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黑花生散文
脚下的这片沙礓黑土地,是与固镇人血脉相联的土壤,生息在这片耿直善良的土地上,身上总跳动着黑土地的脉搏。无论走到那里,都牵挂着黑土地的芬芳,寄托着黑土地的向往。
固镇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沙礓黑土为主。土壤结构合理、有机质含量高,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繁衍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芝麻、棉花、花生,特别是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位居安徽省第一。
农历三月三过后,村村户户种花生。前面一个人刨坑,后边一个人撒种,复土后用脚把虚土踩实。入夏后花生长势喜人。碧绿丛中开满金黄色的小花。秋后花生成熟了,拔花生可是个技术活,用手握紧根部垂直拔出,注意防止果实脱落。拔下来的花生秧码放整齐便于运输。
花生要细细地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特有的风味。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唇齿留香间,是何等心清气爽。那是收获的味道,黑土地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
近几年连城镇推广种植的富硒黑花生,名为“墨香”,俗称黑花生。从花生的外壳上并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剥掉外壳后黑紫发亮的花生果呈现眼前,果粒长圆型,晒干后果皮乌黑发紫。味道似核桃,富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以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小垅栽培,地膜覆盖,连片种植的黑花生由连龙花生专业合作社就地加工转化,形成高附加值的系列黑花生优质品牌。
黑色食品是指颜色相对较深,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经科学加工而成的新兴食品。黑花生与普通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l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被誉为新一代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可以健脑补肾,乌发驻颜,暖胃润肺。
之所以热爱脚下的黑土地,是因为黑土地的.历史积淀最肥沃。花生依附于黑土,黑土又呵护了花生;花生诠释了黑土,黑土又繁衍了花生,于是花生便成为这片黑土地的标志。深沉的沃土在犁铧的勾勒下翻滚着波浪,飘来泥土的芬芳。捧起一把泥土在手心细细揉搓,让湿润的颗粒顺着指缝缓缓落在地上。
心灵深处的黑土地,是凝结着浓郁乡情的诗,是蕴涵着故乡风情的画,让镶嵌在黑土地上的清香在岁月里悠长。在黑土的滋润下,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奔涌的浍河、沱河,整洁的村庄,错落的树木,成群的牛羊,都在缕缕炊烟中化为诗意袅袅。
安徽固镇县,一个盛产花生的地方。新品种赋予了花生新的内涵,而黑花生又调味出多彩的生活。热爱家乡的黑土地,就是一个承诺,热爱家乡的黑花生,就是一种寄托,让黑土地上浓郁的清香源远流长。
黑土地的呼唤散文
春节过后,不少勤快的庄稼人早早都下地里干活了。收拾秸秆,灭茬打垄,田野里又是星星火光,燃烧了夜空。
可走进梨树县八里庙村,都快春耕开犁了,种粮大户卢伟的承包地里,玉米秸秆仍在横七竖八地躺着,高高的茬子还直挺挺地竖着,跟撂荒地没什么两样。
在老庄稼把式眼里,这就不像正经过日子人家了。但卢伟自有他的盘算,地里的秸秆是秋收时特意留下的。他想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尝尝鲜,试验一种新的耕作法: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技术。
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把地种成撂荒地,这种“懒人种地法”正悄然取代着传统的“三铲三趟”。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老八板儿”,跟着学起了“懒人”,也把地种得“就是不一样!”。
在松辽平原腹地,在梨树这个传统农业大县,沿袭千年的古老农耕方式正缓缓退出历史舞台,新鲜出炉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已徐徐拉开大幕……
1.
