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名言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和著名大提琴曲

楼主您好,1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2 鲍凯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3 海顿: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4 :第三、五号大提琴奏鸣曲5 :琶音琴奏鸣曲6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7 :第一、二号大提琴奏鸣曲8 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9 圣桑: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作品33 拉罗: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0 艾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在这里我推荐的大提琴无伴奏。

演奏大提琴的大师:马雷夏尔(urice rechal,1892~1964)法国最优秀的大提琴家。

演奏潇洒,音色纤细透明。

马伊纳尔迪(Enrico inardi,1897~1976)意大利大提琴家。

演奏以优美厚实的音色和典雅的风格为特征。

曾应邀参与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的编定。

擅长演奏巴赫的作品。

瓦列芙斯卡(Christine Walevska,1948~)美国大提琴家。

演奏技巧完美,具有丰富的内涵。

卡萨多(Gaspar Cassado,1897~1966)西班牙大提琴家。

演奏舒展大方,充满高亢的情绪和诗一般的韵味。

(Pablo Casals,1876~1973)西班牙大提琴家。

一生主要从事演奏活动。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由他发现,他研究这些组曲多年,并将其发扬光大。

他发展了大提琴的演奏技术,为大提琴提升到独奏乐器的地位作出了贡献,深受后世大提琴家的尊敬。

让德隆(Maurice Gendron,1920~1990)法国大提琴家。

演奏潇洒辉煌,自然流畅。

皮雅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美国大提琴家。

演奏细腻精致,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西尼格罗(Antonio Janigro,1918~1989)意大利大提琴家、指挥家。

演奏明快流利,格调高雅而富于抒情性,以演奏巴罗克时代作品为主。

托特里埃(Paul Tortelier,1914~1990)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

以独奏与室内乐重奏著称,演奏曲目甚广,擅长于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大提琴奏鸣曲。

演奏技巧卓越,富有气魄和感染力。

(Jacqueline Du Pre,1945~1987)英国女大提琴家。

演奏不拘细节,洒脱奔放。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也是史上几乎最出色的女大提琴家,演奏生涯与卡萨斯截然不同,她的演奏生命其实只有短短的十年,然而即使是在她已经过世近二十年的今天,她为EMI录制的大提琴协奏曲依然是古典界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沙夫兰(Daniil Shafran,1923~1997)前苏联大提琴家。

演奏洗练、优美、富有抒情性,其颤音十分独特,被称为“大提琴诗人”。

纳瓦尔(Andre Navarre,1911~1988)法国大提琴家。

擅长演奏古典作品,演奏轻快流畅,富于歌唱性。

帕尔姆(Siegfried Palm,1927~2005)德国大提琴家。

演奏柔和优美,富有韵味,丰富了大提琴的表现力。

罗斯(Leonard Rose,1918~1984)美国大提琴家。

演奏技巧扎实,音色优美。

佩雷尼(Perenyi Midios,1948~)匈牙利大提琴家。

演奏技巧稳定,音色优美,反对炫耀技巧,注重表现作品的内涵。

泽尔海姆(Friedrich-JurgenSellheim,1948~1995)德国大提琴家。

与其兄组成的二重奏闻名国内外。

演奏技巧完美,音色纯净。

哈勒尔(Lynn Harrel,1943~)美国大提琴家,演奏表情细腻,高音区音准准确。

萨德罗(Milos Sadlo,1912~2003)捷克大提琴家。

演奏质朴稳健,有内在的热情和韵味。

斯塔(Starker Janos,1924~)匈牙利大提琴家。

演奏技巧完美,稳健沉着而富有个性,善于掌握作品特点。

奥涅格·亨利(Henri Honegger,1904~)瑞士大提琴家。

演奏摒弃追求现代技巧的时尚,注重情感的塑造和刻画。

富尼埃(Pierre Fournier,1906~1986)法国大提琴家。

演奏曲目广泛,尤以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著称。

演奏以明朗而细腻为特色,反对炫耀技巧,具有浓郁的法兰西风格。

马友友(Yo-Yo Ma,1955~)华裔美国籍大提琴演奏家。

演奏范围非常广泛,新老并收,多次获得格莱美奖。

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 ,1927~2022 )苏联大提琴家,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因与索尔仁尼琴有关系,1978年他被苏联政府开除国籍,1990年该命令撤销。

麦斯基(Mischa MAISKY,1948-)俄罗斯大提琴家 ,是世界上唯一一位随当代两大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皮亚蒂戈尔斯基学习的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称赞他为:“年轻一代大提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之一”。

