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名特级教师有哪些
支玉恒、窦桂梅、于永正、张在军(方圆)、吴立岗、薛法根 支玉恒: 全国。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几十年,他勇于教改实践,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挥洒自如,幽默风趣,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风格。
他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习惯的形成诸方面,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曾应邀到全国近 200 个城市讲学讲课,受到普遍欢迎。
靳家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曾被国家授予 “ 人民教师奖章 ” 。
是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创始人之一。
原南开小学校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41 年,多次应邀赴全国各省市讲学,课堂教学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一等奖。
于永正: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共党员,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 伟: 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副局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园丁,青岛市拔尖人才。
1989 年,获得全国首届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第一名。
张伟 老师独创的“球形”阅读教学理论在全国小语界有广泛影响。
薛法根: 现任教于吴江舜湖实验学校。
1998 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1999 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教师”; 2000 年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 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2 年,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
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报刊发表教学论文 60 多篇,成为江苏省“新生代教师”的代表人物。
吉春亚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
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6 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另还撰写出版了教学专著等书籍 18 本,又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中国小学语文论坛》等报刊发表论文、教学设计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国各地举行示范课和专题讲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先进个人,其事迹被收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现任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小学副校长。
自 1978 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
她主持和参与了“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快乐学习”等多个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教学设计 40 多篇。
主编了校本教材《课改笔记》《大课程学习》,参与编写了地方教材《综合实践课程》、《走进新课程》等。
孙双金: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曾任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镇江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
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镇江市首届名校长称号,是省 “333 骨干工程 ” 中耀眼夺目的明星。
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
1989 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一书。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浙江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
先后出版了五部学术专著,他的语文课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100 多篇,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做教学观摩课并受到一致好评。
小学语文有哪些名师
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技巧文章有了过渡,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作一堂优质量的课,也要凭借教师运用过渡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统体皆活,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它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
所谓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
一堂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以进行分割切换的。
也就是说,一堂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的传授组成的。
之所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常常有其独到的妙处——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让人不知不觉。
