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文作凭借,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里面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鲜活的形象、优美的意境等深厚的人文因素。
语文课文教学,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对课文的教学,传统的、普遍的教法是:弄清课文的大致内容,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解决课后练习。
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就结束了。
学生学完一篇课文,除了弄清内容、段意、中心、写作特点、练习答案外,再也无所得。
这种教法,把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弄得索然无味,发挥不出语文课文的人文性功能,更谈不上实施人文素质的教育了。
那么,如何改革课文教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呢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出课文的感染力,使学生从课文的情感、形象中熏陶渐染,从而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我认为,要真正发挥语文课文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下面几点:现代教育学认为:并非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悟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语文是语言学科,那么揣摩语言,体验感情当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学生要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具体揣摩、整体感知去掌握一定知识,积累一些方法,形成一种情感或价值观。
语文课堂上应出现琅琅的读书声,老师范读,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都是体验文本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得到知识,在读中揣摩语言,在读中领会文章内涵,悟人生要义。
可以说,离开了读,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色,去除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读”。
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激情调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离不开教师的经典剖析。
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设置最佳的学习情景,提出最有启发性的问题,根据文本和学生各自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到好处地引领或点拨。
这也就是为学生的读铺垫道路。
二、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课文是一篇篇的“言语作品”,虽不是语言知识的解说,却是以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形式出现的。
这样,在学习课文中既学习了语言的基本形式,如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等,也学习了语言知识。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夏丐尊先生也指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
”可见,学习语文重在学习语言形式,如果抛开语言形式只就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大搞“满堂灌”“满堂问”,凭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教学,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试想,如果每篇课文的教读,能抓住学习语言形式这个根本目的,指导学生学会新的字、词、句、段,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近千篇课文,3000多语文课时,该掌握多少字、词、句、段啊
学生的语文程度还会低吗
三、以课文为例子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我们知道:将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己学习的人。
叶老也有一句教学名言:“教”都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而要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掌握学习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这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课文为例子着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获得阅读的“点金术”。
那么,课堂上如何通过课文的教学,来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呢
我认为:阅读(精读)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文字),都是为解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问题。
而这三个问题,因为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文体规律,教会学生在阅读各类文体时思考问题、分析文章的方法。
各种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这里不再赘述了。
四、注重读写结合,以课文启迪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现行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简单地说,主要是指讲读课不只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具体地说,按丁有宽老师的教育思想,读写结合的概念应该界定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又相互促进。
即a:读写结合是在语文教学情境中的读与写的结合;b:读写结合指的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内容形式、思想等方面的有机结合;c:读写结合是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的总称,它是双向的组合,两者在“结合”中互相促进。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且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
面对写作,学生多有害怕的心理障碍。
让学生边读边写,读写结合,通过模仿而实现写作知识最直接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难,只不过是把所见、所闻、所感的人或事按一定的方式方法写出来,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
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中心环节。
作为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因素,以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训练的主体,久而久之,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陶冶学生情操,以课文启迪作人。
我认为,在课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借助文学形象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加以点拔启发,使学生与美好的情操、高尚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课文中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令人目不暇接的鲜活的文学形象。
课文中的文学形象,有的坚强不屈,有的舍己为人,有的见义勇为,有的善良正直,有的谦虚谨慎,有的勤劳俭朴,有的严肃认真……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者本人以及不少文学形象,都具有流芳千古、可歌可泣的人格。
他们所体现的各种优良品质,时刻震撼着学生善良纯真的心灵,学生往往被这些人物形象所吸引,有意识地模仿。
所以,在课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感染学生,激发积极进取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散文答题技巧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一)阅读散文,要明确散文的特点。
散文在内容上,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写景,可以状物,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看似平常的事物,经作者从深处开掘,便有了新颖的深意。
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阅读散文要知道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炉;2、往往从细处用笔,小中见大,把作者的情思贯穿在细致的描述中;3、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像力,激发读者的联想;4、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形散神聚。
(二)阅读散文,要了解散文的分类。
散文因类别不同,其内容结构语言等有很大的差异。
1、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往往直抒胸臆,表达爱憎,如《白杨礼赞》。