斯塔克 (Janos Starker,1924-),美籍匈牙利大提琴家。

他有高人的技巧,追求质朴、刚劲的演奏。

他演奏的科达伊的奏鸣曲,把此曲技巧上的高难表现得游刃有余堪称绝活。

我的回答完了,谢谢。

希望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如果您还想知道更多

帕布罗·卡萨尔斯的人生经历

私以为马友友的巴赫没史塔克好 而且无伴奏组曲是6首,不是8首杜普雷的埃尔加是公认的富尼埃的圣桑也很好

西班牙语的音乐家怎么写

1.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于波兰,罗兹,5岁即在华沙举行演奏会,后至柏林接受音乐训练。

10岁时由约阿希姆指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此后在欧洲各地演出,名声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国。

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着不朽的地位。

唱片选粹: RCA 0902661443-2 贝多芬:四首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告别 RCA RCD 1-7156 肖邦:四首谐谑曲、四首叙事曲 RCA 5612-2-RC 肖邦:七首波罗乃兹 RCA 5614-2-RC 肖邦:五十一首马祖卡 RCA RCD 1-5492 肖邦:十四首圆舞曲 RCA 09026-61262-2 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团/华伦斯坦)RCA RCD 1-4934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 RCA 5666-2-RC 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法雅:西班牙花园之夜(费城管弦乐团/奥曼第) 2、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于德国的特博格,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1916年,21岁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钢琴大师声望,20年代曾担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

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岁,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音乐的演奏者之一。

唱片选粹: DG 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等 DG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 DG 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 舒伯特:最后五首奏鸣曲 DG 舒曼: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狂欢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3.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于乌克兰基辅,1921年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同年在波兰哈尔科夫首次登台演奏。

1928年后定居美国,娶了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女儿。

40年代霍洛维茨与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的协奏曲唱片(RCA),迄今仍为爱乐者珍视。

除1965和1968年两度于纽约卡内基大厅、80年代重返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外,自1953年起霍洛维茨基本上只为唱片录音而演奏。

他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大钢琴家,技巧高超,举世无双。

唱片选粹: RCA 7992-2-RG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NBC交响乐团) RCA GK 852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CA交响乐团/莱纳)CBS MK 42410 斯卡拉第:奏鸣曲集 CBS MYK 42534 舒曼:童年情景、托卡塔、 CBS M3K 44681 舒曼:C大调幻想曲等 DG 419 217-2 舒曼:克莱斯勒偶记 DG 419 045-2 “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 3.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于乌克兰的日托米尔,1934年在敖德萨首次登台演出。

1937\\\?1947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伟大的钢琴教师海因里希\\\?涅高兹的学生。

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鸣曲,后来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鸣曲(后者乃作曲家题献给他),被公认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首要代言人。

唱片选粹: Melodiya/BMG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Philips 442 565-2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 Philips 446 200-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伦敦交响乐团/康德拉辛) DG 415 119-2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华沙爱乐乐团/威 斯罗茨基、罗维茨基) DG 419 068-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维也纳交响乐团/卡拉扬) 5.吉利尔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于敖德萨,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

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

吉利尔斯和比他年长一岁的里赫特,被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代传人。

唱片选粹: EMI TOCE-3253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塞尔) DG 400 036-2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 DG 423 136-2 贝多芬:英雄变奏曲 DG 435 588-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约胡姆)DG 449 721-2 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DG 419 059-2 莫扎特: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贝姆) MK/Philips 456 796-2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奏鸣曲、瞬息的幻想 6.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 生于摩拉维亚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学琴,12岁时随家迁居奥地利,师从卡恩,后来进埃德温\\\?菲舍尔的高级钢琴班深造。

1948年获布索尼钢琴大赛奖,并首次于格拉茨举行独奏音乐会,此后开始驰名世界乐坛。

布伦德尔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钢琴家,1960\\\?1970年间每年在维也纳主持高级钢琴班,当今的许多钢琴家曾是他的学生。

1974年他移居伦敦。

唱片选粹: Philips 412 789-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列文)Philips 438 730-2 贝多芬:七首著名的奏鸣曲 Philips 420 071-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Philips 426 637-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死之舞(伦敦爱乐乐团/海延克) Philips 434 078-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Philips 442 269-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圣马丁乐团/马里纳) Philips 422 076-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Philips 400 078-2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克利夫兰四重奏组) 7.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于前苏联高尔基城,6岁开始学琴,8岁即登台演奏。