因此,在课堂上起到一种衔接组合作用的过渡语如果说得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一、过渡语:串起全文的线。
比如上到《称象》一课,我开篇就运用过渡语“曹。
“线头鲜明,绝不旁逸斜出”。
当小朋友找到官员们的办法后,在过渡语中利用小朋友的概括评价过渡,并引入下文,是这条线形成一条曲折,在质疑当中,老师的过渡语简明扼要“小朋友,这段话中有无数个小问号,读书贵在质疑,快举起你的小手,把小问号说出来。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过渡语。
激励小朋友勤于思考,灵活运用知识。
“收线有力”这篇课文整体来看,老师
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有哪些
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 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 市特级教师靳家彦 上级教徐善 特级教师支玉恒 北京特级教师,窦桂梅 (这些是当前的)斯霞(已故) 靳家彦(天津) 于永正(江苏) 支玉恒(山东威海) 窦桂梅(北京) 孙双金(江苏南京) 周益民(江苏南通) 丁筱青(江苏扬州) 王崧舟(浙江) 李吉林(江苏) 丁有宽 周一贯(浙江) 王燕骅(杭州) 贾志敏(上海) 薛法根(江苏) 袁浩 刘军 王红(浙江) 吉春亚(北京) 许汉(广东) 张伟(山东) 武琼(北京) 杨丽娜(北京) 俞国娣(浙江) 袁瑢 霍懋征 杜蕴珍 王雷英(浙江) 孙建锋(浙江) 张志芳(上海) 杨明明(浙江) 胡军(浙江) 洪志明(浙江) ……
名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名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名师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征,那就是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对职业价值的追求。
这成了他们成长的原动力,成了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这一基质,如一座能量库,不断燃烧着工作的激情,不断喷涌着催人向前的热浪。
杨瑞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杨瑞清从当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毕业了。
作为一个优秀毕业生,他有很多的选择,他最后选择去了农村,当一名乡村小学的教师。
他说:“我来自农村,看到农村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能上好学。
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伟大精神,强烈地感召着我,我决心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他把到农村去当教师当作自己人生的大事。
这是杨瑞清人生中一次重大的价值选择,表明了他的价值追求。
由于工作出色,县委把杨瑞清放到了县团委副书记的位置上,但四个月后,他申请返回了村小。
他说:“团委不缺我一人,但是农村教师不能再少我一人。
”这是杨瑞清面临的第二次价值考验,他再次做出了自己的价值选择。
在日后的工作中,他把农村小学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验、来研究,把教育的理念提升为教育信念,怀揣着教育信念走向教育理想。
他的信念和行动是:小学校,大教育,走村小联合、城乡联合和国际联合的大教育之路;小学校,大文化,以爱为核心,实施赏识教育,构建尊重学生生命的大文化;小学校,大事业,办小学,做小事,将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成就大事业,以培植民族的未来,创造农村教育的明天。
他说:“乡村教师完全可以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
”这就是杨瑞清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追求,他以他植根于乡土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动告诉我们:名师应当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创造。
其一,教师的价值在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对事业的爱有多深,事业的成功率就有可能有多大。
一个不爱事业的人,即使有才华、有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名师。
大凡名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上都铭刻着一个大大的“爱”字。
这种爱,如斯霞一样,把童心和母爱统一在一起,锻造了教育的大爱。
其二,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
尼采说得好:“你们要做个未来的创造者、耕耘者和播种者——真的,要成为一个无价的贵族
因为一切有价的东西都值不了什么。
” ([德]尼采,《尼采格言集》)是的,“有价”并不一定“有价值”。
那么,价值在哪里呢
尼采说,在于新荣耀:“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在于你们的意志,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新荣耀
”的确,名师的眼光总是向前的——向着前往的地方,名师的姿态总是一种“将要”的姿态——将要向新的目标前行,将要有新的理想,将要有新的创造。
尼采后来说得非常透彻:“所谓天才——不过是寻找更高的目标,和前往那里之手段的人。
”名师总是在给自己竖起一根根标杆,随时准备去跨越。
其三,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幸福的理解。
名师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辛劳,但他们却有比别人更多的幸福的体验。
他们认为,只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才能成为幸福的源泉,只有具有“做不完”性质的事情才能保持生命的冲动和创造性;孤独的人无法得到幸福,和孩子们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种自己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总之,名师的幸福观建立在对教师生涯的价值体验上,这种价值体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不断推动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历史不断证明,对教师生涯价值的认识与追求,在他们心中筑起一块精神高地,引领着他们向高峰攀登。
基质之二:安静与不安分——名师成长的心理特征。
