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优美的句子有哪些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作家始终进行的是的活动( 或方式)。
它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的运用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区别可从以下五方面认识: 1、从内容来说,它们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学科著作采取了“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实、 准确无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原因、经过、结果必须真实,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质、特征、用途、必须准确 ,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必须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而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 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 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 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 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2、从形式来说,它们虽说运用的媒介都是语言, 但学科著作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而文学作品语言贵在文采飞动。
3、从作者来说,它们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用的是,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 而文学作品主要用的是,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4、从读者来说,它们都有认知的价值,但学科著作诉诸读者以事实与理智,鉴赏者侧重于科学真实和实用功能的评价;而文学作品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5、从功能来说,它们都有社会的价值,但学科著作主要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重在实用; 而文学作品是社会感化的手段,重在审美。
从以上特征的比较中, 我们可以认为,文学作品与其它著作的区别,在于它不以传递特定的具体知识为目的,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不可能获得科学技术专门知识或具体的科学实验、生产与工作方法; 如果某种著作的主旨为传达特定的具体知识, 那么尽管它具有优美的,如司马迁的,也不属于文学范畴。
掌握文学作品与其它著作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分类标引过程中,就能较有把握的进行标引了。
当然, 还有其特殊的一些规则, 还必须根据这些规则来标引。
从文学名著中摘抄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优美的语句。
在摘抄后点评。
急急急
建议你多看看散文,一般散文的语言比较美,内涵好一点,容易积累.我就喜欢这样的
关于青春的优美句子
在阅读实践中,我常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有较强的艺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
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
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
(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
(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
(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 轻吟/押声声 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
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
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②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
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陌生化”,有利于破除所思维定势,增强语言领悟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一则阅读训练题,要求从括号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举例说明如下: 有名的峨眉山,所谓风景奇特,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我欣赏过一个星期。
虽然多变化,可是气势{磅礴 非凡 急促 局促},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
(《鉴湖风景如画》) 语段中的“气势”后应从括号中选取哪一个词与之搭配最佳
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不假思索地选取了“磅礴”,因为“气势磅礴”是人们习见的说法。
教参的答案是“局促”,而作家许钦文用的是“急促”这个词。
孰是孰非,细细斟酌,不难发现。
“急促”和“局促”词义相近,都有时间短促之义,一般不与“气势”搭配。
但“急促”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观的特点,对比反衬鉴湖景观的特征。
下句是“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这是对“急促”的进一步阐释。
由此可见,“气势急促”这一“陌生化”的搭配方式,的确堪称别具匠心。
思维定势化,对“气势急促”一说难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解答阅读训练题时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了。
又如,说到“时间似乎已经睡去,潭水碧澄无声”,“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着阳光”这类句子,如果用习见的语法规范去判断,得出主谓搭配不当的结论,就毫无美感可言。
总之,缺乏“语言陌生化”意识,不利于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文学优美量词(有后面)
汉语的量词是所有语言中最丰富的,许多量词本身就具有描摹事物、绘形绘色的功能,画面感和审美感特强。
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艺术家们精心锤炼,妙用量词,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独具魅力。
文学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美术专业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可结合量词妙用实例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体会汉语量词的形象性和画意美,既学习作家锤炼语言的方法,又提高综合艺术审美情趣。
量词,一般是用来作为计量单位的,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诗情画意。
其实不然,汉语的量词是所有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许多量词本身就有描摹事物、绘形绘色的功能,如 “一弯新月”和 “一豆青灯”, “弯”和 “豆”直接就把事物的形状特征表现出来了,画面感和审美感特强。
下面仅以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范例加以评点赏析。
明末散文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雾淞沆砀,天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段画面感特强,作者把观察点设在高处,颇象现如今的直升飞机俯视西湖雪景。
天地苍苍,雪海茫茫,人鸟无声,万籁俱静,真像一幅优美静谧的“雪舟图”。
在天地这个大背景中,一切人和物都显得那么渺小。
“痕、点、芥、粒”都是表示微小的量词,而这里却用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表面看来似乎很不相称。
然而全篇对雪景的描写,正是集中落笔在几个量词的精心选择上。
它以长堤、湖心亭、舟、人等客位之小来反衬“大雪三日,上下一白”之壮观,使人感到天地之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一粒”,又使人感到景物之小。
大小相形,大者益觉其大,小者愈见其小,极有层次感、对比感地写出了银白世界中的景物。
;由“长堤一痕”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从大到小,从小到微,犹如摄像机的镜头在扫描,拍出一幅西湖雪景长卷,演示出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的变幻境界,益加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再从色彩方面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嵌在这茫茫雪海上下一白中,黑白分明,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是个什么效果。
“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除表示微小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效果。
“痕、点”具有朦胧感,像中国画的水墨渲染效果;而“芥、粒”则具有坚实感,像国画的焦墨点染效果,与全文感情基调和审美情趣是非常吻合的。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对这几个量词的选用,诗意画意语意三位一体,可以说取得了量词锤炼的最佳修辞效果。
`郑振铎先生有一篇散文《海燕》,其中有这么一段: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栖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
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
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这里的 “几痕细线”很有画意