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教授。

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第一。

次年至伦敦举行演奏会,此后定居英国。

1968年移居冰岛(其妻为冰岛人),1972年入冰岛籍。

在同辈钢琴家中,阿什肯纳齐产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

除钢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

唱片选粹: Decca 448 125-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索尔第)Decca 448 986 2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爱乐乐团) Decca 421 453-2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帕尔曼小提琴) Decca 414 564-2 肖邦:夜曲 Decca 443 576-2 莫扎特:第八、九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克尔提斯) Decca 414 386-2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钢琴版和乐队版)Decca 448 127-2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普雷文) Decca 448 116-2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Decca 425 04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莫斯科爱乐乐团/康德拉辛) Decca 444 845-2 拉赫玛尼诺夫:图画练习曲 Decca 414 474-2 舒曼:蝴蝶、交响练习曲、阿拉伯风格曲 Decca 421 069-2 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爱乐乐团) Decca 425 579-2 斯克里亚宾:奏鸣曲全集 Decca 417 75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马捷尔) 8.科瓦塞维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称毕晓普\\\?\\\?科瓦塞维奇,南斯拉夫裔,生于洛杉矶,1948年起师从肖尔,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演出。

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

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活跃于国际乐坛。

唱片选粹: Philips 438 812-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Philips 446 557-2 巴托克: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与阿格丽姬合作)Philips 422 482-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EMI CDC 7 54578 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爱乐乐团/萨瓦利许) Philips 411 103-2 布拉姆斯:谐谑曲、叙事曲、八首小品 EMI CDC 5 56440 2 布拉姆斯: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哈瑞尔大提琴) Philips 426 077-2 莫扎特:第二十一、二十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9.阿格丽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便登台演出,被誉为“女神童”,先后师从斯卡拉穆萨、顾尔达、利帕第夫人、马加洛夫、米开朗杰里的阿什肯纳齐。

16岁时(即1957年)接连获得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两项冠军。

1965年在第七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在再次夺冠,更是名扬四海。

唱片选粹: DG 449 719-2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19 859-2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国家交响乐团/罗斯特罗波维奇) DG 419 055-2 肖邦:第二、三奏鸣曲 DG 447 438-2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夜之加斯帕/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 乐团/阿巴多) DG 439 42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皇家爱乐乐团/迪图瓦) DG 447 430-2 “阿格丽姬的名演奏” 10.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于意大利米兰,9岁首次公演,1959年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次年参加第六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夺得第一,由此蜚声国际乐坛。

波利尼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米开朗杰里为师,继续深造,乃至成为20世纪后期最出类拔萃的钢琴大师,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现代音乐都游刃有余。

唱片选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39 770-2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克雷茨基)DG 413 794-2 肖邦:练习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423 249-2 勋伯格:钢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调幻想

卡门序曲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

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

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

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

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

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

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

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

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

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

前奏曲 《卡门》的前奏曲堪称所有音乐作品中最家喻户晓的,也是最精彩的歌剧前奏曲之一。

它由对比强烈的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气氛热烈欢快,是由两个主题构成的减缩再现复三部结构。

第二部分是通常所说的“命运”主题。

在弦乐令人颤栗不安的震音背景下,由大提琴、单簧管、大管和一支短号奏出,其中独特的增二度音程人留下深刻印象: 哈巴涅拉 第一幕中卡门出场时所唱的这首著名的《哈巴涅拉》向众人表达她独特的爱情观:“你不爱我,我也要爱你;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

” 主题旋律那洒脱的节奏和带有三连音的半音下行音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华丽飘逸,活泼而轻佻,生动地表现了卡门的魅力和奔放不羁的性格。

“哈巴涅拉”,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十九世纪传入古巴,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这首《哈巴涅拉》是比才应卡门的扮演者、女中音歌唱家加莉玛丽的要求而写的,她认为卡门第一次出场时应有一首出色的歌,于是作曲家根据西班牙作曲家依拉蒂尔(1809-1865)的一首《哈巴涅拉》创作了此曲,并与女主角一起,先后修改了十三次才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这首《哈巴涅拉》。

在塞维利亚城墙边 《在塞维利亚城墙边》是卡门引诱唐霍塞将她放走所唱起的一首塞吉迪亚舞曲,音乐极具挑逗性。

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中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所唱起的这首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绘声绘色地描述斗牛的场景。

这或许是“卡门”中最著名的唱段,著名歌剧评论家纽曼(E.-Newman)说这是一首绝妙的装腔作势的歌。

它充分展示了艾斯卡密尤自高自大的性格。

歌词描述了斗牛场上的紧张场面。

而副歌中对爱情的吟唱暗示着剧情的下一步发展。

花之歌 男主人公唐霍塞的咏叹调《花之歌》可谓是一次发自肺腑的对爱情的表白。

唐霍塞从怀中取出卡门当初扔给他、而今已经枯萎的花,向卡门深情地表白自己在狱中对她的思念之情。

这首《花之歌》没有咏叹调常见的对称结构,而是源源不断,层层推进,将歌者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优美真诚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人心。

