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法制,抓从严
这就是中国梦
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法制,抓从严”就是中国一个梦,祝你幸福快乐
为什么要行法治抓从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求“行法治,抓从严”安全责任大讨论发言稿,在线等
提起安全人们都知道他的重要性,每一次事故,令人毛骨悚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就化为乌有,不论是给个人、家庭还是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矿上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下面就关于安全事故我个人的观点和大家做以下分享。
一是责任心不强:有的人由于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事马虎大意,安排一项任务给他,没能尽职尽责,敷衍了事,随随便便,觉得给老公家干活应付交了差事就行,这样难免埋下安全隐患,危害不小。
轻者质量下降,重者人命关天。
美国的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也就是说每发生330起意外事故,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这也就是我们工人口中经常说的长点、短点,大点、小点或者紧点、松点“无所谓”,一个无所谓,两个无所谓可能真的无所谓,但是很多个无所谓加起来那就真是有所谓了
二是存有侥幸心里:有的人出于图省事、怕麻烦,心想,这么简单的事,干活时小心一点不就行了,不会出事的。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来,事故瞬间就会发生。
所以,请我们的员工明白,我们的安全操作规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在哪儿冒出来的,它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给咱们后人筑起来的一道安全屏障,“条条规程血染成,无需再用血验证”。
三是员工的认识有限以及存在惰性:谁都怕麻烦,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想着简单的,不动脑筋的工作,想着干活就可能会出事,不干活就没事,都藏着掖着。
用这种态度干工作铁定是干不好的,而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从而忽略了许多的环节,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比如:对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很多地方都做不到位,或者说是认识不够,思想里没有那样的意识。
四是管理上的缺陷:安全检查落实工作困难,隐患排查以及员工的教育工作不扎实,岗位危险源认识不清楚等都是事故频发的根源。
但是这些根源我主要想在客观原因上进行分析,一是厂里面的设备陈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机加工的需求;二是工人工作的厂房已经是危房,急需修建现代化的厂房;三是综采车间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是废料堆加库房,工作空间严重受限。
四是厂里面的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
所以,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长期以来面临的艰巨任务。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工作,谨慎一辈子。
二是加强岗位危险源辨识力度。
各岗位都处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就相应的存在不同的危险源,要员工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哪些伤害,自觉地,主动的防止受到伤害。
三是关键人物关键抓。
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班组长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历程度的体现,抓好了班组长这一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
并通过班组长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
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
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老习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干标准活。
让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就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材料,做到警钟长鸣,警示高悬,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
所以,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长期以来面临的艰巨任务。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工作,谨慎一辈子。
二是加强岗位危险源辨识力度。
各岗位都处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就相应的存在不同的危险源,要员工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哪些伤害,自觉地,主动的防止受到伤害。
三是关键人物关键抓。
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班组长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历程度的体现,抓好了班组长这一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
并通过班组长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
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
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老习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干标准活。
让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就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材料,做到警钟长鸣,警示高悬,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
如何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到实处
法从严治军是古外军队建设遵循的普遍规律,是我军的传统,是我军战胜强敌和发大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必须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转变观念,保证依法从严治军的落实从“经验型”向“法治型”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同志重人治、轻法治,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和个人经验办事,抓工作不认真研究相关的法规制度,随意性比较大;有的背离法规制度,搞“土政策”、“土办法”;有的摆不正权与法的关系,忽视运用法律法规建设和管理部队。
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同志治军带兵还停留在主要靠经验、靠权威、靠行政命令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式上。
我们要积极适应以法制化为标志的治军方式的变革,强化法制意识,使依法从严治军成为我们的习惯思维和主导理念。
从“单一型”向“整体型”转变。
如果把依法从严治军仅仅看作抓行政管理、预防事故案件,把依法从严治军仅仅看成是业务部门的事,是一种典型的狭隘观念。
依法从严治军是我军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覆盖了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它不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党委、各级领导的共同职责。
各级党委、领导必须把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都纳入从严治军的全局来思考和谋划,真正使依法从严治军进入决策、进入工作。
从“突击型”向“经常型”转变。
从严治军贵在经常、难在经常。
现在,一些单位存在着“上级强调抓一抓,上级不讲就放下”;“出了问题抓一抓,事情一过就放下”的现象。
突击式的工作方法虽然能够见效于一时,但从严治军绝不是靠一两次突击行为就能够实现的,必须抓好经常性落实,把功夫下在平时,把要求严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平时。
