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向女子表达爱情忠贞
1.执子,与子偕老2.我思古人,实获我心3.一日,如兮4.玲珑骰子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5.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6.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名词解释古代女子的信物是指是古代男子与女子双方在确定婚姻关系时,男子送给女子的当作凭证的物品,估计信物的历史早于情书,如果终止的话,也比情书晚。
戒指的意义古代未婚姻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予女子。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婚女子都不戴戒指。
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
或许可以说明古代,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
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许幸福地戴上一辈子,或许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定情物信种类相思豆相思豆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
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与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
后来,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诠释坚贞不渝的爱情。
于是,红豆便成了爱情的象征、相思的载体。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相思忆”的爱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长久。
红豆,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人们遥远的相忆思。
梳子梳子细数常见的爱情信物,最具浪漫意义的莫过于木梳。
除了带给头皮保健,使头发健康美丽的实用功效之外,梳子代表相思,代表很想念很挂念对方;梳子还寓意把心结打开,让烦恼一扫而过;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她(他)白头偕老的意思,每天用爱人送的梳子梳理头发,代表着双方的亲密关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古人对头发的重视使木梳成为重要随身物品,有了七夕传说以后,木梳逐渐成为必须赠送的爱情信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断。
玉佩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
《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
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是古人最常用的信物这一。
荷包香囊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
”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
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
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手镯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
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
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同心结《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
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
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王氏宅中。
簪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
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钗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
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裙“何以答欢忻
纨素三条裙”古时将绢称为纨素,“纨素三条裙”指的是绢做的裙子。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
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称。
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裙子,如:弹墨裙、凤尾裙、月华裙、真珠裙、郁金裙、石榴裙等等。
《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
”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 由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创制,并在当时贵族女性中广为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瑞鸟被捕杀殆尽,后被朝廷下令禁止。
奢华的贵妇毕竟是少数,古代的平民女子都是朴素的戴荆钗、着布裙。
因此,“钗裙”也是千百年来我国普通女性的代称。
关于裙子的情愫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武则天一首《如意曲》:裙子的图片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诗是她为谁写下的呢
一样身处于千丈红尘与茫茫人海,人世间的女子哪怕豪气干云如武则天,看到月光里的桂树,仍旧没逃得过夜夜绵长的思念,又有谁能躲得过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情诗,处处都可见到不加掩饰的真挚与炽烈,三国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也是如此,诗里一对恋人用各种信物来见证他们的爱情,每一信物都被赋予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
诗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经远离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现在还在相爱的人之间传递。
如果说在古代,男子还有接触外界世界的自由,那么,对那些大多数禁锢在家的女性来说,信物几乎代表了她们的身心伴着所爱的人神游外界,让所爱之人随身携带的信物就起到了使情人睹物思人的作用。
缠臂金“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缠臂金“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
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耳环“何以致区区
耳中双明珠”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
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
”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
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
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 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
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汗巾《红楼梦》里花袭人与蒋玉菡的定情信物就是花袭人原替宝玉做的汗巾,被转送给蒋玉菡。
