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摘抄 我们看海去 第一章
第一章妈妈说的,新帘子胡同像一把汤匙,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正是舀汤喝时碰到嘴唇的地方。
于是爸爸就教训我,他绷着脸,瞪着眼说:“讲晤听
喝汤不要出声,窣窣的,最不是女孩儿家相。
舀汤时,汤匙也不要把碗碰得当当当地响。
……” 我小心地拿着汤匙,轻慢轻慢地探进汤碗里,爸又发脾气了:“小人家要等大人先舀过了再舀,不能上一个菜,你就先下手,”他又转过脸向妈妈:“你平常对孩子全没教习也是不行的。
……”我心急得很,只想赶快吃了饭去到门口看方德成和刘平踢球玩,所以我就喝汤出了声,舀汤碰了碗,菜来先下手。
我已经吃饱了,只好还坐在饭桌旁,等着给爸爸盛第二碗饭。
爸爸说,不能什么都让佣人做,他这么大的人,在老家时,也还是吃完了饭仍站在一旁,听着爷爷的教训。
我乘着给爸爸盛好饭,就溜开了饭桌,走向靠着窗前的书桌去,只听妈妈悄悄对爸爸说:“也别把她管得这么严吧,孩子才多大
去年惠安馆的疯子把她吓得那么一大场病,到现在还有胆小的毛病,听见你大声骂她,她就一声不言语,她原来不是这样的孩子呀
现在搬到这里来,换了一个地方,忘记以前的事,又上学了,好容易脸上长胖些……”妈妈啊
你为什么又提起那件奇怪的事呢
你们又常常说,哪个是疯子,哪个是傻子,哪个是骗子,哪个是贼子,我分也分不清。
就像我现在抬头看见窗外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白色的云朵,就要想到国文书上第二十六课的那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我就分不清天空和大海。
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呢
还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的呢
但是我很喜欢念这课书,我一遍一遍地念,好像躺在船上,又像睡在云上。
我现在已经能够背下来了,妈妈常对爸爸、对宋妈夸我用功,书念得好。
我喜欢念的,当然就念得好,像上学期的“人手足刀尺狗牛羊一身二手……”那几课,我希望赶快忘掉它们
爸爸去睡午觉了,一家人都不许吵他,家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但是我听到街墙传来“嘭
嘭
”的声音,那准是方德成他们的皮球踢到墙上了。
我在想,出去怎样跟他们说话,跟他们一起玩呢
在学校,我们女生是不跟男生说话的,理也不理他们,专门瞪他们,但是我现在很想踢球。
好妈妈,她过来了:“出去跟那两个野孩子说,不要在咱们家门口踢球,你爸爸睡觉呢
”有了这句话就好了,我飞快地向外跑,辫子又钩在门框的钉子上了,拔起我的头发根,痛死啦
这只钉子为什么不取掉
对了,是爸爸钉的,上面挂了一把鞋掸子,爸爸临出门和回家来,都先掸一掸鞋。
他教我也要这样做,但是我觉得我鞋上的土,还是用跺脚的法子,跺得更干净些。
宋妈在门道喂妹妹吃粥,她头上的簪子插着薄荷叶,太阳穴贴着小红萝卜皮,因为她在闹头痛的毛病。
开街门的时候,宋妈问我:“又哪儿疯去
”“妈叫我出去的。
”我理由充足地回答她。
门外一块圆场地,全被太阳照着,就像盛得满满的一匙汤。
我了不起地站到方德成的面前说:“不许往我们家墙上踢球,我爸爸睡觉呢
”方德成从地上捡起皮球,傻喝喝地看着我。
在我们家的斜对面,是一所空房子,里面没有人家住,只有一个看房的聋老头子,也还常常倒锁了街门到他的女儿家去住。
宋妈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说这所房子总租不出去,是因为闹鬼。
妈妈听了就跟爸爸说:“北京城怎么这么多闹鬼的房子
” 在闹鬼房和另一所房的中间,有一块像一间房子那么大的空地,长满了草,前面也有看来我都能迈过去的矮破砖墙,里面的草长得比墙高。
这块空地听说原来是闹鬼房子的马号,早就塌了,没有人修,就成一块空草地。
我看着那片密密高高的草地,它旁边正接着一段闹鬼房子的墙,便对傻方德成他们说:“不会上那边踢去,那房里没住人。
”他们俩一听,转身就往对面跑去。
球儿一脚一脚地踢到墙上又打回来,是多么的快活。
这是条死胡同,做买卖的从汤匙的把儿进来,绕着汤匙底儿走一圈,就还得从原路出去。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
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儿,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但是妈妈不给钱,又有什么办法
打糖锣的老头子看我站在他的挑子前,便轻轻对我说:“去,去,回家要钱去
