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学习的座右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
学习 ——高尔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
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
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
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引自《理想。
情操。
精神生活》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 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 转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军报》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转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报》 要循序渐进
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现代数学家)转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京晚报》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邓拓(现代新闻工作者、学者)转引自1979年2月27日《忆邓拓》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毛泽东引自《做革命的促进派》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现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周恩来选集》上卷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当代优秀战士、烈士)引自《雷锋日记》 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 you may never learn .(Thomas Edison , American inventor ) 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
(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 T.)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Francis Bacon , British philosopher ) 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
(英国哲学家 培根. F.)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愄难”下一句是什么
假期,我在网上找到了数学家的故事,认真的读了起来。
数学是一项重要的学科,想把它学习透彻是很不容易的,同时数学又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很崇拜数学家。
故事读完以后,我很受感动。
这些数学家没有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却能做出这么让人骄傲的成绩,真是让人佩服啊。
苏步青原来并不喜欢数学,在一位数学老师的开导下弃文从理,并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在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
还有高斯,有一次,他的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题目是1+2+3+4+5+6……等于几
高斯并没有被难住,他几分钟就做出来了,让老师刮目相看。
不过,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数学家祖冲之。
是他算出了π等于3.1415926……,从而计算出了圆的面积和周长,发明出了求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
这对人类有着很大的贡献。
而且他还和他的儿子祖暅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采用的原理是“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深有体会,更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数学才子,也见到了那么多爱国的数学家,我和他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我要以这些数学家为榜样,学他们的刻苦好学,更要学他们爱国的精神。
我还想对他们说一句话“谢谢你们。
”
数学家的遗嘱(趣味数学)
解:由已知可得妻子、儿子、女儿之间的比例为:若是生个儿子,则遗产比为——妻:儿=1/3:2/3=1:2 若是生个女儿,则遗产比为——妻:女=2/3:1/3=2:1 所以龙凤胎的遗产比为——妻:儿:女=2:4:1 ,即妻得2/(2+4+1)=2/7, 儿得4/(2+4+1)=4/7, 女得1/(2+4+1)=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出自哪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是一个反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副经典对联,让人不得不感叹于它的大气与魄力。
常常看到有识之士把这副对联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如果作者可以看到今天人们依然这样认同他的思想,一定会含笑九泉了。
现在这副对联就悬挂在东林书院内,受到往来游客的观瞻。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的名字:这副对联的作者顾宪成和他的同志高攀龙。
由于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及其知识分子等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
但封建社会的顽固本性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乎,顾宪成、高攀龙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纷纷被贬回乡。
但他们并未消极隐居,仍“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
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顾宪成、允成兄弟倡议,修复东林书院,偕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聚众讲学,并把读书、讲学和关心国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就是他们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
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以东林书院为主体的东林学派,就在读书、讲学、救国的呼声中诞生了。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
特别到明神宗统治后期,宦官弄权,边患频仍,名饷加派,人民负担沉重,政治日益腐败。
以东林书院讲学为联系纽带并逐步发展形成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东林学派,他们既有鲜明的学术思想见解,又有积极的政治主张。
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脏枉法,呼吁朝廷要惠商恤民等。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要求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
同时,也遭到宦官集团的强烈忌嫉和反对。
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竞争局面。
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而加以无端攻击诋毁。
这就是“东林党”的来历。
到天启年间,东林党人与阉党集团之间因朝政争论相互攻击达到公开不可调和地步。
天启后期,阉党魏忠贤窃权乱政,向全国颁示所谓《东林党人榜》,公开逮捕迫害大批东林党人士。
高攀龙力抗权奸,不屈逮辱,投水自沉。
同时,由政争迁怒于讲学,又矫旨毁全国各地书院,禁止讲学活动。
天启六年(1626),东林书院被限期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
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惩处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同时昭雪平反东林党人冤案。
并下旨修复东林书院。
不过,一些东林党人也只能在泉下稍许宽慰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者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末年著名宰相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过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
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
此诗的下半阙如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