花椒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
花椒<<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
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瓜果《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瓜果……”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的女子所赠送的木瓜、香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的意愿。
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的一部分。
所以三国里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后,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口将眼睛又吃回去。
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
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定情诗编辑原文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
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
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
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
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
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
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
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
白绢双中衣。
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释义1 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
(明:金花钏 )古代女子的臂钏又称“缠臂金“,如苏东坡《寒具》诗:“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早期臂钏实物多出现于北方地区,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
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并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花钏“,素而无纹的,称“素钏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所见都为数道圆环,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
“钏“字的造形从“金“,从“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来。
2 何以道殷勤
约指一双银。
《云溪友议》写韦皋与玉箫相恋,依依惜别时韦皋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五至七年后来娶玉箫。
但后来韦皋违约不至,玉箫绝食而死。
再后来韦皋成为西川节度使,知此事后悔恨不已,遂“广修佛像”以赎罪,最后玉箫托生为歌姬,又回到了韦皋的身旁,再续一世的情缘。
3何以致区区
耳中双明珠(汉:鎏金点翠花篮耳坠)最早的耳环以青铜制成,造型也比较简单。
耳坠是在耳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上部是一个圆环,环上缀一组坠饰,因形得名,故曰耳坠。
李笠翁在他的《生容》里说,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为“丁香”,繁复华丽的耳环为“络索”4何以致契阔
绕腕双跳脱。
(宋:金镶玉跳脱 )古代手镯称为“跳脱”,《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他的宰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宰臣都答不上来。
文宗告诉他们说:“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梁代陶弘景在《真浩》中也记述了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玉跳脱的故事。
跳脱的名字在明清以后就渐渐被镯、钏取代了。
5 何以结恩情
美玉缀罗缨。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
《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
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 ,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6何以结中心
素缕连双针。
唐长孙佐转妻子的诗《答外》写她为给戍边的丈夫做同心结,以倾诉相思和离情:征人去 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
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衣和泪封,封书只在怀袖中。
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结”这个汉字就象是一张“不舍心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痴儿女故事的万一,目睹神伤。
7 何以结相于
金薄画搔头。
搔头是簪的别称,《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曾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即由此而来。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在“闻君有他心”后,伤心欲绝的把情人相赠的玳瑁簪“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哀莫大于心死了,何必如此自苦
8何以答欢忻
纨素三条裙。
古代的绢称为纨素,而裙是从“裳”演变而来。
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
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9何以结愁悲
白绢双中衣。
“中”同“衷”,白绢是一分纤尘不染的恋恋情怀……10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曹植《洛神赋》中有“远游之文履”,指绣花的鞋子,《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代妇女出嫁时穿木屐,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带系之,以示吉祥。
在南朝时,凡娶妇之家须先下绢丝新鞋一双为聘礼。
陶渊明在《闲情赋》里愿意做爱人脚下的鞋子“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 疼惜若此
杨贵妃是不是真的去过日本
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日本,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
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
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
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的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
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
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
