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关于相声演员的唯美句子

相声中经典语句

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当你有口吃就不能说相声。

关于相声的精美句子。

比如你报时,如果你有口吃就出现这样情况。

现在播报北…北…北京…时时…时间…七…七七点,靠,我一看表都八点半了。

形容“相声”的句子有哪些

甲声啊,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乙讲究说学逗唱 甲:做为中国的古化,我该把他发扬光大。

乙:停,停停停,这套词也太老了,能不能换点新的! 甲:新的

中国的语言太复杂,我怕你不懂。

乙:不可能!就我这I....Q,你不...不用给我密.....密码,我我我我都明白。

甲:是嘛!最近双脚离地了吧! 乙:那没有,还在地上呢! 甲:古老的中国,有56个民族,几十种语言、光是汉语就有好多方言,中国走一圈,你能听懂几种啊! 乙:这我倒没想起,不过这普通话我是没问题。

甲:是吗

乙:什么叫是“妈”啊,就是“是”,哎。

甲:那我来考考你吧, 乙:来吧, 甲:你把简单的几个是连起来读,你就不行 乙:不可能啊,你来来 甲:你听着,辽宁男篮 乙:辽宁男篮,这有什么呀 甲: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 乙: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 甲:行啊,把这几个字连起来读5遍:汪 王 网 忘 乙:汪 王 网 忘 汪 王 网 忘 汪 王 网 忘汪汪汪汪汪汪汪(越来越慢) 甲:行了,别叫了,开饭啦! 乙:去你的,你把当狗了!你这不是逗我呢嘛! 甲:开玩笑,我只是想告诉你,中国的语言太丰富、太复杂, 乙:是啊,我这一叫唤,也看出来了。

什么叫啊,都让你给绕进去了! 甲:有很多外国到中国来学汉语,就更不容易啦! 乙:是吗

甲:真的,这不前几天,听一大学同学说,有个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让一个老外学了半个多月。

晕菜啦! 乙:什么单词啊,不可能啊 甲:就是WIFE,妻子 乙:对呀,就是妻子啊 甲:但在中国,还有很多解释!比如说:配偶、妻子、老婆、夫人、太太、爱人、内人、媳妇、那口子、贤内助、老伴、孩子他妈、孩子他娘、内子、婆娘、糟糠、宝贝、小甜甜、蜜糖、贱内、达令、女人、马子、女主人、财政部长、浑人、娘子、大姐、家属、屋里的、另一半、女当家的、发妻、堂客、山妻、婆姨....... 乙:我的天呢,晕菜,我都快吐血啦! 甲:汉语呀,也有简单的时候 乙:有吗

甲:有啊,比如说,那个简话,就是把一整个句子减成几个字 乙:啊,这个我听说过,非常有用,节省大量时间,打电话不叫打电话,CALL我,去出单挑叫PK

甲:但他有时候一减,就不是那回事啦

乙:不可能 甲:这么我听说,一个厂子派人到外边参观学习,男的女的一大群,可去学习的这厂子也不太大,一起去没地方,领导就这么安排了一下:我们成上下午吧,上午男的洗澡,女的参观;下午女的洗澡,男的参观! 乙:停!这能行嘛

甲:这肯定不行啊,我对象也去了!还有一件事,说全国各厂商见面会,哎呀,这热闹,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乙:来的人不少啊,啊!来啦!(打手式) 甲:大会组织一看不行,地方加上厂名太长了,来个简话吧,这个。

(看稿)黑压的 乙:等等,什么叫黑压的啊

甲:黑压的,就是黑龙江压缩机厂的 乙:啊,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行了,以后的我都明白了 甲:吉化的 乙:啊这是吉林化工厂的 甲:大船的 乙:这是大连船舶制造厂的 甲:上吊的 乙:等等,这是要出人命啊,什么叫上吊啊 甲:啊!上海吊车厂的 乙:这么个上吊啊!吓我一跳

您认为谁是中国最好的喜剧或小品或相声演员

最好说说细节

本冯巩,牛群。

冯巩1957生于天津幼喜爱文学艺术,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声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1973年创作演出相声处女作《尊师爱徒》参加天津市优秀节目会演。

