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语文的优美语言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也有人说“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学”的融合;更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的组合。
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注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美感是语文学科必然的属性之一。
曾几何时,纯粹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入歧途,扼杀了语文学科的美感属性,或者也知道有美感属性,就是把它置于最次要的位置。
结果学生变成了做语文试题的“机器”,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怪圈:年级越低越能考高分,高中毕业,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书,高考语文试题必须设置150分制,结果才似乎差强人意了,因为已经能够考出八九十分了。
殊不知,以百分制核算也只有五六十分,更有甚者,就是150分制有些学生也只能考出五六十分。
多么令人痛心啊。
这里笔者并不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语文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忧心忡忡:中国人学不好语文,中国人对学语文没有兴趣。
这值得有识之士的忧虑。
其实,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我们的汉语言更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
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
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热情有加。
写文章更是美差,因为作文是抒写自己美好情感、展露自己才华的绝好形式。
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科领域潜在的美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
一、展露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揭示美感,使学生学有兴趣在介绍汉语特点时,引入戏谑之语:使用中文比用英语更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因为汉字负载的信息量要比英语大得多;且英语是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很多,而汉字多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
相比之下汉字占的位置短多了;汉字的笔画按一定位置叠加而成字当然要省位置多了;另外,中文书写时,词与词之间不留空,而英语则不然,故汉语又比英语节约了空间。
而世界上每年用英汉两种文字印刷的书籍是最多的。
虽然这仅仅是戏谑之语,但确实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汉语言的自觉性,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在介绍汉字构字常识的时候就先告诉学生:汉字的方块结构体现着汉民族崇尚稳重的心理,有值得深思的美学价值;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间架结构也各种各样,这些就体现着疏密有致、对称均衡的美学意义。
所有这些美丽,聪明的学生一寻思就能把握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一种写好汉字的内驱力。
在介绍汉字的构造常识的时,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
“象形字”本身就是图画,.既简洁抽象,又显形象生动: “ ⊙ ”(日)、“”(月)“”(网)、“”(刀)、“”(木);在介绍象形字的时候,应该就用篆文入手,因为篆文是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相形字的图形特点。
“会意字”更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直观美:“磊”三石相叠,石头多;“晶”,三个太阳会聚,光亮灼人;“森”,很多树木;怪不得古人以“三”虚指“多”。
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最好借助多媒体,这样直观性更强。
学生在体验美感的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知识的熏陶.身心状态好。
学习效率又高。
学生怎会感觉枯燥而有厌学心理呢?象声词同样能给学生以美感体验。
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萧萧”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看到“西北风铺天盖地卷来,带着呼啸。
壮士的头发、衣服都被扬起,但身体岿然屹立”的画面,这是一种豪壮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中的“萧萧”也是象声词,但它又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树木高耸入云,许许多多的树叶纷纷飘落又被秋风一阵一阵卷起”的画面,这是又一种美。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雅·车攻》),这里的“萧萧”也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眼前浮现出:皮毛泛着油光的战马正一队一队走过的雄壮画面。
这时你再让学生把握象声词的巨大的想象启迪作用,学生会体会不出来吗?再说学生更会因此重视象声词的。
叹词声调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意义。
如“啊”,当读阴平时,则表示惊异和赞叹: “啊,出彩虹了!”当读阳平时,则表示追问:“啊,你说什么?”当读上声时。
则表示惊疑:“啊,你怎么啦?”当读去声并适当拖音时,则表示明白过来:“啊,原来是你。
”汉语的魅力可见一斑了吧。
有时同样一个句子,不同词语的重读表意也不同。
如:“这部电视剧我去年看过”,如果重读在“这部”,表示的意思则是“其它电视剧我可没看过”;重读在“电视剧”,表示的意思则是“小说或剧本我可没看过”;重读在“我”,表示的意思又是“其他人看没看过我不知道”;重读在“去年”,表示的意思又是“有些细节恐怕忘了或现在的情节不知有没变化”;如果重读在“看过”,表示的意总则是“不是听说而已”;等等。
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怎会不让学生心动进而留连往返?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学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汉语语言中还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语言现象。
如“我差点儿出车祸”与“我差点儿没出车祸”,形式相反,表意却一样;再如“中国队打胜了姜国队”与“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也是这样。
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的美被教师引入并激发后,学生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并感受到原来以为枯燥的语言其实美不胜收,进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原来不易把握。
笔者就从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使用通感的例子入手。
先提问:声音抽象吗?开始许多学生认为不抽象。
因为声音能让人感觉出来。
再问:声音尖、声音细中的“尖”、“细”是听觉感受还是视觉感受?许多学生开始一愣,进而恍然大悟:这是用视觉来形容听觉,感觉互通,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有无穷魅力。
更对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因为有切身体会,学习效率当然提高了,这知识点甚至有可能因此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二、揭示文学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时,要避免面面俱到,有侧重点地揭示作品的美感。
散文作品,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到感悟以及独创性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小说戏剧作品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以及字斟句酌的精妙之处;诗歌作品侧重引导学生挖掘音韵美、整齐对称美以及意境美。
散文作品,它有魅力,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即所谓的人生真谛;二是独创性的语言。