这样可以么

关于海明威

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54年度(第五十四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个人简介1926年发表成名作,作品表现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

但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选择了自杀。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

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对于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父母对他的影响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

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

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

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

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

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

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

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

他珍爱巴赫和莫扎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

从海明威在橡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

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与),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海明威作品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出,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参加一战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

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

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

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

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

海明威在头一次知道,文体像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

《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正面说,不要反面说。

”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

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

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

他旁边的一个士兵当场牺牲,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

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

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左膝盖被机枪打碎,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

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

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只差两个星期。

战争的影响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

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

”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

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

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

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处处出现。

中的杰克·柏尼斯,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侍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

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

”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

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

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和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

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

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

《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

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

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海明威和菲德尔·卡斯特罗会面初步成功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

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

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

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像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

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

”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

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刺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

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惊人成就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

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

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

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

”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

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

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的一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成名作问世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

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

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

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

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

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

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痛苦。

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

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

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享誉文坛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海明威画像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

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

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

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像在水槽里打滚。

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

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

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

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

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弥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

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

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

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

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

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弛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哈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

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

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的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

”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

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

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

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像一个狂热的童子军。

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

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

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

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

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楷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

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

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二战时期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

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

”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

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

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

海明威也是如此。

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

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偏不倚的旁观者。

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

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

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

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

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军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

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

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

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而举行的模仿秀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

他描述自己大胆勇敢未免夸大或者歪曲,但他的行动确是更像战士,不大像记者。

他在巴黎郊外一个哨所负责巡逻与查问很有成效,为莱克勒克将军部队的前进收集情报。

德军反攻期间,他在休特曼森林地带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用短武器参加激烈的战斗。

军人对他的印象比新闻界同业对他的印象更好。

他的同行生气也许是因为他态度傲慢,也许是因为他过分渲染他个人如何率领一支游击队组成的小部队解放旅游者俱乐部,解放里兹饭店。

一群记者控告海明威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战地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

海明威出庭,经过短短的审问免于判罪,后来还得了铜质星章。

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四十六岁,他给自己画的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形象已经不是铅笔勾勒的素描,而是油彩阴沉的全身像了。

还有什么呢

海明威通过言论与行动说明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都要来一个新的开端。

他在战争的年代里,只发表了为《下午报》写的关于中日战争的报道,还有为《柯里厄》撰写的、从欧洲战区拍回的电讯。

现在他笼统声称正在写一部作品,一部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长篇小说。

海明威仿佛要加强他的新生感觉似的,在一九四五年末同玛瑟·盖尔荷恩离婚,并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回到了“了望农场”,随同他回去的是他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玛丽·威尔什,又是一位记者,明尼苏达州人。

四十年代一九四O年以后海明威一次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并不是读者所期望的重头作品。

一年前他险些死于丹毒。

实际起因是尘土进了眼睛,揉后眼睛发炎,可是海明威夸大这件小事,说他在威尼斯附近打野鸭子时子弹的一点软塞进了眼睛。

他住院时决定写这部规模较小的作品。

客观情况改变不了批评界的意见,这部作品受到难听的攻击。

较温和的批评家说它“情绪厌倦”,相信海明威尚有潜力;绝大多数批评家粗暴地攻击它是顾影自怜的自我仿作。

在理查德·康特威尔上校身上,海明威自传性质的形象很突出,唠叨他无法规避的主题——死亡、孤独、爱情和勇敢——这是他四十年代经验的具体化。

此后,他不断深入到过去经验里去,仿佛怀旧能补偿艺术上的无能。

他从艺术家权充探险家又一次变为追求艺术的冒险家,这个循环过程也就接近结束了。

五十年代他先是回到三十年代,打猎和捕鱼的冒险的年代。

一九五三年,他与玛丽去非洲作狩猎旅行。

他已是满身伤痕,这一次又遇到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

第一次失事,玛丽断了两根胁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外加内伤。

虽然他开始倒运,不过还算幸运,在内罗毕医院养伤时居然能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海明威是唯一一个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讣告的著名作家)。

他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描述他在非洲的经历,但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只是连续性的两段二流水平的新闻报道。

捕鱼的收获在些。

十五年前他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现在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补回他在文学上的损失。

同时,他得到普立彻奖金,一九五四年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金,可能也是《老人与海》帮的忙。

这时,他更加使劲地排除通往过去的顽固的障碍物,走向二十年代,那时候他曾将描写斗牛士安东尼·奥多涅斯与路易斯·多明奎之间的竞争写进另一部《午后之死》里去。

成果又是两段连续性的报道,叫做《危险的夏天》,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原稿其余部分从未发表过),也写得苍白无力,读来乏味。

