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描写终身不娶的诗句锦集三篇

最痴情的诗句

夜落寞的感觉,望着没有星的夜空,痴情的'心傻傻的笑,长夜漫漫寻找爱的归来。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8.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2.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3.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8.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2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3.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4.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26.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2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8.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9.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3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3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6.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37.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七世,,永坠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3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4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3.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4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4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4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4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0.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5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2.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杨修《玉楼春》

元稹:风流最痴情

引导语:《莺莺传》据说是元稹的自叙传。然而,这位人品不佳又风流荒唐的才子却以妻子韦丛为抒情对象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元稹:风流最痴情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元稹算是口碑极差的一位。

官场上,他先靠老丈人韦夏卿的提携得以由明经而举人,由举人而状元,迅速成为了政治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几经贬谪之后他又靠几位名声极差的宦官帮他在皇帝面前吹嘘,让他爬到了人臣之的最高位——宰相。

情场上,仗着帅气和诗才,元稹骗取了不少女子的芳心。那部流传千古的《莺莺传》据说是元稹的自叙传。明明是自己玩弄了莺莺之后想再攀高枝,还在诗中将莺莺比作会给男人带来祸害的妖女。这绝不是厚道男子所能为。元稹与蜀中名妓薛涛的爱情故事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不乏穿凿附会,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清楚的,那就是元薛之间的确存在过姐弟恋,而且最后移情别恋的也是元稹。元稹在浙东为官时,利用自己权势强占有夫之妇刘採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至于他在晚年与好友白居易玩换妾游戏,更是荒唐至极。

可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不佳又风流荒唐的才子却以妻子韦丛为抒情对象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从至今流传诗歌来看,元稹至少有十六首诗歌是为韦丛而写,包括《遣悲怀三首》、《春遣怀八首》、《离思五首》。

其中《遣悲怀》三首以生活琐事入,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之女,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长得如花似玉,略通诗赋,还会做家务女红,是能上厅堂也能下厨房的贤妻。元稹二十四岁时与比他小四岁的韦丛结婚。当时元稹只是一名穷书生,而元稹那个穷得掉渣的家庭还全指望元稹不断升官去接济呢,不可能为这桩婚事提供资助。婚后的'头几个年头,元稹忙于应举,先是由明经考中举人,而后又考中进士,几乎没有收入。婚后第七年,韦丛便因病离开人世。再过了一两年,元稹才开始了他的飞黄腾达。所以《遣怀诗》中所叙韦丛嫁到元家后的窘境大抵是真实可信的。

第一首诗紧扣“百事乖”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细节来表现韦丛嫁给自己之后所受的苦难。“我”穷得连衣服都买不起,韦丛只好到她的嫁妆中去为“我”翻箱倒柜。“我”好喝上几口,而家里又没有闲钱可以沽酒,韦丛便大方地从头上拔下金钗让“我”拿去当酒。家里连煮饭的米都没有了,挖些野菜来充饥,韦丛吃得津津有味。“我”,一介书生,放不下架子上山去打柴,韦丛便到槐树底下去扫些落叶来当柴烧。诗歌写到这里,一个贤惠能干大方明理的贤妻形象便浮现在读者面前,而诗人的愧疚之情也浸透其中。现在诗人官运亨通了,每年的俸钱都能超过十万,可那个原来和他一起共度患难的妻子却离开了。自己所能做的,只能是多花些钱来祭奠妻子,为她办一桌像样的斋饭而已。

第二首诗写韦丛去世之后自己的悲思。妻子业已离开人世,一看见她的那些遗物自己就不免感伤。于是自作主张将妻子的旧衣服拿来送人。可妻子用来做女红的针线盒却舍不得送人,也不忍打开。爱屋及乌,妻子从娘家带来的婢女,我都格外关照。梦里回想起妻子跟我受苦的情景,就到她坟前去烧些纸钱来求安慰。写到这里诗人再推己及人,说世上所有贫贱的夫妻都像自己一样事事哀怜。读来让人揪心。

第三首诗写由妻子之死得到的感悟。人生短暂,纵使活上百年对于漫漫宇宙而言还不是白驹过隙。自己像邓攸一样虽善良而无后(韦丛去世时只留下一个小女儿),像潘岳一样只能靠写悼亡诗来寄托哀思。渴望死后能与妻子同穴而居,又担心这一心愿也实现不了。下辈子再与妻子重续前缘就更不可能了。对于那已逝去的妻子,自己能做些什么呢,像鱼一样成天睁着眼睛不眠,来报答妻子与自己一起承受的苦难。夫妻之间的恩典该如何报答,这是个永世难解的课题。像元稹这样用彻夜不眠来报答,这是不是最为痴情的一种?

