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孔子 世界大同 名言

孔子有开办私塾吗

有关于他的文明礼仪的名言有哪些

诗句请附上解释。

他有开过 民无信不立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孔子说:“我想生活在大同社会” 用文言文怎么说

道之行也,天下,选贤与(jǔ)能,讲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矜(gua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关于追求大同理想社会的名人名言

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作者:有的人爱说目标很难达到,那是由于他们的意志薄弱所致。

作者: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

作者:

孔子的大同社会怎么理解

大同世界述孔子的理想世界,不是特指时代。

《礼运大同篇》[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译文]当广大而不偏私的圣人之道通达於全世界之际,普天之下的世界便是属於天下人类共有共享的。

人们选出贤明与有才能之人为民服务,大家彼此非常信实和睦。

人们不单亲爱自己之亲人,同时也亲爱他人之亲人、不止爱护自己之子女,同时也爱护他人之子女。

这使老年人能福寿至终;壮年人各有所用,而不游手好闲;幼年人有所教养成长。

并且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当和最关切之照顾。

男子做适当的工作,女子有良好的归宿。

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任人享用,但不让它们随便浪费在地上。

凡是资源都好好的保藏,且不占为己有,不坐享其成。

人人惟恐自己没有为社会出力的去各尽其职各尽其力,然而却不是自私为己。

所以一切私心小智和阴谋诡计永不发生。

一切抢盗偷盗、乱贼暴徒永远绝灭;因此这时的人外出或夜晚,门户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

这便是大同世界。

[注释]《礼运大同篇》描述孔子的理想世界。

能成就大同世界,天下就太平。

没有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这是孔子的政治政策,可惜行不通,因为人人皆自私自利的缘故。

礼运:大家皆在“礼”的道路上走,“运”行不息。

人人知道明礼,从不明白处,载运到明白处。

大同:整个世界都是一家人,人人爱彼如己。

没有欺骗的行为,以诚相待,互相援助。

大同,就是世界和平的蓝图,所以孙逸仙先生将此篇从《礼记》中提出来,极力提倡“天下为公”。

简单地说,大同乃是你我一样,没有彼此、人我、是非之分别。

人人自由,人人平等,就是极乐世界。

大道之行也:大道,就是共同遵守,而去行持的一个法则。

这个光明大道,你也可以走,我也可以走,并非私人的道路。

你修则你的大道光明,我修则我的大道光明。

这条光明平坦的大道,直接通达大同世界。

天下为公:人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自然大公无私。

若能达到这种程度,那就是天下为公。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民主政治,因他愿恢复尧舜“禅让”的政治。

选贤与能:选举国家元首时,要选贤而有德者,要选有才干,有智慧,有办事能力的人,这种人能为人类谋幸福,能为国家图富强。

讲信修睦:对于邻国讲信用,互相不欺骗,和睦相处。

言顾行,行顾言,没有欺诈行为。

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家与家之间要和睦,国与国之间要和睦。

大家讲道义,不讲利害,自然无战争。

故人不独亲其亲:因为这样大公无私的缘故,所以人人相亲相爱。

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他人的父母,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事奉自己父母的心,照样去事奉他人的父母,令他人的父母也得到快乐。

不独子其子:不单独慈爱自己的子女,也要慈爱他人的子女,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教育自己子女的心,照样去教育他人的子女,令他人的子女也得到学识。

使老有所终:设备完善的安老院,好好照顾老年人,令他们快乐,享受天年。

无挂无碍,无烦无恼,无疾而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壮有所用:年轻力壮的人,一定要在社会服务,尽其所能,贡献于国家。

不可领失业救济金,或福利金,否则成为国家的大包袱。

应该努力工作,维持社会的秩序,不可游手好闲,殃及国家。

幼有所长:年幼的儿童,必须好好教育他们,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于国家,如何忠于职守。

在这种教育长大,将来一定是优良的公民。

鳏寡孤独废疾者: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年丧父母为“孤”,老年丧子女为“独”,有残废的人为“废”,有疾病的人为“疾”,这六种情形是世上最痛苦的人。

皆有所养:令这些不幸的人,生活得到安定,精神没有威胁,生命有保障,国家设立种种机构,收养他们,治疗他们。

男有分:男人有男人的本分、地位、责任,为国为家,要尽应尽的义务。

不可好吃懒做,成为不良份子。

女有归:妇女有所归宿。

相夫教子,作个贤妻良母,这就是女人的责任。

各人安居于己之岗位,不错位、不滥权,不可男女互相争权,男主外,女主内。

各有所主,各有所守。

中国主张男女有别,为避嫌疑,男女不交谈,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为维持礼教,男女保持距离,所谓“叔嫂不授受,长幼不并肩”。

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指一切粮食和一切物资,“恶”是不愿意的意思,“弃”是糟蹋、浪费、损失的意思。