2、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则是以叙事写人为主,其特点是: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写人,形象不求丰满但要鲜明,叙事散文中的情,渗透在文章似字里行间,例如《背影》。
(三)、阅读散文,要学会抓线索,识文眼。
抓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散文中的线索可以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
2、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3、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4、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识文眼。
文眼是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即文章的点睛之笔。
读散文识得了文眼,就等于拿到了入门的钥匙。
文眼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
例如《背影》就是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
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每次情况不同而抒发父子深情的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背影既是线索又是文眼。
再例如《白杨礼赞》中作者几次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这种包含象征意义的议论抒情句正是文眼所在。
抓住它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脉搏,抓住了阅读的关键。
(四)、阅读散文,要能发挥想象,领会意境。
散文意境是由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阅读散文要尽可能透彻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意趣,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
(五)、阅读散文,要准确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散文的语言比其他文体更严格、更凝练。
品味语言既要揣摩字面,又要了解作者生活经验与情感,特别要分析作者怎样通过积极修辞和感情表达,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例如:《春》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表现春天景物的特征。
如写春草时,用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写出春草嫩、绿、软的特点。
写春花一段中,借蜜蜂之闹来写花丛之密,花香之浓,渲染了百花争春的气氛,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大量运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抒发内心的情感。
比喻句如:写春花,用火霞雪来比喻桃花、杏花、梨花的色彩,使人联想到火的炽烈、霞的绚烂、雪的高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写地上的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使人仿佛看到了遍布草丛中的野花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时隐时现的动人情景。
结尾的三个比喻句,设喻新颖,含义深邃。
崭新的容貌、多彩的风姿、青春的活力,这就是作者把握的、并由衷赞美的春之特色。
拟人句如:写春回大地,说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拟人化,让读者仿佛看到她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烘托出诗的氛围;写春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春的情态。
二、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三)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理解句子的作用。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5.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查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6.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①写景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有时也用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7.发展性考题谈感受是散文阅读发展性考题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
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
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除了散文知识点和阅读方法的教学指导,更主要的加强练习指导,多阅读,多练习,多巩固,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学生才会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答题的规律,知道答题方法。
小学 如何体现语文文字的运用
重视初读,重视在读中学习语言如陈炎强老师的《一面五星红旗》,在学生充分初读后,老师打出文中最难读的一段,指名读、合作读,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而篇,体现了过程性。
张秋媚老师的《画风》,整节课都书声琅琅。
还有王广妹的《棉花姑娘》、伊老师的《识字7》。
再如《月光曲》教学中的指导朗读皮鞋匠想象部分。
田家红老师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他通过对“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真理。
”句式比较,在读中让学生体会。
这里的朗读指导,有过程,有方法,有效果,实现了读的增量。
我们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是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说的;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
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与文本对话。
对这些理念,我们参赛老师认识得都比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都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读书,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要继续发扬。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
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读,读得琅琅上口,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忘我境界。
要熟读成诵,不熟,书是书,你是你,书没有进入你的心里;熟了,语言储备丰富了,张口提笔,词句就会从你胸臆中自然流露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读里面有内容的理解,我们不是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读里面有词句的积累;读里面有语感的养成;读里面有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读里面有音韵节奏的审美愉悦;读里面还能潜移默化地感悟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等等。
学生精神成长和语言发展都要靠多读。
可以这么说,没有“读”,一切能力的目标,一切通过阅读实践所能生发的“产品”都将难以实现。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有这么一句教学名言“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
”就是说,朗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朗读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朗读能够促进我们理解,朗读能够促进我们发现。
当然,注重“读”不是要你机械地一遍又一遍的呆读、傻读,而是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提升,所以要讲究“读”的层次,要发挥不同形式“读”的功能,尤其是默读,既要书声朗朗,又要静思默想。
我们还要提倡“慢读书”,不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里,使人们的脚步再也慢不下来,做什么都要讲个速度。
以前的“深圳”速度,如同“k”字头的火车,被“D”字头或“G”字头的动车无情地淘汰了。
人走在路上,对“效率”的崇拜、对速度的迷恋,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如同火车的速度一样,越来越快,就是等个电梯,稍微慢一点就会有人抱怨。
更别说那随处可能遇见的堵车,往往是好端端的路,因为抢道就挤在了一块,谁也不让谁,似乎每个人都有等不及的事情。
快,让许多美好的风景一闪而过,因而有人呼唤“慢慢走,欣赏啊”。
其实,精神活动是来不得快速的,哲人提醒大家“停一停前进的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教育是慢的事业,只能慢地嚼、细细地品,才能汲取精神的琼浆;一快就糟了,浅读、泛读、偏读、误读都可能发生。
我们不要忘了,生命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来都需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慢慢成长。
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
