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你在高原名言

万物生中文版,高晓松填的词是什么意思

教你如何通过广播练英语听力 现在有很多朋友在练习英语听力时把英文广播作为练习材料,这对提高听力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且因为播音员的口音非常纯正,所以多听广播对培养英语语感很有帮助。

在各种英文广播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是最具代表性的。

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很多朋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尽管可以听懂BBC和VOA播放的部分节目,但就是记不住所听到的内容。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时时刻刻高度集注意力。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你所听到的内容,那么: 1. 你要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它对你来说值不值得一听。

2. 真正用心听,集中精力听那些你想记忆的重要信息。

3. 不要把精力放在个别单词上,一定要听文章的全貌。

只要你抓住了全文的意思,听不清或听不懂个别词也没关系。

4. 听完广播之后,立即做一做自我测试,检验你能回忆起多少听过的内容。

5. 把你从电台听到的东西向别人复述。

6. 找个朋友一起听。

广播结束后,你和他可以谈谈所听的内容,看看你们听到的一不一样。

7. 如果你想隔较长时间再回忆你所听的内容,那么你最好把你所听的要点记录下来。

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只要你能勤加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广播英语,记住听完了以后一定要及时整理、检验你的成果,不能放到一边,否则你很难达到令你满意的水平。

引申到听力学习的量的问题。

所谓量,就是数量,具体到听力,就是tape hours,也 就是您到底听了多少盘磁带,或者多少小时的语音资料。

记得我们在大学时,除了每周的听力、口语课以外,还有每周的电影欣赏课等纯视听学习的课程。

这种课程的积累,对于锻炼口语和听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没有严格地去计算我们到底听了多少磁带。

但这种大量听的语言训练,着实为我们的语言水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练好听力,我们就必须大量的听,听各种磁带、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各种讲座,等等。

尽量地抓住机会进行听的训练。

直到耳朵听得磨出“茧子”。

除了量的问题外,级的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

经常有人给我们写信,说自己听不懂这、听不懂那,如果没有文字的对照,简直几乎象是在听“天书”。

这种漫无目的地听力练习,实际上并不是理想的听力练习方法。

我们提倡“英语是听出来的”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听的量和级的关系。

所谓级,即“等级”、“级别”,是反映我们自己听力和英语水平的等级。

如果我们连初级的听力材料都不能听懂,那么要听懂广播、看懂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阅读要从简易读本开始读起是一个道理。

所有,光听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注意识别自己的等级,并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有选择地进行听的练习。

不妨给自己测定一个级别。

比如以自己的单词量来测定,或者以自己的听力水平来测定(比如选择一些材料,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然后制定一定的目标。

然后结合量的理论,在每个级别上都听够一定量的语音材料,然后逐步过渡到更高一级的听力材料。

这样循序渐进式的听力学习方法,容易给自己树立信心,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如果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级别的听力材料中,我们都能够精选一些(几篇)自己喜欢的演讲名篇、经典影片片断或者优美的英美歌曲等等进行反复模仿、背诵,直到脱口而出,那效果就更好了。

这就是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

精泛结合的原则: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时,有精读、泛读(intensive and extensive reading)料要做到不仅听清、听懂,还有模仿、跟读,直到能够背诵。

泛听的材料要宽泛,并自己致力于一个随时可以接触的听力环境的营造。

重复持续的原则:这个原则 恐怕所有的人都明白。

小孩是在不断重复听大人说相同的话,或者重复不断地对大人进行不厌其烦的问答中掌握语言的。

成人也只有不断地重复刺激耳朵,才能形成听感(Feeling)。

我们知道,我们每天学到的新东西,实际上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的。

临时记忆的东西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只能保留几秒钟,最长的难以超过三天。

假如你对贮存在临时记忆里的东西不进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们从临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大脑就会把它们自动清除掉(大脑也很聪明,它可知道有所留,有所不留

)。

而要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重复,重复地刺激大脑。

所以,一定要有重复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听一段材料、看一部电影、模仿一个演讲的精神。

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持续尤其显得重要。

我们说的持续,两重意思。

一是每次的听力练习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段,这是指的单次的练习时间,比如每次30分钟;二是在一定的时间长度上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如一年、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让英语学习成为习惯,直到彻底掌握,或者能够运用为止。