”教人要钱,这老头子真坏
我心里想着,便走开了。
我不由得走向对面去,站在空草地的破砖墙前面,看方德成和刘平他们俩会不会叫我也参加踢球。
球滚到我脚边来了,我赶快捡起来扔给他们。
又滚到更远一点儿的墙边去了,我也跑过去替他们捡起来。
这一次刘平一脚把球踢得老高老高的,他自己还夸嘴说:“瞧老子踢得多棒
”但是这回球从高处落到那片高草地里了。
“英子,你不是爱捡球吗
现在去给我们捡吧
”刘平一头汗地说。
有什么不可以
我立刻就转身迈进破砖墙,脚踏在比我还高的草堆里。
我用两手拨开草才想起,球掉到哪里了呢
怎么能一下就找到
不由得回头看他们,他们俩已经跑到打糖锣的挑子前,仰着脖子在喝那三大枚一瓶的汽水。
我探身向草堆走了两步,是刘平的声音喊我:“留神脚底下狗屎,英子
”我听了吓得立刻停住了,向脚底下看看,还好,什么都没有。
我拨开左面的草,右面的草,都找不到球。
再向里走,快到最里面的墙角了,我脚下碰着一个东西,捡起来看,是把钳子,没有用,我把它往面前一丢,当的一声响了,我赶快又拨开面前的草,这才发现,钳子是落在一个铜盘子上面,盘子是反扣着的。
真奇怪
我不由得蹲下来,掀开铜盘子,底下竟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一条很漂亮的带穗子的桌毯,和一件很讲究的绸衣服。
我赶紧用铜盘子又盖住,心突突地跳,慌得很,好像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被人发现了,抬头看看,并没有人影,草被风吹得向前倒,打着我的头,我只看见草上面远远的那块蓝色的海,不,蓝色的天。
我站起身来往出口的路走,心在想,要不要告诉刘平他们
我走出来,只见他们俩已经又在地上弹玻璃球了,打糖锣的老头子也走了。
刘平头也没抬地问我:“找着没有
”“没有。
”“找不着算了,那里头也太脏,狗也进去拉屎,人也进去撒尿。
”我离开他们回家去。
宋妈正在院子里收衣服,她看见我便皱起眉头(小红萝卜皮立刻从太阳穴上掉下来了
)说: “瞧裹得这身这脸的土
就跟那两个野小子踢球踢成这模样儿
”“我没有踢球
”我的确没有踢球。
“骗谁
”宋妈撇嘴说着,又提起我的辫子,“你妈梳头是有名的手紧,瞧
还能让你玩散了呢
你说你够多淘
头绳儿哪
”“是刚才那门上的钉子钩掉的。
”我指着屋门那只挂鞋掸子的钉子争辩说。
这时我低头看见我的鞋上也全是土,于是我在砖地上用力跺上几跺,土落下去不少。
一抬头,看见妈妈隔着玻璃窗在屋里指点着我,我歪着头,皱起鼻子,向妈妈眯眯地笑了笑。
她看见我这样笑,会原谅我的。
城南旧事所有优美句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
‘’赏析:爸爸去世了,我是家中的老大,要担起家中的重任,做个大孩子。
黄板儿牙拍了一下驴屁股,小驴儿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了一个个清楚的蹄印儿。
黄板儿牙在后面跟着驴跑,嘴里喊着:“得、得、得、得。
” 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赏析:内容主要是,宋妈的小栓子死了,小丫头子不见了,宋妈很伤心,宋妈和英子在找小丫头子歇息的时候,看见有人买一种叫:“驴打滚儿”的吃的,那是把黄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很香;找不到小丫头子了,宋妈就骑着驴走了。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摘抄: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
他还小。
”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 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
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 “爸爸
”赏析:宋妈的孩子没影了,兰姨娘的心被勾走了,草地里的男人被逮捕了,爸爸,也悄悄地走了,妈妈,也离英子越来越远……英子的家庭是富有的,能雇得起佣人能养得起孩子,但,随着爸爸的病痛,这个家庭,逐渐败落了。
《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随着老祖宗的死去、朝廷的迂腐而逐渐没落,英子的童年随着家中顶梁柱的倒塌、花儿的凋零而沉沦。
家沉沦,心意沉沦。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