特别是对条令条例规定的每日每周每月必做的工作,不论部队担负什么任务,不论环境如何变化,不论上级是否要求和检查,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好。
抓住关键,体现依法从严治军的本质学法知法。
从严治军的前提是知法、懂法。
我军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已经建立了以《国防法》为龙头、以条令条例为主体、与国家法律制度相适应、基本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军事法规体系。
如果学法不多、知法不深,就谈不上落实条令法规,更谈不上依法从严治军。
所以,必须抓好条令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制素养。
守法用法。
近年来发生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落实安全规定,严重违反条例。
血的教训警示我们,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早晚会出事故。
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切实做到:严格落实,不搞变通;全面落实,不留死角;全员落实,不漏一人;经常落实,不挂空挡,形成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自律的良好局面。
从严执法。
贯彻从严治军方针,应当杜绝三种现象:一是只强调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而忽视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二是发生问题隐情不报;三是处理问题避重就轻。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而且败坏了部队的风气。
对于各种违纪现象,要严肃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处理。
特别是对顶风违纪的,更要从严查处,努力营造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的浓厚氛围。
把握规律,提高依法从严治军的质量抓方向,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依法从严治军的灵魂。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从严治军首要的是使广大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地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军中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抓根本,把提高战斗力作为依法从严治军的核心。
军队的职能是打仗,打仗靠的是战斗力。
只有严,才能保证有纪律、有秩序、有团结、有战斗力。
一是严格要求,按照打仗标准来建设部队,做到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建设、高状态保持,尽快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二是严格教育,强化官兵的服从意识,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增强抵御酒绿灯红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三是严格训练,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治训,培养官兵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
四是严格管理,针对训练任务重,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培养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确保部队秩序正规和安全稳定。
抓表率,把各级领导和机关作为依法从严治军的重点。
各级领导和机关既是领导者、组织者,又是执行者,处于依法从严治军的主导地位。
领导和机关自觉学法用法,做好表率,说话就硬气,部队就服气;反之,说话就没有底气,部队就会有怨气。
所以,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必须从领导和机关严起。
要认真克服严下不严上的问题,真正叫响“不依法决策的班子不是过硬的班子,不依法办事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依法带兵的干部不是称职的干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全面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教育管理,切实把各级领导和机关管住、管严、管好。
如何抓好各项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
一、制度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度管理包括制度设计、制定、实施、效果评估和再完善五个方面,在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而对制度设计和效果评估重视不够,甚至存在缺失现象。
试想,如果一项制度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实施效果评估,这项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用性必将大打折扣。
在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制度设计缺失,制度出台缺乏论证。
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量身定做”的,制度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需要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体系以及如何制定的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制度都是由各业务职能部门代表企业制定,没有哪个部门对制度设计负责,至于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更很少考究和论证。
由于缺乏制度设计,业务职能部门各行其是,使各项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有时相互交叉对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
另外,制度设计环节缺失容易出现制度出台的盲从性,造成上面有什么制度,下面照猫画虎出台什么制度,导致制度千人一面,脱离实际,缺乏企业个性和特色。
2.一些制度带有鲜明的部门色彩,公平公正性不够。
各业务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习惯闭门造车,而很少调研,广泛征求其他部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习惯从便利本部门、本业务系统开展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站在企业战略高度考虑的不够;习惯对下级执行者要求苛刻、避轻就重,而对制度的制定者和督导者网开一面、避重就轻,严重背离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有些部门甚至把设立制度作为利益调整、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前些年我国政府取缔了不少利用权力获取社会公众资源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从侧面反映了制度腐败的严重性。
3.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管理,解决问题。
简单实用有效是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制定制度时我们极易犯过左或过右的毛病。
过左就是过于突出制度的约束性,表现为制度过于繁琐,过于细化量化、标准太高太严等,执行起来十分困难,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执行成本,而且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过右主要表现不切实际照搬上级文件,制度文字流于形式,过于宏观笼统,标准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把制度建设作为装点门面、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
因此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必须克服过左或过右的毛病,使制定出来的制度真正简单实用,切实可行。
4.制度创新缺乏继承性和连续性。
制度建设是制度制定、执行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阶段性,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
当企业的外部生存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需对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修改,而不是全盘否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前我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领导一个思路,新领导上任后,不仅要换人,以前的制度也要推倒重来,感觉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还有些制度仓促出台,说不上朝令夕改,但年年修改完善;个别制度改变过大,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无所适从。
