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送别亲人优美的句子是

和家人离别不舍的句子是

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将《诗经·采薇》翻译成白话诗

采薇(节选)先秦:佚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

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

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

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

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

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

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初三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检测

初三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检测一.名句默写(1)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 。

(3)自古逢秋悲寂寥, 。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无边落木萧萧下, 。

(6)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7) ,百年多病独登台。

(8)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9) 烟笼寒水月笼沙, 。

(10)春色满园关不住, 。

(11)绿杨烟外晓寒轻, 。

(12)______________,且向花间留晚照。

(13)随风潜人夜, _____________。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

(15)乱花渐欲迷人眼, 。

(16)几处早莺争暖树,

(17)平冈细草鸣黄犊, 。

(18)城中桃李愁风雨, 。

(19)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0)取义成仁今日事, 。

(21)王师北定中原日, 。

(22)横眉冷对千夫指, 。

(23)山河破碎风飘絮, 。

(24)飞流直下三千尺, 。

(25)天苍苍,野茫茫, 。

(26)羌笛何须怨杨柳, 。

(27)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8)忽如一夜春风来, 。

(29) ,长河落日圆。

(30)瀚海阑干百丈冰, 。

(31)山回路转不见君, 。

(32)何当共剪西窗烛, 。

(33)黑云翻墨未遮山, 。

(34)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35)知否

知否

(36)蝉则千转不穷, 。

(37)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38)_____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39)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

(40)采菊东篱下, 。

(41)绿树村边合, 。

(42)会当凌绝顶, ______________。

(43) ,野渡无人舟自横。

(44) 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45) ,映日荷花别样红。

(46) 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47)__________,老病有孤舟。

(48)巴陵无限酒,______________。

(49) 气蒸云梦泽, 。

(50) ,在乎山水之间也。

(51)抽刀断水水更流, 。

(52) ,恨别鸟惊心。

(43) ,柳暗花明又一村。

(54)不畏浮云遮望眼, 。

(55)长风破浪会有时, 。

(56)劝君更尽一杯酒, 。

(57)竹外桃花三两枝, 。

(58)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

(59)等闲识得东风面, 。

(60)夜阑卧听风吹雨, 。

(61) ,蜡炬成灰泪始干。

(62)无限河山泪, 。

(63)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

(64)感时花溅泪, 。

(65)烽火连三月, 。

(66)毅魄归来日, 。

(67)山光悦鸟性, 。

(68)曲径通幽处, 。

(69) ,梦回吹角连营。

(70) ,燕然未勒归无计。

(71)俱怀逸兴壮思飞, 。

(72) ,似曾相识燕归来。

(73)问渠那得清如许, 。

(74)问君能有几多愁, 。

(75)塞下秋来风景异, 。

(76)江山代有才人出, 。

(77) 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78)海内存知己, 。

(79)落红不是无情物, 。

(80)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81)谈笑有鸿儒, 。

(82)一水护田将绿绕, 。

(83)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84)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85)出淤泥而不染, 。

(86)莫愁前路无知己,

(87)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8)______________,今月曾经照古人。

(89)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90)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91)回乐烽前沙似雪, 。

(92)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93)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94)____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95)________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

(96)行到水穷处, 。

(97)马上相逢无纸笔, 。

(98)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99)人有悲欢离合,____ ____,此事古难全。

(100)但愿人长久, 。

二.理解性默写1.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两项进行默写。

范仲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陈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一诗中,表明作者虽然劳作辛苦,但心情愉快的句子是 , 。

表明作者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世界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相决裂的句子是 , 。

4.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描写美好的山村风光的句子是 , 。

表明友人热情款待和真纯情意的句子是 , 。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有诗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与其具有同一意趣的诗句是 , 。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明游赏的地点和季节,画出西湖春色轮廓的句子 , 。

描写动物变化突出“早春”特色的句子是 , 。

表明作者游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情的句子是 , 。

7.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至今被人传诵的名句是 , 。

8.曹操《观沧海》诗中,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宏伟的意境,表达自己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9.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作者思乡心切的诗句是 , 。

10.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这是指杜甫《望岳》诗中的 , 。

表明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 。

1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绘了边地雪天奇寒,叫人难以忍受的诗句是 , 。

诗人运用联想,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

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句是 , 。

作者静中有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 , 。

1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诗句是 , 。

1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说理以言情,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的诗句是 , 。

1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达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是 , 。

16.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的诗句 , 。

17.王维《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18.杜甫《春望》中通过 , 。

两句 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采用移情于自然的手法,产生万物同悲的艺术效果的诗句 , 。

19.王之涣有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同样揭示出高与远的辨证关系的诗句是 , 。

20.李白有诗“两岸猿声啼不住”,郦道远在《三峡》中具体描绘了“高猿长啸”的情景的句子是 , , 。

2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点睛之笔是 。

描写月光清澈透明,景物清丽淡雅的语句是 ,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

2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23.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25.《三峡》中,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