生死不明 飘洋过海 城垛颓垣、残阳驼铃市僻巷 情意缱绻 不疾不徐,温厚 纯净淡弥久恒馨习性 桃红柳绿 化整为零 散落 沉浸 渴望 沉重 饥肠辘辘 忠实地 悲哀地 一无所获 疲沓 栖身 折磨 忍受 躁动 显赫 苦心磨炼 坎坷 狂奔 剧烈地 痛饮 挺而走险 充饥 强烈的 抑制 激励 冒险 智慧 气喘吁吁 麻利地 滚烫 惬意 干瘪 吸吮 蹿出 嗅着 跟踪 吆喝 撒开 精疲力尽 拼杀 厮咬 增援 不顾一切 尖尖的 反抗 猛蹬 击中 痉挛 惨嚎 打滚 懵懵懂懂 狡猾 诡计 贸然 盯着 竭力 撑直 狂风骤起 电闪雷鸣 抵抗 惊慌尖叫 喘气 劈头盖脑 接力赛 轰鸣声 拼命地 挣扎 累瘫 健壮 勇敢 聪明 倾注 桀骜不驯 劲头 独享 露出 极端 嫉恨 叛逆 野心勃勃 本色 严厉 束缚 扼伤 天性 暴发 冲突 理所当然 犹豫 蹬开 困惑 侵犯 特权 凶狠 仰天长嗥 悲愤 激动 嗜血 野性 稚嫩 欣喜 顽强 斗志 夺回 夺取 精心 健壮结实 胆魄 超群 闯荡 兴奋 踪迹 隐蔽 厄运 从天而降 顷刻间 葬身 凌乱 斑斑 破碎 顶替 觅食 闪过 粗暴地 活跃 厮咬 弱肉强食 委屈 怒火 飞旋 漫流 毫不示弱 龇牙咧嘴 落荒而逃 白雪皑皑 饥寒交迫 稠密 贪婪 凶残 完美无缺 袭击 咆哮 凄厉 踉踉跄跄 温驯 抗争 默默 气质 逆来顺受 奴性 缺陷 塑造 技艺 缺陷 卑怯地 龟缩 低眉顺眼 平庸 扭曲 饥饿胁迫 威逼 软硬兼施 恩威并用 出类拔萃 威风凛凛 根深蒂固
《城南旧事》好句赏析
1,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
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赏析:表明了英子的童年是那样的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2,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
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赏析: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这一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在《城南旧事》中浮现。
赏析:道尽了小孩子间纯真的友谊,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穷苦,没钱的无奈,人与人之间各种离奇的琐事,还有封建制度的黑暗。
4,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高,多么大,老师
你们要永远拿我们当个孩子呀
赏析:描写到了林海音对老师的师生情,又写了作者对未来既憧憬又害怕的心理。
从“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这里,感受到了作者和同学们对学校和老师的留恋。
又从“你们要永远拿我们当个孩子呀
城南旧事里有五个章节,写每一章的读后感,共五篇。
帮帮忙
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一本最让人难忘的好书。
它就像一支路标,开启了我心灵的道路。
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
一个“旧”字,就让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义: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柳;树下的枯叶;店门上的老门牌;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
回忆童年,有许多梦一样的故事。
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身临其境:东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亲。
不管人、物,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
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消失了。
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却十分精彩、戏剧化。
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她的童年故事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书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极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