后投师马季门下,学习相声的创作与表演,并与刘伟搭档,活跃于津、京舞台。

先在中国铁路文工团后到中国广播艺术团至今。

他和刘伟演出的代表作有《虎年谈虎》、《猫耳洞与特区》、《八戒贬悟空》等;1988年以后和牛群搭档,每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会,他们合作演出的《灭鼠轶事》《亚运之最》、《拍卖》、《办晚会》、《最差先生》、《明天会更好》、《坐享其成》等相声,多次获奖,在广大观众里获得很高的社会声誉。

冯巩还多次参加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在其中担任主角并获得好评。

如《那五》、《业余警察》、《站直了,别趴下》、《狂吻俄罗斯》等。

1988年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连星海杯相声大赛”“捧哏”一等奖。

在电影《站直了,别趴下》扮演主角作家高文获得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同时还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学会奖。

在《埋伏》中扮演主角获得第17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奖。

1997年12月荣获“中国文联”文艺家协会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冯巩不仅创作表演了近百段相声,而且广泛涉及电视小品、电视剧和电影,并在89年被评为中国十佳电视演员。

冯巩已连续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深受海内外电视观众的好评与喜爱。

原作者: 本山在线来 源: 本山在线赵本山赵本山,1958年生于铁岭开原县莲花乡石嘴村,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

赵本山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

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

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

“摔”剧获演出一等奖。

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

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

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一、二等奖。

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98国家级“华表奖”,并获优秀男主角奖;为繁荣发展艺术,他创办了“本山艺术公司”。

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

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铁岭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赵本山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评价: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

艺德高尚,成功不忘家乡,先后为灾区、为家乡希望工程修路捐款几十万元。

《刘老根》、《刘老根二》电视剧中担任导演和主角,把中国影视喜剧向前推进一大步。

提供者:李忠堂牛 群牛群其人著名相声演员,但已挂嘴六年。

十五、六年前好“摄”,现如今以此为业。

自《牛眼看家》出版,红遍祖国山河的架式,很让摄影人不服。

凭什么摄影就这么容易,一不留神就玩出个“牛哥”。

不过,“牛哥”还就是“牛”。

他拍摄有几十万张的名人照片;他一年

天拍遍天南地北;他能凭借自身的优势,把名不见经传的《名人》杂志,真办出了名;他策划出版的介绍赵丽蓉大妈专集《今天你笑了没有》,能让人笑着哭;《中国明星足球队内部档案》采访实录又让人哭完笑;他那双“牛”眼,还计划要看一系列的名人,中国的院士们,是他眼下正在注目的名人……十五、六年前,我喜欢上摄影,拍这拍那,其乐无穷。

摄影瞬间的美让我着迷,她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荣辱,那么永恒地保留下来;她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性,那么地富有挑战的意味。

我熟悉影艺圈,这里自然成为我最初的摄影实践的领域。

开始,大伙儿奇怪我老背着个相机;后来,如果我不背相机,他们倒以为我出了问题。

所以,当人们对我有这样的认可之后,我眼中的那些名人都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了。

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普通人。

吃饭一样用嘴,也不会拿着大顶走路。

可以说,《牛眼看家》是我十多年拍摄我最熟悉生活的结果。

拍摄名人,我一直努力去进入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直至内心世界。

我不追求唯美,注重的是情感、细节,因为只有这些能够感动我,因为只有从小入手、以情动人,人物的品格才能跃然纸上,作品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眼下,我正拍摄的专题是《牛眼看院士》,中国有1000多个院士,我才拍了100多个。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有一个班子的人在进行这项工作。

每次拍摄前,我都要熟悉被摄者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学科地位、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先读懂他们才可能与他们交流,并争取在交流中不经意地完成拍摄。

他们不是演员,不具有表演的能力,因而越是导演化的拍摄,越显出虚假与尴尬。

但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优秀的演员——自然、生动、独特、美好。

摄影者调动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交流让他们回到日常生活的状态中,再去捕捉那些富有情节富有个性的瞬间。

避免重复、讲求独特,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本身,情感流动就是一个变化万千的摄影世界。

在这些作品中,我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一些尽可能生动、幽默、符合人物个性的文字说明,以图文互动的方式塑造人物个性,展示人物风采。