元稹的这三首悼亡诗是他对自己七年夫妻生活的高度提炼,也将人间其他贫贱夫妻的苦难生活写了进去,所以读来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七言绝句。其中第四首可谓妇孺皆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经历了与韦丛的那场爱恋,诗人的心里再也泛不起爱的波澜,除了韦丛再也没有那位女子能打动诗人。这不是婚前的信誓旦旦,而是在妻子去世之后的内心告白,读来给人以特别的震撼。有许多研究者根据元稹的经历,认为元稹在韦丛去世后不久就发生了与薛涛的爱恋,而后又续了弦,从而批评《离思》为矫情之作。笔者认为这些批评者是在用封建时代禁锢妇女的贞节观来要求这些狂放不羁的士大夫,未免太过苛刻。唐代是个极为开放的时代,士大夫们讨妾、蓄妓都无须回避自己的老婆。妇女们根本不会奢望丈夫为自己守鳏。元稹在《莺莺传》中借崔莺莺之口所写的一首诗很能传达当时女子的心声:“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当时意,怜取眼前人。”元稹与韦丛的七年夫妻生活恩爱有加(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未提及元稹这七年间有婚外恋),妻子去世后元稹也一直把内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韦丛,这些都可以说明元稹对韦丛的一片痴情。

如果说《遣悲怀三首》是极言报恩,《离思五首》是重在忆美,那《春遣怀八首》则侧重于写怀念和哀思,首首凄恻动人,让人不忍卒读。《春遣怀八首》第五首写自己因怀念亡妻而忧愁难遣,朋友置酒为自己销愁,但不料自己醉后大喊妻子的名字,使在场的人都为之泣下: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有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友情的态度来考察他对待爱情的态度。元稹与白居易的友情持续了三十年之久,其间两人的唱和之诗达900余首,创历代诗友唱和诗数量之寇。三十年间,两人都在宦海沉沉浮浮,时而遭人打击,时而春风得意。但不管在什么境遇之下,他们都相互关照,相互鼓励,是令人称道的一对模范诗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元稹并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势利小人。他对韦丛的一往情深和对白居易的惺惺相惜一样是令人心动的美好情愫。

风流最痴情:元稹

引导语:诗人元稹的风流之名世人皆知,也因此让很多不屑谈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风流之人,却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种名传千古的悼亡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情场上,仗着诗才,元稹骗取了不少女子的芳心。那部流传千古的《莺莺传》便是元稹的自叙传。此外,元稹与蜀中名妓薛涛的爱情故事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不乏穿凿附会,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清楚的,那就是元薛之间的确存在过姐弟恋,而且最后移情别恋的也是元稹。

可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不佳又风流荒唐的才子,却以妻子韦丛为抒情对象,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从至今流传诗歌来看,元稹至少有十六首诗歌是为韦丛而写,包括《遣悲怀三首》、《春遣怀八首》、《离思五首》。例如其中《遣悲怀》三首都以生活琐事入诗,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现举一例与君共赏: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之女,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长得如花似玉,略通诗赋,还会做家务女红,是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元稹二十四岁时与比他小四岁的韦丛结婚,当时元稹只是一名穷书生,而元稹那个穷得掉渣的家庭还全指望元稹不断升官去接济呢,不可能为这桩婚事提供资助。婚后的头几年,元稹忙于应举,先是由明经考中举人,而后又考中进士,几乎没有收入。婚后第七年,韦丛便因病离开人世。再过了一两年,元稹才开始了他的飞黄腾达。

元稹的这三首悼亡诗是他对自己七年夫妻生活的高度提炼,也将人间其他贫贱夫妻的苦难生活写了进去,所以读来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而这首诗则主要写由妻子之死得到的感悟。人生短暂,纵使活上百年,对于漫漫宇宙而言还是如白驹过隙。自己像邓攸一样虽善良而无后,像潘岳一样只能靠写悼亡诗来寄托哀思。渴望死后能与妻子同穴而居,又担心这一心愿也实现不了。下辈子再与妻子重续前缘就更不可能了。对于那已逝去的妻子,自己能做些什么呢,像鱼一样成天睁着眼睛不眠,来报答妻子与自己一起承受的苦难。夫妻之间的恩典该如何报答,这是个永世难解的课题。像元稹这样用彻夜不眠来报答,这是不是最为痴情的一种?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七言绝句,其中第四首可谓妇孺皆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了与韦丛的那场爱恋,诗人的心里再也泛不起爱的波澜,除了韦丛再也没有那位女子能打动诗人。这不是婚前的信誓旦旦,而是在妻子去世之后的内心告白,读来给人以特别的震撼。

有许多研究者根据元稹的经历,认为元稹在韦丛去世后不久就发生了与薛涛的爱恋,而后又续了弦,从而批评《离思》为矫情之作。但唐代是个极为开放的时代,士大夫们讨妾、蓄妓都无须回避自己的老婆。妇女们根本不会奢望丈夫为自己守鳏。元稹在《莺莺传》中借崔莺莺之口所写的一首诗很能传达当时女子的心声:“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当时意,怜取眼前人。”元稹与韦丛的七年夫妻生活恩爱有加,即使元稹在发妻死后不久就续弦,但妻子去世后,元稹也一直把内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她,足见元稹对韦丛的一片痴情。