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由上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有一种论点是,这些传说离开史实也愈来愈远。
这种论点认定,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
《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
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
这是高力土的观点。
因为《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
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
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
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民间传说杨贵妃死而复生,这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
“六军”将士们以“祸本尚在”的理由,要求处死杨贵妃。
如果人们继续坚持这种观点,那么,杨贵妃就会被当作褒姒或者妲己一类的坏女人,除了世人痛骂之外,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赞扬。
即使她是人间什么绝色或者盛唐女性美的代表者,也不会在人们的潜在意识中产生怜悯与宽恕。
全部的问题在于:杨贵妃事实上不是安史之乱的本源。
高力士曾言“贵妃诚无罪”,这话虽不无片面,但贵妃不是罪魁祸首,那是毫无疑问的。
安史之乱风雨过后,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天宝之乱的历史经验,终于认识到历史的真相。
民间传说自有公正的评判,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往往比较客观。
杨贵妃之死,既有其自取其咎的一面,更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
于是,人们幻想确实已死了的杨贵妃能重新复活,寄以无限的追念。
鬼王叫什么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
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
在唐玄宗登基那年,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
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
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
于是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
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
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
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
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
”唐明惊醒后得病。
病愈后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
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解说钟馗】民间流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来自《逸史》记载的一则故事。
此图因画的是钟馗捉拿邪鬼的形象,使人认为含有趋吉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年过节经常购买,挂于家中。
其实,钟馗并非是人的名字,而是一种植物的名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此早已记载的清清楚楚。
钟馗源于仲葵,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属于一种椎形菌类。
椎本是一种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作武器用,于是,有人便借用其谐音,编出一个手执椎形仲葵打鬼的钟馗。
因故事讲的是专门捉拿凶邪恶鬼,很符合人们的心理,故受到欢迎。
这样,菌类仲葵便变成;了打鬼的钟馗,一个植物的名字也就变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了。
民间悬挂钟馗图,原来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却是在端午节画钟馗,或赠人、或自挂。
这种改变源于乾隆二十二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将钟馗请出来施威捉鬼,此后逐年相沿成俗。
岁月悠悠,钟馗这个“驱魔大神”绵延至今,经久不衰。
启功先生的《题钟馗骑驴小景》,写得风趣而富有时代感。
漫画家方成画过一幅钟馗图:钟馗靴帽整齐,双手袖于袍内,以石为枕,卧眠于地,并题五言诗道:“春眠不觉晓,鼾声惊飞鸟。
人间鬼太多,钟馗累坏了”。
讽喻极为深邃。
北京的青年画家周旭画了钟馗专辑并蒙他送我一本。
画集内的钟馗极为传神并得到不少开国元勋的共鸣——“此公不可少”。
看来现代人更需要钟馗。
《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
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
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
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
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
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见于宋朝博物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与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
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
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
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
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
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
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
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北宋以来,几乎所有的钟馗故事都与此相类似。
那么这个流传了近千年的故事有多大真实性呢
先来看钟馗其人。
我们参阅了唐代的历史文献,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献中都没有找到钟馗这个人名。
关于类似的考场冤案也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
唐代有关唐明皇李隆基的奇闻轶事多有记载。
可是也没有发现钟馗梦中显灵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考察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试考试。
因为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
如此说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
但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处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诗》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名为《谢赐钟馗及历日表》。
作者是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