在这里,首先是拍摄,拍摄时图像应当有趣味点,然后与文字结合产生新的趣味,以接近人物的特质。

所以,我以为图片与文字的呼应,不是单纯的一种形式,而是交融的,相互提升的关系。

它传递更多的信息、透露更深的思考。

拍摄这些科学的巨人,我深深地感到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如果说当初的选择,是从一个选题出发的话,现在,我真的是爱上了他们。

他们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单纯,真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我内心的那种职业的责任感常常油然而生——他们应当被更多的人了解,应当被更多地爱护,因为他们是社会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我拍每个院士大概20幅左右,发表的只是其中的一二幅。

片子与片子中的过程,现在是不发表的,但都是那些生活化的、细节化的、情绪化的图像。

我想,这些照片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人文价值,在未来的岁月里是不可限量的。

摄影到现在,算起来时间也不短了,特别是这几年来,成天就是拍照,积累的优势,就逐渐地显示了出来。

我可以就任何一个选题,从图片库里选择编辑成不同的样式,满足不同的需要。

想起来,真不能小看积累。

当年认为的一张废片,现在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或因编辑的意图而变得珍贵。

望着这些“取之不尽”的名人之照,我总在想,鲆患

关于相声的资料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

“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

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秦朝末年,俳优演员优旃为秦二世胡亥演出,他知道愚蠢的胡亥为了把长城重新漆一遍,将要下令加重老百姓的劳役和赋税,大臣们都阿谀奉迎,谁也不敢谏阻。

优旃通过自己的表演,把胡亥说得失声大笑,继而又恼羞成怒。

唐代时的相声叫“弄参军”,由于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是军营中的幕僚,故称“弄参军”。

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分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嬉弄,甚至扑打。

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

宋代的群口相声很时兴。

宋高宗十二年,杭州会试,宰相秦桧的儿子及两个侄儿都被取,无人敢揭其弊。

而相声艺人扮成几个考生,用幽默的谈话,叙述韩信取关中三秦之地的典故,讽刺了秦桧的三个子侄。

清朝同治年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渐成熟,并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

据一些民间的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城外四种地方话的声音。

“相声”二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

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

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

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

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

表演工具有醒子(醒目,)、扇子、手绢三样。

基本功用:醒子——单口相声开场敲击醒子,用来提醒观众,引人注意。

扇子——天热的时候扇扇。

手绢——擦汗。

但是三样东西在舞台上又有着其它的作用。

醒子——是一个小道具,用处并不是很大,但是听过相声,就会知道,逗哏演员用醒子比作捧哏演员家里的房子,捧哏演员说“这是房子吗

这不是蛐蛐过笼吗

”因此是使活的需要。

扇子——用处较多,在演员的手中,扇子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刃全在扇子上。

同时扇子也是烟枪、烟袋、鼓槌、喇叭等等等等,扇子几乎可以扮演舞台所有需要的道具。

手绢——用来化妆,包在头上,男的就是女的了。

中,包在同上,用来表明捧哏演员的砍头疮。

是为了丑化演员而达到喜剧效果的一种装扮工具。

传统曲目有、、、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

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等影响较大。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

近几年来,为了改变相声创作、演出不景气的局面,各种形式的相声改革应运而生。

吉它相声、迪斯科相声、歌舞相声、乃至于男女相声、侏儒相声,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气却唯独忽视了“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个根本性的命题,因此也就必定不能取得成功。

忽视了语言在相声艺术中的重要性,也就背离了相声艺术的审美特性。

然而,“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条定义又是不够准确的,它的外延过于宽泛,并不能很好地划分相声与其它艺术之间的界限。

在曲艺艺术中,评书、快书等同样是语言艺术,唱曲类曲艺无非是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

戏剧艺术、电影艺术、声乐艺术中都有语言艺术的成份,就连文学也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语言艺术。

如果不能划清相声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的基本界限,我们就难以进一步深入认识相声艺术的本质特征。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相声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比较独特的。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其中绝大部分曲种,无论是只说不唱的评书、评话、快书,还是只唱不说的唱曲类曲种,或是有说有唱的鼓书、弹词,它们的内容都在于叙述一个故事,唯独以相声为代表的少数几个曲种(还有上海的独角戏,闽南及台湾的答嘴鼓等)是个例外。