白山黑水,沃野千里,东北是片神奇的黑土地。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曾经的“北大荒”、曾经的“北大仓”,该是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向往。
然而,“一两土二两油”、“黑土地,油汪汪,不上粪肥也打粮”的年代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再不挽留,再不拯救,黑土地从我们脚下悄悄溜走,并非是杞人的担忧。
风蚀、水蚀,沙化、碱化、退化,黑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已由历史上的4%-8%,下降到现在的2%-3%。量在减少,质在退化,松软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变硬、变瘦,表皮变得越来越“疲惫”、“苍老”。
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很多高产田都变为了中低产田,耕地质量下降对粮食稳定生产造成了威胁,也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镶嵌在松辽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现有耕地418万亩,粮食年均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居全国前列。但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也存在着令人忧心的问题。
“土地高负荷利用、有机肥用量少、秸秆还田不足、化肥过量使用,连年高强度耕翻起垄,让黑土地越来越‘黄’。目前全县沙土区面积接近90万亩。”梨树县农业局副局长王贵满不无焦虑地说。
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教授认为,黑土退化主要原因在于输出太多,回馈太少。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土壤利用中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造成水土流失,流失的后果就是黑土变薄。
2.
风侵蚀着平川,水侵扰着坡地,自然的狂风暴雨已让裸露的地表痛苦不堪,人类肆无忌惮的野蛮侵占更让饱经风霜的大地雪上加霜。城市化、工业化,把黑土地层层叠叠地包裹在钢筋水泥下,一个个园区不知圈占了多少肥沃的庄稼地。
黑土地在流失,黑土地在呻吟,劳作在黑土地上的人们虽是心急如焚,但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仍在有意无意地蚕食、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土”。传统的耕作制度,过时的种植习惯,导致了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地力不断下降。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方式为垄作。垄作有利于提高地温,有利于种子萌芽和出苗;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块更有利于降低耕层土壤水分;降雨过多时垄沟利于排水等。
随着全球变热,东北地区气温的升高、降雨的减少,垄作又使土壤水分散失加快。春季遇到大风天气,垄台易被风蚀,产生毁种。尤其近年来,“十年九春旱”,垄作使旱情加剧,影响到出苗和苗期的正常生长。即便久旱逢甘雨,但垄沟垄台易形成径流,不利于存水。
传统耕作方式沿用着“精耕细作”,三铲三趟,表土越塇越好,地里越干净越好。但清除秸秆等有机物,表土层更易风化,使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减少,势必影响到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累。精耕细作,耕层被反复翻动,既不利于水分的保存,又会使表土疏松易被风蚀,同时植株易倒伏。
3.
我们脚下的那片黑土地还能种多久?
越种越薄的“一亩三分地”,今后该怎么种?
要知道,每生成1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我们再也不能对脚下的黑土地熟视无睹,再也不能走“重利用、轻建设,重产出、轻投入,重耕种、轻养护”的掠夺式老路。
“守住耕地数量的红线,更要守住耕地质量的底线”,从各级官员到有识之士,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农民,梨树围绕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掀开了黑土地研究、开发的新篇章。
近年来,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应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成立了“黑土区免耕农作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梨树黑土地论坛理事会”,积极探索新型耕作制度。以免耕玉米秸秆全覆盖为核心,建立播种、施肥、除草、防病及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率先破解了东北黑土地玉米连作、秸秆移除、土壤退化等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介绍,传统玉米栽培方式的田间作业有9个环节,包括收获,秸秆移除,在播种前将玉米根茬和耕层土壤打碎、搅乱、起垄,起垄后镇压,播种施肥、播种后镇压,喷施除草剂灭草,中耕压埋杂草,病虫害控制。而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将作业环节减少至4个:收获时将秸秆全部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施肥、药剂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土壤疏松。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保护性耕作技术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茬子和秸秆都留在地里;不耕翻土壤,实行免耕或少耕,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减少机械进地次数;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在梨树镇高家村,有一片用铁丝围起来的土地。围栏内,既有倒掉的秸秆,在地上厚厚地覆盖了一层,也有没收割的秸秆立在地里,有高有低,看上去有些杂乱。但在王贵满眼里,“这15公顷土地可是我们的宝地。”原来,这是梨树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田。
身兼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的王贵满说:“从保护土壤的角度讲,种地不是侍弄得越干净越好,相反,要种得埋汰。传统的精耕细作容易导致土壤中水分散失,而所谓的‘懒人种地法’则更适合涵养水分。”
他介绍,经过8年的试验表明,连续实施秸秆覆盖免耕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种植的地块有了大幅度提高,含水量也有所增加。“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达到120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大量蚯蚓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有着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于太过坚实,更适合玉米根系的生长。”
4.