名师的心态似乎很矛盾,即安静又不安分。
说其安静,是因为他们保持内心的平静,远离社会的浮躁,远离功利的诱惑,以一颗平常心读书、思考和研究。
但是这种安静或平静,绝不是一种封闭和停滞,而是像一座湖,湖面上是平静的,而内里却是汹涌的波涛,周国平先生称之为“丰富的安静”。
的确如此,安静让他们获得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而不安分又使他们处在不断想突破的状态。
这种不安分实际上是对现状的不满足,只有不满足,才会力求改变。
大画家吴冠中说:“我的血液里有颗“不安宁”的种子,像含羞草,一碰就哆嗦。
”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说得好:“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快乐。
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李吉林的内心深处就长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她也没有忘掉自己的理想,内心涌动着创造的激情。
她说:“记得在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里,在那些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我常常默默地在灯下读着鲁迅先生的杂文,并常常念着这三句话:第一句是普希金说的,‘心憧憬着未来’。
第二句是高尔基讲的,‘我从小就是在和周围的环境不断斗争中长大的’。
第三句就是毛泽东说的,‘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
……我没有低头,我没有抛弃自我,我警惕着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
”事实正是这样,“文革”一结束,她立即投入教学改革实验,在情境教学形成框架,概括出基本要素之后,她想的是:情境教学不仅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它同样属于整个小学教育,因为儿童的发展需要它。
于是在情境教学起步的12年后,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从空间、心理距离、主体、目标这四个方面比较科学地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各科教学中进行着以情激情、以智启智的实验。
教育是离不开课程的,情境教育必须有与其理念相适应、相匹配的课程来支撑,于是李吉林又开始了情境课程的探索,期望通过情境课程使情境教育具体化、大众化,便于更多的老师操作。
在2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终于构建了情境课程的范式。
如今,她想得更多的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儿童的情境学习……这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用李吉林的话来说,就是“我深感激情和想象也让自己变得聪明了。
不断鼓足创新的风帆,才能驶向金色的彼岸”。
教师的工作特点之一是重复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大体如此的课程、教材和学生,渐渐地形成了制度化的工作习惯。
重复可以使教师日渐成熟,形成可贵的经验,也可以使人走向成功,但绝不会使人有更大的发展。
据说冬天雪地里的野兔出来觅食,非要踩着自己走路留下来的脚印,否则会躲进洞里。
猎人在兔子留下来的脚印下安上陷阱,上面伪装、复原。
野兔踩着脚印向前,不知道陷阱正在前面等着它。
结果它踩下去,掉进了陷阱,终被猎人捉住了。
野兔的失败正在于太相信自己重复走路所形成的经验。
经验是可贵的,但又是危险的。
李吉林说:“我的工作看起来是重复的,但我从来没有重复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
因为每天她都有新的想法、有新的设计、有新的创造。
名师的内心安静与不安分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创新与成功的心理特征。
安静是一种心境,安静是一种修养,安静也是一种状态,潜心读书、悉心研究、安心实验,绝不意味着甘于平淡、惯于平庸;安静也是一种蓄势待发,是创造的前奏,是为了厚积薄发。
不安分,则是一种创造的欲望、突围的渴求,是一种汇集的激情、想象与冲动,它要冲破已有的认知平衡,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求得新的平衡,再回复到平静的状态。
安静是为了创造和突破,不安分是为寻求新的安静。
名师就是在安静与不安分的状态与交替中,不断地向前向上,求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有追求的教师应不断地向自己提问:我心中有“不安分”的感觉吗
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吗
基质之三:文化底蕴与才情——名师成长的能量与优势。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空间。
最近,有三份材料常常触发我的思考。
一是《钱伟长六十余年的报国路》。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当有人问钱伟长的专业究竟是什么时,他总是强调他不变的那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二是《章培恒以“人性”修文学》。
近来,章培恒的洋洋170万言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著》,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极大关注,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
他曾回忆自己求学和学术生涯中老师对他的教诲。
其中,蒋天枢先生教他怎样打基础:学文学不能光学文学,应该对文学周边的一些学科也好好地下功夫,甚至开始的几年,根本不要读文学,而读语言文字和历史。
三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一张上世纪30年代教师进修课程表。
学校规定,教师每年都得到大学里进修,进修的课程顺序是,首先选修与所教学科不同的学科,其次选修与任教学科相邻的学科,最后才选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
以上三份材料,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应在哪里着眼,应在何处着力。
钱伟长不是没有自己的专业,章培恒的文学史专业肯定很有功力,当年的南京师大附中老师的学科专业也肯定相当出色,为什么却说“没有专业”,抑或先选修其他的专业或学科
这既说明,专业之间不是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更说明,专业的发展应当有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厚的基础。
如果说学科专业是一株绿苗的话,那么它只有在丰富的文化土壤里才能生长得茁壮。