不可以将粮食糟蹋,不可以将物资浪费。

好像现在粮食过剩的国家,不可以抛到大海中,不可用火焚掉,那是暴殄天物,将来必受报应。

不必藏于己:有物资要互相交换,不必藏私,认为奇货可居,以待善价。

更不可操纵把持,应该以货易货,公平交易,这个国家没有,那个国家有,可以交换。

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如果不肯这样做,那就是“货弃于地藏于己”的行为。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是能力,所学的本领技能,不是自己专用,而是要为世界人类服务,所谓“学以致用”。

不必为己:不为己谋。

无论何事,不为自己打算,而为众生着想。

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是做人起码的道理。

是故:因为这种种的缘故,所以大家坦白率直,在世界上没有的勾心斗角的思想,没有明争暗夺的行为。

谋闭而不兴:谋是计谋,关是关闭。

计谋没有了,把争夺欺骗的门关上了,不会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骗钱,这种不正当的行为,也不会兴起了。

盗窃乱贼而不作:明抢为“盗”,暗偷为“窃”,“乱贼”是造反的人。

因为不公平,你有他没有,才发生盗窃事件。

如果人人生活安定,丰衣足食,盗窃自然消失。

人民皆因饥荒而搞革命,弄得民不聊生,十室九空,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谓“胜者王侯,败者贼”,也就是乱贼。

如果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乱贼自然消灭。

故外户而不闭:到了这种境界,没有内忧,没有外患,人人奉公守法。

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是谓大同:这就是大同世界。

人人不自私、不自利。

人人公平,人人和乐,天下太平。

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句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 ”孔子论水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一 智者乐水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

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

《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

惟有曾点(曾皙)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了,穿上舒适的春装,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

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第一,曾点所描绘的这种美妙的境界,正是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憧憬的大同世界的气象——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过着丰衣足食、自由幸福、安祥惬意的美好生活。

第二,新近大自然,与之不离不弃,融为一体,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

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

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

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

这是言内之意。

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

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

怀有大济社稷苍生宏志的孔夫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确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却不受当时的统治者的欢迎。

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孔子曾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常与冷遇和奚落相伴——“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

”(《列子·杨朱》)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孔子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

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

这牢骚话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书·儒林传》)的无奈与感慨。

尽管挫折多多,他依然汲汲奔走于列国之间,以求实现他的道德政治理想,而“不知老之将至”。

不过,孔子此言却为后世仕者指示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方向,即当仕途失意时,就想乘桴入海,绝弃尘缘。

然而,又有几人真能做到呢

难怪唐人张说在流配钦州(今广西境内),来到南海时,会发出“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的感叹。

看来,如果不是真心想作隐士,仕途失意之情靠大海是抹不平的。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 》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

这些记载在具体内容上也许与事实有出入,但孔子特别喜欢水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

而且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

也就是说,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大厦为切入点。

如《韩诗外传》对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的原因有过一大段的解释,大意是: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似仁;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似义;奔腾向前,冲过千山万壑,似勇;有深有浅,浅可流行,深者不可测,似智。

由此可见,孔子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对水的社会化、道德化认识,正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尤其重视道德教化,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一种道德学说。

而水这种物质世界普遍存在、人类须臾难离的物质,恰恰具有孔子阐发其道德思想的深厚底蕴。

水的许多特征“似德”、“似仁”、“似义”、 “似勇” “似智”等等,确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有着十分相近的特征,因而为孔子和儒家的“智者”、“君子”所愉悦。

于是,孔子便顺理成章地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意志、知识、道德培养等联系起来,这时,水也就成了体现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感性形式和观念象征,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

孔子的这种比德论的水之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许多思想家都以此来看待水之美。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在孔子对水满而覆的感叹中,我们分明又得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警示。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孟子·离娄上》)清濯缨,浊濯足,这本是水给予人们最便利、最直接的恩惠,但孔子却从这个简单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忠奸善恶、荣辱祸福主要取决于自己。

二 “逝者如斯夫”——孔子的运动观 奔流不息的川水不但令孔子赏之悦之,而且还引发了孔子无限的哲学情思。

一次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滚滚不断奔流的河水发出了“逝着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叹。

这是孔子对消逝的时间、人事与万物,有如流水般永远留不住而引发的哲思,它既有因时光流逝、功业未成而导致的深沉感喟,又具有对时间、永恒、变化等物质运动的抽象哲学问题的沉思带来的哲学感悟。

从第一层面上说,的确,时光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青春终会老去,万事万物都将成为流水般的匆匆过客。

面对短暂的人生之旅,作为天地间渺小如草芥的人又怎样度过这一生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这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孟德,面对飞逝的时光,发出了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感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这是一代大诗人李白诠释“逝者如斯”的又一种人生态度,饱含着悲观、消极与无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注》),这是毛泽东对“逝者如斯夫”的理解,表现的则是一种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笔者以为,这种领悟最能体现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本质内涵。

