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有一天,韩起对叔向诉苦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恐怕连和其他卿大夫应付往来的费用都没有。"他本以为会赢得叔向的怜惜,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相贺。
韩起不解其意地说:"我如此困顿,你不光不予怜惜,反而恭贺我,这是为何?"
叔向没有直接答复韩起的问题,而是讲了两个晋国历史人物栾书和郝至的故事:栾书贫而有德;郝至富而无道。
其中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则应享用500顷田的俸禄,可他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置不起宗庙中的祭器。但他并不以此为怀,反而愈加留意自个的道德涵养。后来他以德行广布全国,赢得了全国大众的遍及敬重和敬爱。
郝至则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中的财富达到了国家总财富的一半,可是他骄奢淫逸,贪得无厌,永久觉得自个的财富不够多,权势不够大,乃至依仗自个的财富位置肆无忌惮,鱼肉大众。结果,不光自个最终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他的家族也被满门抄斩。
叔向讲完故事,接着对韩起说:"现在,您像栾书那样赤贫,我想您也必定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对自个的道德涵养不关心,而总为自个的财富不多而担忧,那么,我叹惋都还犹恐不及,哪还有啥心思恭贺您呀!"
韩起茅塞顿开,深受启示,理解了德行比财富更主要,自个不该为赤贫担忧,而应当像栾书那样的赤贫的时分建立夸姣的德行,这才是长久之计。他给叔向跪下叩头,感谢地说:"我只思考自个的财富多少,这是亡身灭族之道。您的一席话救了我,不单我自个感谢您,即是我的先人和后代子孙也要感谢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