再就是巴黎了,二十年代早期他学艺的巴黎。

海明威还没有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就在当年写下的一大箱札记中搜索,他用回力球的术语对他妻子说,他打算“反拍写传记,回忆的传记。

”海明威夫妇回到古巴后,对菲德尔·卡德特罗获得胜利后的形势把握不住,就离开“了望农场”,迁居到爱达荷州克特钦的大型别墅,海明威在那里加工修改札记。

他去世后,玛丽·海明威在他房间里的一只蓝箱子里发现这份打字稿。

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他一定认为这本书已经完稿,只待编辑加工。

”一九六四年,此书出版,题为《流动宴会》。

六十年代一著名的《老人与海》九六O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

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

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尿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

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不清楚话,焦虑,抑郁症很严重——赛摩·贝茨基与莱斯里·菲德勒一九六O年十一月拜访过他,想请他到蒙大拿大学去做演讲,事后写道他像个“没有主意的小学生”。

一九六一年春天,他进行了二十五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

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回到克特欠不久,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扳机一齐扣动。

在《海流中的岛屿》里,海明威的受了伤、可能要死去的主人公说:“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

”当然,海明威在生活和艺术方面的探险满是死亡的诱惑。

但应当记住,海明威对于生活也同样执着。

他在《流动宴会》结束部分写到巴黎时打过一个比方,这个比方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他书中人物的生活:“巴黎总是值得一去,你带去什么东西,总会有报偿。

”编辑本段写作趣闻七支铅笔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

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

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

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此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

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

他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和旋律的配合。

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海明威照片独创一格。

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

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

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

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

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

《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

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

最终取得了成功。

求一首曲子,我找了很久很久了。

应该是叫“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写的。

下面这个网站是分贝网的,有毒的话你可以去告发我封我ID

我的54首MP3全是在那里下的【简介】《波莱罗舞曲》由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创作于1928年。

《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

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

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

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

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特点】1、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2、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 变奏;3、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 转调;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 ,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5、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

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

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

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

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

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

【情节】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舞姿优美而轻盈。

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

他们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禁地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拉威尔在该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

节奏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

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开始转调; 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 ,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乐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

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舒展明亮,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该主题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期间经单簧管反复之后,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题。

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题被作者称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风格。

两个主题在调式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续反复了八次,整个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旋律、节奏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在第三次反复时,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旋,形成了平行声部,仿佛两个调甚至三个调同时存在,产生了多调式的色彩效果。

在主题的不断反复中,力度从弱到强,不同乐器的应用和色彩不断的变化,使得情绪越来越热烈。

临近尾声,旋律突然转为E大调,又迅速转回C 大调,在不协和的音响和强烈的节奏中,以变格的方式结束了全曲。

该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

【《波莱罗》的结构及配器】A 长笛1A1 单簧管1B 大管1B1 小单簧管1A2 抒情双簧管1A3 长笛1、小号1B2 中音萨克斯1B3 高音萨克斯1A4 短笛2、圆号1、钢片琴A5 双簧管1、抒情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2B4 长号1B5 短笛1、长笛2、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2、中音萨克斯A6 短笛1、长笛2、双簧管1、单簧管2、小提琴ⅠA7 短笛1、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中音萨克斯、各分四部的小提琴Ⅰ、ⅡB6 短笛1、长笛1、双簧管1、英国管1、小号1、各分两部的小提琴Ⅰ、ⅡB7 短笛1、长笛1、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1、高音萨克斯、长号1、各分两部的小提琴Ⅰ、Ⅱ、中提琴、大提琴A8 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圆号4、小号4、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ⅠB8 短笛1、长笛2、小号4、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Ⅰ关于拉威尔:生平】1875年3月7日,杰出的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出生 在比利牛斯山谷靠边境的一个小城西布恩。

父亲是个有瑞士血统的法国工程师,曾应聘去西班牙搞铁路建设,在那里认 识了一位西斑牙巴斯克地区的姑娘马丽·德劳特,他们结成夫妇。

小拉威尔出生才几个月,全家迁往巴黎。

三年后,添了弟弟爱德华。

父亲爱好音乐,想培养两个儿子成音乐家,结果只有莫里斯走上了这条通路。

他七岁开始学钢琴,进步很快,十四岁考入巴黎音乐院钢琴预科,两年后升入贝里奥老师的钢琴班并同佩萨尔学习和声。

在班上结识了与他同岁的西班牙学生瑞卡多·维涅, 他深深羡慕维涅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曾狂热地苦练以求赶上,但由于常常被懒散的情绪支配,这种兴之所至的热情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自此维涅成了他的终身好友,总是热情地演奏他的新作。