如果说《遣悲怀三首》是极言报恩,《离思五首》是重在忆美,那《春遣怀八首》则侧重于写怀念和哀思,首首凄恻动人,让人不忍卒读。《春遣怀八首》第五首写自己因怀念亡妻而忧愁难遣,朋友置酒为自己销愁,但不料自己醉后大喊妻子的名字,使在场的人都为之泣下: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有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友情的态度来考察他对待爱情的态度。元稹与白居易的友情持续了三十年之久,其间两人的唱和之诗达900余首,创历代诗友唱和诗数量之冠。三十年间,两人都在宦海沉沉浮浮,时而遭人打击,时而春风得意。但不管在什么境遇之下,他们都相互关照,相互鼓励,是令人称道的一对模范诗友。而从此也可以得出,他对韦丛的一往情深和对白居易的惺惺相惜一样,都是令人心动的美好情愫。

元稹的风流史:靠女人官至宰相

引导语:要论才情,元稹绝不输于好友白居易。然而元稹在当时及后世的口碑却远不如白居易,原因之一是时人疑他为谋高位,变节投靠宦官,又以巧文媚上以博恩宠。今天就来细论一下元稹与他生命中几位女人的事迹。

安仙嫔,三载相随驾鹤去

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贬江陵,元和六年,宰相裴度去世,元稹在政治上失去了倚靠,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同年春末夏初,老朋友李景俭遗憾元稹的元配夫人韦丛不幸病逝,见元稹生活无人照顾,将表妹安仙嫔嫁与他作侧室,成就了元稹的第二次婚姻。元稹为仕途而走门阀攀龙附凤又娶贵族之妻,他纳妾时在当时来说还在守制期,故为前人讥讽。

从这时开始,元稹的悼亡韦丛的诗基本停写,将他所谓的爱情转注与安仙嫔,这对夫妻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秋,和元稹只作了三年夫妻的安仙嫔在江陵府给元稹留下一个孩子后,不幸病逝,元稹再次经历了中年丧妻的打击。安仙嫔病逝,元稹之二度婚姻如梦呓。

裴淑,离愁别恨遥无期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稹一度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今四川达州)。元和十一年,36岁的元稹在上司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当于今省长)权德舆做媒关照下,正式娶了名门闺秀裴淑为妻,山南西道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刺史裴郧之女。元稹“梅花三弄”,第三次婚姻开始了。

元稹娶裴淑之后,频繁的调动,离愁别恨,让裴淑常常泪水沾巾。元稹以诗相慰:“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裴淑约于公元805离世。

刘采春,跳河而亡洗清白

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3年),他遇到了江南著名女诗人兼歌手刘采春。刘采春,淮甸人,伶工周季崇之妻,有夜莺般的嗓子,不但高歌声彻云霄,而且余音绕梁不绝,有“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深趣。她的代表歌曲《曲》已成为那年月的时代之声,《全唐诗》收录了6首《曲》。

元稹立刻被美少妇刘采春迷住了,刘采春对元稹这个大才子也是仰慕已久。正所谓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刘抛开她的丈夫不管不顾,俩人臭味相投,不久就勾搭上了。据传,元稹给了刘采春丈夫一笔钱,纳其为妾,一起共同生活。元稹当时已经给薛涛写了一封信要接她过来,正当薛涛在那边翘首等待,满心期望时,元稹却和刘采春热恋上了,把薛涛忘得九霄云外去。

大才子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元稹在《赠刘采春》中写了几句煽情诗文的被后人夸大成一个情圣,后来的徐志摩也不列外。七年后,元稹升了官,又把刘采春扔下不管,另有新欢纳了妾,她知道后,心灰意冷地离开了越州。数年后,她遇见了元稹,最后竟然投河自尽了,到底是出了何事,也许是元稹的负心和薄情导致刘采春万念俱灰,也许后悔离开了百依百顺的前夫。对生活失去信心,忿而做出决绝的举动,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和五年(831)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终年53岁,疑是服食丹药中毒身亡,结束了毁誉参半的一生。元稹历来被人看为“巧婚”“巧宦”。“巧宦”是指他先依附京兆尹韦夏卿,再依附宰相裴垍,后与宦官刘士元驿站争宿被打得头破血流而遭贬,一转而依附宦官,最后官居宰相。对一个善于钻营的人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巧婚”是他自觉地把所有的.婚姻情感都控制在仕途的前进路径之内。对真实权力结构社会中的男人来说,任何爱情的取舍都必然牵涉到功利与情义的取舍,他们更愿意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感情,点缀而已。

这个男人的一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走门阀路线攀龙附凤娶贵族之妻的婚史,一条是在宦游途中与各地风流才女谈情说爱的情史。

描写终身不娶的诗句锦集三篇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