名师成长亦概莫能外,一个文化背景单薄、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师,视野不可能开阔,底气不可能很足,专业也不可能很强,当然离名师的距离不会很小。
与文化底蕴联系在一起的是才情。
且不说是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辜鸿铭那些大师,才华横溢,情趣高雅,就说当下的中小学教师,大凡有创造性的、有魅力的、受老师和学生喜欢的名师,都有丰富的情感,无不透出才气。
名师培养、名师成长不必回避个人的才情问题。
正是才情成了名师成长的一个重要基质。
这里应该说到于永正。
大家说于永正有演员的素质、诗人的气质、画家的眼力,当然,更有教师的智慧。
他的课寓庄于谐、妙趣横生,一股子的灵气,举手投足都是“戏”,一切又那么自然和真实。
这一切,离不开于永正的学习以及他的艺术才华。
他自己这么评价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志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应该说,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尤其是音乐对我的熏陶。
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首先步入艺术的殿堂,而后才步入了教学的殿堂,当然仅仅是‘步入’而已。
”在他家客厅里,你会看到他亲自画的一幅幅京剧脸谱,构图讲究,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在教研活动中,你会听到他大嗓小嗓都有的京剧唱段,清丽、委婉、悠长以及他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无穷的韵味;在他的书房里,迎面向你扑来的当然是那一排又一排的书。
是的,才情总是和艺术联系在一起。
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把尼采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再演绎一下,就是如果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才情,教育教学将会是一个错误——因为,这样的教育教学拨动不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刺激不了学生的情感神经。
名师不是艺术家,但艺术才情可以成就一个名师。
当然,我们关注教师的才情,绝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情致、才华,也不是矫情和作秀。
才情应是文化田野里自然盛开的鲜花,是丰富的心智里流淌出来的灵气。
当文化铺就了名师厚重的底色,才情则会是那底色里跳跃着的亮丽的色块。
基质之四:敏锐、灵感与独特的见解——名师的思维特质。
名师的思维呈现着一些特点。
他们都很敏感,常常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反应,把有用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丰富,不断调整,不断概括。
他们常常有灵感的火花迸发,脑海中总是跳跃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点点滴滴,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则会时隐时现,虽互不相联,却总是在一起碰撞,忽有一天,这些想法串联到一起,于是一种新的想法产生了。
他们常常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在众多的议论中总有自己的见解,在虚心倾听中有一种坚守,在长期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主张。
他们既很感性,又很理性,往往在深层次上思索,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因而活跃中不乏严谨,感性的表达中不乏深刻。
我们可以孙双金为例。
自从获得全国阅读教学一等奖以后,孙双金一直苦苦探索着语文教学的真谛,总想概括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与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萌生了自己的好课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堂课下来,学生要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声有色。
世纪之交,他提出一堂好课,应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到兴奋、激动,有主人的感觉。
后来,他在登山时,突发奇想:上课不就好比是登山吗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怀着好奇和热情,选择山路,选择工具,选择方式,从出发点开始,时快时慢,驻足观赏,攀越障碍,登上顶峰……但是,他总觉得这些都是事物的表象,虽很形象生动,却缺少理论思辨。
在梳理过程中,两个关键词总在脑海里跳跃:情感、智慧。
2003年他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任校长。
一天,他走到楼梯口,一眼就看到柳斌给学校的题词:“含爱生情怀,有育人智慧”。
一情一智,和他原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又自然地进行了整合。
就这样,情智教育、情智语文的命题应运而生了。
这一命题看起来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是经历了教育现象、问题、本质等丰富的深刻的思考以后而形成的一种主张。
的确,名师常有灵感,灵感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思维者的即兴智慧。
它常常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
冯骥才说,灵感“是上天对艺术家的心灵之吻。
是对一切生命创造的发端与启动”。
那么我们只有束手等待它吗
当然不是。
“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
……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冯骥才,《灵感忽至》)这种“守住”表现为对灵感的邀请,正如柴可夫斯基说,灵感在你的再三邀请下才会来你家作客。
“一再邀请”正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作客”才是灵感的不期而至。
亦如余光中所说,“灵感不会拜访懒人”,只有“保持对生命和对语言的敏感”才会有“突发而至”的“心灵之吻”。
名师的成长经历及经历中的故事竟如此真实地与冯骥才他们的论述自然吻合,不难看出,名师与大师总是心灵相通的,总是有共同的规律可依循。
其实,名师的灵感往往是一种感悟思维。
感与悟都与心相连,以心为本的思想是它的精神文化本原和特质。
