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属于三农问题吗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
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
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发展有哪些巨大成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题与往年把玉米卖给中储粮粮库不同,今年黑龙江农垦的丰顺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玉米卖给了广东一家饲料厂。
这家合作社的理事长赵军说,卖给广东的玉米先通过铁路运到锦州港,再通过水路运到广州。
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生态资源亮起“红灯”,补贴政策逼近“黄线”,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和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叠加而至……回首五年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之复杂不可谓不险。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自去年改革以来,玉米降价、加工回暖、贸易走活、进口减少,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效果。
改革头一年,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了30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1000多万亩,种植结构得到优化。
今年,粮食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实施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随着玉米、大豆收储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呈现的“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怪象正在改变。
在减少无效供给的同时,我国更注重培育耕地地力,通过轮作、休耕、增施有机肥、推广节水灌溉等方式,让长期紧绷的水土资源这根弦有所放松,给子孙后代更可持续的利用空间。
2022年,全国轮作休耕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轮作重点集中在曾经遍布大豆与高粱的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休耕集中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北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贵州云南等生态严重退化地区。
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今年我养了100多只黑山羊,能出栏50多只,赚6万多块钱。
”说起致富经,湖北省罗田县上石源河村贫困户李云启滔滔不绝,“资金、技术、保障,现在咱一样都不缺,干劲儿十足
”两年前,当地政府出台产业激励机制,为他提供了1万元扶持资金、3万元贴息贷款,同时提供优质种羊、养殖标准、技术指导、肉羊回购等一系列服务。
李云启盘算着,还清3万元贷款后,就能如期实现脱贫。
抓住产业这个摆脱“穷帽子”的关键,在向贫困发起最后攻坚战的道路上,一块块底子薄、条件差、难度大的“硬骨头”正被逐一啃下。
2022年5月,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为如何扶真贫制定了路线图。
农业部把农业产业扶贫作为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举措,调动全国农业系统力量务实推进。
几年功夫,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成长壮大,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能力明显增强。
据农业部调查,100个样本贫困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带动贫困人口覆盖度达49.8%。
今年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0.5%,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其中,产业扶贫功不可没。
农业更绿色农村更宜居“前几年,这里的农房还是破旧不堪,街上垃圾遍地。
经过环境整治后,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
”经历了从脏乱到宜居的变化,河南省永城市新农村办主任李世军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村里绿树成荫,庭院干净整洁,老百姓的笑脸也多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推力,是各地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支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五年来,农业发展也更“绿”了。
曾几何时,种地就是“大水大肥”“下猛药”。
可如今,如果去田间地头转转就会发现,杀虫灯、粘虫板、水肥一体的滴灌系统越来越常见。
在养殖业,用科技手段让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或是用来发电、生产沼气,已经是规模化养殖户和企业的通行办法。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后湖村的养猪大户徐永生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一到夏季苍蝇就乱飞。
”他说,“如今,应用沼气技术,将粪污全部变成了沼液沼渣,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种养结合、沼液沼渣还田还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几年来,各地通过控量提效,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已从1998年的0.4提高到0.52。
在化肥、农药使用方面,通过减量替代,推广测土配方技术,2022年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通过减量控害,加强绿色防控,全国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
精准扶贫的广告语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宣传标语精选1、一份捐赠,一份爱心,人人参与,支持扶贫2、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3、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4、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5、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6、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7、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8、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9、坚持“11236”发展思路,合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10、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11、深入开展扶贫工作,早日建成小康社会12、开展精准扶贫,共同致富奔小康13、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14、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15、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16、贫困群众得实惠,脱贫致富奔小康17、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18、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民生工程19、瞄准扶贫对象,建成小康家庭20、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21、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22、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23、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24