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水清的句子 , 。

26.《论语》中,表示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句子是 。

2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 。

2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

29.《望岳》中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是: , 。

30.《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其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两句诗是: , 。

31.《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 , 。

32.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 ”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的亲人的深情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哲理;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辱、生灵涂炭时,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誓言。

33.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是: , 。

3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诗句是: , 。

35.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诗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36.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 , 。

37、刘禹锡的《陋室铭》: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②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④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⑤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38.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能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 , ”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39.《过零丁洋》表述诗人爱国情怀、视死如归精神的诗句是 。

40.曹刿论战》中突出鲁庄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

曹刿认为:在作战时,进攻的最好时机是“ ”之时;而追击敌人的最佳时机是“ ”、“ ”之时。

4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真是“ , 。

”(《醉翁亭记》 42. 刘欣同学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英语,不仅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口语水平也较以前大有进步,同学们都说“ , 。

”(《孙权劝学》)43.新市长上任两年,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

” (《岳阳楼记》)44.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___”。

4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

46.李商隐《无题》的 , 两句是诗中的警句,现常用来赞誉那些为事业,为他人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

47.《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

“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

48.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长丞相》中的“ ,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4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50.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三十万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

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 ”(诸葛亮语) 51.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

52.三、归类性默写: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 _。

_______ 。

2、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个诗句: , 。

3、请从初中所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意思完整的名句表达你的凌云壮志: , 。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 。

5、“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层出的一幅对联。

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 , 。

, 。

6、我国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春”字的句子,请自选一句写出来。

, 。

7、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代无数诗人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

请任选两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 , 。

8、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远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写出表达这一主题的连续的两句。

(课内外不限) , 。

9、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 。

10、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带“酒”字的古诗句(前后要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 , 。

12、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能体现默默奉献精神的句子。

, 。

13、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 。

14、写出古诗词中与月亮有关的一个诗句。

, 。

15、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 句。

, 。

长相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长相思有很多首诗,道你说一首?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

“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

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

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

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

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

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古诗中杨柳有什么特殊含义

1 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

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

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

”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

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

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

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江上”并非“江岸”)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

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敦煌曲子词》)以杨柳自比,直抒胸臆,其身遭遗弃的痛苦和怨愤,求爱不得的无奈和悲哀,怎不令人潸然泪下,感慨系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杨柳妩媚婀娜,摇曳多姿。

它诞生于《诗经》这方沃土里,茁壮于陶渊明的草庐旁,繁荣于唐诗宋词的艺苑中,历来为诗人画家所钟爱,为文人墨客所青睐。

千百年来它寄托了多少相思离愁,又承载了几多羁旅情怀。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杨柳代表着春风,象征着春天,它是春的使者。

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杨柳春相续”你看,庭院绿意盎然,柳睁开了眼睛。

春天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绿色世界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美丽的黄鹂在嫩绿的柳枝间尽情的欢唱,春天又是一个多么富有生机的世界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居然裁出了丝绦,可见春天是一个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季节!诗人们就是这样把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融于对杨柳的描绘中。

“杨柳枝,芳菲节,可憎年年增离别”。

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枝相赠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至唐代“折柳”这一风俗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

“霸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罗隐《柳》)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抒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离情别绪。

杨柳啊,你留给多少亲朋挚友惜别的痛苦辛酸!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代叔伦《堤上柳》)青青的垂柳啊,你垂下的万条柔丝,编织了多少离情,又缝进了多少别绪,你使夫妻们肝肠寸断,又使多少情侣们爱意缠绵,泪水涟涟。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雍裕之《江边柳》)诗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折柳送别。

反而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通过柳丝的这一意象表现得何等真切,又何等凄婉。

“绊惹春风别有情,时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垂柳》)。

这首诗的开篇惟妙惟肖的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针砭时弊,讽刺矛头直指皇帝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愤世嫉俗之情可谓淋漓尽致!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3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

独自凭兰桡。

”这是柳永的一曲《少年游》。

作者借霸桥暮色、衰杨古柳、夕阳残照等一系列物象寄情,将羁愁与伤感的双重惆怅进行了强烈的渲染,字字跳荡着浪迹异乡、沦落不遇的愤慨;句句蕴涵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诅咒。

高度的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游宦漂泊的文人的凄苦忧愤的心境。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折柳象征着离别,所以杨柳往往成为引发相思、触动离愁的媒介,寄托着相思怀人之情感。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该诗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的登上翠楼去欣赏春景,忽然间无情的杨柳闯入了她的眼帘,撩拨起她的相思,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激起她对丈夫的无比思恋。

孤独、寂寞、悔恨之情便油然而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柳永《雨霖铃》中有名的诗句,它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相思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而又凄凉的画面。

因为此时是他离开心爱的人儿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还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

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的恋人越来越远,他怎么能不思念万分呢?这惹人的杨柳啊,就如同他那绵绵的相思深深地扎根于他痛苦的心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中国人民如春风中的杨柳那么蓬勃,那么多姿,那么富有活力和生机,他们在社会主义春风的吹拂下,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婆娑舞弄。