刚开始,我还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担心英子会不会被秀贞伤害;后来我知道妞儿就是小桂子时,不禁泪如雨下——母女俩终于重逢了
秀贞准备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钻石表盒金手镯送给秀贞……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关爱、友谊。
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来是英子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
那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
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
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
《城南旧事》就如苦涩中的一丝香甜,把我们拉回了过去,回忆童年。
花儿谢了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再从头,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属于我们的童年。
城南旧事的1_34章的好词好句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据。
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
在她还来不及忏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
正为著名诗人北岛在《触电》中写的那样: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
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里的一方石碑。
而她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别主题推向了高潮,接着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儿回家乡去了,留给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儿女的落寞与孤独。
这时的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
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
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
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像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补充: 同名小说版权信息小说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
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为何人世这般凄苦
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
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读《城南旧事》,心头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
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补充: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
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8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其中,《窃读记》被选为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
相关作品介绍: 补充: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悼钟理和先生》、《念远方的沉樱》、《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
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刊登在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
城南旧事第二章的好词好句
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
我把吊死鬼一条条弄进我的空瓶里,回家去喂鸡吃,每天可以弄一瓶。
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里,咕囊咕囊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从瓶里爬到我的手上了,其实并没有。
我在把吊死鬼往瓶里装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妞儿,心里很不安。
她昨天又挨揍了,拿了两件衣服偷偷地找我,进门就说: “我要找我亲爹亲妈去
”她的脸有一边被打得红肿了。
“他们在哪儿呢
” “我不知道,到齐化门,再慢慢地找。
” “齐化门在哪儿呢
” “你不是说你也知道那地方吗
” “我是说我好像做梦梦见过那地方的。
” 妞儿把两件衣服塞在西厢房的空箱子里,很有主意地抹干了眼泪,恨恨地说: “我非找着我亲爹不可。
” “你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吗
”我真佩服她,但觉得这是一件太大太大的事。
“我一天一天地找,就会找到我亲爹跟我亲娘。
他们的样子我心里知道。
” “那么”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因为我一点主意也没有。
妞儿临走的时候说,她不定哪天就要偷偷地走了,但一定会先来这里跟我说一声,并且带走存在这里的两件衣服。
我昨天一直在想妞儿的事,心里很不舒服,晚上就吃不下饭了,妈妈摸摸我的头说: “好像有点热,不吃也好,早点去睡。
” 我上了床,心里还是不舒服,又说不出,就哭起来了,妈妈很奇怪,她说: “哭什么
哪儿不舒服
”我不知怎么一来竟哭着说: “妞儿她爸爸啊……” “妞儿她爸爸
怎么啦
她爸爸怎么着你啦
”宋妈也过来了,她说: “那个不是东西的,准是骂了我们英子了,还是打了你啦
” “不是
”我忽然觉出我说了什么糊涂话,便撒赖地哭喊:“我要找我爸爸
” “是要找你爸爸呀
唉
吓人
”宋妈和妈妈都笑了。
妈妈说: “你爸爸今天去看你叔叔,回来得晚点,你先睡吧
”她又对宋妈说:“英子一生下来,就给她爸爸惯的,一不舒服,爸爸抱着睡。
” “羞不羞
”宋妈用一个手指头划我的脸,我不理她,转过脸冲着墙闭上眼睛。
今天我早晨起来就好得多了,不像昨天那样不安心。
但是现在又想起妞儿,手里不由得停止了捉虫子的工作,呆呆地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妞儿就会离开我。
我把瓶子扔在树下,站起来走到窗下向里看。
秀贞正在里屋床前的一把兀凳上坐着,面向着床,我只看到她那小平板儿似的背影,辫子也没梳好。
她比手划脚,又扬手哄苍蝇,其实哪里有苍蝇
我轻轻地走进屋里,在外屋桌旁靠着,傻看她在干什么,只听她说: “我准知道你昨儿晚上没吃饭就睡觉了,是不是
那怎么行
” 咦
真奇怪,秀贞怎么知道我昨晚没吃饭就睡觉了呢
我倚在里屋的门框说: “谁告诉你的
” “啊
”她回过头来看见我愁眉不展的样子,很正经地对我说: “还用人告诉我吗
这碗粥一动也没动呀
”说完指着床旁茶几上的一个碗和一双筷子。
我这才知道秀贞说的不是我。
自从天气暖和了,打开一向深闭的跨院门以后,秀贞就一天到晚在这两间屋里出出进进,说着那我又懂、又不懂的话。
最先我以为是秀贞跟我玩“过家家儿”,后来才又觉得并不是假装的事情,它太像真事了
秀贞又向着那空床发呆看了一会儿,转过头来,轻手轻脚地拉着我走到屋外来,小声地说: “睡着了,让他睡去吧
这一场病也真亏他,没亲没故的
” 外屋书桌上摆着那缸春天买的金鱼,已经死了几条,可是秀贞还是天天勤着换水,玻璃缸里还加了几根水草,红色的鱼在绿色的水草中钻来钻去,非常好玩。
我怎么知道鱼是红的草是绿的呢
妈妈教过我,她说快考小学了,老师要问颜色,要问住在哪儿,要问家里有几个人。
秀贞还养了一盒蚕,她对我说过: “你要上学,我们小桂子也该上学了,我养点蚕,吐了丝,好给小桂子装墨盒用。
” 有几条蚕已经在吐丝了,秀贞另外把它们放在一个蒙了纸的茶杯上,就让它们在那纸上吐丝。
真有趣,那些蚕很乖,就不会爬到茶杯下面来。
另外的许多蚕还在吃桑叶。
秀贞在打扫蚕屎,她把一粒粒的蚕屎装进一个铁罐里,她已经留了许多,预备装成一个小枕头,给思康三叔用。