这时,拉威尔对作曲十分热心,最早写达的两首钢琴曲《古风小步舞曲》、《百闻的景色》中的第一曲《哈巴涅拉》(1895),已经显示出他的个性。

1897年,他又向盖达尔日学对位,问福莱学作曲。

刚进音乐院不久,拉威尔就受到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喜爱波特莱尔·马拉美的诗歌和爱伦·坡的作品。

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演出的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和爪哇加美朗乐队演奏的东方音乐,深深吸引了这位十四、五岁的音乐院学生。

后来,他又接触到法国作曲家夏勃里埃尔色彩性的和声以及艾立克·萨蒂的新奇怪诞的音乐思想和音乐创作。

在他自己的习作中,也开始探索一些 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法,使他在保守的音乐院中“名声不 佳”。

佩萨尔是位良师,他总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福莱也充分认识到拉威尔不同凡响的创作才能,即使是这两位开明的教师,都感到他的音乐思想太放肆,他所运用的和声手法也过于新奇。

拉威尔总是孜孜不倦地为参加音乐院每年举行的比赛而 努力。

1901年,他决定参加罗马奖的竞赛。

罗马奖是法国政府为奖励绘画、雕塑、版画、建筑与音乐等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而设。

通过考试,获罗马大奖者可到设在罗马的梅迪奇庄园去进修三年。

自1803年设音乐奖以来,柏辽兹、古诺、比才、德彪西等音乐家都曾享受这一待遇。

但在这一年的此赛 中,拉威尔仅获第二名。

老师福莱深信他是可以拿到大奖 的,劝他第二年再作尝试。

出人意外的是,第二年他又失败 了。

1903年再次落选,福莱大为震惊,与其他几个对拉威尔的才能深信不疑的著名音乐家共同提出抗议也没有用。

到了 1905年,拉威尔已快超过罗马奖竞赛者的年龄限制,决定再作一次尝试。

此时,他已发表过《古风小步舞曲》、《为悼念一位夭折的公主而写的帕凡舞曲》、《水的嬉戏》等作品。

在考罗马奖的那几年,他又创作了《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小奏鸣曲》,已是个名扬全国甚至欧洲大陆的青年作曲家。

然而他却又一次名落孙山,在预选中就被淘汰。

为此,全法国进步的音乐家纷纷表示反对,报纸和知识界也为他鸣不平。

罗曼·罗兰撰文说,我不是拉威尔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我 个人对拉威尔的难以捉摸、过于精雕细琢的艺术并不好感。

但是正义驱使我说,拉威尔不仅仅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学 生,他已经是我国音乐学派不可多得的最杰出的青年大师之一。

……拉威尔不是作为学生,而是作为一个身份已经证实的作曲家来参加比赛的。

我佩服那些敢于裁判他的作曲家,他们又将由谁来裁判呢?”这一事件酿成一场社会风波,迫使音乐院院长泰奥尔·杜布瓦辞职,由福莱接替他的职务。

二十世纪初,巴黎的艺术生活十分活跃,蒙马台区和拉下区住着许多不满现实的青年艺术家。

拉威尔亦与一批艺术上反对保守势力、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家结为朋友,他们自 称“捣乱分子协会”,成员有作曲家弗洛朗·施密特、莫里斯·德拉日、安德烈·卡普莱、卡尔伏科瑞西以及西班牙作曲家德·法亚、钢琴家瑞卡多·维涅,稍后还有斯特拉文斯基以及一些画家、作家、评论家。

他们常常在画家索尔德的画室里就艺术、音乐、文学和政治进行长时间的、认真的讨论,彻夜地弹琴、喧闹,使周围的邻居不得安宁,不久就搬到僻静的德拉日家中聚会。

拉威尔的钢琴组曲《镜》就是题献给这个协会的会员的。

1908年他的《西班牙狂想曲》在音乐会上首演,“捣乱分子”们全部出动为之助威,生怕这部作品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实际上,拉威尔的见解远不如这个协会其他成员来得激烈,他总是温文尔雅,被人称为“道道地地的波特莱尔式的公子哥儿。