打破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既需要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坚守的毅力。
风吹日晒在田间,挑灯夜战在化验室,多少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孜孜不倦地承担着“三农”攻关的重任。
目前,长期在梨树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有 15 名教授(研究员)、 7名副教授和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202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所张旭东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首先在梨树县中部黑土区的梨树镇高家村建立了15公顷试验研究基地,开始进行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2022年,他又在梨树县西北部风沙区的林海镇揣洼村建立10公顷试验研究基地;2022年,在梨树县风沙区的四棵树乡付家街村建立了30公顷试验研究基地。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图生教授带领团队在梨树县泉眼沟村建立试验基地,开展玉米免耕栽培配套耕作方式的研究。
“玉米免耕栽培的核心是平作,在平整的耕地表面种植,不起垄,这就对行间距的设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图生说。
这两个科研团队联合梨树县农技推广站成功探索出了两种玉米免耕栽培方式。
等行距行间栽培模式:按70厘米均匀行距平作,在上一年的行间种植,秸秆均匀覆盖地表,适合大规模田块作业;
宽窄行轮作栽培模式:按90厘米均匀行距种植宽窄行距,最小距离40厘米或60厘米,最大距离140厘米或120厘米。
在宽窄行上轮换种植,秸秆呈条带式集中覆盖在窄行上,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春季地温的提升。
这两种模式的苗数都在4000株/亩,尽管略低于传统种植方式,却实现了同一田块内部的轮作休耕。
“耕种方式改变了,作业机具也得跟着改变,要做到机艺融合才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关义新博士说。
经过不断改进,“康达”牌免耕播种机可以在秸秆覆盖的条件下,一次性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在此基础上,生产出的免耕深松机,解决了整株秸秆切不碎、长期免耕土壤被压实问题。
“海山”牌免耕玉米收获机也跟着改变,其第二代自走式收获机满足了宽窄行模式收获时,秸秆条带铺盖在指定位置的要求。
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收获机,这三类专用机具的成功研发改进,摆脱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突破了推广普及的瓶颈,满足了免耕种植的需要,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水平。
以玉米专用免耕机械播种、条带休耕式收获机收获为核心,配套集成品种优化、高效施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于一体的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技术模式,实现了农机与农艺、土壤耕作措施与高产高效栽培于一体,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在梨树县日趋成熟。
5.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要打破农民头脑中千年沿用的耕种旧习。
有着30多年农业技术推广经验的王贵满,早已预料到了其中的难度,也早已摸透了农民的心思。
土地最诚实,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怎么推广?用事实说话!
“是骡子,是马,总得牵出来溜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玉米秸秆全覆盖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保墒增肥的效果比较明显。但项目再好,还需要推广落地,才能让村民们受益。万事开头难,在推进初期,受到村民的纷纷质疑,甚至被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柄。
因为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地要清理,土得整理,弄得平整整的,才能放心地播种,否则担心,小苗出不来、出不全。而示范基地里,却随处可见快要腐烂的秸秆,这完全颠覆了村民的观念。过去,秋天收获之后,玉米秸秆都被马上清理出去。谁家还扔在地里,就让人觉得有些懒。
王贵满深有感触地说:农民对这个越怀疑,越不可思议,模范化就是最好的一个推广方式。最开始都是不能理解的,但造成一个非常反差的状态,农民的感受就最强烈!
