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念五四运动的诗歌
这两首都是纪念五四运动的著名诗歌 闻一多《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红烛》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
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
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
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
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五四先驱的名言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 —— 李大钊 .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
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有关于回忆纪念的名言,不要雨果的
记住
不要雨果的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新格言是什么
好象格言一直没有变过啊!一直都是“更快、更高、更强”不过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都有个很有意义的口号:据了解,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
“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aPartinHistory)”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
这些宣传活动因缺乏系统的组织、主动推介意识不足而效果一般。
不过,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口号作为一届奥运会重要的标志性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朝鲜抵制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现代奥运会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
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
当时,悉尼正在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这一口号实际上是首先作为申办口号出现的。
这句口号从申奥一直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
令人叹服的是,“分享奥林匹克精神”从悉尼申奥开始就几乎成了悉尼奥运的精神领袖,它启发和感召了悉尼奥运会的视觉设计、形象推广等一系列活动,为悉尼奥运会整体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盐湖城随即陷入了不尽的申办丑闻之中。
在其组委会主席因此而去职之后,新上任的盐湖城奥组委主席认为,盐湖城冬奥会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
“点燃心中之火”(LighttheFirewithin)的口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当然也就暗喻了这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
《点燃心中之火》还被谱写成这届奥运会的会歌,并作为一个设计理念成为其开幕式的主题。
“点燃心中之火”是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口号案例:这个口号不仅含义深刻,饱含激情,感人至深,而且提供了极强的视觉表现力,为各项奥运实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并对树立赛会的公共形象贡献良多。
“点燃心中之火”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句奥运口号。
在2004年举办的雅典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WelcomeHome)的口号。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
谁提出的
“更快、更高、更强。
”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
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
198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
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
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
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又称奥林匹克口号或奥林匹克座右铭,是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
其内容是:“更快、更高、更强”(英文:“Faster,Higher,Stronger”,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