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谁的名言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请问其中的“直”是什么意思,请具体一点,我实在没想明白

《论语》中记“或曰:‘报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

报怨,以德报德。

’”,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就是“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就是“以直报怨”。

我说,这种认识是小人的认识,不是圣贤的观点。

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算“直”。

六祖云:“直心是道场。

”可见,直心才算“直”。

什么算是直心呢

本人认为,就是保持自己的本性,不丧失自己的志向和操守,始终恪守天地和人道的基本规律和法度,就叫“直”。

人们遇到逆境,怨天尤人,乃至违法犯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阳奉阴违,笑里藏刀,行为邪僻,机谋巧算,就叫以邪报怨了。

释迦牟尼佛被哥利王节节肢解,不但心无恼恨,反而说,我成佛后先度你,这叫“以直报怨”。

孔子在世间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侮辱,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在陈绝粮七日,仍然弦歌不辍,这也叫“以直报怨”。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这也叫“以直报怨”呀。

因为释迦牟尼佛和孔子、耶稣这些圣人在遭受侮辱和逆境时,没有改变自己仁慈的本性,没有心生恼恨,没有丧失自己的志向和操守,所以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直心。

当今迷失本性的人们把假我当成了真我,把假心当成真心,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就心生怨恨,对他人言语刻薄,乃至对他人进行构陷和打击,恨不得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还称“以直报怨”,这哪里叫“以直报怨”,明明是在以怨报怨,以仇报怨呀。

《王凤仪嘉言录》中说:“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孝

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

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

”这也叫“以直报怨”呀。

当今世间人情冷漠,父子成仇,师生成仇,兄弟成仇,朋友成仇,这都是因为一个我字造成的。

人人都不肯吃亏,人人都认为自己有理,人人都认为自己正确。

其实我说,即使完全是对方的过错,自己也有罪过。

当孩子的有错,是做父母的没有把孩子管教好;当学生的有错,是做老师的没有把学生教育好;为君的不好,是为臣的没有尽到应有责任;为臣的不好,是为君的没有把臣子领导好。

世人若是人人都能够道找一面,人人都能够吃亏,人人都能够忍辱,人人都能够包容,天下怎能不太平呢

反之,不就是贼臣逆子横行,矛盾纷争不断了吗

从每个人自心而论,忍辱、包容、感化,是化解一切矛盾纷争的根本方法。

而忍辱、包容、感化,在于仁慈。

也就是说,人们遇到一切顺逆境,永远保持一颗仁慈博爱的心,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呀。

关于以德报怨的名句或谚语有哪些

报怨以德是在道德经63章,那四个字跟前后文完全不搭,显得很突兀,于是后人将其放到79章就合理多了,道德经原文中79章是没有这四个字的。

孔子的哪一句名言说明了正直和报恩的重要性

《论语 ·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哪些为人熟知的名言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后半句

“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后面还有一句:“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

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谁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