因为他每天看书眼睛得保养,蚕屎是明眼的。
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鱼缸,看着吐丝。
院子里的树,正靠在窗下,这屋里荫凉得很,我们俩都不敢大声说话,就像真的屋里躺着一个要休息的病人。
秀贞忽然问我: “英子,我跟你说的事记住没有
” 我一时想不起是什么事,因为她对我说过的事,真真假假的太多了。
她说过将来要我跟小桂子一块去上学,小桂子也要考厂甸小学。
她又告诉我从厂甸小学回家,顺着琉璃厂直到厂西门,看见鹿犄角胡同雷万春的玻璃窗里那对大鹿犄角,一拐进椿树胡同就到家了。
可是她又说过,她要带小桂子去找思康三叔,做了许多衣服和鞋子,行李都打点好了。
我最记得秀贞说过的话,还是她讲的生小桂子的那回事。
有一天,我早早溜到这里找秀贞,她看见我连辫子都没梳,就端出梳头匣子来,从里面拿出牛角梳子,骨头针和大红头绳,然后把我的头发散开来,慢慢地梳。
她是坐在椅子上的,我就坐在小板凳上,夹在她的两腿中间,我的两只胳膊正好架在她的两腿上,两只手摸着她的两膝盖,两块骨头都成了尖石头,她瘦极了。
我背着她,她问我: “英子,你几月生的
” “我呀
青草长起来,绿叶发出来,妈妈说,我生在那个不冷不热的春天。
小桂子呢
”秀贞总把我的事情和小桂子的事情连在一起,所以我也就一下子想起小桂子。
“小桂子呀”,秀贞说,“青草要黄了,绿叶快掉了,她是生在那不冷不热的秋天。
那个时光,桂花倒是香的,闻见没有
就像我给你擦的这个桂花油这么香。
”她说着,把手掌送到我的鼻前来晃一晃。
“小桂子。
”我吸了吸鼻子,闻着那油味,不由得一字字地念出来,我好像懂得点那意思了。
秀贞很高兴地说: “对了,小桂子,就是这么起的名儿。
” 我怎么没看见桂花树
这里哪棵树是桂花
”我问。
“又不是在这屋子里生的
”秀贞已经在编我的辫子了,辫得那么紧,拉着我的头发根怪痛的,我说: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力气呀
” “我当时要是有这么大力气倒好了,我生了小桂子,混身都没劲儿,就昏昏沉沉地睡,睡醒了,小桂子不在我身边了。
我睡觉时还听见她哭,怎么醒了就没了呢
我问,孩子呢
我妈要说什么,我婶儿接过去了,她瞥了我妈一眼,跟我和和气气地说:你的身子弱,孩子哭,在你身边吵,我抱到我屋去了。
我说,噢。
我又睡着了。
”秀贞说到这儿停住了,我的辫子已经扎好,她又接着说: “仿佛我听我妈对我婶说:不能让她知道。
真让人纳闷儿,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我怎么到这儿就接不下去了呢
是她们把孩子给
还是扔
决不能够
决不能够
” 我已经站起来,脸冲着秀贞看,她皱着眉头,正呆呆地想。
她说话常常都会忽然停住了,然后就低声地说“真让人纳闷儿,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的话。
她收梳头匣子的时候,我看见我送小桂子的手表在匣子里,她拿起手表,放在掌心里,又说: “小桂子她爹也有个大怀表死了当了,当了那个表,他才回的家,这份穷,就别提了
我当时就没告诉他我有了。
反正他去个把月就回来,他跟我妈说,放心,他回家卖了山底下的白薯地,就到北京来娶我。
千山万水,去一趟也不容易,我要是告诉他我有了,不也让他惦记着
你不知道他那情意多深
我也没告诉我妈我有了,就不出口,反正人归了他了,等嫁了再说也不迟……。
” “有了什么了
”我不明白。
“有了小桂子呀
” “你不是刚说什么没有了吗
”我更不明白。
“有了,没了,有了,没了,小英子,你怎么跟我乱扰
你听我给你算。
”她把我给小桂子的表收起来,然后用手指捏着算给我听: “他是春天走的。
他走的那天,天儿多好,他提着那口箱子,都没敢多看我,他的同乡同学,有几个送他到门口儿的,所以他就没好再跟我说什么。
好在头天晚上我给他收拾箱子的时候,我们俩也说得差不多了。
他说,惠安的日子很苦,有办法的都到海外谋生去了,那儿的地不肥,不能种什么,白薯倒是种了不少。
他们家,常年吃白薯,白薯饭,白薯粥,白薯干,白薯条,白薯片,能叫外头去的人吃出眼泪来。
所以,他就舍不得让我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
我说可不是,我妈就生我独一个儿,跟了你去吃白薯,她怎么舍得我
他说,你是个孝女,我也是个孝子,万一我母亲扣住了我,不许我再到北京来了呢
我说,那我就追你去。
送他到门口,看他上了洋车,抬头看看天,一块白云彩,像条船,慢慢地往天边儿上挪动,我仿佛上了船,心是飘的,就跟没了主儿似的。
我送他出去,回到屋里来,恶心要吐,头也昏,有点儿后悔没告诉他这件事,想追出去,也来不及了。
日子一天天地捱,他就始终没回来,我肚子大了,瞒不住我妈,她急得盘问我,让我说不出道不出的,可是我也顾不得害臊了,就都告诉了我妈。
我说,他总有一天回来,他不回来,我去