、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25、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26、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27、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乡镇精准扶贫宣传标语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2、扶真贫,真扶贫3、扶贫先扶志4、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5、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6、三年为期三级努力整体脱贫率先小康7、真帮实扶拔贫根决战三年户脱贫8、精准扶贫不落一人9、先富帮后富同奔小康路10、弘扬中华美德援手扶贫帮困11、扶贫济困践行友善12、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13、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14、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15、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16、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17、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18、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19、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20、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21、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22、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23、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24、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25、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26、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27、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28、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29、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面试题:谈谈你对扶贫攻坚的看法
关于扶贫工作,有以下认识和体会,供交流探讨: 一、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国策,出发点在于改善社会民生、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中国当前实际的。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令国人自豪和世人瞩目的,这个坚决肯定。
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即便再成熟的国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没有一点问题,区别在于问题的大小、是局部还是全局、是个例还是普遍、后果是轻微还是严重等。
三、要做到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和完美收官,就要与时俱进,充分掌握实际情况,正视存在的局部、个性问题并及时解决,以免发展成大问题。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迄今精准扶贫没有出现大问题。
不过,没有大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有些暂时没有形成较大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普遍的小问题值得适时关注和思考。
四、结合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和在扶贫一线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扶贫工作的人力保障问题。
在扶贫攻坚战中,全国各地的自然村是战场,贫困村是主战场,而战斗的主力军一般都集中到村级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直接指挥战斗的乡级党委政府包村干部,主力军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识别的精准度,一个不负责任的村支书、两个有私心的村委班子、或者浮在面上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善于思考和指挥的乡级党委政府包村干部,不仅扶贫工作效率低,还会引发一系列群众问题。
相反,大家在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个威望值高的村支书、一个团结的村两委班子、一个负责任的驻村第一书记,一个会指挥的乡级党委政府包村干部、会让扶贫工作变得轻松而又扎实。
(二)贫困人数的调整问题。
致贫和脱贫无时不刻都在发生,因此贫困人数不是一成不变的,识别的过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动态调整或者错误纠正都是再精准的有效举措,这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允许主动自我批评并改正错误,才能确保扶贫更精准,才能使得数据采集和填表工作更轻松。
否则只会在初期不完全正确的识别基础上走更多的弯路,最终埋单的是基层百姓和党员干部。
(三)基层群众的思想问题。
扶贫先扶志,好的观念会感染人,坏的思想也会传染人,“人穷志短、人不穷志不长”的情况还是有的。
装穷、以穷为荣、好吃懒做的苗头不遏制,容易发展成较大的、共性问题。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自然村长期以来在一定范围、个别群体中存在的不良思想、戾气;二是由于识别不精准,有失公平时引发的群众思想波动,尤其是一些不符合贫困条件,但对生活现状并不满意的群众。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我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包括纠正一些错误的、消极的思想。
(四)扶贫工作的方法问题。
为了识别更精准,基层干部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进村入户,一次又一次请示遇到的个性甚至共性新问题,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数据重新填表,其中工作复杂和辛苦足够考验党员干部队伍打硬战、持久战的毅力。
党员干部能打仗、打胜仗,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战斗都要努力去打,这就牵扯到方法问题,不打或少打必要性不强的战斗、不打或少打意义不大的战斗,集中精力打攻坚战、关键战。
例如五保户的重复性识别、例如历史识别痕迹的再完善等,这些工作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但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否足够大到动用主力军的部分主要精力去解决值得商榷、尤其是个别乡村,为了让历史痕迹更准确、迎接上级检查时更认可,重新制定新的各种记录。
五、上述问题是当前扶贫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也是网站、微信圈、论坛和干部群众正在议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允许地方改正识别不精准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善莫大焉,中国的扶贫没有多少历史经验可以参考,全国各地情况各异,多少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所以难免在扶贫过程中犯一些小的、局部的、后果不严重的错误。
在扶贫工作中,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处理错误。
对错误一竿子打死,会让更多的人不敢犯错、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努力掩盖已犯错误,因此惩罚犯错和鼓励纠错要同时进行,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错误的类型,采取相对科学的举措去纠正错误和处理犯错的人,这个需要胸怀、魄力和方法。
(二)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做点事情。