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就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制度创新方面西方企业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缺陷。
制度与制度执行力是紧密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制度执行力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是实现制度目标过程中速度、质量和效能的综合体现。
影响制度执行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制度本身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制度执行好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奖惩激励、责任追究机制跟进,挫伤了员工制度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制度的执行缺乏监督制约,造成个别组织实施者对制度执行的身体力行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等执法不严的问题,甚至为满足一己私欲凌驾于制度之上。
另外,制度执行力文化建设滞后,在企业内部还缺乏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制度管理,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对策提升制度执行力,制定一个好的制度是前提,抓落实是关键,监督制约、效果评价是保障,必须建立制度设计、制定、执行、评价一体化的制度管理运作体系。
1.构建好的制度,保证制度的严肃性。
公共选择管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
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
(1)成立专门的建章立制机构。
具体负责制度体系的设计和制度制定的审定工作,相当于人大立法机关。
企业成立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的立制机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问题,保持制度的公正性,避免个别部门把设立制度作为利益切割、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2)精简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制度体系。
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制度过多反而会形成“文山会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组织效率。
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审视梳理制度体系,对内容相近、业务关联的制度能合并的合并;对内容空泛、缺乏约束力的制度该取消的取消;对带有部门利益保护色彩的该废止的废止。
通过精简制度,真正把领导者和管理层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3)要注重调查研究。
制定制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制度制定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闭门造车、照猫画虎、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制度等现象,制度出台的速度也快得惊人。
制度要符合实际需要,突出企业特色,制度出台前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制度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4)提升制度的亲和力。
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
对一些特殊情况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2.抓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
在一定意义上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
执行制度实际上是排除执行干扰、解决制度梗阻的问题。
对制度执行干扰程度最大的是权力集中、管钱、管物的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这些岗位和部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某些制度的执行,摆脱制度的约束,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
其次,各职能部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他们可以发挥获取制度信息的优势和熟知业务运作的能力,采取规避和变通的办法,维护本部门、本业务系统的利益。
对制度执行干扰程度最小的是一般员工(操作服务人员),他们是制度执行的“弱势群体”,即使制度再不合理也必须执行。
要保证制度落实,排除制度执行干扰,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增强“依法治企”意识,把带头执行和维护制度视为自己的基本职责,把“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做模范执行制度的典范,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崇尚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二是各业务部门要刚性公正执法。
刚性执法就是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执行制度不走样。
在处罚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初犯从轻的做法,对第一个违章违制者从严处罚。
“破窗理论”认为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
对“第一个破窗”者要严惩,使制度推行之初就要显示出威慑力。
公正执法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人情面前坚持原则。
通过刚性公正执法,消除制度执行中的权力干预、部门干预和人情干预,解决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
三是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把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不断充实到企业执“法”队伍中,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制度执行奖惩、制度监督和制度评价机制,为制度执行提供保障。
(1)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
制度考核是检验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要保证制度落实,必须把制度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对制度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执行差的给予经济处罚。
通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对员工执行制度的正向激励,形成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
实行问责制,对制度执行不力者要进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责任,形成出了问题必须有人“买单”的责任追究机制,有效解决“制度执行好坏一个样”的问题,从而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2)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
权力缺乏监督会产生腐败,制度缺乏监督会导致群体“失约”、行为“失常”,因此制度缺乏监督比权力缺乏监督造成的危害更大。
要加强上下级监督,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加强平行监督,以新的内控制度为平台,建立各业务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
加强组织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要全过程参与,对严重违纪违规进行查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重视群众监督,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在制度制定、执行过程中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建立制度评价机制。
