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谁,他们的主要哲学思想史什么
古希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元前469——前399)Socrates 古希腊唯心主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生于雅个名门奴隶主家庭,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
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
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
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
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
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
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
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
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
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
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
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
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
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
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
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
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
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
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
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
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
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
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
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
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
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
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
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0条
导语:道德修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锻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修养的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2、去谗贱,所以修身。
——康有为3、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林逋4、辛勤 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5、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黄石公6、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10、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 美德。
——乔叟12、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16、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17、知耻近乎勇。
——孔丘18、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19、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20、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子思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22、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2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25、希望是厄运 忠实 姐妹。
——普希金26、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27、礼貌使人类共处 金钥匙。
——松苏内吉28、沉沉 黑夜都是白天 前奏。
——郭小川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查看全部5个回答教男人在持续一段时间,成年男人要看!那个短小,勃起硬度不够,控制不住射精时间,严重影响性生活,感情受挫,在这看的,。
!江苏裕隽医疗器械有..广告 早射7个步骤延长射精时间早射怎么办我今年才二十三岁,一分钟左右就不行了,感觉很没面子。
用了这个方法后,幸福从此开始江门尚维网络科技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句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 ”孔子论水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一 智者乐水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
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
《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
惟有曾点(曾皙)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了,穿上舒适的春装,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
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第一,曾点所描绘的这种美妙的境界,正是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憧憬的大同世界的气象——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过着丰衣足食、自由幸福、安祥惬意的美好生活。
第二,新近大自然,与之不离不弃,融为一体,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
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
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
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
这是言内之意。
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
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
怀有大济社稷苍生宏志的孔夫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确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却不受当时的统治者的欢迎。
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孔子曾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常与冷遇和奚落相伴——“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
”(《列子·杨朱》)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孔子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
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
这牢骚话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书·儒林传》)的无奈与感慨。
尽管挫折多多,他依然汲汲奔走于列国之间,以求实现他的道德政治理想,而“不知老之将至”。
不过,孔子此言却为后世仕者指示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方向,即当仕途失意时,就想乘桴入海,绝弃尘缘。
然而,又有几人真能做到呢
难怪唐人张说在流配钦州(今广西境内),来到南海时,会发出“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的感叹。
看来,如果不是真心想作隐士,仕途失意之情靠大海是抹不平的。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 》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
这些记载在具体内容上也许与事实有出入,但孔子特别喜欢水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
而且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
也就是说,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大厦为切入点。
如《韩诗外传》对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的原因有过一大段的解释,大意是: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似仁;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似义;奔腾向前,冲过千山万壑,似勇;有深有浅,浅可流行,深者不可测,似智。
由此可见,孔子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对水的社会化、道德化认识,正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尤其重视道德教化,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一种道德学说。
而水这种物质世界普遍存在、人类须臾难离的物质,恰恰具有孔子阐发其道德思想的深厚底蕴。
水的许多特征“似德”、“似仁”、“似义”、 “似勇” “似智”等等,确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有着十分相近的特征,因而为孔子和儒家的“智者”、“君子”所愉悦。
于是,孔子便顺理成章地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意志、知识、道德培养等联系起来,这时,水也就成了体现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感性形式和观念象征,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