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一个示范基地,几位村民正惊奇地观察着玉米长势。2022年6月到8月份梨树县持续严重干旱,但这里的粮食作物却没有受到太大天气影响。示范基地与村民的玉米地紧邻,两侧的庄稼长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民杨景桐说,你看这儿就黄角,棒就没这么大,咱们这块就旱。今年春天种的时候吧,老百姓打这儿过,都瞅到了,这秸秆可地,啥也看不着,根本种不了,像闹笑话似的。后来苗出来了,不少老百姓又来看了,这回都说,这个种的真好,杆全覆盖、保水、保湿、还抗风。
“可不是咋的,就5月30号那次刮完大风,我家的小苗基本打剩光杆了, 人家这块地刮完风,我们过来瞅了,安然无恙,咋的都没咋的。”有村民接过话茬。
听技术人员讲,他们才明白:示范基地里采用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持了土壤水分,腐烂秸秆还增加了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宽窄行又提高了植物光能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伍大利带着我们,来到基地的田间地头。只见挖开的一米多深坑,横截面清晰展示了免耕播种的玉米,根系又多,扎得又深。从里面抠出土,明显感到水分很有含量。
伍大利说:“你看它的根系啊,因为秸秆覆盖,水分散失的就比较少,这块地的叶子就比较绿。”
“我们县里建几个核心的基地,每个乡镇每个村还有展示基地,全县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展示田,这就是我们的推广模式。” 王贵满大手一挥,好像指挥着千军万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民见到了示范,渐渐悟出了这种做法的好处。起初还质疑的村民,现在不少人远道乘车而来,就为了看看这里的苞米长啥样、哪儿长得好。
伍大利眉飞色舞地说:现在很多乡镇组织村干部、村民过来,隔几天就一卡车一卡车的,那场面像赶集似的,非常热闹。
6.
“农民加农民,是N个农民;农民加科学家,就是N个高素质的农民!”王贵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培训班,研讨会,示范引领,合作社带动,梨树县把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打造成农业科技示范应用、种田能手风采展示的擂台赛。每年年初举行隆重启动仪式,年底举办颁奖大会,表彰高产农户,让农民获得奖金实惠和精神荣誉,以此激发周围农民的科学种田热情。
黑土地院士工作站,梨树黑土地论坛,热情好客的梨树人精心营造着筑巢引凤的“创客”空间。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纷至沓来,梨树成为高产、高效农业的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
技术员、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扎根田间地头,坐在农家热炕头,你一言我一语,唠起来就是一大晌午。接地气,进农家,把实用有效的技术送到百姓的家中,把科学种田的理念送到农民的心窝里。农民亲切地称他们是“种田保姆”。
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农民陶树山,连续多年每公顷玉米单产28000斤以上,让他成了科技种粮“名人”。在“梨树县小宽镇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大牌子前,62岁的老陶跟我们唠起了粮食高产经。
“种地,得相信科学!”他拍着化肥袋子说,“年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的少了不说,庄稼长势还不受影响。如今知道了,为啥现在地里的土层越来越薄,还是专家说得对,增产不能光指着撒化肥!”
陶树山算得上梨树县粮食生产的得奖专业户。自2008年开始,年年粮食高产高效竞赛,老陶总是奖台上的常客,是县里名符其实的“玉米王”。在2013年农业部举行的东北三省一区“东北玉米王挑战赛”中,获得了东北赛区的第二名。
“我还有智囊团呢!”陶树山扳着手指头说起那些常来指导的老朋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米国华、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高强、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刚、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
“这些专家都到家门口来指导种地,你说咱还有啥理由种不好!”老陶信心满满地说,原先参加粮食高产竞赛的农民只有80多户,现在都2000多户了,大家都了解必须要“靠科技创高产,靠科技创效益”,互相交流经验,家家的粮食产量都有了提高。
陶树山也是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社员,“搭伙”种粮也是粮食年年增产的秘诀之一。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耕作方式、统一播种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农户分散收获,这叫“四统一分”。这样做,“节省种粮成本不说,粮食单产也比周围农民高出很多。”
“咱们合作社已经流转了485公顷农田,我准备让这些地都能单产达到3万斤以上,让我们合作社的每个农户都成为‘玉米王’。”陶树山说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为更好的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开发,梨树县通过建立院校、企业、政府、合作社“四位一体”辐射乡村的示范基地,扩大了科技推广的覆盖面。院校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物资支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平台,依靠黑土地保护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以玉米宽窄行、玉米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由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贵满研究员牵头,2022年建立示范田15公顷,2022年建立示范基地300公顷,推广辐射3000公顷,到2022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核心研发基地5处,面积75公顷;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建立示范基地8处,面积300公顷,辐射15000公顷。
2022年,梨树县进行保护性播种的耕地面积已超过100万亩。随着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通过“蝴蝶效应”,有望革新东北地区玉米传统垄作耕作制度,实现对黑土地的长久而有效保护。
7.