这个道理,要点想树木的成长过程。

大树在树苗的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给它浇水,让它吸收和成长。

而终于有一天,你不用给它浇水,它也可以通过大自然吸取它需要的养分了,到这个阶段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了。

模仿出声的原则:模仿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手段。

但以前大多数人没有很好的环境或者没有掌握模仿的要领。

模仿的关键是感觉。

可以将精听的材料作为模仿的对象。

也可以将名人的演讲材料、标准发音的广播讲话、新闻片段等作为模仿的材料。

模仿时要尽量感觉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用词,可能的话,对模仿对象的背景材料做一些了解,以加深对模仿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模仿一定要出声,模仿是要化一定时间的。

不要怕麻烦,当你真正认真地选择一些听力材料进行模仿,并模仿到逼真程度的时候,你的听力和发音的基础就基本奠定了,这对你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听力快速提高的一大原则。

分级量化的原则:很多人会说,听力学习的方法是很好,但我怎么也听不懂,这主要就是因为对所听的材料没有进行筛选,也就是没有分级。

小孩的听力材料是不用分级的,这是由他们的生理能力决定的。

小孩具有天生的超级吸收能力,所以给他听什么,他都能吸收。

而大人则不同,大人的生理结构已经基本定型。

英语是一门高频率的声音语言,而汉语则以象、形为特色。

两种语言的不同,给中国人的语言学习制造了一定的障碍,突破这个障碍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多听,我称之为熏听。

但多听也不是盲目的瞎听,而是要分级,根据自己的情况,从易到难,逐步过度到听懂各种程度的语音资料。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哲理性名言:Jump and get an apple(跳一跳,摘到一个苹果)--每次作一个小小的努力,就有一点小小的收获。

如果苹果太高,再拼命跳也无法摘到,只是浪费体力。

你不能期望一次采摘就满载而归。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ogotsgy)认为学习内容主体应在学习者的经验范围之内,新知识只能从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在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

手臂所及表示你原有的知识领域,扩展部分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

原来我们在大学听英语的时候,盲目地玩酷,捧着一台收音机拼命听当时觉得特别深奥的BBC、VOA标准英语,表面上是在听,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就是离自己的水平太远,够不着。

后来改为先听懂VOA的慢速英语,不仅不觉得难了,标准英语自然也慢慢就听懂了。

其实这个理论和阅读从简易读物开始是一样的。

将容易的部分夯扎实了,然后再逐步扩大战果,反而学得进,学得快。

所以,听力资料的原则一定要分级,从易到难,逐步过渡,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

量化是在听力分级的基础上进行的量的训练。

所谓量,就是数量,具体到听力,就是tape hours,也就是你到底听了多少盘磁带,或者多少小时的语音资料,如听磁带、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各种讲座等等。

尽量地抓住机会进行听的训练。

直到耳朵听得磨出茧子。

每个不同的级别,都需要一定量的支持来获得学习的积累和突破。

这个量因人而异,难易系数也因人而异。

但基本的原则是,当听这个级别的内容基本没有问题,并且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要适时地过渡到下一级别。

而在下一级别的听力材料训练过程中感觉困难时,又可以回到上一级别进行巩固提高。

有时甚至要两个级别的内容一起听,逐步过渡,以听起来不感觉非常困难为原则,在有兴趣听、能听下去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集中突破的原则:这个原则与持续的原则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这里主要体现在集中两个字上。

听力是可以集中突破的,而当听力被集中突破以后,对其他语言的技能,如口语、阅读、写作也有直接的影响。

我的经验是,当你定下听力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后,就集中一段时间,拼命地听具有相同主题和相同程度的有声资料,直到耳朵听出了茧子,才换另一个程度的主题或更高程度的材料来突破,这样通过一个一个主题的突破,以及一个一个不同程度的听力材料的集中突击,可以起到对大脑、耳力的重复和不断刺激,从而对声音逐步形成一种定势,并为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这种集中突破的方法由于精力集中、内容的范围也相对集中,容易形成重复不断循环反复锻炼的效果,在英语听力养成过程中非常有效,但一定要牢记一个原则,那就是目标明确。