我妈听了拿手堵住我的嘴,直说:姑娘,可别这么说了,这份丢人呀
他真要是不回来,咱们可不能嚷嚷出去,就这么,把我送回了海淀。
“小桂子生下来,真不容易,我一点劲儿都没有,就闻着窗户外头那棵桂花树吹进来的一阵阵香气,我心说,生个女的就叫小桂子。
接生的老娘婆叫我咬住了辫子,使劲,使劲,总算落了地,呱呱哭声好大呀
” 秀贞说到这儿,喘了一大口气,她的脸色变青了,故事接不下去,就随便说了,她说: “小英子,你不心疼你三婶吗
” “谁是三婶
” “我呀
你管思康叫三叔,我就是你三婶,你还算不过这帐来。
叫我一声。
” “嗯”我笑了,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叫了她:“三婶。
秀贞。
” “你要是看见小桂子就带她回来。
” “我怎么知道小桂子什么样儿
” “她呀,”秀贞闭上眼睛想着说:“粉都都的一个小肉团子,生下来我看见一眼了,我睡昏过去那阵儿,听我妈跟老娘婆说,瞧
这真是造孽,脖子后头正中间儿一块青记,不该来,非要来,让阎王爷一生气用指头给戳到世上来的
小英子,脖子后头中间有指头大一块青记,那就是我们小桂子,记住没有
” “记住了。
”我糊里糊涂地回答。
那么,她现在问我说的事记住没有,就是这件事吗
我回答她说:“记住了,不是小桂子那块青记的事吗
” 秀贞点点头。
秀贞把桌上的蚕盒收拾好,又对我说: “趁着他睡觉,咱们染指甲吧。
”她拉我到院子里。
墙根底下有几盆花,秀贞指给我看,“这是薄荷叶,这是指甲草。
”她摘下来了几朵指甲草上的红花,放在一个小瓷碟里,我们就到房门口儿台阶上坐下来。
她用一块冰糖在轻轻地捣那红花。
我问她: “这是要吃的吗
还加冰糖
” 秀贞笑得咯咯的,说: “傻丫头,你就知道吃。
这是白矾,哪儿来的冰糖呀
你就看着吧。
” 她把红花朵捣烂了,要我伸出手来,又从头上拿下一根卡子,挑起那烂玩意儿,堆在我的指甲上,一个个堆了后,叫我张着手不要碰掉,她说等它们干了,我的手指甲就变红了,像她的一样,她伸出手来给我看。
我的手,张开了一会儿,已经不耐烦了,我说: “我要回家去了。
” “你回家非弄坏了不可,别走,听我给你讲故事儿。
”她说。
“我要听三叔的故事。
” “小声点儿,”她向我摆手,轻轻地说,“让我先看看他醒过来没有,他要不要喝水。
”她进去了一下,又出来了,坐下后,手支撑在大腿上托着下巴颏儿,忽然向着槐树发起呆来。
“说呀
你。
”我说。
她惊了一下,“嗯
”好像没听见我的问话,但跟着眼泪掉下来了,“还说呢,人都没影儿了,都没影儿了
老的
小的
” 我一声不响,她自己抽抽噎噎地哭了一会儿,才又大喘了一口气,望我笑了,那泪坑
我就觉得在什么地儿看见过秀贞这个人,这个脸。
秀贞用手指抹抹泪,拉过我的手托在她的手上,这样,我就轻松点,不觉得张开染指甲的手很累了。
她又侧起身子看着跨院门,好像在张望什么人。
她自言自语地说: “就是这时节他来的,一卷铺盖,一口皮箱,搬进了这小屋里。
他身穿一件灰大褂,大襟上别着一支笔。
我正在屋里没打扫完呢
爹领他进来的,对他说,‘会馆里正院房子都住满了,陈家二老爷让给您腾出这两间小屋来。
’他说:‘好,好,这样就很好。
’爹给他打开行李,把那床又薄又旧的棉被摊开,我心想,他怎么过这北京的大冬天
小英子,住在会馆念书的学生,有几个有钱的
有钱的就住公寓去了。
我爹常说,想当年,陈家二老爷上京来考举,还带着个小碎催伺候笔墨呢
二老爷中了举,在北京做官,就把这间会馆大翻修了一回,到如今,穷学生上京来念书,都是找着二老爷说话。
二老爷说,思康是他们乡里的苦学生,能念出书来,要我们把堆煤的这两间小屋收拾了给他住。
我还在赶着擦玻璃呢,没正眼看他。
我爹对他说,这床被呀
过不了冬。
爹真爱管人家的事,他准是不好意思了,就乱嗯嗯啊啊的没说出什么来。
爹又问他在哪家学堂,他说在北京大学,喝
我爹又说了,这道不近,沙滩儿去了
可是个好学堂呀
爹帮着他收拾那几件破行李,就出去了,临走看见我还在擦玻璃,他说,行啦,姑娘。
我跟出来了,回头看了他一眼,谁知道他也正抬眼看我呢
我心里一跳,迈门坎儿差点摔出去
看他那模样儿,两只眼儿到底有多深
你还没看清楚他,他就把你看穿了。
回到屋里来,我吃饭睡觉,眼前都摆着他的两只那么样看人的眼睛。
这就是缘分,会馆一年到头,来来往往的大学生多了,怎么我就我就,……咳
” 秀贞的脸微微的红涨,抬起我的手,看我染的指甲干了没有,她轻轻地吹着我的指甲,眼皮垂下来,睫毛像一排小帘子,她问我: “小英了,你明白了吗
缘分
”她并不一定要我回答她,我也没打算回答她,只是心里想着,这样的长睫毛,有一个人也有的,我想到西厢房我那位爱哭的朋友了。
秀贞又接着唠叨: 我天天给他送开水去,这件事本该是我爹做的。
早晚两趟,我们烧了大壶开水,送到各屋里给先生们洗脸,泡茶。
爹走惯了正院,总是把跨院给忘了。
有时候思康就自己到我们窗根底下来要。
‘长班。
’他就是这么轻轻地叫一声,‘有滚水吗
’爹这才想起来,赶紧给人家补送去。
有时爹倒是没等叫就想起来了,可是他懒得再走,就支使我去。