孔子是让人们效法滔滔东流之水不舍昼夜、勇迈古今之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以有限的生命之水融注于无限的人生事业之河。

在这方面,孔子本身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尽管怀瑾握瑜的他为了弘扬儒家之道到处碰壁,但依然如奔流的川水一样执着地、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人生的“正道”。

从第二个层面讲,“逝者如斯”给孔子及后人的哲学启悟是:物质运动犹如流水,是在空间进行的,而这种运动的不舍昼夜,永不停息,又是它的时间表现形式。

孔子不仅朴素地认识到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中,而且以川流不息的水为喻,说明了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而运动主体是流水一般客现存在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运动,是自然而然的,一切由物质的天性决定。

李泽厚先生认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生的执着,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

孔子没有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置于当时的政教伦常和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下。

一切都在流变,“不变的一”即永恒的本体就是这个流变着的物质世界本身(见《美的历程》)。

在这种哲学背景下,孔子运动观中倾注了浓厚的社会和人生情感,并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去了望、了悟和发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规律,形成了进化论鲜明的思想。

关于自然的进化,孔子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论语·阳货》)就是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旦暮的转移、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天”的意志和安排。

再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等,都是从运动的角度论述自然的变化状态。

在孔子眼里,自然世界上到日月星辰,下到草木燕雀诸物,都处在运动之中。

关于人类的进化,孔子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社会制度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夏礼”、“殷礼”、“周礼”,都是指社会制度。

这种制度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既有继承性,又有损益和发展。

孔子的这种“百代可知”的历史损益论,指出了历史的运动是前进的、发展的运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充分证明了孔子这种历史发展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就人类本身而言,孔子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孔子还现身说法,从他本人的经历和人生经验肯定人的发展和变化,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三 “中庸”思想的形成主要来自先民治水的启示 “中庸”是孔子综合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经验提出的一种择优方法论的概念。

它是辩证法与系统论思想的原初形态。

孔子认为,“中庸”是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所以盛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所谓“中”,指“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即“正道”公允,其反面是“过”和“不及”,二者都是走极端的邪道。

“庸”即常,常道,指规律。

“中庸”,指办事要“时中”,通俗地说,就是要切合时宜,把握分寸,实事求是地选择能够中道的好办法和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孔子以“中庸”为处世要旨,强调人们在思考判断问题时要“执中”。

后世儒士奉中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

那么,中庸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是水的自然形态给孔子以直接的启发。

“中”者,水流之中线也。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中庸”思想的形成,与古代先民对治理水患的经验教训总结与认识紧密联系。

在上古时期,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同洪水作斗争。

洪水,是古代先民的天敌,治理水患,是中国的一大历史特点,传说中女娲积炉灰止洪水的故事,表明了我国从母系社会开始就同洪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到了唐尧虞舜时代,中国依然是“洪水滔天”。

为了解救人民的苦难,尧命鲧治水。

鲧一味采用“堙”(土挡、堵塞)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不仅没有平治水患,反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鲧死后,禹继承了鲧的治水事业,并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以疏导为主的办法,带领人民经过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引导洪水顺低地、河流而注之海,平定了千百年来的洪水灾害。

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堤防已普遍存在,且已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

有了堤防,遏制洪水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

由治水过程中鲧的“堙”,到大禹的“疏”,再到春秋时“堤”的大量出现,标志着治水理论和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堤”也是“堙”,但堤防的“堙”与鲧采用的“堙”有质的区别,是从单纯消极的防洪进入到积极防洪的飞跃。

同时,“疏”与“堙”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采用哪种治水方法为主,要因时、因地制宜。

治水理论和实践中呈现出的“堙——疏——堤”的辩证发展过程,给孔子的理论思考以极大的启迪,使他深刻认识到:人类要去征服和改造自然,必须优选、探索成功的正道。

这就为“中庸”方法论的出台开拓了道路。

另外,历史上周厉王采取堵塞民口的“弥谤”政策,导致于无声处起惊雷,国人动乱的事实,使孔子和许多有识之士从中得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流尚不可塞,民口岂能去堵的警示。

加之孔子所处的观念社会中,“有为”与“无为”的激烈思想斗争,以及孔子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等,孔子金声而玉振之,将其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提出了“中庸”的思想。

另外,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赞颂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伟大历史功绩,缅怀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并奉大禹为“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的仁人、圣人。

这一方面表达出孔子对大禹那样的英雄圣王的崇敬,也说明孔子已从思想上把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活动视为治国安邦的大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许多文化思想的产生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不论是自然之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还是古代先民治水的伟大实践,都为孔子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源泉,也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他的文化思想。

孔子 世界大同 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