东北的大米为什么比江南的大米好吃
因为气温低,水稻生长缓慢。
孩子的语文能力是最需要慢功夫的,字要让孩子一个一个地写,书要让孩子一页一页地读,作文要孩子一点一点地练习,慢慢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阅历,语文素养逐渐就提升上去了,不要那么着急,不要那么急躁,不要一个劲儿驱赶着孩子快点阅读、快点思考、快点表达,快快快,看谁的小手举得快……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语文教育就是熏锅底。
熏锅底什么意思啊
就是一个崭新的锅,你要把这个锅底熏黑,必须一点点地烧上半年以后,黑的锅底你就再也擦不掉了。
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熏”,靠浸润,你要把孩子放在语言文字的火上来熏,放在语言文学的大缸里来泡。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学生语文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正如我们爬山欣赏的风景和乘坐索道无法同日而语一样。
如今的课堂越来越喧哗,越来越热闹,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学生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讨论……不错,语文课堂需要热烈的对话,但也需要安静的思考,因为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
所以,我们说语文课堂有时需要一种丰富的安静,因为在一种安静的情境中,学生可以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临写汉字,尽情享受书写汉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可以潜心会文,静心思考,穿行在文本的世界之中,与文字对话,同智者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尽情享受着静悄悄的丰富;可以圈点批注,动笔圈画,写下感受,尽情享受着文本所营造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当然,洗耳恭听,也是一种安静。
课堂上,让学生静下心来,或倾听老师的讲解,或聆听同学的对话,或欣赏同学的朗读,尽情享受着洗耳恭听所带来的丰富的感受。
千万不要形成一种很急躁的学语文的氛围。
要让孩子有一种感觉,语文的学习是优雅从容的,是奇思妙想的,是诗情画意的,是花前月下的。
花前月下是什么
花前月下是谈情说爱的境界,谈情说爱是不能讲效率的,不能今天见了面,明天就结婚,那这个婚姻可能长久不了。
谈情说爱需要拿出时间,拿出情感,拿出耐心,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磨合。
我们要让孩子带着深情、带着眷恋、带着耐心,徜徉在语言的花前月下,感受语言的美妙神奇,不断与语言磨合,不断培养跟语言的亲密感情。
转载自朱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测试题
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头选择一部分抄写下来。
例:这篇文章很好,我特地摘抄了几段。
下面有篇文章,供参考小议摘抄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
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
”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
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虽然二00一年新版教材已经注意到在每次阅读教学的“思考、练习”中有意识地安排摘抄,但是,仅仅在课堂上练习几次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笔者在指导学生摘抄方面作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罗列如下以为引玉之用。
一、指导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不仅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抄写生字词、书面回答课后问题等课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
看自己所想看,写自己所想写,乐而为之。
这样才能使摘抄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真正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指导摘抄要有计划性。
摘抄最好从三、四年级开始。
因为低年级阶段识字量较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外学习主要以巩固生字词为主,所以很少有其它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抄背。
而三、四年级开始,识字量逐渐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不需要埋没在字词堆里,就可以有时间阅读、抄写、背诵。
另外,三、四年级开始,学生对字典的运用日趋熟练,也给课外阅读带来了方便。
摘抄的内容也不能完全任“天马行空”,这样对学生组织积累的语言没有好处。
最好能根据教材及教学实情进行分学期、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如这一月摘抄写景类,下一月摘抄写人类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指导摘抄要循序渐进。
如果摘抄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持续进行,那么在摘抄的数量、内容、形式上的要求都要有所变化,保持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如笔者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分年级列要求如下: 年级 数量 内容 形式 三年级 30-50字 优美词句 抄写,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在旁边批注 四年级 50-100字 优美句段 五年级 100-200字 优美段篇 抄写,批注生字词,赏析优美句、段 六年级 200-300字 抄写,批注,读后感 这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即使摘抄步步落实,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查字典,边读边想等。
四、指导摘抄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摘抄作为语文课外学习的一项内容,与课堂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
一方面它应有自身的计划与安排,另一方面它也应随时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助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考虑到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对于不大关心历史的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
于是,提前布置预习时,我安排学生摘抄“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并谈感受。
既了解了叙事的方法,又了解了课文背景,还调动了课堂情感,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
从这一方面来说,摘抄也为课堂教学承担了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重任。
五、指导摘抄要与要求背诵相结合。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6-13岁这一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很多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富积累,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所以,让学生边摘抄边背诵,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的。
而且,将摘抄的背诵下来,能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当然,要让摘抄真正落实,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但若要求摘抄天天收发批改,也无太大实效。
因为摘抄只要写在作业本上,就不会有太大错误出现。
所以平时只要有组长登记就可以了,教师可分周分月统一查看,平时抽查。
另外,背诵的检查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于是我采取抽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节课前五分钟,随机点几人背诵,其它同桌互相背诵,既起到了交流的作用,又保证了检查的效果。
总之,指导学生进行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之逐步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好习惯,使每个学生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我给大家找的一些摘抄的材料(我自己的摘抄上的哦) 1.段落及句子篇: ①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
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②雨,该是春的使者。
记忆里的春天没有什么好天气。
雨会不知不觉的洒起来。
漫天的淋淋漓漓,似乎没有一点重量。
微风拂过,变斜斜的轻扬,给悄然复苏的万物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雨里带来些洁净清新的气息,有些像薄荷的清香;浓郁时,竟发出泥土里的腥气,毕竟是春天啊
雨更是女性。
她在人家的伞上,屋顶上,草木的绿叶上,花瓣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重复倾诉水的柔情。
③ 一弯银钩似的月亮已经嵌在街口那棵梧桐树疏疏朗朗的枝叶间,很像是那深蓝的天空含着静静的静静的笑容。
⑤ 秋雨,凉凉的,随意的,任性的。
给我以无限的沉实,让我感受生命的饱满和快乐。
我喜欢秋雨,喜欢在秋雨中缓缓地走,缓缓地行。
喜欢在秋雨中生出地这份美丽地心境。