6大方法: 这里介绍的几个方法,是笔者自己经常使用的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

结合以上听力学习的原则,将以下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听力的提高是有法可依的

跟读的方法:这是遵循模仿的原则来使用的方法,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跟读的方法有两种,一句一句的跟读,直到整篇文章读完;另一种是跟着原声将整段或者整篇文章跟读下来。

后一种方式,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具有很好的效果。

建议采用。

跟读的方法在前期过程中要反复使用。

有些发音优美的文章值得反复跟读多遍,直到能够背诵为佳。

大声朗读的方法:大声朗读是跟读方法的延续。

最好是在你认为跟读得比较象得情况下,进行大声的朗读。

朗读当然就要出声,出声就会对耳朵和大脑有刺激,有刺激就会引起生理的变化,朗读到一定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舌头不再僵硬了。

这对日后的口语表达奠定了良好的发声基础。

大声朗读有几个要素可以辅助使用,以提高朗读的效率。

一是激情朗读法。

这个意思当然非常明显,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全情投入,发挥全身的参与,不仅朗读感觉很好,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二是捂住耳朵朗读。

这不是为了排除外界的噪音,而是通过捂着耳朵朗读,增强对耳朵、大脑的刺激,获得更佳的记忆效果。

朗读的间接成果,可能会导致背诵。

而背诵也是语言学习的良好的手段之一。

听写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从小孩学语文的过程中学来的。

小学生经常要回家让家长给他听写生词甚至句子。

这种通过手(写)、耳(听)的方法,对巩固所学的内容,非常见效。

我们国内钟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语提倡的就是英语听写练习。

我自己也通过听写练习获得很多听力环节的突破和巩固,并因此开发出了英语听力通这个非常流行的英语学习软件(我本人因为该软件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互联时代》的专题采访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该软件提供了可供学习者边听边写,或者重复播放、复读的功能,是实现本文所倡导的英语是听出来的方法的很好的学习工具。

使用英英词典的方法:在听的过程中碰到生词时,最好使用英英词典进行查询。

使用英英词典越早越好。

这不仅因为英英词典给你的词条解释是最清晰的(翻译过的词条解释往往会引起词义上的误解),还因为通过查询英英词典,能够使你对英语的把握和感觉更加直接,不需要更多的中英转换。

比如,英语里的insist 和persist两个词。

在英汉词典里查都是坚持的意思,用汉语翻译根本看不出这两个词的区别。

而这种区别如果你查询或者使用英英词典的话,一开始就会明白。

请看在Longman Web Dictionary 中对insist的解释是:to say firmly and repeated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 especially when other people think it may not be true(尽管别人说某件事情不对,也执意要说而且是重复不断地说那件事情是对的);而对persist的解释是:to continue to do something, although this is difficult, or other people warn you not to do it. (继续不断地做某件事情,尽管这件事可能很难,或他人劝你不要做)。

两者的差别通过查英英词典就一目了然了。

可见,尽早使用英英词典,可以使你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可以这么说,英英词典是你一个不可多得的召之即来的英语老师。

(参见附录之介绍几本常用的英英词典) 主题集中学习的方法:这个方法在听力的过程中非常有效。

由于听力的素材非常宽泛,语音质量和词汇量的差别也很大,导致学习的选材比较困难。

在分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采用主题集中学习的方法,将一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有声资料作为听的对象,进步效果非常明显。

比如:在听新闻广播的时候,有一些主题在一段时间里是反复播出的。

如现在的伊拉克战争。

我们就可以就伊拉克战争的相关报道作为集中突破的听力素材,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力量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相关词汇(如人名、地名、军用武器名称、战争的来龙去脉等)学到手,而且由于这些词汇不断重复播出,你听起来会越来越熟,直到最后深深刻在脑子里。

可以这么说,用这种方法练习听力的同时,也增进了词汇的学习。

所以有时候,单词是不用背的。

听多了,你的词汇是一个立体的词汇,不仅知其发音,也知道了如果使用。

重复是记忆的最好母亲。

有声重复,更是提高记忆效果的良好秘诀。

阅读促进听力的方法:听力学习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有时候,你会感到进步不大。

有些地方你怎么听也听不明白。

这个时候可能问题的本身已经不在听的技术范围上了。

这不仅表明你已经进步了,而且也是你进一步提高的时间到了。

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广泛阅读的方法进行解决。

可以阅读和听力材料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将阅读作为听力练习的辅助方法,大量地阅读小说、杂志、网络文章、新闻报道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阅读是积累词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来进一步提高自己,尤其是增加对国外背景知识的了解,将反过来促进听力的进一步提高。