一来二去,这件差事到跨院送开水,仿佛就该是我做的了。
“我送水,一句话也没跟他说过,我进了屋,他在书桌前坐着,就着灯看书呢,写字呢,我就绷着脸儿,打开那茶壶盖儿,刷的,就听见开水灌进壶的声儿。
他胆子小着呢,连眼都不敢斜过来,就那么搭着眼皮坐着。
有一天,我也好新鲜,往前挪了一步,微探着身子看他写什么,谁知他也扭过头来了,说:‘认得字吗
’我摇了摇头。
打这儿起,我们俩就说话了。
” “那时小桂子在哪儿呢
”我忽然想起这个跟秀贞有关系的人。
“她呀
”秀贞笑了,“还没影儿呢
对了,小桂子到底哪儿去了
你给找着没有
那是我们俩的命根子呀
我还没跟你说完呢,他有一天拉起我的手,就像我这么拉你的手,说:‘跟了我吧
’他喝了点儿酒,我也迷糊了,他喝酒是为的取暖,两间屋子,生一个小火,还时有时无的。
那天风挺大,吹得门框直响,我爹跟我娘回海甸取地租去了,让舅妈来陪我,她睡了,我就溜到这跨院里来。
他的脸滚烫,贴着我的脸,他说了好多话,酒气喷着我,我闻也闻醉了。
他常爱喝点儿酒,驱驱寒意,我就偷偷的买了半空儿花生,送到他的屋里来,给他下酒喝。
北风打着窗户纸,响得吹笛儿似的。
我握着他的手,暖乎乎的,两个人就不冷了。
他病了,我一趟一趟地跑,可瞒不住我妈了。
那天我端着粥,要送给他吃,妈说:‘避点儿嫌疑,姑娘,懂得不懂得
’我一声也没言语。
” 我从秀贞的眼里,仿佛看见了躺在里屋床上的思康三叔了;他蓬着头发,喝水也没力气,吃饭也没力气,就哼哼着。
“后来呢
好了没有
”我不由得问。
“不好怎么走的
我可直要倒下了
原来是小桂子来了
” “在哪里
”我转回头去看跨院门,并没有人影儿。
在我的幻想中,跨院门边,应当站着一个女孩子;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向我招手呢
我头有点昏,好像要倒下来,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门那边,果然有个影子,越走越近了,那么大的一个东西,原来原来是秀贞的妈正向我招手,她说: “秀贞,怎么让小英子在老爷儿里晒着
” “刚才这地方没太阳。
”秀贞说。
“快挪开,这边儿不是有荫凉吗
”老王妈过来拉起我。
那幻影在我眼中消失了,我忽然又想起秀贞还没讲完的故事。
我说: “妞儿,不,小桂子在哪儿呢
我刚说的
” 秀贞噗哧笑了,指着她的肚子: “在这儿呢,还没生呢
” 秀贞的妈是来这院里晾衣服。
一根绳子从树枝上牵到墙那边,王妈正一件件地往上晾。
秀贞看了说: “妈,裤子晾在靠墙边去吧,思康出来进去的不合适。
” 王妈骂说: “去你的
” 秀贞被她妈妈骂一句,并不生气,又对我说: “我妈倒是也疼思康,她跟我爹说,咱们没儿子,你这老东西又没念过书,有个读书识字的人在咱们家也是好事儿。
我爹这才答应了。
我刚才说到哪儿啦
噢,他好了我不是病了吗
他就说都是他害的我,他不是说要娶我,教我念书吗
就在这时候,他家里来了电报,他妈病了,叫他赶快回去。
……” “小英子”,王妈忽然截住秀贞的话,对我说:“你怎么那么爱听她那颠三倒四的废话
也真怪,小孩子都怕她,躲着她,就是你不。
” “妈,您别搅,我这儿还没说完呢
我还有事托小英子呢
” 老王妈不理她,只顾对我说: “小英子,该回去了,刚才我听见宋妈在胡同里叫你,我不敢说你在这儿。
” 老王妈说完拿着空盆走了。
秀贞看见她妈妈走出了跨院门,才又说:“思康这一去,有……”她搬着手指头算:“有一个多月了,有六年多了,不,还有一个多月就回来,不,还有一个月我就生小桂子了。
” 不管是六年,是一个多月,秀贞跟我一样的算不清楚。
她这时把我的手拿起来看看,便把指甲上的干烂花剔开,哟,我的指甲都是红的了
我高兴极了,直笑直笑,摆弄着我的手。
“小英子”,她又低声说:“我有件事托你,看见小桂子就叫她来,一块儿找她爹去,我们要是找到她爹,我病就好了。
” “什么病
”我看着秀贞的脸。
“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
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
” “不,”我摇摇头,真的,我只觉得秀贞那么可爱,那么可怜,她只是要找她的思康跟妞儿不,跟小桂子。
“他们怎么都走了不回来了呢
”我又问。
“思康准是让他妈给扣住了。
小桂子呢,我也纳闷是怎么档子事儿,没在海甸,没在我婶儿屋里。
我一问,妈急了,说:‘扔啦
留那么一个南蛮子种儿干吗
反正他也不回来了,坑人
’我一听,登时就昏倒了,醒了,他们就说我是疯子。
小英子,我千托万托你,看见小桂子就带她来,我什么都预备好了,回去吧。
” 我听得愣了,脑子里好像有一幅画,慢慢越张越大,我的头也有点不舒服似的,我一边答应:“好好,好好。
”一边跑出跨院,跑出惠安馆,一路踢着小石块,看着我手上的红指甲,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