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屈原的古诗
唐·杜甫:夕望百丈牵江色,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唐. 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 .苏轼《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国殇》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23、魂兮归来!——《招魂》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4.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8.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1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1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1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14.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15.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1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1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19.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2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2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25.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2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2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2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2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3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
关于端午节屈原写的诗
答:1、《端午》文秀(唐代) 端午自谁言,万古为。
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屈原塔》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等等端午节屈原写的诗很多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歌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屈原
而且是屈原写的,有关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屈原诗句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端午节屈原写了什诗?我要整首诗!
《九歌·少屈原所作组曲《九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
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神,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神,因为是主管儿童的,所以称作“少司命”。
这首诗和《九歌·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倾吐内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对方眼中所见来刻画形象。
由对方的赞颂从旁表现的办法,既变换角度,又内外结合,互相映衬,诗中的每一段唱词,都是既写“他”,又写“我”,采取了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辞采华丽,又韵味深长。
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㠯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译文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xiōng,qióng),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文意分析此篇是少司命(充作少司命的灵子)与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对唱。
其末云:“荪独宜兮为民正”,则末一节为男巫之唱词。
那么,第一节(有“荪何以兮愁苦”句)也应为男巫所唱。
由歌词内容看,二、三、四节为少司命唱词,五、六节也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因为此篇演唱同前一篇是连接的,少司命、大司命已在场,故再没有下神、迎神的话,但此一篇的宾主关系与上一篇相反。
上一篇后半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故此篇开头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来赞颂少司命。
从情绪的承接来说,前篇少司命反覆表现出愁苦的心情,故此篇开头大司命说:“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一方面是对少司命这个爱护生命的女神的烘托,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为的是求子嗣。
《尔雅翼》云:“兰为国香,人服媚之,古以为生子之祥。
而蘼芜之根主妇人无子。
故《少司命》引之。
”《政和证类本草》也说芎藭根茎可以入药,治“妇女血闭无子”。
所以说,这两句不仅更突出了诗的主题,也反映了一个古老的风俗。
少司命一开始就赞叹的也是兰草,同样暗示了生子的喜兆。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是说来参加迎神祭祀的妇女很多,都希望有好儿好女,对她投出乞盼的目光,她也回以会意的一瞥。
她愿意满足所有人的良好愿望。
她同这些人既已“目成”,也就没有愁苦了。
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诚和礼敬,心领神受,“入不言”而“出不辞”,满意而去。
她乘着旋风,上面插着云彩的旗帜。
对于她又认识了很多相知,感到十分快活;而对于同这些人又将分离,感到悲伤。
这是将人的感情与神相通,体现出女神的多情。
下面一节则是女神说自己的服饰和离开祭堂的情形。
“荷衣兮蕙带”同大司命的“云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比起来,带有女性的特征。
“夕宿兮帝郊”是说自己离开后将去的地方。
《札记·月令》孔颖达正义引《郑志》,简狄被以为禖官嘉祥之后,“祀之以配帝,谓之高禖”。
则由之转化而来的少司命宿于帝郊,也是有原因的。
“君谁须兮云之际”是反过来回问大司命的话。
第五、六节都是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所唱,先是回答少司命的问话:“我等待你,要陪你到咸池去洗头,在阳阿之地晒发。
因为一直等你不来,所以在云端恍然而立,临风高歌。
”第六节描述了少司命升上天空后的情况,描绘出一个保护儿童的光辉形象:她一手笔直地持着长剑,一手抱着儿童。
她不仅是送子之神,也是保护儿童之神。
“荪独宜兮为民正
”事实上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少司命的崇敬与爱戴。
艺术赏析《九歌·少司命》的形式具有紧凑而铿锵的韵律美。
形式是诗歌的载体,诗歌让人们最直接地感受到的是它的形式,又由于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感很强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所以它自然具有韵律美,“青黄杂揉,文章烂兮”,在诗歌艺术衍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韵律,屈原以其独创的诗歌结构和格律使中国诗歌具有了一幢全新的韵律,具体到《九歌·少司命》,其韵律美主要表现在紧凑和铿锵两个方面。
《九歌·少司命》韵律的紧凑主要表现在结构上,全诗一气呵成,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迟滞。
全诗虽然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但每个部分之间的过渡平滑而自然,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第一部分是代表人间妇女的群巫合唱的迎神曲,第二部分是代表少司命女神的主巫独唱的临坛曲,第三部分是人间妇女向少司命女神询问,第四部分是少司命女神回答人间妇女,第五部分是人间妇女合唱的送神曲,这遣五个部分一环紧扣一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又自如地从第一部分流泄到第五部分,街接间不着痕迹,语言流畅富于回味。
《九歌·少司命》韵律的铿锵主要表现在格律上,其诗句或参差或对仗,起伏有致,动感强烈,“随语成韵,随韵成趣”,气韵生勤,情趣盎然。
诗句的参差,诗中比比皆是,这正是楚辞对《诗经》继承和发展的精妙之处,它除了保留《诗经》四字句的典型句式外,还将其扩展为五字句和六字句(不包括语气词“兮”),节奏在《诗经》“二二”的基磋上又增加了“三二”和“三三”,仿佛“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使其更具表现力。
在《少司命》中,“二二”、“三二”、“三三”节奏的诗句交替使用,“倏而来兮忽而逝”始人以强烈的动感,仿佛踏着音乐的节拍悠然地旋转在舞池中。
这首诗的韵律较《诗经》也有了更大的起伏和变化,也更加铿锵动人了。
同时,语气词“兮”在楚辞句式构成中的连用也是生花妙笔,对此金开诚先生曾作过推想:“以‘兮’为基点,其两端的字数如果较少,则这些字的发音用调必然悠长而近于歌唱;反之,两端的字数如果较多,则这些字的发音用调必然短促而近放吟颂” 这就形成了楚辞可歌可吟、如泣如诉的独特艺术效果。
诗句的对仗,以“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最为典型,它们情文并茂,能充分引起人们的共鸣。
就形式而言,这些诗句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持歌的格律,它俩都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育做成对偶的语句,这种工整的对仗和其前南方诗歌的发展的轨迹是一脉相承的。
就端午节和屈原写以段话介绍端午节的话,要求有个诗句。
80字左右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