愿生命永远沉实饱满。
愿人生如我所愿。
⑥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地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地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地凄楚之美,让你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⑦ 雾纱袅袅,竖琴声声,秋风里蕴藏着无限的诗情,落菊飘洒成七彩瀑布,一道道,一帘帘,流泻着思绪,和永不可及的梦幻。
绣球依依,若燃烧的红烛,一朵朵,一团团,开放着期待,开放着霞霓,开放着血染的乐章缮,雾里娇容。
阳光照射的时候,美丽在心里。
⑧ 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
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
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
⑨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⑩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2.美文摘抄可以先摘抄整个文章,然后在你认为美的地方划上波浪线,然后再写上赏析也可。
3.名人名言摘抄 4.好词摘抄等等总之,摘抄的格式是不拘一格的,只要你能有所收获,都算得上。
教学的科学性是指什么
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传授知识的规律把握与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课堂的有效控制。
教师如何把握“寓教于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题记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这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老师。
只有感兴趣的,自己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有信心,这样才会感觉愉悦。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
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
兴趣的源泉何在呢
所谓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快乐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在现实生活中,“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
“寓教于乐” 中的“乐”字包涵两层意思: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学生。
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让学生乐在其中,体现深层次的“乐” 。
也就是”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这里的“愉快、快乐”并非是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
学生学得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实效果。
要让学生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首先是要改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营造一种真正的“愉快教育”。
1、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超市的供应商”。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多方面的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生存的资本与技能;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与人相处,而人格的健康与完善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育的终极追求应该是对人性的关怀。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己任,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因为学生是真正的“性情中人”,有“喜怒哀乐”,我们在授课时,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灌输、更不能强制,而应去吸引,去激发,利用学生们的兴趣、好奇心而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创造,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学习,去成长。
2、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的沟通。
教师不再是“师道尊严”时的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身份要变成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一起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共同探索知识的产生过程,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验证教材。
(1)、不要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
学生要说的话让学生说,要做的事让学生做,不要怕学生出错。
学生就是在不断的出错、纠错中前进的。
更何况我们都是从小到大的,谁没有那样的经历呢
(2)、经常找学生谈谈心。
嘘寒问暖,拉拉家常,可以谈学习,也可以谈学习之外的,如爱玩什么
吃什么
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问题,多谈心。
学生的心灵有时候很脆弱,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失去生存的勇气。
这时特别需要老师扶一把。
一句温暖的话语,会让一位可能频临绝望的学生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一个善良的“谎言”也许会创造一个奇迹。
(3)、适时地表扬学生。
对学生的进步适时地表扬,后退则适时进行善意的指正。
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如:“你思路清晰”、“你有创造性”、“你的分析有理有据”、“你书写工整、字如其人”、“你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你会好起来的”、“你的问题意识强”、“你有潜能优势”等等。
“你”字饱含鼓励、期待、赞赏,学生的点滴长被认可,一下子就拉进了老师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感化虚伪上的心灵,让学生获得认同感 ,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3、转变陈腐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进行教学。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音乐、节奏、韵律、图画、情感和动作等来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学得更快。
据有关研究人员研究:动觉学习者占37%,听觉学习者占34%,视觉学习者占29% 。
因此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和画副,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定会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强学习的效果。
因为音乐有暗示作用、会调节大脑的工作。
正如电台和电视台广告每天证实的那样,当音乐配以文字,许多种音乐能帮助你记住信息内容;节奏——教师上课的节奏快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铿锵有力的陈词会激发学生学习,而软绵绵的话语会让学生恹恹欲睡;同时由于在课堂上集体阅读,会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宏伟气势,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这样去优化自己的课堂,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如果学生有了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优秀成绩而不安。
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那他就更需要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去促使、扶植和巩固学生把知识加以运用,使他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样,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
他们就体验到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实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
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 ---------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可见,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
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会更加强烈。
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思考(运用智慧进行概括系统化的活动)也会带给学生欢乐。
由此可见,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从生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学习中来验证生活中的事物,这才真正把握了“寓教于乐”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