要知道,你对某些知识了解得越多,你的英文听力就越容易,所以善于积累各种知识,对语言学习也是相当有裨益的。

6个阶段: 听力的学习和其它科目一样,也要经过几个阶段,但只要你方法得当,经过集中突击,是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并最终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的

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英语很陌生,单词量掌握得很少,基本上很难听懂任何东西。

这个阶段,可以选取比较简易的有声资料,比如一般带有教材的磁带,通过重复性的听来形成感觉,不要急于模仿,光听就够了。

模仿阶段:如果你学过发声系统,比如对音标、读音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就可以开始进行模仿。

开始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跟读,争取能够在听多遍的基础上,模仿着朗读下来,一篇又一篇,让朗读和模仿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初级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量比较大的内容来听。

比如每日坚持不断地听英语新闻广播,或者其它一些自己认为感兴趣的有声资料,通过强化地、大量的熏听,来建立对英语的听感,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对英语的亲近感。

熟悉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已经喜欢上了英语,而且由于大量的听和经常的听,使你对英语有了良好的感觉,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进步。

这时候,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听,并采取集中突破的原则,来进一步扩大语言感觉是很重要的。

高原阶段: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听力对你来说,好象到了一个停滞的阶段,容易的听力材料对你来说已经不成问题,而稍微难一些的听力材料让你听起来既不感到陌生,但又觉得不能完全一次听明白。

这时候也许是其它的一些因素制约了你听力水平的提高。

比如: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人文知识等的限制。

这个时候,你可以保持原来的听的习惯,但同时增加对阅读的投入,可以通过主题学习法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学习的对象,增加学习兴趣,渡个这个时期。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停止听力的学习。

要知道,正是这个时期的到来,说明你的听力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只要坚持,成功已经在望了。

巩固阶段:在高原阶段中,为了不使自己失去信心,你可以反复听以前已经熟悉的内容,并通过大声的朗读,形成对语言的新的重温,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成果。

同时,可以在听力的难度等级上向自己挑战,比如看原版电影、听有声书、下载网络音频杂志等形式,都是很好的练习方式。

这个阶段可以和高原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在听的量和听的时间以及难度上下工夫,要勇于挑战自己,向更高一级的水平进军。

高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听力已经不成问题。

你会发现,听力对你是一种享受。

你的语言的整体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原来对你陌生的英语,一下子变得对你亲近起来,你的说的欲望也已经非常明显,经常会有想找一个人好好用英语聊一聊的冲动。

听英语,已经成为了你的一个习惯,甚至已经演变成一种习性,你已经能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获得你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了。

听力的学习已经成功了。

我要为你欢呼

但不要高兴得太早。

你一定要让这个阶段的成果持续一段时间,要让这个能力形成永久的可以重复开发的资源。

关于扬帆远航的诗句

扬航的诗句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骑车去西藏需要什么准备

1-1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很多,足够写本书了,列几条最重要的,其他的你可以在路上慢慢体会。

1-2 安全安全是单车旅行最重要的,任何运动都存在一些风险,单车旅行的风险就是那些汽车一般不考虑路上会有单车骑士,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良好的车况,性能良好的刹车和轮胎,以及正确刹车方法(点刹,尽量不让轮子抱死,快速连续的让刹车在吃力/不吃力之间切换,最终停下车子,紧急情况建议跳车)能让车子稳定的减速和停下。

骑行头盔、骑行裤和手套能有效的保护你的身体,颜色鲜艳的骑行服还有警示的作用,让汽车司机很远就能看到你,避开你。

身体适宜,一定要在状态好的时候出发,身体条件不允许,尽量不要出行。

1-3 装备有句户外界的名言:准备得再充分,用到的时候都只是刚刚好。

尽量准备你能想到的一切装备吧,最好到驴友网之类的驴友论坛去泡一段时间,学会选购装备的常识,也结交几个驴友,帮你推荐户外应用的物品。

再一个就是老人说的穷家富路,路上需要用到的东西,贵一点也是值得的,比买不到在当地发愁好。

1-4 身体安全事项里曾经提到过身体的问题,那是说身体有恙时不能出行。

准备出行一定要有合适的身体,比如进藏,最好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确定你的心肺功能可以适应高原反应。