扶贫和扶志要同步进行,事实是有的自然村扶志工作并没有像扶贫一样受到重视并采取行动。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乡镇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么几个“胸中无志”且扶不起的“阿斗”、甚至是“无赖”,对“阿斗和无赖”就要用对付“阿斗和无赖”的办法,要知道对恶人的姑息就是对善良的伤害,鼓励善良和打击邪恶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不过也要考虑到方法,这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关内容,即“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用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三)强化村级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一条鱼搅得满锅腥”的道理大家都清楚,因此要把个别素质低、责任心不强、战斗力弱的“老弱病残”从扶贫的主力军中剔除出去,让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乡级党委政府包村干部形成合力,如果再能发挥村党员代表、威望值和公信力高的群众代表的作用那就更好了。
扶贫工作即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检阅和提炼队伍的战斗,“老弱病残”、“满腹牢骚”、“思想叛变”在战斗中必将先死去、逃跑或者被处理,让扶贫战斗和队伍建设一直在路上。
(四)简化工作程序以提升工作质量。
我们总是支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力集中到攻坚上,所以我们也不反对有些可以在地方政策层面解决、并能节省人力和物力的问题,尽量不要落实到具体的、村级扶贫工作中去解决。
例如分散养老的五保户,政府可以直接兜底,具体工作中是不是可以适当简化再识别的程序、减少一遍又一遍的登门入户采集数据等,对特殊的、情况明朗的群体用特殊的、简单有效的办法,这个观点仅供探讨。
再例如历史上已有的未必尽善尽美的识别痕迹,是不是还要努力再去把它做的更完善,事实是这样的工作会占据一定的精力,但是对下一步的工作发挥的作用大小值得商议。
我们认为对历史痕迹整理归档是正确的,再重新美化、抹去历史错误就未必有必要了,历史痕迹还是原汁原味的好,那样可以用来做参考借鉴,避免在犯错上重蹈覆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具体负责落实的县(乡、村)级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六、以上观点是在对扶贫工作的浅薄认识上形成的,其内容并不特指某省、市、县。
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供交流参考。
希望此文能对全国、全省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扶贫工作提供哪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参考和帮助。
献给那些为脱贫攻坚工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们
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是什么
当南方灯阑酒灺的高楼映入微漾的江水,北方尘土皑皑的房屋却刻不进咆哮的黄河,当东部的地平线冉冉托起初升的太阳,西部沟壑纵横的戈壁却无力哺育饥饿的牛羊……我国疆域幅员辽阔,近13万万人口共住同一屋檐下,我们平等、自由地生活在一起。
但由于历史差异的积累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系列问题也应运而生,比如说贫富分化。
生活在富庶的南方,我们似乎很难想像北方部分地区人民食不果腹、衣不供暖的艰苦生活。
然而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却有着与我们一样,却过着与我们天壤地别的生活的人们。
他们的家很小很小,小到塞不进一套像样的家具;他们的快乐很少很少,少到嘴角泛不起一丝欢喜;他们的烦恼很多很多,多到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们的腰;他们的孩子很穷很穷,穷到买不起上学的纸笔……他们世世代代在被世人遗忘的山沟里生活着,在黑洞般的生活里摸索着,在摸索的过程中陷入了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曾经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游客问一个正在放羊的孩子:“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放羊呢
”“因为放羊能赚钱”“赚钱来干什么呢
”“娶媳妇。
”“然后呢
”“生娃儿。
”“那然后呢
”“让娃儿帮我放羊。
”看完这段话,除了一笑了之,我们是否能看出什么深层的道理——穷,穷不在能力,关键穷在思想。
因为穷,所以念不起学,所以思想落后,所以想不到要改变现实,所以子子孙孙越来越穷……由此看来,要解决贫富分化严重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实现教育的普及,这就要牵涉到资金的问题。
建立希望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巨额资金谁来出
企业、个人都不可能,这时候只有国家可以总揽全局,利用税收收入填补这个空缺,完成教育的普及,解决穷人越来越穷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由是观之,税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不仅用于国防、科技,还用于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物品的建立与完善上。
所以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东省贫困户的要求是什么
广东省贫困户标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在入户摸查时发现,农均年收入达到甚至超过4000元,但家里有病人或者孩子上学,有的农户听说了有人均2万元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错以为扶贫就是发钱,怎么办?”随着我(广东)省吹响脱贫攻坚战号角,上万名中直驻粤、省直、市直、县级单位派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第一书记进驻帮扶村庄,入户摸查,精准识别,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工作中帮扶工作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5日,省扶贫办举办新时期精准扶贫培训班,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对全省1.2万余名扶贫干部开展精准识别培训。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作为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以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000元、相对贫困人口占全村户籍人口5%作为相对贫困村的认定标准,这是我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识别标准。
省扶贫办负责人强调,在精准识别中不能单纯以收入作为贫困户的唯一识别标准,还应考虑支出,重点考察贫困户的吃、穿、住以及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情况。
一些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略超过4000元,但因家中有重病或小孩读书,开支较大,可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通过等程序后,由县人民政府审定确认,纳入贫困帮扶对象。
对贫困人口的核查必须坚持“两个全覆盖”,一是对相对贫困户的摸查要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整村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案,由农户、村委干部、调查人员签名确认。
二是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要全覆盖。
精准识别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纠偏纠错时间截止为6月20日,基本信息录入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
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按人均2万元安排财政扶贫投入。
省扶贫办负责人强调,扶贫资金的安排是由县级统筹使用,不是直接发到贫困户。
资金主要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增收,包括扶持就业及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