指导学生读散文时就让他们抓住这两点或其中一点,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博览,去读更多的散文作品学生必然又轻松又受益非浅。
钱钟书的《围城》能传世的真正原因不就是: “城里的人要到城外去,但城外的人想进城里去”这句独特的品悟出人生真谛的话么。
生活阅历越深的人越能品出这句话的醇味。
在研读朱自清的《绿》时,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住描写“绿”的语言的独创性。
就先让学生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中挑选一种来描写,要求三百字左右。
学生都觉得不容易。
然后再让学生从《绿》中找出朱自清写“绿”的文字,再让学生谈语言有没有创造性。
学生必然会在心中暗暗钦佩。
同时明白创新的可贵和价值。
这样之后呢,谁也不能说他们不会自觉付诸行动,自觉去探索寻觅让他们产生美感的东西。
阅读小说戏剧作品,学生常常最看重情节,情节的曲折生动本身就是充满魅力和美感的,但这不是作品的精髓部分,真正能检测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标准应该是能通过作品中的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作品的美,能从看似平淡无奇中感受到作家的独特匠心。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有一段葛朗台的语言:“噢。
是金子
金子!”他连声叫嚷。
“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
啊
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
为什么不告诉我
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让学生反复念叨揣摩这段文字,同时揣测葛朗台的心理。
学生在感悟下会觉得这语言实在精妙绝伦.把一个对金子痴迷若狂的人的心态暴露无遗了,在这样引导及品味下,学生会喜欢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那么美妙。
《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一段话也很有魅力。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又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段文字中是黛玉对两个人的回答。
初看是平常话,其实这里把黛玉时时留意,步步小心的寄人篱下的心态全展示了出来,足见作者的功力。
“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一处写黛玉和宝玉的感觉虽一样,但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细细推敲这里有无穷魅力在其中,可谓“看似平淡实奇岖”。
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戏剧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让学生有一种美感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诗歌的美感更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都能注意把握,这里就不赘言了。
三、揭示作文的美,使学生作文欲罢不能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牛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以作文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是叶圣陶老先生一贯主张的。
可是学生一说到作文就怕就头疼,逼得急了,消极应付。
这常常是语文老师最感冒的事。
笔者还是注重从让学生体验作文美感入手。
确实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动机。
首先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美点,把学生作文美的外延扩大。
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不管是成语还是刚刚学过的新词,只要学生能用到他的作文中去,就用红笔注明:成语用得好或能学以致用;作文开头有一些有特色的语言,就用红笔注明:开头美妙无比;要是用了有特色的比喻,就用红笔注明:比喻很有创造性;要是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对生活的独到看法,就用红笔注明:见解足见智慧的光芒;要是发现学生作文的思路开阔,用笔老成,就用红笔注明:有大师风范。
诸如此类。
从不吝啬赞扬的按语,而是让我的红笔迹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看到我的红笔迹,就好象看到他们作文的美丽,使他们作文有成功的快感,这样学生必然有兴趣作文了。
其次肯定学生工整美观的书写习惯。
凡是作文书写工整美观的,不仅仅给高分鼓励,更是在在大范围内表扬展示,让学生明白美观书写也能给人以愉悦,也是亮丽的风景,也是作文成功的要诀(特别在还是用手写作文的时代)。
再次是给优秀作文创造发表的园地。
除了组织学生踊跃地投稿,让学生的作文变成美丽的铅字,使作文散发油墨香味外,还利用自己熟悉的电脑打字和电脑编辑技巧,自己对学生的作文编辑打印,尽量使学生的作文无论对作者还是对其他学生而言都能产生成功的美感体验。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注重变化形式,让学生尝试各种有兴趣的文体。
如:小剧本,让学生体验戏剧语言的魅力;小学术论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学术问题,进行立论并谈看法,确立一家之言;使用规定的成语写成语短文(笔者已着手编辑了两辑)。
错综变化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不熟悉、陌生的事物总能让学生产生美感和尝试欲,学生的作文兴趣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心理学上说,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大大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令人愉悦的美感体验中必然能得到提高,且使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到知识带给他的美感,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做法符合心理科学:有些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完成认知操作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状态下,作业的态度积极,自信度高,知觉范围广阔,思维灵活,操作快捷。
在教学过程中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愉快情绪情感的教学,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反应积极,学习效率通常较高。
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美感,就是在创设令学生愉快舒畅的学习氛围,就是在把知识的探求与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欢乐和愉悦,变学习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这样就必然有持久的高效率。
让我们都来努力,使语文课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充满美感,人人喜欢。
求专诸 嬴政 要离的性格特点
嬴政嬴政即秦始皇(前259~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嬴姓,赵氏,名政(亦作“正”),是中国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及秦朝第一任皇帝,又称秦始皇帝。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赵政(赵正)、秦王政为妥,但后世多称之嬴政。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
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
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
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
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
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
因此阖闾日夜忧虑。
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
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
(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
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
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