诗中说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和历日表。
后来的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
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作为神钟馗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张挂钟馗神像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年俗。
可是钟馗到底是怎样的身世来历,又是如何走上神坛,诗中并未解释。
这或许就是宋朝以后人们虚构钟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时钟馗也是名声显赫一如唐朝,可是人们无法解释他的来历。
而从流传下来的诗和钟馗画像来判断,早在唐明皇时这种风俗就已经兴起。
于是人们引入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唐明皇,并虚构钟馗读书人身份和冤死后显灵成神的故事,来解释钟馗的来历。
那么唐明皇赐给大臣的又是怎样的钟馗神像
为什么宋朝人据此判定钟馗的读书人身份
我们能否从那幅神像中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呢
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
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
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
“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
“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
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
钟馗形象一脉相承,始终是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看来从早期画像里,还是无法找到钟馗真实来历的蛛丝马迹。
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间社会中的钟馗形象。
要想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还要把目光转向民间。
然而在唐朝的史籍文献中,对于民间钟馗形象的记载却是一片空白。
1900年,敦煌。
一位王姓道长偶然发现在唐代写本经文当中,有一篇提到钟馗。
篇名为《除夕锺馗驱傩文》。
文章大意说:在一种叫做傩的仪式中,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
带领十万丛林怪兽,四处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
看来在唐代民间还有另一种钟馗,与上层社会流行的书生形象大异其趣。
所谓的傩,到底是怎样一种仪式,钟馗又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
他的起源是否与这种仪式紧密相关呢
翻开《新唐书》我们可以读到有关傩的记载。
《新唐书·仪礼志》中详细记述了一次皇宫里举行的傩仪式。
从《仪礼志》中记载来看,虽然仪式的名字都称为傩,但宫中的傩和敦煌《钟馗驱傩文》里的傩还是有着显见的差别。
首先是规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国家典礼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并非敦煌驱傩文里的钟馗。
为什么同是唐代的傩,却有着如此的差别
这是因为在唐代,的确存在着两种傩;一种是官方主持的傩称为宫廷傩或国傩,另一种流行于民间,称为乡傩。
这种差别不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敦煌出土的《钟馗驱傩文》是最早钟馗出现在傩仪式中的记载,从唐代以后一些风俗志和诗歌里的片断文字描述来看,也只有在乡傩中才能见到钟馗的身影。
幸运的是,这种古老的乡傩仪式,现在还能看到。
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村,以傩舞远近闻名。
村民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唐朝时迁居到这里的中原人。
傩舞也就是那时从中原带来,祖祖辈辈一直传到今天。
傩舞里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
由于他频繁出场,又是场上绝对的主角,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直接称傩舞为跳钟馗。
与唐朝的傩仪式稍有不同,这里的钟馗已不是身着豹皮,而是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也简化成四员副将。
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并没有变,仍旧是捉鬼。
一旦仪式开始,傩舞艺人就立即采用这样的步法。
而这步法透露钟馗的真实身份。
这步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称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
一千七百年前,晋朝的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这种步法。
传说大禹在治水时两腿受伤,行走时只能碎步向前挪移。
但人们感激他治水的恩德,并不视之为缺陷,反而因其与众不同而视为神圣的证据。
那么钟馗采用这种步法的由来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氏族首领又往往身兼巫师的职务。
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仪式,也因为这种特殊步法而显得与众不同。
后世的巫师沿袭了这种步法,既为了纪念大禹,也为了增加仪式的神秘性,就称其为禹步。
这种推测有没有道理呢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跳钟馗傩舞是古代巫术活动的一种,而且的确起源很早,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还要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早期岩画石刻和陶器上的图案来看,早在文明诞生之始,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就已出现,而傩舞很可能也是那时相伴而生。
【钟馗嫁妹】传说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
钟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
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
钟馗做了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
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
“钟馗嫁妹”成为古代绘画和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钟馗的诞生】考察钟馗的面具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全国流行的跳钟馗傩舞中,面具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具,而早期的巫傩祭祀仪式里,面具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面具在傩舞仪式里的重要性,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
在仪式结束后,人们将面具放置到原来的位置,燃香礼拜。
仪式主持者照例会有一段唱词,来表达感激赞美之情。
人们对这些木质面具饱含敬意,一如往昔。
由于跳钟馗面具与商周时期面具在仪式中的作用相似,因此对于钟馗的起源,有一种假设: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
而钟馗的名字,很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千年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
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
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