感悟思维乃是中国智慧和智慧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其优势就在于,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是理论与材料之间的桥梁,材料靠悟性来点醒,理论靠悟性而灵动而入化境。
中小学教师不是专门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总是生活在实践中,每天都有许多鲜活的案例、经验悄悄爬上他们的心头,感悟思维的材料和机遇最丰富。
正是感悟思维锻炼了各种名师的思维品质,提升了思维水平,形成思维特点。
如果我们的胸腔里永远跳跃着那颗敏感的心,如果我们的脑海里永远活跃着感悟思维,那么,教育灵感与智慧将会常常来拜访我们。
名师的基质还可以做更深入的剖析,寻找出新的元素,而且名师更具个性,可以寻找出不同名师的独特之元素。
这永远是一个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不过,我还是想做一个小结:名师的基质实质是反映了名师的心智。
名师的心智是丰富的,总是在不断的修炼和完善中。
我与年轻的特级教师周益民保持着联系,每次交谈,他总是给我送来新的信息、新的想法;我总觉得在电话的那头,是一个沉潜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化中的一位读书者、思考者、研究者。
我总觉得他的心灵像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永远不会停歇的涌流。
这样的心智,定会孕育名师新的基质,又在新基质的推动下,把心灵向未来敞开,时刻听从“教育家办学”的召唤。
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课
开学的第一节课很重要,是老师的第一次亮相,第一印象如何,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师生交流,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而不一定马上上新课,进入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而是要在上课本新本内容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学习前的“热身”,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很有必要的,不要以为每个同学的都懂得这样的常识,而不加理会,会给接下来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下面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的准备。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知识的准备,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浏览教材,了解老师要上课时有关内容的大概轮廓,这样上课时心中就有数,就能配合老师的上课,有目地有重点有所侧重地听课,不至于被动,这样在学习上才能更主动,效果会更好些。
二是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要求每个同学在教师进教室前摆放好有关的学习用具,将课本及相关内容翻好。
这些虽然是小事,但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同学们情绪,让大家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是心理上的准备,要求学生要适应老师,注意多发现老师的优点(如博学呀、幽默等),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不要拿着放大镜或戴着有色镜去看别人,自己远离别人,其实,心灵上能容纳别人,接受别人,好与人打交道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学习前拥有这种优秀品质呢。
当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学会与各种性格的老师打交道,自己也受到各种行为的影响,因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会使自己的个性更完善。
我们知道,太阳也有黑点,人的手指也有长知短,老师当然也有不足,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了。
大家也听说这样的故事,同样一是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瓶水,而悲观的人则说,只有半瓶水了。
所以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以良好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他心理调整如小学开学准备初中开学准备高中开学准备大学开学准备还要注意少想上一节课、课间发生的事,多想一些愉快的事情等,才能激发自己兴趣,活跃自己的思维。
二、要求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课。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将课堂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因此听课时要讲究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解时要注意听重点,听思路,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能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重点呢
一般是教师板书的内容,课本有图解的,老师重点强调的,课后练习又有的相关内容。
再是要学会排除干扰,一些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上课到半出去拉尿,课堂上吃东西,不学会控制自己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如听MP3、看MP4等,这些不良行为要自觉杜绝,这些行为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不需要在此强调的。
三是要培养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便在学习上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学得好了,自己就会更爱学,这样才形成良性循环。
要求大家在心理上要战胜困难,在意志上自己先要坚强,“在我自己的学习字典上没有困难两个字
”,“我就对生物感兴趣
”,你可以假戏真做,就是本来还不感兴趣的,你就当作真的感兴趣的,接下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兴趣。
在课堂上勤做笔记,努力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上面,跟随老师的思路转,上课就不容易打瞌睡了,天长日久就能充分自己的大脑潜能。
三、要求课外及时复习。