”德彪西的歌剧《佩列阿斯与梅雨桑德》于1902年在巴黎上演,它使拉威尔深受感动,这时,两位作曲家才初次会面。

1903年拉威尔写了三首管弦乐伴奏的歌曲,可看到德彪西对他的影响。

有的评论家认为他是德彪西忠实的后继者,的确,他们接受了相近的文艺思潮的影响,同样追求色彩性 的音乐效果,但从拉威尔以后的发展来看,两人在美学观上是不一致的。

拉威尔甚至对有人说他的《水的婚戏》是受德彪西的影响表示抗议。

1905年以后是他主要的创作时期,产生了《鹅妈妈》组曲、 《夜之幽灵》、一些歌曲及喜歌剧《西班牙时光》等。

1909年, 俄罗斯芭蕾舞团风靡巴黎,给拉威尔极深的印象。

他马上拿 了作品去找经理狄亚吉列夫并接下了一个任务:根据希腊神 话《达夫尼与克洛埃》写一部芭蕾舞剧。

为了写出这份精巧 的总谱,他花了惊人的心血,单是最后一场酒神宴就写了一 年。

下一部作品《高雅而伤感的圆舞曲》首演并不出色,后 在舞蹈家特鲁哈诺娃的请求下,将它编成一部情节类似《茶花女》的芭蕾舞剧《阿德莱德或花的语言》则轰动一时。

这一 成功促使他把《鹅妈妈》组曲配器,用睡美人的故事为题材, 也编成了芭蕾舞剧。

在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写作时,拉威尔结识了斯特拉文斯基。

1913年夏天,他们一起在日内瓦湖畔的克拉伦斯住了一 阵,两人合作为穆索尔斯基的《霍凡希那》重新配器。

那时斯 特拉文斯基正在写《春之祭》,看了这份总谱,拉威尔产生了 象看《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同样的震动。

在瑞士又接触到勋伯格的音乐。

这些现代主义音乐对他的影响,都在这一年他 写的《马拉美的三首诗》中反映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波及到这位音乐家,他入伍当兵,在军中任货车驾驶员。

战争对他是一场可怕的经历,他逐渐对 帝国主义的嗜杀深恶痛绝,感到德、法两国人民卷入这场战 争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不顾舆论的指责,拒绝签名支持一个旨在阻止法国演出德国音乐的组织。

1917年他的母亲去世, 更使他陷入了严重的沮丧之中,健康急剧恶化,于这年夏天 退役。

大战对他的影响在停战后还久不消失,他失眠,不时情 绪低落,写得很少。

悼念战死友人的《库泊兰之墓》,花了两 年的时间才完成。

为换一下环境,恨作精神,他移居乡下, 动手写作几年前狄亚吉列夫委托他写的芭蕾音乐《大圆舞曲》。

作品完成并在音乐会上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后,狄亚吉列夫却认为它不适合演出而加以拒绝。

拉威尔大为恼怒,两 人从此绝交。

此时,他还将许多时间用于旅行演出,几乎访 问了欧美各国,指挥演出门已的作品。

后在离巴黎不远的风景如画的蒙伏拉莫瑞村找到一所小别墅,在那里专心作曲, 过着恬静平淡的生活。

创作了轻歌剧—芭蕾《孩子与魔法》 《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曲《茨冈狂想曲》、《波莱罗》及两部钢琴协奏曲。

1932年他遭到一场车祸,头部受伤。

不久,出现了偏瘫的征兆。

曾尝试休假治疗,前往西班牙、摩洛哥旅行,仍无显著好转,自此丧失了工作能力。

1937年12月19日做脑手术无效,于28日凌晨在医院去世。

享年六十二岁。

拉威尔的生活与创作处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对艺术持有自己的见解。

他说:“严格地说,我不是一个‘现代作曲家’,因为我的音乐远不是一场 ‘革命’,而只是一种‘进化’。

虽然我对音乐中的新思潮一向是虚怀若谷、乐于接受的(我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就有一个勃鲁斯乐章),但我从未企图摒弃已为人们公认的和声 作曲规则。

相反,我经常广泛地从一些大师身上吸取灵感 (我从未中止过对莫扎特的研究),我的音乐大部分建立在过 去时代的传统上,并且是它的一个自然的结果。

我可不是一 个擅长于写那种过激的和声与乱七八糟的对位的‘现代作曲 家’,因为我从来不是任何一种作曲风格的奴隶。

我也从未与 任何特定的乐派结盟。

”他重视旋律的作用,曾对他的学生——著名的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说过:“在一切有生命的音乐中,都有一个含蓄的旋律轮廓”。

他运用的调式及和声都新颖别致,常用自 然调式、五声音阶及不解决的七和弦、九和弦等,但总是以 传统和声为基础,从不在无调性的领域里走得太远。

他所运 用的节奏则有不少受舞曲的制约。

他偏爱舞曲体裁,如法国 的小步舞、帕凡、里戈顿,西班牙的马拉加尼亚、哈巴涅拉、波莱洛等,拉威尔将这些舞曲处理得典雅情致、明晰优 美,具有法国音乐的特点。

拉威尔是位公认的管弦乐大师,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管弦乐配器的方法,充分发挥每个乐器的 表现性能,形成异常精美与华丽多彩的效果。