这就是钟馗的来历的第一种说法。
但萍乡地区的人们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他们说钟馗是洗衣服的大棒槌。
用桃木大棒敲打衣服,荡涤污浊,与钟馗打鬼祛邪的确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在两汉时期画像砖里,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很多挥舞大棒的勇士形象。
这是洛阳西汉墓壁画里的大棒打鬼图。
可是大棒为什么不叫大棒而偏偏要叫做钟馗呢
三百年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汉字的发音方面作了有趣的考证。
顾炎武认为,在训诂学里“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也就是钟字的声母,加上馗字的韵母相拼—发之为“追”的音。
所谓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大木棒。
另外钟馗二字通终葵,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
这个姓氏的来源,也与大木棒紧密相关。
据史书记载殷时代遗民有七大家族,分别是陶氏、施氏、繁氏、树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他们的姓氏来源于他们所擅长的手艺——陶氏是制作陶器的。
樊氏是做围墙篱笆的,而终葵氏家族的专长是做木棒木槌。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断:很久很久以前,傩舞仪式的主持者是一个手舞大棒的巫师,他手中的大棒称为终葵,也叫椎。
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进而认为终葵这个名字也寓意吉祥,甚至有用终葵二字取作人名,比如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人名中包含终葵二字,如乔钟馗,取其吉祥辟邪意味。
到了唐朝,人们早已忘记钟馗原本的大棒身份,误以为是古代一位姓钟名馗的打鬼能手。
而上层社会流行张挂钟馗神像的风俗,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钟馗的名望日益高涨。
到了宋朝,人们无从考证唐朝这位大神的来历,于是虚构他的读书人身份和冤屈而死的凄婉经历,并演绎出唐明皇和钟馗之间一段恩恩怨怨。
就这样,一根大木棒变成了人,又走上神坛,成为人们敬重的神。
如此阴差阳错的经历,可算是古代造神史上的一大奇观。
【钟馗与端午】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玄宗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相关记载】钟馗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贴于门户是镇鬼尅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灵符,出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钟馗戏、钟馗图。
连《本草纲目》里,也收录用钟馗像烧灰以水冲服或配和其他药面成丸以治疗难产、疟疾等症的“秘方”。
据中国《民俗》杂志报道,时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甚至还有人为治病延请巫师举行所谓“镇钟馗”捉鬼驱妖、安宅保太平的仪式(施汉如、杨问春《“镇钟馗”傩仪记》)。
对普通百姓来说,“钟馗打鬼”之类的故事几乎人人熟知。
钟馗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既深且广。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钟馗这位神通广大的神祗其身分来历,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得清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自唐代以来就令许多学者争论不休。
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热的兴起,钟馗信仰的起源与流变等问题又被提出,众多学人各抒己见,歧说纷见,迄今尚无定论。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钟馗其人其事的是唐卢肇的《唐逸史》: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
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
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
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
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
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
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
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
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
卢肇是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的进士,距开元时代已有一百多年,所叙未必是事实。
但是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的确是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
另外,人们还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为钟馗已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
凡此,可见钟馗信仰至晚从盛唐起已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所以,也有人估计钟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于唐代。
在钟馗俗信兴盛未艾的热流中,北宋沈括首先对唐玄宗梦钟馗的故事提出质疑:宋仁宗皇祜年间(1049—1054),金陵上元县曾发现一处古冢,乃南朝宋征西将军宗悫母郑夫人墓,由碑文可知,宗悫有妹名叫钟馗。
此外,后魏有李钟馗,隋将有乔钟馗、杨钟馗。
因知“钟馗之名从来亦远矣,非起自开元之时”(《梦溪补笔谈》卷三)。
明人郎瑛、胡应麟等多从其说,但结论有别。
郎瑛认为钟馗的原型就是北朝人尧暄,其人本名钟葵,字辟邪,“馗”乃“葵”字讹传,由于他表字“辟邪”,所以后人才附会出捉鬼的故事。
胡应麟提出,钟馗捉鬼的传说“盖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所以尧暄曾取名钟葵而字辟邪,南北朝时名叫钟馗的人很多,可能都取义于此。
明杨慎和清顾炎武、赵翼等根据《周礼·考工记》“大圭,长三尺,终葵首”、《方言》“齐人谓椎为终葵”等资料,认为所谓钟馗系由“终葵”演变而来。
“终葵”是一种利器——椎,“大圭”是古时天子的仪仗,上端形状像椎,故云“大圭终葵首”。
齐人说话迟缓,把“椎”的发音拖成了两个音节,乃成“终葵”。
古人以椎为作战的利器,故《后汉书·马融传》中有“翚终葵,扬关斧”的描绘。
“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日知录》卷三十二《终葵》)。
南北朝时许多人取名钟葵或钟馗,是希望像古人用以刺鬼的武器终葵(即利椎)那样,令所有的鬼魅望而生畏,这种意义到了唐代最终传变为人格化的“钟馗”。
近年来随着秦汉文书大量出土,古代盛行以椎击鬼的事实已被证明。
如秦简《日书·诘篇》云,人被哀鬼缠上,可“以棘椎、桃秉(柄)以敲其心,则不来”;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也记有用铁椎击鬼治病的法术。
故有人认为顾炎武对钟馗起源的解释是可信的。
今人常任侠、马雍均写有钟馗考,各抒己见,但立论大致不脱明清人士的窠臼。
唯何新、王正书两人别开新说。
何新认为钟馗本来就是人名,与所谓“椎”或“终葵”者了不相关。
钟馗的原型,是商汤时的巫相仲傀,其名在《尚书》、《左传》、《荀子》中又作“仲虺”、“中归”、“中垒”。
商人事鬼,凡政官都兼巫祝,仲傀为巫相而兼驱鬼之方相。
傀者,面具也;驱鬼必戴面具,面具之形甚多,因而发生仲傀多首的传说。