孔子的这种比德论的水之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许多思想家都以此来看待水之美。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在孔子对水满而覆的感叹中,我们分明又得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警示。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孟子·离娄上》)清濯缨,浊濯足,这本是水给予人们最便利、最直接的恩惠,但孔子却从这个简单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忠奸善恶、荣辱祸福主要取决于自己。
二 “逝者如斯夫”——孔子的运动观 奔流不息的川水不但令孔子赏之悦之,而且还引发了孔子无限的哲学情思。
一次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滚滚不断奔流的河水发出了“逝着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叹。
这是孔子对消逝的时间、人事与万物,有如流水般永远留不住而引发的哲思,它既有因时光流逝、功业未成而导致的深沉感喟,又具有对时间、永恒、变化等物质运动的抽象哲学问题的沉思带来的哲学感悟。
从第一层面上说,的确,时光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青春终会老去,万事万物都将成为流水般的匆匆过客。
面对短暂的人生之旅,作为天地间渺小如草芥的人又怎样度过这一生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这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孟德,面对飞逝的时光,发出了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感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这是一代大诗人李白诠释“逝者如斯”的又一种人生态度,饱含着悲观、消极与无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注》),这是毛泽东对“逝者如斯夫”的理解,表现的则是一种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笔者以为,这种领悟最能体现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本质内涵。
孔子是让人们效法滔滔东流之水不舍昼夜、勇迈古今之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以有限的生命之水融注于无限的人生事业之河。
在这方面,孔子本身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尽管怀瑾握瑜的他为了弘扬儒家之道到处碰壁,但依然如奔流的川水一样执着地、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人生的“正道”。
从第二个层面讲,“逝者如斯”给孔子及后人的哲学启悟是:物质运动犹如流水,是在空间进行的,而这种运动的不舍昼夜,永不停息,又是它的时间表现形式。
孔子不仅朴素地认识到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中,而且以川流不息的水为喻,说明了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而运动主体是流水一般客现存在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运动,是自然而然的,一切由物质的天性决定。
李泽厚先生认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生的执着,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
孔子没有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置于当时的政教伦常和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下。
一切都在流变,“不变的一”即永恒的本体就是这个流变着的物质世界本身(见《美的历程》)。
在这种哲学背景下,孔子运动观中倾注了浓厚的社会和人生情感,并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去了望、了悟和发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规律,形成了进化论鲜明的思想。
关于自然的进化,孔子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论语·阳货》)就是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旦暮的转移、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天”的意志和安排。
再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等,都是从运动的角度论述自然的变化状态。
在孔子眼里,自然世界上到日月星辰,下到草木燕雀诸物,都处在运动之中。
关于人类的进化,孔子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社会制度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夏礼”、“殷礼”、“周礼”,都是指社会制度。
这种制度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既有继承性,又有损益和发展。
孔子的这种“百代可知”的历史损益论,指出了历史的运动是前进的、发展的运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充分证明了孔子这种历史发展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就人类本身而言,孔子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孔子还现身说法,从他本人的经历和人生经验肯定人的发展和变化,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三 “中庸”思想的形成主要来自先民治水的启示 “中庸”是孔子综合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经验提出的一种择优方法论的概念。
它是辩证法与系统论思想的原初形态。
孔子认为,“中庸”是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所以盛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所谓“中”,指“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即“正道”公允,其反面是“过”和“不及”,二者都是走极端的邪道。
“庸”即常,常道,指规律。
“中庸”,指办事要“时中”,通俗地说,就是要切合时宜,把握分寸,实事求是地选择能够中道的好办法和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孔子以“中庸”为处世要旨,强调人们在思考判断问题时要“执中”。
后世儒士奉中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
那么,中庸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是水的自然形态给孔子以直接的启发。
“中”者,水流之中线也。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中庸”思想的形成,与古代先民对治理水患的经验教训总结与认识紧密联系。
在上古时期,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同洪水作斗争。
洪水,是古代先民的天敌,治理水患,是中国的一大历史特点,传说中女娲积炉灰止洪水的故事,表明了我国从母系社会开始就同洪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到了唐尧虞舜时代,中国依然是“洪水滔天”。
为了解救人民的苦难,尧命鲧治水。
鲧一味采用“堙”(土挡、堵塞)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不仅没有平治水患,反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鲧死后,禹继承了鲧的治水事业,并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以疏导为主的办法,带领人民经过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引导洪水顺低地、河流而注之海,平定了千百年来的洪水灾害。
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堤防已普遍存在,且已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
有了堤防,遏制洪水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
由治水过程中鲧的“堙”,到大禹的“疏”,再到春秋时“堤”的大量出现,标志着治水理论和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堤”也是“堙”,但堤防的“堙”与鲧采用的“堙”有质的区别,是从单纯消极的防洪进入到积极防洪的飞跃。
同时,“疏”与“堙”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采用哪种治水方法为主,要因时、因地制宜。
治水理论和实践中呈现出的“堙——疏——堤”的辩证发展过程,给孔子的理论思考以极大的启迪,使他深刻认识到:人类要去征服和改造自然,必须优选、探索成功的正道。
这就为“中庸”方法论的出台开拓了道路。
另外,历史上周厉王采取堵塞民口的“弥谤”政策,导致于无声处起惊雷,国人动乱的事实,使孔子和许多有识之士从中得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流尚不可塞,民口岂能去堵的警示。
加之孔子所处的观念社会中,“有为”与“无为”的激烈思想斗争,以及孔子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等,孔子金声而玉振之,将其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提出了“中庸”的思想。
另外,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赞颂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伟大历史功绩,缅怀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并奉大禹为“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的仁人、圣人。
这一方面表达出孔子对大禹那样的英雄圣王的崇敬,也说明孔子已从思想上把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活动视为治国安邦的大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许多文化思想的产生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不论是自然之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还是古代先民治水的伟大实践,都为孔子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源泉,也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他的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