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
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
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
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
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二. 荆轲刺秦王背景简介: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教学过程: 语言积累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嘿而逃去 祸必不振矣 北购于单于 心惛然 恐不能须臾 太子送至门戒曰 其意不厌 莫敢合从 使悉反诸侯侵地 秦王必说见臣 右手揕其匈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图穷而匕首见 卒起不意 2. 古今异义 (1)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 今义: (2)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 今义: (3)且至于燕 古义: 今义: (4)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 今义: (5)足为寒心 古义: 今义: (6)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 今义: (7)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 今义: (8)太子逢迎 古义: 今义: (9)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 今义: (10)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 今义: (11)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 今义: (12)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1)之: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居顷之 擅巴、汉之饶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2)而:盖聂怒而目之 民众而士厉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3)使: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还报 使得至前 使得毕使于前 (4)其:其后秦伐魏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后乃可图也 (5)及: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及政立为秦王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6)为: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复为羽声慷慨 及政立为秦王 (7)故:故尝质于赵 故丹怨而亡 (8)以:以术说卫元君 酒酣以往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易水以北 柰何以见陵之怨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以次进 (9)固:固去也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固请毋让 (10)虽: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有管、晏 (11)于:徙于卫 荆轲游于邯郸 北购于单于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言足下于太子也 (12)乃:其先乃齐人 其后乃可图也 乃造焉 (13)且:且至于燕 且非独于此也 (14)善: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所善荆卿可使也 (15)见:柰何以见陵之怨 偻行见荆卿 (16)过:荆轲尝游过榆次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17)因: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因遂自刎而死 因而刺杀之 (18)足:足为寒心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而欲不可足也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19)数: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数困于兵 (20)举:又举兵南伐楚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21)得: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诚得劫秦王 (22)擅:擅巴、汉之饶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23)间: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异物间进 (24)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终已不顾 不顾国家之大害 (25)发: 遂发 发尽上指冠 秦王发图 (26)然: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4. 常见实词 卫元君不用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其少时与丹欢 欲批其逆鳞哉 然则何由 委肉当饿虎之蹊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旷日弥久 乃造焉 却行为导 明不言也 致光之言 敢有所道 尽纳其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赵不能支秦 舍上舍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微太子言 臣愿谒之 今行而毋信 秦王购之金千斤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人不敢忤视 请辞决矣 既祖 持千金之资币物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比诸侯之列 至陛 前谢曰 愿大王少假借之 轲既取图奏之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自引而起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王负剑 轲被八创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5. 常见虚词 与盖聂论剑 人或言复召荆卿 荆轲既至燕 酒酣以往 相乐也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其所游诸侯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稍蚕食诸侯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燕国莫不知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幸而教之曰 光窃不自外 方急时 6. 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必入臣 太子前顿首 於期乃前曰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稍蚕食诸侯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燕王拜送于庭 发尽上指冠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又举兵南伐楚 太子受而舍之 臣海内之王者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7. 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置之匈奴 可与谋 驽马先之 使悉反诸侯侵地 以试人 欲与俱 而为治行 待吾客与俱 见燕使者咸阳宫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故尝质于赵 窥以重利 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擅巴、汉之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文意。
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2. 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 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用法句式 。
2. 对荆轲性格的把握。
3. 精彩的场面描写 。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
2. 对荆轲行为的历史思考。