我的要求不高,就是每天利用课外几分钟的时间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就是大概看一遍就可以了,不用担心记不记得,看总是比不看的好。
根据艾斯浩宾自然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以后就很少忘记了,如果能及时复习一次,就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遗忘的数量就大大减少。
大家要充分利用下面的一些记忆规律:如记忆的最佳时间是早晚,对遗忘不要有心理顾虑,这是正常现象,如每天自己记100个问题,假设忘记80个,还记得20个,明天还是如此,这样下去,虽然忘记很多,但累记下来的记得也会很多。
人要是有信心有目的地记东西,记忆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记住对自己有用的名字、手机号码,谁不记得呢
重复记忆效果也不错,对一个问题重复三次以上就很牢固地记得,不信大家试试
当然记忆的方法很多,如比较记忆、图表记忆、识图记忆、理解记忆、多通道记忆、顺口溜记忆等,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
大语文到底是什么概念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基本信息中文名:大语文定义:“大语文教育”的简称精髓: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内容:小学一二年重点:听与说创立者:特级教师张孝纯相关推荐语文报社《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语文学习1979年创刊中学语文期刊杂志语文与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2022年教育部组编、人教社出版的教材语文素质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语文上内在品质小学语文教材语文素养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崔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钱梦龙教师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窦昕K12教育专家于永正徐州师范学校鼓楼区教研室主任语文教育改革一个专有名词张在军小学语文教学出版,教育期刊语文报语文教辅语文语言文才心理学之一大语文概念 大语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大语文 大语文国学堂基本定义1、语文“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1905年,中国官方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与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
正在加载语文课本2、“大语文”“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
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
“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包含内容(一)、小学一、二年综述: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孩子记忆力的真正黄金季节,也是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有感《我怎样教语文》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永正老师所撰写的。
于老师是我所崇拜的名师,他的“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曾深深地影响了我。
于老师的课,我没有机会亲自在现场听过,但他的语文教学实录(文字的)及教学录像,我却看了无数多次。
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
学生在他妙趣横生、富于逻辑思维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
“有滋有味”地学习语文来自于永正老师对教材的精心处理,也来自他对学生的善待。
于老师的这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写的是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写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写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是关于作文教学的。
四辑都是用叙事方式写的,现场感非常地强。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于永正老师的回答是,留下语言,积累了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能缀字成文;留下了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我觉得这是说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也就是说明白了语文教学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在谈到写字教学的时候,从字里行间,我充分感受到于永正老师娓娓道来时的神采飞扬,因为在徐州市,他们学校学生写的字是公认最漂亮的。
连霍懋征、斯霞老师都非常佩服。
于老师与他的同事认为写字不只是写字,而且是可以育
学生上课说话怎么制止
学生上课随便说话怎么办
学生上课随便说话(学生插嘴与上课内容有关的除外)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我想下面几个措施可以减少或者杜绝这一现象。
一、教师提前一分钟到教室 学生下课的时候可能玩得很疯,很投入,上课铃响了也听不到。
这个时候教师去上课,就会看到学生仍然是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
所以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教师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我觉得教师能够提前一分钟到达教室,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上课的状态。
如果学生还是我行我素的话,我们也不要急于发火,因为发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越弄越糟。