作为喜剧艺术形式之一的相声,它既不象小说、评书等叙事艺术那样主要以叙述、描写等手法反映生活,也不象戏剧、电影等综合艺术那样主要以演员的形体动作形象地反映生活,而是主要通过对话议论、谈论生活。

相声作为对话艺术,它具有与各种叙事艺术、表演艺术迥然不同的特点,现分述如下:一、相声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艺术,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

在叙事艺术中, 人物的对话不能脱离情节的制约, 而在相声中,情节的作用远不如在叙事艺术中那样重要。

在相声中,情节是为组织包袱服务的,而包袱又是由对话构成的。

在对话时脱离谈论对象和话题讲述一个故事是无法令人理解的,因而也是不允许的。

与此相反,相声中的情节却可以是时隐时现 、若断若续,甚至是若有若无的。

在有些相声中,甚至可以根本不需要情节,只借助于对话的魅力,即能组织包袱,直接揭露矛盾,表现主题。

相应地,观众听相声也并不醉心于情节的复杂曲折,而是要了解表演者对问题 、事件所持的立场、观点,所发表的意见。

这些观点、意见主要通过对话来表达。

相声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苛求完整丰满,而往往是只去描绘其言谈话语,并通过这些言谈话语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意识、立场观点、性格气质。

相声中的人物同情节一样,是组织包袱的工具,因此,人物往往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人物性格在许多相声中也往往是不全面的,夸张的,变形的,并不呈现为一个完整、真实的形象。

在有些相声中则没有人物形象。

相声的内部结构比较松散。

“垫话”、”正活”、“攒底”等各部分之间在情节上有时并没有紧密联系,只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加以维系。

在相声中,内容的变化往往不是体现在情节的推进上面,而是体现在话题的转换上面。

总之,对相声艺术来说, 叙事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与情节结构都不占要地位。

相声最重视的是包袱,而包袱又是由对话构成的。

随便翻开一篇相声作品,你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对话。

这些对话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谈话语。

当然,这些对话并干是从生活中照搬来的,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艺术加工。

二、 相声的包袱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构成的。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谈及相声的基本概念时指出: “(相声)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特有的‘包袱’来使人发笑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包袱是语言艺术的包袱,这里所指的语言是包袱艺术的语言语言……、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

” (引自马季《卅年回首一吐为快》载《曲艺》1987年第2期)在他列举的三要素中,语言、笑声是其它一些喜剧艺术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声艺术特有的。

包袱在相声艺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包袱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是我们研究相声艺术的关键。

“包袱”一词是个形象化的比喻词,它实际上指的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酝酿、发展的一个过程。

所谓的“三翻四抖”,则是相声包袱常采用的一种结构。

其中“三翻”是指对矛盾假象反复进行渲染和强调;“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后揭露矛盾的真相。

我们知道,喜剧矛盾的特征是“用另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 (引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恩全集》第1卷第5页)因此,在喜剧矛盾中,各种假象就特别多。

假象其实也是一种现象,它的特点是能够提水与其本质相反(或相离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极为深刻地反映着本质。

因此,真实的喜剧矛盾具有着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点。

在对口相声中,喜剧矛盾——包袱的双方 (现象与本质等等)由捧逗双方分别担任,并通过对话逐步揭露矛盾。

喜剧艺术手法(如夸张、误会、巧合等)为各门喜剧艺术广泛采用,并非相声所独有。

然而,相声在运用这些手法时自有其特点。

例如,许多戏剧、电影运用视觉形象构成误会,(影片《大独裁者》、《黑郁金香》等都出现了两个相貌酷肖的人)而相声在运用误会手法时却大都依靠对话。

例如《改行》中说到艺人龚云甫改行卖菜,他把 “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儿,这个痛啊! 他把 《遇皇后》 的叫板想起来了 :‘唉、苦哇!’老太太一听:‘噢!黄瓜苦的,不要啦。

’”很显然,这个包袱采用了误会手法,误会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造成的。

离开了对话的双方,也就无法引起误会。

通过人物对话组织包袱,是相声中运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不仅在“子母哏”类型的相声中是如此,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也是如此。