教学过程:一、内容梗概(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读书击剑——盖聂论剑——句践怒斥——结交渐离——太子求计——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二. 研讨探究 1. 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句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否。
说明: 2. 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 3.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说明: 4. 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说明: 5. 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6. 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三. 拓展延伸 1.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 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
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
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
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
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
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
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
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
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
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
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
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
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
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
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3. 2002年岁末张艺谋导演影片《英雄》上映,社会反响较大,褒贬不一。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自己特殊的目光关注《英雄》,除了唯美极致的画面、精彩纷呈的武打、以假乱真的特效、恢弘庞大的气势之外,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主题正好相反,请对比一下,作一评价。
四、课后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虏(lǔ)赵王 樊於(wū)期 拊(fǔ)心 箕(qī)踞 B.戮没(lù mò) 骨髓(sǔi ) 刎(wěn ) 惶(huáng )急 C.揕(zhèn )其胸 约契(qì) 变徵(zhǐ) 提(dǐ)秦王 D.偏袒(tǎn ) 扼腕(è wàn ) 濡(rú)缕 匕(bǐ)首 2.下列对通假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B.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粹”,cuì,精粹,聚集。
C.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3.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 B.函封之 C.箕踞以骂曰 D.使使以闻大王 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常痛于骨髓 B.嘉为先言于秦王 C.燕王拜送于庭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下列加粗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拔剑,剑长,操其室。
室:名词,剑梢。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动词,遭受。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形容词,刻毒。
6.下列对课文人物性格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
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B.太子丹: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只好采取行刺的办法。
C.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
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
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
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
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五、美文欣赏: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侠客们踟蹰于史书里的血雨暗夜,徘徊在王朝中的腥风长堤。
聆听历史的深处,我的心中被敬畏和感动填满。
十年练剑,一朝刺秦。
易水河边,风萧水寒。
他命定是弱者中的强者,却又是强者中的弱者。
易水边,孤山下,车轮吱呀,衣冠纷翻。
清癯忧郁的他,如一叶薄薄的剪影随风飘逝了,只闻见茫茫白水上,引吭之歌和着高渐离击筑之音,声声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从狂歌痛饮的燕市走向易水的路是漫长的。
这回,他真的走了,毅然决然地走了。
告别了烟花般灿烂,走进了历史的风霜,只给天地留下一脉侠气清香。
司马迁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并做《游侠列传》为侠客高唱赞歌;李白的《侠客行》也对侠客们倍加赞赏。
晋人陶潜含泪而作《咏荆轲》,“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情调生动感伤。
今人陈凯歌使形如自戕的荆轲复活,波澜壮阔一部《荆轲刺秦王》,铿铿烈烈,催人泪下。
荣辱成败,豪情慷慨怎能不教人情似阡陌、心如大海
国家途穷日,英雄诀别时。
自古艰难惟一死,而荆轲却从容赴死,悲壮苍凉,感动千载。
当我们为“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侠客们激情欢歌时,却忽略了大智大勇背后的沉重。
知道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时,才明白侠义的不易。
三人按功劳大小分两个桃子,不受桃即无勇。
比较功劳以后,功劳小的两人羞愧万分,拔剑自杀;功劳大的觉得自己不仁不义且无勇,刎颈自杀。
侠为名节,为尊严,为知己者死。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英雄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侠客一诺千金,不负于人。
专诸鱼藏宝剑,聂政自剖腹亡,豫让涂漆吞炭,荆轲一去不还,又有墨家三百弟子替天行道赴汤蹈火。
侠之大者,乃大智大勇,为能一击必杀,既要殚精竭虑,又要舍生取义。
身后,还要承担着法家“侠以武犯禁”的偏见和藐视。
在主张“依法而治”的社会里,侠义还因为缺乏成文的规范和严谨的界定,被人诟病。
侠客们的仗义,在法制面前因随意性很容易伤害到秩序。
其实,法治与侠义一脉相连,在法治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祖先以“侠义”命名的朴素正义,召唤着法治时代的价值诉求。
勇于担当责任的法治政府,并不提倡高危险性质的“见义勇为”,但这决不意味着放弃“扶弱济危”的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是中国人最古老的道德传统之一。
法治不仅是“依法而治”,还包含着服从自然正义、呵护天赋人权的内在涵义。
侠义精神与现代法治秩序的成长并不相违背。
一千年前,骆宾王诗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千年后,荆轲的踪迹已全无保留,而他永绝的易水至今还在流淌。
那侠性的骨香万古流寒,永不干枯……
十句带风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冬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6、春风不相识,何时入罗帏. ——李白《春思》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出塞》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10、秋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