制度实施后,针对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定期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分析评价,认真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给予完善。
通过建立制度评价机制,形成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制度运行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制度管理体系。
4.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创造高效执行力。
制度执行必须依赖执行文化的力量,执行文化是企业提高执行力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其核心就是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企业制度执行文化建设需要领导者的推动。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一个企业的领导要有将一件事从头抓到底的韧性。
”领导者对制度执行的身体力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执行文化。
领导者首先要模范遵守和带头执行制度,担当起领导人的榜样角色;其次是积极倡导,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向下属不断宣传灌输执行力文化,使尊崇制度、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等执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
培育团队执行文化。
制度的最终执行,需要一个单位和组织的全体人员共同遵守。
“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样制度执行力不取决执行力最好的员工,而取决于执行力最差的员工。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提升整体执行力,必须提升每个个体的执行力,不断缩小个体执行力之间的差异。
每个员工要树立集体和团队意识,学习上互相提高,工作上密切配合协作,形成执行合力,努力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最终建立起团队执行力文化。
三、加强制度管理应处理好三个关系行政指令、制度管理、活动安排、企业文化建设等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运作体系,并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制度管理作为企业的主要运作工具,在执行过程中不时会受到行政指令、活动安排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牵制甚至干扰,必须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行政指令与制度管理的关系。
制度的制定、执行离不开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代替不了制度管理。
行政干预过多本身就说明了制度管理的缺失或制度执行的弱化。
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上。
二是活动安排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
制度管理与制度执行是我们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管理的常态。
活动安排具有阶段性,是制度管理的一个辅助工具,相当于计算机软件上的一个补丁。
制度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和部门经常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活动来弥补。
如果活动安排过多,不仅会给基层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反衬出制度执行力的弱化。
可以肯定地说,开展活动越多的单位,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越多。
因此企业应减少活动安排,把活动安排尽量纳入制度化管理。
三是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建设执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只有在执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执行合力的时候,才能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团队执行力文化。
而制度执行是很现实的,企业不能舍本求末,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去实行文化管理。
否则就是摆花架子,既劳民又伤财。
如何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1、要把从严治党放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认识和把握,以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坚定自觉地担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真正把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抓严抓紧、抓细抓实。
2、要扎实开展思想教育,努力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忠诚信仰上、体现到严以律己上、体现到勇于担当上,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3、要深入推进从严治吏,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制度,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各项纪律。
4、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5、要不断提高依规管党、制度治党水平,认真落实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快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6、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服务群众常态化”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和水平。
7、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8、要健全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
9、要示范引领,加快构建层层示范抓引领、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的网络体系。
10、要严格问责,坚持有责必问、有责必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军队作风纪律与日常管理
要牢记、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这一重要指示把、从严治军摆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反映了军队建设的内在规律。
基层是部队建设的主体,必须进一步加大、从严治军力度,为实现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当前,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武器装备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部队体系结构、力量编成和组织运行相对复杂,官兵观念越来越强,部队教育训练、安全管理的要素增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需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法规制度,不断提高部队管理的质量效益,实现部队管理精确化、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牢固确立。
确立,就是尊重法律权威,坚持法规至上、法治为本,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规制度的特权。
当前在部队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土规定”“土措施”,应着力破除传统的管理模式,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做到依据法规作决策、干工作、办事情。
基层领导干部头脑中应始终绷紧法规这根弦,努力养成决策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定力,增强依法开展工作、管理部队、完成任务、推动发展的自觉性。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反对“四风”问题为契机,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结合不同情况、不同事项、不同对象,深入查找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以有力的举措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工作做实、做细、做深,防止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形式化、虚浮化。