不仅在对口相声中是如此,在单口相声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中,那个攒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间的对话构成的,这类利用对话构成的包袱在相声作品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对话不仅体现在包袱的组织方法上面,而且体现在各种相声艺术手段的运用上面。

“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段,“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语言,“逗”是抓哏逗笑,“唱”是编一些滑稽可笑的词用各种曲调演唱。

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只有纳入对话的范围才是符合相声创作艺术规律的。

相声表演不能为学而学,为唱而唱。

相声演员用方言所说的话,仍需达到对话的目的;所唱的歌曲和戏曲,或是作为对话中的论据,或是通过改唱歌词表达对话的内容。

目前有些“柳话”(即以学唱歌曲、戏曲为主的相声)相声表演实际上变成了听众点唱音乐会,虽然也能取得剧场效果,但是却违背了相声作为对话艺术的本质。

这种“为唱而唱”的创作倾向是不可取的。

三、相声演员以对话者的身份进行表演。

相声演员既不是象评书及其它曲艺演员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身份进行表演,也不象戏剧演员那样以剧中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是以对话者的身份进行表演。

相声演员所使用的语言不是叙述性的语言,而是对话性(即问答式)的语言。

在子母哏类型舱相声中,这一点比较明显。

其实,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逗哏和捧哏的演员同样是在进行对话。

逗哏演员的话语在内容上虽然确实有叙述的成份,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与捧眼演员之间的对话;在这里,叙述的内容只能作为答话说出来,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话环境去讲故事。

相声演员在表演中始终是一个对话者,而不是行动者(英语中“演员”一词为“actor”,也可硬译为“行动者”)。

相声演员主要靠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依靠外部形象和形体动作。

相声演员的外部形象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这一特点与相声的特殊审美方式有很大关系。

有研究者认为相声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我演我”的本色表演(见卢昌王《关于曲艺表演问题的几点思考》载《曲艺艺艺术论丛》第九辑76页),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一种虚拟式的表演。

(见薛宝锟《笑的艺术》第64~65页)但无论如何,相声演员的形体动作只是为使对话更生动形象而采用的辅助手段,这些动作不象戏剧中的动作那样重要和完整。

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虽不多,但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捧哏演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作为“相声是对话的艺术”这一命题“人证”。

在相声的几个类型中,群口相声是在对口相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形成的,它将对口相声中的双边的对话转变为多边的对话;并且具有某些戏剧的成份。

单口相声的情况比较特殊。

单口相声是从民间故事和笑话发展、演变而来的。

它兼有故事和笑话的艺术特点。

对此,专家们曾发表过精辟的意见。

冯不异提出;“在曲艺的诸多曲种中,有一种单人演说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称为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但求谏果回甘,却不一定那么有头有尾,它的体制不同于短篇的话本、故事、笑话,也不同于对口相声,是一种风格独具的口头文学体裁。

”(引自《继承传统,丰富提高》载《曲艺》1986年第5期)。

王行之认为:“把单口相声直接并入中短篇小说这一艺术门类,未必确当,但是,因为它们同属叙事性的艺术形式,从叙事状物、刻画人物等角度看,它们之间不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单口相声又有不少独到之处。

”(引自《小说家的益友——或“劲敌”》载《中国曲艺论集》第280页)李凤琪也曾指出:“单口相声以故事性见长,其中也有偏重说理的,即所谓‘议论型’,这种相声容易空洞、枯燥、很难写,新作中几乎绝迹。

” (引自《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刊载于《曲艺》1986年第5期)看来,专家们比较—致地认为单口相声是一种喜剧性的叙事艺术。

单口相声就其形式而言不是对话艺术,但是,它与传统的叙事艺术(评书、故事等)相比又产生了许多变异。

例如,单口相声在内容上侧重于反映人物之间的对话, 并且主要依靠对话构成包袱、塑造形象。

由于单口相声创作中包袱的组织要受情节、人物性格的制约,所以单口相声创作的难度很大。

故事型的单口相声创作近年来已近于绝迹;议论型的单口相声则由于在内容与形式之问存在着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让位于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是从单口相声脱胎而来的,但是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艺术生命绎久不衰。

这与它的内容形式之间的和谐有很大关系。

简单地说,对口相声的主要内容是对话,它所采用的形式也是对话,二者之间是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