提起政府推广的新型耕作技术,梨树镇高家村村民席俊华笑着说,“种了一辈子地,以前费时费工费力,成本投入越来越高。没想到通过学习免耕技术,秸秆还田了,再也不用烧了,种地省事了,省钱了,还多打粮了。”
梨树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推广,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耕作方式,更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可以想见的,它所产生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是深远的社会效益。
固碳培肥,提高土壤质量。试验数据显示,八年间,在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下,秸秆连年还田增加了有机质含量12.91%,而且在化肥减施20%左右仍然保持高产;由于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大增,提高了土壤的活性物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延缓旱情5~7天。
蓄水保墒,增强抗旱能力。由于玉米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阻止地表径流,减少降水流失,减少耕层水分的蒸发,水分截获率和利用率提高10%以上,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能力。2022年,严重的伏旱袭击了我国东北,玉米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保护性耕作地块由于蓄水多、水分蒸发少,旱情影响远远小于常规种植地块。
更为显效的是,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有效防止农民焚烧秸秆,可以保护生态,减少火灾,减少雾霾,减少环境污染,为头上的蓝天做出贡献。
近年来,大量秸秆在乡村田间、公路两旁焚烧,浓烟滚滚,既污染大气、浪费资源,也危害人体健康和树木庄稼,破坏土壤结构,恶化生态环境,乃至影响河流、航空及交通安全、引发火灾等。
“秸秆禁烧”近几年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硬性举措,尽管年年市县乡村层层压、罚、查,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出路,秸秆焚烧还是屡禁不止。从夏烧到秋,从秋烧到冬,令人望烟兴叹,不仅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老大难,也成为殃及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祸患。
通过秸秆地表覆盖,一部分秸秆还田,一部分秸秆转化成能源,为农村秸秆利用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秸秆利用问题。
8.
垄沟垄台,大小垄有宽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只有不断克服困难、弥补不足的的问题
耕层土壤板结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加上连续多年免耕,不动土,机具镇压强度大,必然造成土壤板结,解决办法可以采取必要的深松或深翻缓解。
免耕播种春季苗期长势慢。主要由于秸秆覆盖地表,减弱土壤接受光照能力,造成地表温度低,苗期长势较慢,可以选择生育期稍短的高产品种、适当晚播及增施口肥等措施来解决。
病虫草害问题。该问题一直是免耕播种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秸秆覆盖地表,喷施苗前封闭除草剂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药剂与土壤的接触,影响效果,可采用苗后灭生性除草剂再次除草。