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创造力,毛泽东借春风中的杨柳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深深赞美之情。

出门顺风栽杨柳 清明前后,谷风习习,柳条依依,柳叶如眉,不禁想起温州鼓词艺人吟唱的“出门顺风栽杨柳,回家金杏满树红”的俚语。

温州人素有外出务工经商的习惯,每年清明前后,春和景明,便打点家生伙出门做生意,家人邻里预祝他顺风顺水在外地发达赚银,广进财源。

像杨柳那样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立业,叶茂枝盛,待到秋后回家时,门前屋后金杏满枝硕果,红红似火。

这虽是一句古老的吉祥讨彩的祝语,却应验当今数百万温州能人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至越洋过海在外国创业之身,像杨柳那样随土而安、异域生财。

数不尽的温州村、温州城正是温州人出门顺风栽杨柳的写照,更是温州人的骄傲。

杨柳,不仅是温州人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民族借以咏吟胸臆、寄托心志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材,侧面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杨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提到柳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油然滋生挽留客人、亲人的意境。

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之情。

到隋唐两宋更盛。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代长安东边的灞水上有座灞桥,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京城人送客至此,大盛折柳示留之风。

因而灞水两岸遍植杨柳。

南朝那位才尽的江郎曾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后人便改称灞桥为销魂桥。

唐代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怨柳树无情,实怨离人无情。

被误归李白名下的《忆秦娥》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灞陵就是指这座销魂桥。

离人在此桥折柳话别,难禁热泪。

现代常闻于歌坛的近人李叔同的《握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

杨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提到柳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油然滋生挽留客人、亲人的意境。

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之情。

到隋唐两宋更盛。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代长安东边的灞水上有座灞桥,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京城人送客至此,大盛折柳示留之风。

因而灞水两岸遍植杨柳。

南朝那位才尽的江郎曾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后人便改称灞桥为销魂桥。

唐代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怨柳树无情,实怨离人无情。

被误归李白名下的《忆秦娥》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灞陵就是指这座销魂桥。

离人在此桥折柳话别,难禁热泪。

现代常闻于歌坛的近人李叔同的《握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

怎样更容易学好诗歌鉴赏,最好举些例子,谢谢!

A考点展示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B真题回顾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提示:从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或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对“诗眼”进行赏析,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全国卷甲卷)秋 思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提示:对诗歌的赏析允许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

关于本诗的细节,如果认为是游子在匆忙之中千言万语说不尽,那也是可以认同的一种解释。

) C规律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整整11年,200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是题型的变化,即过去用选择题,放在第Ⅰ卷;现在用简答题(北京卷一般仍保留一小题为选择题),置于第Ⅱ卷。

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

上面列举的几首诗,无一不是“浅易”的古代诗歌。

(2)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

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

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二要注意作者。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

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如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如2005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四要注意题材。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

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六要注意细节。

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七要注意“情语”。

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

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D命题预测 一、命题材料基本圈定在唐诗宋词,而尤以唐诗最被看好,唐诗中又以绝句最受亲睐。

二、选择题有可能退出试卷,题型将会趋于纯主观化。

另外,古诗鉴赏的小题题量会有所增加,2005年已有上海卷、江苏卷、广东卷等三份试卷设置了3道小题。

三、就考查内容而言,近几年越考越细,大到主旨、意象、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诗法的考查上,借景抒情这种手法考得最多),小到炼字、炼句、修辞,尽在测试范围之内。

四、试题难度有所加大。

比如2004年多份试卷结合诗评设题,2005年比较阅读、赏析题的明显增多,已经显露出这种趋势。

五、评分上会进一步尊重考生对诗作的个性化解读与评价。

比如2005年上海卷第16题,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为“同意。

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

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

也就是说,考生既可以认为苏轼的话基本倾向是正确的,还可以认为这种说法有其过激之处。

E备考建议 一、强化积累。

要想从容应对古诗鉴赏这一考点,平时应注重积累,多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二、弄清术语含义。

一定要了解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如意境、风格、韵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象征、虚实、衬托,等等。

三、突出重点。

对有利于检测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鉴别能力的多篇鉴赏,备考时应倍加重视。

F练兵场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其二)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关于“故乡事”,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

初唐的王绩写过一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连问了十二个问题,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杂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

你觉得这样写合理吗

(2)你更喜欢《杂诗》还是《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1)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七言;②从题材上说,属于诗。

(2)明代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两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

你认同前人的看法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1)独问“寒梅著花未”,表面看出乎常情,但绝非故作姿态。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因此,这株寒梅就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也自然成了“我”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2)更喜欢《杂诗》。

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其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杂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

(答“更喜欢《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二、(1)绝句/边塞。

(2)不同意。

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次句写五千精兵一旦之间丧身“胡尘”,确实令人痛惜。

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

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两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

若无前两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亦难见后两句“用意”之“工妙”了。

送别亲人优美的句子是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