四、 对话不仅体现在相声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 ,而且体现在欣赏过程中 。

相声作为一门舞台艺术(目前基本如此),它的表演与欣赏在时空上是统一的。

相声与其它舞台艺术一样 ,存在着与观众进行交流的问题。

众所周知,相声是一门最擅长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相声演出所产生的剧场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艺术无法企及的。

除了喜剧性内容的原因之外,相声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话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叙事艺术中,创作者自信有力量穿透孤立的事件,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赋予其因果联接的次序,从而构成故事虚构的情节和历史,并将这些内容灌输给观众。

在这里,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观众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在叙事艺术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节构成了—个有头有尾、线性发展的封闭性结构,这种结构不允许来自外部的干扰。

在戏剧艺术中,有第四堵墙的理论。

它要求在演员与观众之间矗立起一道假设的墙,这堵墙使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带有间接的性质。

相声艺术则有很大不同,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

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

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而将真相隐藏起来。

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

相比之下,评书(及其它一些曲艺)演员不仅将事情的因果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还通过得胜头回预先明确故事的主题和结局,听众只需被动接受。

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不再享有评书演员那种“说书先生”的地位,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

他们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

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

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

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声表演采取直接面向观众的方式,“第四堵墙”在相声表演中是不存在的。

许多演员还直接向观众提问,或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并满足观众的要求。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演员与观众的联系与交流。

在相声的欣赏过程 ,观众虽然一般不能直接与演员进行对话 ,却可以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另外,在许多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往往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捧哏演员往往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与逗哏演员进行对话。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声的表演和欣赏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是双向的,十分密切的。

这一特点是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话的形式分不开的。

这种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参与意识,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声与观众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它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达了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乐观精神,并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揭露和讽刺。

相声以其精湛的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优秀的民族艺术之花。

总而言之,相声在内容上是喜剧艺术 ,在形式上则是对话的艺术。

相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这两大特点,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黑格尔认为“内容即具有形式于其自身”,内容与形式是对立面的统一:“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转到形式。

” (见黑格尔《小逻辑》第286—287页)从这一命题出发,我们可以把相声称之为“对话式的喜剧艺术”,或者叫作“喜剧性的对话艺术”。

正如“戏剧:动作的艺术”这一命题也不排斥剧中人物的对话一样,“相声:对话的艺术”这一命题也不排斥演员的形体动作、对话中的叙事成份以及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

提出相声是对话的艺术,只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声这—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规定性的本质,而不是要割断相声与其它喜剧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声:对话的艺术”这一命题看似简单,其实,它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相声艺术的基础和破译许多相声之谜的密码。

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相声是市民社会的产物,但是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英国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写道,“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长长的青藤上的一朵鲜花。

城市这个演戏场内包容的人物的多样性使对话成为可能。

”(见《城市发展史》第88页)这段话对我国的相声艺术的起源可说是一个绝妙的旁证。

由此。

相声有什么特点

相声的语言1、通俗易懂如果通俗易懂是语言的共同特色,那么,声来说,恐怕应当冠之以“更加”二字。

不论对口相声还是单口相声,都采取聊天、话家常的表现形式。

相声必须口语化,才会有亲切感和幽默感。

相声语言口语话的特色,单口相声表现得特别突出。

通俗易懂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问题。

句子简洁干净,绝少拖泥带水的附加成分,反映了口语话的特色。

2、生动明快语言生动的精髓在于形象化,切误抽象笼统。

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精心选择富于形象的细节,并通过确切的语言加以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的生动与细节的精巧密切相关。

语言明快,就是痛快淋漓,常常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

但因扣紧人物性格,给人以明快犀利之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和魅力。

3、朴实含蓄朴实含蓄,就是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于平淡中显神奇。

皮厚的“包袱”内涵较为深邃,表现形式又较为曲折,曲径通幽,溅入佳境,讲究余音、回味,属于通常意义的朴实含蓄。

4、灵活多样相声语言灵活多样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诸如同音谐音、同义近义、语义对立、一词多义等汉语语言现象的运用,对方言、土语、外国话的运用以及对其他曲艺形式和文学形式语言的运用等等。