秸秆覆盖量的问题。农民应用免耕播种机械,仍然清除了地里的秸秆。这样虽然播种变得容易了,但存在无秸秆覆盖的风险,还需鼓励农民保存适量的秸秆在地里,逐年归还。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仍在束缚着农民的思想,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推广仍有相当大的阻力。
免耕配套机械价格较高,大部分农户购买能力有限,阻碍了技术的示范推广,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结语
“老骥伏枥,志在黑土”,中国著名土壤学家、85岁高龄的石元春院士,曾先后多次来到梨树调研。
他谆谆告诫说:“黑土地这个主题的分量很重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饭碗。我们不要为了保护而保护,而应该在利用中保护。只有在农民不断得到实惠、提高收入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才具有可持续性。”
让黑土地永远“黑”下去,让黑土地长出“金子”,该是所有人的期待。走在梨树这片热土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攥一把就流油”不再是向往,曾经消失的黑土层又悄然回来了。
黑旦的散文
黑旦并不黑,本名叫何齐伟,高中毕业那年他考试获得村电工的资格,从此按规定他管三个村。他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善结人缘,镇花鼓剧团的名角李一格与他喜结良缘。黑旦的美名一夜传遍了乡镇的每一个角落。
黑旦的工作说辛苦也是真辛苦,但他从不把苦挂在嘴边。春夏秋冬,他总是象猴子一样,爬到树上除障。那碗口粗的.树,他两臂一伸,两腿一夹,就蹭蹭蹭地一爬到顶。手锯一伸,该锯掉那根枝,那个叉,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他管辖的区域,偶遇风雷挟击,很少出现电路障碍。大热天,是农村用电用水的高峰期,他知道如今的人矫情,一没电不是电话,就是喊街通爷捣娘,那滋味不好受。于是乎他宁愿累了自己,也不苦了乡亲。有时候,天热得象蒸锅一样,走一路得趟一身汗,黄狗在树阴下吐着长舌直发吼,连动都不想动。黑旦却抱着发烫的电杆查故障。渴了喝水象牛饮,一瓶水一咕咚一声就落肚了。那身上的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褂。有小哥们看了笑着说,你不叫黑旦,叫傻旦。黑旦露出一口白牙也回敬道,只要供电正常,管它啥子黑旦,白旦,傻旦。他就是这样幽默的人。
黑旦也有做傻旦的事。一天他儿子周岁宴庆,夫妻俩商量好,剧团里免费唱戏,今天谁也不离开。他满口答应妻子的请求。承诺还刚刚完毕,李村的刘爷过6O大寿生日。还请了戏班子,可突然没电,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刘爷也知他家儿子过周岁,还请剧团的同志……刘爷不想给黑旦打电话,可家里略懂点电工知识的后生,越弄越搞不懂什么问题。刘爷性急的儿子刘开,跑到自驾的小车处,慌忙地开了车门,立马启动车,硬是把黑旦给绑架而来。黑旦的到来刘爷喜出望外,说不出的感激。黑旦二话没说,熟练地检查线路,原来壁线被老鼠所害,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伏。刘爷高兴赏了他一个红包,他拒理不收,总是笑着一张脸说,大爷,不收礼,单位有规定。等待他们话音一落,同时来了两个电话,一个是老婆打电话,扩音器有问题,快回家看看。一个是王村张三合家电视机打不开,说什么家里有电线短路。这孰轻孰重,只有黑旦清楚。早晨老婆给如他送媚眼,吻吻儿子又吻他。如今这嘴唇上还有老婆的唇香……他在甜蜜的想像里。张三合的电话又响了,他也来了一个将在外令不可受的自我安慰法,毅然直奔王村。往往事出意外,张三合不在家,他是在上街的途中打的电话,黑旦只得耐着性子等。这些年来,自从他当上了电工,等人是他习惯,他只得放下工具箱,学习更多电工知识。等待黑旦忙完这村又去那村,家里的电话打爆了,他的回答还是那句话,等一等。我马上回来。
这一天,客人散尽,黑旦疲倦地赶回家,他抱起熟睡中的儿子,一脸的愧疚,不住地吻儿子,儿子闭着眼冲着他笑,好象在说,我的傻旦爸爸回来了。转身又看看娇美的妻子,她眼角里还有泪痕。他惟有一声叹息。
市劳模表彰会上,黑旦望着领导,看着平时手把手教自己的师傅,他很激动说,我走上授奖台,感谢领导公正,公平的录用了我,感谢教我的师傅。同时也在这里向大家表白,我爱我妻子,爱我宝贝儿子。