首先,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远望。
燕子也只是“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
”电线更是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用“根”或“条”嫌太实在,太清晰,既不符合远望的情景,又显得太直太露,一览无余。
而 “痕”字就恰如其分了,一个“痕”字使人头脑中很容易浮现出故乡春天那淡而有味,虚中见实的温馨画面,从而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
) p1 r# f/ I/ b; B' {% X1 N其次,这一段其实是一幅优美隽永的写意水墨画,又象一幅清新动人的摄影小品。
“痕”字把那种朦胧而灵气的美妙感觉体现出来了,富有韵味,意境很美,使人仿佛感觉得到“嫩蓝的春天”所特有的湿润清新的气息。
如果按量词的常规用法,用“根”或“条”就显得生硬,一点也不柔和,意境顿无。
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诗是这样写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是诗人春游访友即景之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极为形象地概括出盎然春色,并富有深刻的哲理——春天是谁也关不住的。
有人问,写百花齐放不是比“一枝红杏”春色更浓吗
这首诗妙就妙在这 “一枝”。
诗人在 “小扣柴扉久不开”时,正要转身离去,忽见一枝红杏挺出墙外,傲然独放,该是怎样的欣喜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清新、宁静、悄然的美,而不是热烈、繁闹、壮阔的美。
同时这又是一种“犹抱琶琶半遮面”的含蓄美,一枝俏然,独具精神,可以让读者去想象填充园中的如许春色。
这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用来称谓红杏的量词可以说有很多,如“一串”、“一根” 、“一树”等等。
“一串”的串字有“吊”的意思,容易使人想到红杏往下垂着; “一根”又显得孤单乏味; “一树”呢,则又与诗中的意境相去甚远。
而“枝”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挺拔而上,精神抖擞,仿佛还带着早晨的露珠,清新喜人。
红杏绿叶青墙,色彩组合绝妙。
我们说“枝”字有画意,还在于它有一种旁逸斜出的审美感觉,不是那样平直无味。
红杏是如何的曲折有致,疏密适度,长短恰当,都可以从“枝”字上去体会。
我们来看诗圣杜甫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绝妙景色,表现了作者平静喜悦的情趣,诗中的量词用得颇有诗意和画意。
“两个”是小点,舍边的近景,黄鹂在翠柳上跳跃欢叫,生机勃勃 。
一个 “鸣”字使两个点生活起来,写出了鸟儿争相婉转啼唱的生动画面。
黄和绿搭配,色彩和谐鲜艳。
“一行”是长线,半空的中景,白鹭在青天上列队飞翔,画面优美,一个“上”字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感。
蓝和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尤佳。
“千秋雪”是说时间之长,窗里的远景 ,作者用了一个 “含”字,非常有韵味,颇象摄像机的取景框; “万里船”则说行程遥远,门前的景象。
“泊”字与 “万里”相配,细想亦有深意。
短短的四句诗,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高到低,由近到远,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实有虚,时间空间、过去未来都写到了。
而这一切,与作者巧妙地选取量词是分不开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历来被人称道,在量词的选用上,他注意提炼画意美和诗意美。
散文《绿》中有一段写瀑布的: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这一段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花花花花” 的声音,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白而发亮”准确传神,质感很强,使人如见其景。
这里的量词“带” 用来喻瀑布可谓妙极,声色俱佳,很有画味。
抬头远望,两山如黛,一水如带,既有“形似”,更重“神似”,一是准确地体现了人们远处观望的情景,二是形象地再现了梅雨潭瀑布的迷人丰采。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这里的“带”字,很有点中国画里的大写意味道,巨笔淡墨,轻轻一抹,把那种月色朦胧,山影隐约的幽静意境体现出来了,真是山朦胧,月朦胧,充满诗情画意。
朱自清在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动态美时,这样写道: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我们知道,作者主要是以自然的宁静来衬托心中的“颇不平静”,但自然的宁静也只是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还是为了衬托静,所以作者用了“一丝的颤动”。
这里的量词“丝”用的很绝。
叶子与花的颤动本是转瞬即逝的动态,“像闪电般的”难以捕捉。
但作者用这个量词“丝”字,便把这微妙的颤动表现出来了,把它比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微细之物,让人们去想像这颤动的精妙。
一个“丝”字,仿佛是高速摄影,把叶子与花的颤动精细地拍摄下来了,令人惊叹不已,经久回味。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这首小诗,写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
这里的量词“叶”很有味,极形象。
人们在生活中曾看到过类似的画面:枯叶在水面飘浮打旋,随波起伏沉浮。
一个“叶”字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作者写船是为了写人。
“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面看来,只是客观描写了捕鱼时的情景,但只要细细一品,其愤慨不平之气溢于言外:吃鱼的人只知道鲈鱼的鲜美,哪知道渔民搏浪的艰险
联系到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写“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实际也就是写人民生活在那个时代,生计无着,就象一片枯叶随波飘浮,稍有不慎,便舟覆人亡。
这也可说是作者一种深深的寓意吧。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一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这里的“叶”,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扁舟的形状特征,而且赋予扁舟以动人的美感,使其与清风、明月、江渚、水波相映成趣,充满诗情画意,使人遐想无穷:仿佛自己荡着苏子那轻盈如叶的小舟,凌驾于茫茫无际的江面上,体验着那飘飘然 “羽化而登仙”的感受。
再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画面与“一叶扁舟”相形对照,江面波光更显浩渺无际,而水中小舟愈像风中之叶,轻微飘忽,似有若无,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等一系列的人生感叹,这与《湖心亭看雪》有异曲同工之文学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美术专业应该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结合量词妙用实例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体会汉语量词的形象性和画意美,留心观察事物,开拓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既学习作家锤炼语言的方法,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又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实际创作能力。
端木蕻良的文学作品中好的句子
端木蕻良《土地的》好句摘抄,好句1、我要回到她的身边,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3、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4、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5、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6、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叶之林﹑端木蕻良林﹑曹坪等。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
辽宁昌图满族人。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中学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并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
端木蕻良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
曹汉文(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在写完小说之后,突发奇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
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
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
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
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
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
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曹京平)的笔名。
整体把握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几个突出的特点是: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
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等等。
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
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
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
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