不能勉强,就算医生告诉你可以登珠峰,但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就要回到低海拔去休整,连续2、3次出现反应,或者反应较强烈,你就应该打包返回了。

1-5 计划周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计划要在旅途中补充,完整。

确定一个计划是出发前必须做好的,这个计划不必是完美的,甚至不必完整,你大概在五百公里之后才能制定好完整的计划,记录你路上的感受,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2-1 地图本世纪最流行的一种地图,叫谷歌地球,能让你大概开到路况如何,先买本全国公路地图(开本大一些的,清楚),然后仔细研究一下,然后在谷歌地球上一段一段确认你设计的路线。

手机导航并不适合长途旅行,在户外,干电池永远比充电电池可靠,花几百块买个用干电池的电子狗吧,把需要的地图都下载下来。

3-1 装备不同于1-3里的简单介绍,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单车旅行需要的,跟单车相关的装备。

3-2 单车单车旅行最重要的是人,第二重要就是车,一辆结实耐用的单车,在路上是你可靠的伙伴。

现在有很多专门为旅行设计的旅行车,但不推荐用这种车出行,选一款合适的山地车,装上货架和挡泥板(如果只在晴天骑——推荐这样——也可以不装挡泥板),因为山地车比普通旅行车更有效率,26的车轮也比700C的更稳定,尤其在下坡的时候。

推荐用ATX740或者ATX750改装成旅行车。

改装好费用约2000+。

第一,捷安特的山地车性能比较可靠;第二,捷安特的专卖店很多,出门前记下沿途的专卖店地址,真正实现全国联保。

3-3 车包车包,一般叫驼包,跟放在骆驼背上的那种包类似,搭在后货架上。

远行的时候不宜背包,或者不能背负太重。

因为骑车本身就会让腰疲劳,过重的背负则会加重腰部的负担,甚至受伤。

你可以把帐篷、睡袋、饮水等物品放在驼包里,背上只背着相机等贵重物品。

3-4 花钱如何花钱,打个比方,如果你想花1万元出行,那花3000在出门前,留7000在路上。

在东部地区可以带卡,少带现金。

西部地区(过了青海、甘肃一带)可能很久遇不到提款机,所以要多带现金,至于安全问题,如果需要了解,可以百度HI我,我可以给你解释,这个不方便明言,也是为了安全。

买车之后不要急于升级,换上适合旅行的配件即可,具体需要什么,你会在路上了解,但记得不要再东西备齐以前穿过青海或甘肃或四川,西部车店很少,大的车店更少,补给比较苦难。

4-1 线路比较经典的骑行线路,国内的就是进藏,走川藏比较险,不推荐单飞,有老鸟带飞的可以跟;走青藏就比较顺,路上还可以考虑去环一环青海湖,最好也有老鸟带着。

最适合新人热身的,就是东部的南北沿海游,从广州开始,沿着国道经过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到北京。

春夏两季还可以到东北。

开始沿着大城市走,有一定的经验,装备也都齐整了,修车技术也相当不错了,就可以开始向西部进发了,一步一步来,性急不得。

5 补充部分5-1 国道边不只是村落多,城市也多,记得一般只有城里才有车店,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沿途城市多的路线。

5-2 没有户外经验的话,计划要周详到每天至少到一个乡镇,还是住旅馆吧,就算进藏的老鸟,也是有旅馆不扎帐篷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户外经验,建议先约个朋友到公园或者近郊区体验一下野外扎帐篷露宿,有一定经验才好去真正的野外。

记得一定要订制天气预报,避免扎营地有恶劣天气,还要注意扎帐篷的技巧,这些就需要上驴网学习了。

羡慕有时间远行的朋友,不管能不能被采纳,如果你需要的话,我都愿意为你提供帮助。

另推荐一个介绍旅行车的帖子,供参考祝骑行愉快

你在高原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