育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雅典人。

他在哲学上坚持唯心主义观点,宣扬神学目的论,能言善辩且喜好诗歌。

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朱熹(1130~1200年)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教育家。

66岁时罢官还乡,五十年中一直不曾放弃教育活动。

教育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的学生,曾作过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教育名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著名教育家,欧洲近代教育理论的探索者。

22岁起就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校长。

他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

教育名言:“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洛克(1632~1704年)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在哲学上,他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论证了人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这种绅士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实业家。

他称之为善良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认为应该进行三种教育,即健康教育、德行教育和学问方面的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他主张由父亲聘请优良的家庭教师来培养青年绅士,反对让他们到学校去受教育。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教育名言:“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1863~1940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立爱国学位、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明确提出要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要建立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

在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他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促进了当时新思潮的发展。

教育名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1891~1946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动家。

安徽朗县人。

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供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育科主任和教务主任等,又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

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率先关注乡村教育问题,极为主张“一定要教育与农业携手”,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制度等。

1927年,他在南京郊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与旧教育分庭抗礼的新型学校——晓庄师范学校。

他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也得以实践验证和发展。

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杜威(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实施他教育主张的基地。

杜威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

杜威也不赞成传统学校所强调的教材之间的逻辑顺序,认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他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旧中国有深刻影响。

教育名言:“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启功(1912~2005)当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启先生的教学总是同他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讲课,写文章极注意做到深入浅出,化繁复为简明,化深奥为平易,从不板起面孔故弄玄虚地吓唬学生,所以总让人感到读书求学乃是一项愉快的活动,而不是那么枯燥乏味,艰深困难。

如诗歌格律问题讲不好就很使人厌烦,但启先生却绘成图表教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它不但有规律可循,还有其灵活性。

他还是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历史学家。

教育名言:“半字百推敲,一义千反复。

夏丏尊教育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