这个时候如果面广的话,我们可以不说话,用平静地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当学生看到你马上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投过赞许的目光,让学生知道您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个别学生没有静下来,您可以大声地叫出他的名字,不要说别的,保准他会马上静下来,毕竟这个时候被点名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二、用沉默加表扬的方式来制止 如果在您的课堂上出现大面积的学生说话(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这个时候您很生气地大声吼着:不要吵了
保证没有学生会听您的,如果学生会听您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法不责众,所以我们不如以静制动,可以暂时把课停下来,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他们。
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意识到不对劲了:怎么老师不讲课了
一想,明白了,就不说话了,接着就会有更多地学生明白过来了。
如果还有个别学生不识趣,还是在不停地说,我们还是不要当时就批评他。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批评他,他可能会反驳:其他同学说话,你怎么不批评呢,怎么单单批评我
您说是批评还是不批评其他学生呢,批评吧,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反感;不批评吧,他会觉得老师被他说中了要害。
这个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把面稳定下来,再抓他这个点就轻而易举的事了。
做班主任工作就是这样,先稳面,再抓点。
我们用眼光死死的盯着他,其他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看着他,注意一定要一直看到他不好意思低下了头,才可以把目光收回来。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较量,这次不收服他,下次他还会给你制造麻烦。
不要小看目光,很少有学生能够忍受老师这样长时间地盯着他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公共场所,你即使是在人家背后盯着人看,人家也会感受得到,觉得浑身不自在。
如果你是盯着一个大姑娘的话,说不定会招来一顿臭骂甚至毒打。
等全班学生都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论功行赏了,表扬那些没有参与说话的学生。
表扬了他们实际上就是批评了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
当有个别学生在上课乱说话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只不过一定要眼睛盯着他再表扬全班学生。
他当然心知肚明,会不好意思的。
如果他不知悔改的话,全班学生也会发出嘲笑的声音。
学生上课随便说话,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是老师最反感的问题行为,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原则是在师生民主平等消除逆反心理的前提下,一边通过说服进行品德教育,讲明随便说话是侵害其他同学学习权利的道理,一边依据心理学理论,采取具体的教育方法进行解决。
1.二分钟铃响后安静不下来。
二分钟铃响之前,班主任老师提前出现在教室门口,铃声一响,提示学生:同学注意,铃声正在向我们提示什么
老师强调铃声,而不是本人的声言厉色。
经过一个阶段的提示,肯定学生的进步,再问:如果老师不来提示,铃声响过,大家能自觉安静下来吗
学生回答做得到。
再问:如果有的同学忘记,由班长提示,能不能听从
回答能。
而后,问题基本解决。
理论依据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给学生铃声的刺激效应,而不是老师的呵斥。
2.上课随便说话,包括新课和自习课。
选择两节课进行对比试验。
如选择两节自习课,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如30分钟)预习若干英语单词(如30个),对学生随便说话,教师有意放松管理。
当堂听写,检查效果。
课后统计正确的和错误的数据。
再选择一节自习课,同样的预习时间限制,同样的英语单词个数,声明第一次是老师有意的放松管理,让同同学了解课堂秩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这一节课只准专心复习,不准随便说话。
复习后,也当堂听写检查效果,也统计错误和正确的数据。
然后将课堂秩序不同的两节自习课的复习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作出结论。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保障学习效果。
理论依据是品德教育的三种教育模式的从行为指导切入的教育模式。
让学生体验到两种行为,两种学习效果,就能从随便说话无所谓,向情感上喜欢遵守纪律转变,而抛弃上课随随便便的习惯。
大多数学生的上课说话就能解决。
3.个别学生的上课说话。
在大多数学生有进步的前提下,对还没改正的个别学生直接谈话。
向他陈述同学们的进步,指出他的问题。
然他自己找解决的方法。
如果他没办法,给他出主意,一个办法是自我约束,学会自己管自己,办法就是自己在桌上放一张提示小条,写上:自己管住自己才是真正男子汉。
上课时时自给提醒自己。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约束不住自己,主动找同学帮忙,让周围同学监督自己,只要发现有随意行为,在不影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原则下,进行提示。
如前边的同学可以向他伸一下指头示意,而旁边的或后面的同学轻轻碰他一下。
两种方法让散漫学生自动选择。
如果他有强烈的自尊心,一定不让同学帮助,而自行解决,这就激发了他改正缺点的意志。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学生之间互相影响教育的新模式。
4.屡教不改的学生上课说话,周围同学反映强烈。
对于无所顾忌,屡教不改的极个别学生,向他施加舆论压力,强迫他服从。
由两个班干部带领,让他向被他影响的周围同学逐个进行采访,由于自己的上课说话肆无忌惮,给同学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并记录同学的陈述。
回家写认识,包括同学对自己的反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今后改正的办法。
公开向全班同学道歉,并请求全班同学帮助监督。
这些方法运用的前提是①教师已经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相信老师,虽然有缺点,愿意改正。
②道德主流舆论正在形成,歪风邪气不成气候。
③品德良好学生骨干正在产生,教师有了依靠的力量。
有了这些基础,这些教育方法才能产生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