坚持依法开展工作。
把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作为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安排部署工作、组织完成重大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严格坚持按法规制度办事,绝不能抛开法规制度,切实把指导和开展工作从靠习惯、凭经验转到依据法规制度这把“尺子”上来,把思想和工作的侧重点从管具体人、具体事的随机式管理转到靠法规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上来,实现部队管理制度化法规化,使领导和机关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全局、管根本、谋大事上来。
依法严格执纪,坚决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和尊严。
法规制度,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
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严格按照条令条例抓管理,依据规章制度办事情,把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到部队各项工作中,落实到部队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
扎好法规制度学习教育。
适应官兵知法守法用法的现实需要,大力开展法规制度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常态化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官兵原原本本学习部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和促进官兵严格履行职责义务。
要结合实际,组织法律法规宣讲团,成立法纪服务小组,经常深入官兵中开展巡回宣讲,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搞好法纪宣传,增强官兵的法规意识,强化法纪观念,打牢依法办事的思想基础,提高的自觉性。
加大对落实法规制度的检查监督。
坚持靠制度抓管理,靠机制促落实,健全完善执行法规制度的监督机制,着力在全面落实、长期落实、有效落实上下功夫。
把机关对部队的检查指导与执法监督结合起来,强化业务部门的对口监督,充分发挥纪检、审计等专门机构职能,切实保证其有效行使监督职权,实现执法检查监督的职能化、经常化、制度化。
采取自上而下、分项分类、逐级逐人的方法,加强对重点内容落实的检查,搞好指导帮带,增强法规制度落实的规范性,不断提高部队落实法规制度的能力。
硬起手腕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法规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打擦边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突出问题,尤其对官兵反映强烈的违规,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严肃依法依纪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利用好内部信息网络平台等媒介,为官兵提供申诉和举报违法的渠道,对大案化小、隐情不报的单位和个人,除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
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形成良好氛围。
严下先严上,治军先治官。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能不能落到实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只有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样子,基层官兵才会跟着学、照着做。
必须坚持依法从严教育管理干部,以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带动和促进部队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带头学法守法。
围绕实现加强部队建设,领导干部既是决策者,也是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领导干部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成了一句空话。
采取集体学习、办班培训和问题研讨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法规制度学习活动,了解掌握法规制度内容和要求,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
高中级领导干部要在安排部署工作前就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在检查指导工作时严格按法规制度要求,努力做学习法规制度的带头人、熟悉法规制度的明白人、执行法规制度的领路人,不断提高依法领导部队建设的能力。
依据法规用权。
坚持以教育为本,以管理为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
基层干部发生问题,往往是“思想”先出问题,必须坚持把法规制度教育贯穿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全过程,增强法纪观念和纪律意识,引导基层干部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要以法规制度为准则,抓好经常性教育管理,始终坚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监督,切实把各级干部约束在组织管理之内,把权力关进法规制度的笼子。
严格选人用人。
严格依规选拔任用干部,既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体现,也是从严治官的源头和关键。
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官兵信得过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切实落实制度,把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情分析和年度考核、巡视监督、关键时刻考验等考核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走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路子,促使干部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勤勉之心、慎行之心,以身作则为部队官兵做出表率。
依据法规制度履职尽责,着力提高贯彻力执行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在提高贯彻力执行力上下功夫,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劲头,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贯彻到底、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依法履行职责。
要反对和纠正执行法规制度上的实用主义和随意性倾向,不允许在法规制度之外另立规矩,坚决废除各种“土政策”“土规定”。
要坚持依法带兵,依法管理部队,公平公正对待和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情,按照法规制度解决部队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防止和纠正落实规定不到位、一阵风和搞过头现象,努力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管理、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
坚持按级负责。
分层次管理,讲各负其责,把当前工作与长远建设、原则要求与具体落实、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切实把自己的事情干好,把本级的责任尽到。
主官应进一步强化号令意识,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身作则抓落实。
严肃责任追究。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履职尽责不力导致本单位发生问题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进行责任追究,把板子打在具体人身上。
对职责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查究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惩处,强力促使各级各负其责、各守其职、各尽其力,切实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把这个强军之基夯实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