仲傀以同音演变为仲虺,虺乃神话中的怪蛇,于是仲虺又演变为九首巨蛇之“雄虺”(《天问》)、食魅之“雄伯”(《后汉书·礼仪志》),连《山海经》佚文中阅领众鬼的“郁垒”(参见本书《贴神把门与度朔山神话》),实际上也是仲傀与雄虺传说的又一变形,郁垒即中垒的变称。
要之,由驱鬼之巫相的真人仲傀,变为食鬼怪兽钟馗,变形愈繁,去真相愈远,但也留下一丝痕迹:古人命名常以字释名,钟馗之“馗”乃“九首”合文,《天问》:“雄虺九首”,则仲虺以“虺”作名,而“馗”——九首,或即其人之本字也(《文史新考·钟馗考》)。
此说既出,赞同者有之,但亦有人质疑,以为商人事鬼而不逐鬼,况且也没听说仲傀或仲虺有何逐鬼的业绩。
王正书认为,钟馗其人及历代驱鬼辟邪的观念,实起源于上古巫术,他是由先代位居祝融之号的重黎衍生而来。
重黎在上古史中有重黎、重回、句芒等称呼,句芒在传说中又被描绘成介于天地、神人之间的负有特殊使命、生有特殊形貌的人物,其使命之一便是居巫职,有《史记·天官书》记载可证。
到了商代,秉其职而取其名的是仲虺,实际上仲虺即重回(重黎)的音转。
至于“终葵”,本指一种椎形体,由于重黎在从事神巫职能时所戴羽冠取自此形,故在商代约定俗成为从事巫职的标记。
商代通行以职为氏,所以由仲虺形成的族系也被称为“终葵氏”。
到了周代,这个神职集团又改称“方相氏”。
方相氏的得名与终葵氏相同,都从上古神巫头部的装束引申而来,区别在于“终葵”源自羽冠,“方相”源自面具。
这种以方相氏为中心的驱鬼风俗,一直沿袭至唐代。
要之,自上古时代的神巫重回,到商周时代的仲虺、终葵氏和方相氏,都是钟馗的原型,无论在性质上或称谓上都是一脉相承的(《钟馗考实》)。
此说与何新的见解相比有一致之处,只是将钟馗的来源更往上溯自重黎。
但亦有人以为重黎或句芒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未必能印证实有其人。
何况如果自重黎以至仲虺、终葵、方相为一脉相承的话,为何汉晋文献中不见“终葵氏”的记载,而直到南北朝时才又突然冒出了许多“终葵”或“钟葵”、“钟馗”。
这个长达数百年的空白性中断,实难解释。
综观古人今贤的见解,应该说都有各自的道理,而质疑者也不乏持之有故的依据。
诸说并立,钟馗之由来仍然还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一个大谜。
【关于钟馗的歇后语】钟馗爷站十字路口——四下拿邪钟馗开饭店——鬼不上门钟馗嫁妹——鬼混(婚)墙上挂钟馗像——鬼话(画)钟馗受骗——被鬼迷住小鬼看见钟馗像——望而生畏钟馗打饱嗝——肚里有鬼
唐诗,宋词,元曲给几篇例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满庭芳》 秦观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醉落魄》 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浣溪沙》 贺铸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龙荒,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仙吕.后庭花] 吕止庵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
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
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
[中吕.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四时佳兴.春][采茶歌] 钟嗣成叹芳尘,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
寂寂落花伤暮景,凄凄芳草怕黄昏。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双调][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燕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归鸦。
古人赠别的信物是什么
相思豆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
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与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
后来,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诠释坚贞不渝的爱情。
于是,红豆便成了爱情的象征、相思的载体。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相思忆”的爱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长久。
红豆,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人们遥远的相忆思。
梳子细数常见的爱情信物,最具浪漫意义的莫过于木梳。
除了带给头皮保健,使头发健康美丽的实用功效之外,梳子代表相思,代表很想念很挂念对方;梳子还寓意把心结打开,让烦恼一扫而过;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她(他)白头偕老的意思,每天用爱人送的梳子梳理头发,代表着双方的亲密关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古人对头发的重视使木梳成为重要随身物品,有了七夕传说以后,木梳逐渐成为必须赠送的爱情信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断。
玉佩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
《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
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是古人最常用的信物这一。
荷包香囊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
”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
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
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
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
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推荐下古代夸赞美人的诗词歌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1. 春怨 一枝迎春, 送走寒冬万里云。
一片丹心, 为谁苦追寻
问声郎君: 谁是梦中人
点绛唇, 垂下云鬓, 着我绿罗裙。
2. 西窗剪烛图 字字伤心, 笔下处处留泪痕。
句句销魂, 容颜尽愁损。
一语未尽, 窗外西风紧。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叹红尘滚滚。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还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 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 额鹅黄.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 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香腮染赤,耳坠明珠直摇曳。
云鬓浸墨,头插凤钗要飞翔。
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
爱彼之貌 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 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 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 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 美也!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 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 莫愁三九少飞花,一夜龙鳞舞万家。
山野茸茸铺厚被,树凇脉脉裹轻纱。
顽童逐巷忙攻垒,好友围炉细品茶。
玉魄冰肌何处去,喜看庭草吐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