他的作品结构 明确,织体清晰,总的风格倾向于古典音乐的纯净优美和富 于幽默感。

而拉威尔最重要的创作特征是对技术的尽善尽美 的追求,尽管他技术高超,但对待每一部作品仍然是反复推 敲、精心雕琢,不到极端完美决不罢休。

他曾对他的传记作 者马纽埃尔说:“我的目标是技术完美,因为我确知这一目 标永远无法达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断向它靠近。

”因拉威 尔这一癖好,斯特拉文斯基曾戏谑地地称他是位“精巧的瑞士 钟表匠。

”拉威尔还是个优秀的教师,但仅教几个他感兴趣的私人 学生。

在他自己学习时期,经常以马斯奈(法国作曲家,1842一1912)的话“为了掌握自己的技术,必须研究别人的技 术”作为格言;当他教授学生时,常常给青年作曲家的一个 劝告是:“找个蓝本来临摹。

如果你没有什么要说的话,最 好还是临摹。

等到体有话要说时,你自然不会照抄的,那 时,你的个性会最明显地呈现出来。

”他也写过少量的但很 有特点的文章,对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总是充分肯定;对有 才华的青年人更是积极支持。

总的来说,拉威尔的生活圈子狭小,艺术天地有很大的 局限。

综观其作品,题材比较狭窄,作品的内容很少直接源自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多是对景物的描绘和表现童话、传说 故事等,音乐中缺乏对生活的炽热的感情。

这反映了十九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的状况下,一部分知识分子企图脱离社会现实的心理状态。

在早期,拉威尔的音乐受到印象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从后来 的发展来看,他逐渐摆脱了印象主义的美学思想的约束,写 出了一些形象清晰、生动,色调明朗,在艺术上有许多创造 并给后人以启迪和影响的作品。

他的音乐,是以法国的音乐 文化为基础的,而在充分发挥管弦乐的色彩特点上,他有着 许多的创新。

因此,拉威尔在法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代表作】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

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使得此曲广为流传。

一、吉普赛女郎·斗牛士·《波莱罗》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

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

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

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

全曲是一个巨大的“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

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的独特效果。

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

《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

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彩。

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

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头上。

《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

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

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 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

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

他的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

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斗牛士的死去。

二、儿童组曲《鹅妈妈》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 — 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

采用儿童题材 — 内容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1628—1703)、奥努瓦夫人(约1650—1705)和 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话;为儿童创作 — 这部组曲是1909年拉威尔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他们;供儿童演奏——1910年4月,这部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初次演出时,担任 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

《鹅妈妈》作为一部地道的儿童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儿童了。

但拉威尔告诉我们:“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

”可见作曲家也是怀着一颗童心来创作的。

1911年,拉威尔把《鹅妈妈》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后来又加上了两个乐章,改变了各乐章的次序,并用间奏曲把它们贯串起来,成为舞剧音乐。

舞剧由拉威尔根据贝洛等的鹅妈妈故事编剧,让娜·于加尔编舞,1912年1月首演于巴黎。

这是一出别有情趣的儿童舞剧,拉威尔特地设计了一个 小舞台,演出弗罗丽娜公主之梦的童话故事,显得分外小巧玲珑,稚态可掬。

两个扎着黄头巾的 黑孩子担任司幕和换景。

故事以睡美人为蓝本,纺车之舞一场,公主在花园里跳舞,她的保姆 坐在纺车旁。

公主跌倒在纺车上,锭子刺痛了她的腰。

当她着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时候, 朝廷群臣们围着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

接着是一系列的梦:在缓慢的小型圆舞曲伴奏下,开始了 美人与野兽的对话,后来野兽变为一个漂亮的王子。

两个黑孩子在间奏曲的乐声中调换布景。

下一个梦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们穿过树林,一路撒下面包屑,作为回家时的指路标志。

但当孩子们睡着时,小鸟把路上的面包屑吃了个精光…… 下面的场景是摆设着十八世纪中国古玩的皇宫,宝塔皇后(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

五声音阶的叮当声和锣声伴奏着东方风味的舞蹈。

王子登场,发现弗罗丽娜公主睡在仙园里。

他吻了她一下,公主就醒来了。

《鹅妈妈》舞剧在英、美演出时,常常删了拉威尔为舞剧音乐增写的两乐章和间奏曲,完全按照 《鹅妈妈》组曲五乐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园——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兽。

演的是一个小女孩梦中的奇遇,每一乐章都是以她为主角。

谁可以称的上最伟大的大提琴音乐家

巴保罗 卡萨尔斯(1876-1974),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作 曲家,被认为是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

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儿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在本世纪的大提琴家中,他的贡献最大,成 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艺术家。

他的演奏颇为迷人,无论在技巧、音色还是音乐表现上都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

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净,乐句完美,变化无穷,格调高雅。

他们许多作品的录音成 为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