深黑散文
桑妮到今年立冬刚好二十岁,和其它正值青春的女孩一样阳光、可爱。喜欢看电影,喜欢逛街,喜欢打扮,喜欢天马行空。在别人看来,这样的女孩并无特别之处。但桑妮自己却渐渐的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之处,仿佛自己被一种东西困住了一样。那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桑妮自己也不清楚,只是模糊的觉得那是一种黑,一种不可描述,难以想象的黑。
当桑妮还穿着小凉鞋在巷子里啪嗒啪嗒时,就会偶尔听到巷子里唠嗑的老人们说,“这孩子血不热啊”。当时的桑妮对此不以为然,依旧跑跑跳跳,依旧抓鸡赶羊。
桑妮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是在祖母离世的那天。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微风熙熙,红旗迎合着他摆动,向左向右,紧随风的步伐,毫无差错。仿佛这样风就会停下他的脚步,留在它身边一样。桑妮望向窗外,开始了自己的天马行空。此时刚刚还在黑板上讲排列组合的老师消失了,认真做题的同学也没了,整个世界又只剩下了桑妮自己。桑妮这种随时随地就可以的屏蔽他人,快速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的这种能力也是一个看不见的独特吧。正当桑妮在自己的世界添砖加瓦,不亦乐乎时,班主任的一声大叫使他惊醒,刚建立的世界也瞬间坍塌。幽长的楼道里,班主任神色凝重的看着桑妮,沉重的拍拍桑妮的肩,然后告诉桑妮,你的祖母离世了。桑妮懵了片刻,然后礼貌性的向老师鞠了一躬,走进教室,回到自己座位上把摆在桌子上的书装进书包,拿着书包静静的走出教室。此时风停了,红旗耷拉着身子独自立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
还没到家,哭声却萦绕在整个村子上空,而且日渐剧烈。桑妮走进家门,放下书包,转身走进邻家姑母所指的那个房间。房间里祖母的灵柩放在正北方,儿孙们直直的跪在灵柩的前面。桑妮看了看快要哭晕的堂姐,照样跪在堂姐旁边。桑妮就这样跪了一天,未流一滴泪。亲戚朋友们都说桑妮是伤心过度了,毕竟那是养了她十几年的至亲啊。她自己也是这样为那个一滴泪也未流下的自己开脱的。但桑妮自己清楚,当时自己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但绝对不是绞痛至死的那种。桑妮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想着那种奇怪的感觉,又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今天有光的地方好像比昨天更少了,桑妮恍惚的回忆着。秋高气爽,天空蓝的.不像话,但总觉得被什么东西压着。是什么呢?是还未散去的哭声吧。
祖母去世之后,桑妮也经历了一些事,但不管是与挚友的分道扬镳,还是爱人未留只字的离开,桑妮都无法有正常人该有的反映。渐渐的桑妮发现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不同,而且以前的有些言语也慢慢得到了印证。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难过时无处倾诉,但桑妮是不知道怎样倾诉,倾诉什么。无论是喜极而泣的大喜事,还是伤心欲绝的大悲剧,桑妮都可以自己消化掉,漠视掉,继续生活。而且习惯于此。经历时没有感觉,不哭不闹。过后一两天莫名的浑身刺疼,尤其是一种力量凶猛的疼在心脏和大脑之间游走,生疼生疼。那种对自己感情的控制早已超出了桑妮的想象。桑妮想大声哭大声笑,想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感情。于是她去咨询心理医生,阅读心理辅导类的书,她尽量多和人交谈,努力加强与周围人的感情,但似乎无任何作用,依旧“冷漠”,依旧“无情”。
圣诞那天下午,天气晴好,桑妮一个人走在往常的街上。忽然听到一声鸟鸣,抬头,一阵黑取代了那片蓝,回神,再看周围,那些行人,那些小贩全没了,只有桑妮一个人孤单的站在那个黑里,那是世间没有的黑,是一种望不穿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