如引入土语与普通话加以对比,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抓哏取笑。

这种艺术手法是有典型意义的。

形容相声说得好的成语有哪些

也许中国传统八扇屏中的一段,现附全文,如果不是这个,也许你可以多提供一些信息八扇屏 这是北京二赵的版本,也许对你有帮助甲:您是~~

乙:啊,我是相声演员。

甲:哦,相声演员。

乙:对了。

甲:我跟您还不一样。

乙:哦,那您是

甲:我是,文人哪。

乙:您是什么

甲:文人哪。

乙:文人。

甲:嗯。

乙:呵呵,这我还真不理会。

甲:不理会吗

乙:对了。

甲:我没闻过您嘛。

乙:诶,我也得让你闻呢。

什么叫闻我呀。

甲:文人墨客。

乙:诶,这对。

甲:每天我要读读书哇。

乙:哦~~。

甲:阅阅报哇。

乙:学习嘛。

甲:操操琴哪。

乙:嗯。

甲:舞舞剑哪。

乙:好。

甲:作作诗呀。

乙:嗯。

甲:尿尿炕啊。

乙:啊

甲:啊,不,不是。

这个,写写帐啊。

乙:他差点儿把实话说出来呀。

甲:啊,写写帐。

乙:这写帐也是您的工作呀。

甲:那当然了。

每天我要算一算,我收入多少。

乙:哦。

甲:支出多少。

乙:嗯。

甲:能不能保持平衡。

乙:生活有计划。

甲:还经常到各个公园去游玩游玩。

乙:您喜欢到公圆去玩儿去。

甲:对,这话在~~,三月份吧。

乙:是呀。

甲:我还到北海去游玩。

乙:您上北海去玩儿去了。

甲:游玩哪。

乙:诶。

什么叫游玩哪。

你说玩儿去不就得了嘛。

甲:您不知道,因为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

乙:你那么说多别扭啊。

甲:到北海去游玩。

乙:诶,游玩。

甲:那天的天气还是比较好。

乙:哦。

甲:响晴白日。

乙:是呀。

甲:有点儿小风儿。

乙:嗯嗯。

甲:这个风嘛,也不大。

乙:够几级风呢

甲:也就在一、二级左右。

乙:哦,不大。

甲:唉呀,我你看这个风景啊,非常的优美。

乙:是了。

甲:我一看这个河水,也是非常的清亮。

乙:哦。

甲:当时我一看这个河水这么清亮,我一高兴啊。

乙:怎么样呢。

甲:我就洗了个枣。

乙:哦,啊!?甲:那么~~乙:行、行,您别说了,别说了。

要把你淹死怎么办呢。

甲:洗枣怎么能淹死人呢。

乙:怎么淹不死啊,北海那水深着呢,你脱了衣裳下河了洗澡去,会淹不死你

甲:冲你这么一说呀,你这个人一定没洗过枣。

乙:我怎么没洗过澡哇。

甲:洗枣我脱衣服干什么呢。

乙:费话,你不脱衣服怎么洗呀。

甲:我洗枣你懂不懂

乙:懂啊,不就是脱了衣服,下河里头洗澡去吗

甲:嗯~~,洗枣

乙:你怎么个洗澡啊

甲:就是地下有一个枣,我把它捡起来,到那儿洗了洗,然后我把它给吃了。

乙:哦,洗枣儿啊

甲:啊,洗枣。

乙:嗐,那得说洗枣儿。

甲:我已经跟您说了,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

乙:你走大音可吓我一跳啊。

我还直怕你淹死呢。

甲:这是笑谈。

乙:别取笑。

甲:我那天确实是很高兴。

乙:哦。

甲:河水是非常的清亮。

乙:嗯嗯。

甲:这个小风儿刮的河水是一层一层的波浪。

乙:是呀。

甲:当时我一看这河水一层一层的波浪。

我的诗性大发。

乙:哦,你作了一首诗。

甲:作诗的时间来不及了。

乙:那你作什么了呢

甲:当时我灵机这么一动,我就写了一幅对联。

乙:哦,作了一幅对子。

甲:对。

乙:那你这个对子以什么为题呀

甲:以这个风水为题。

乙:好,这对子你怎么作的呀

甲:干什么

乙:你念一念,我向你学习学习。

甲:念一念

乙:啊。

甲:在哪儿念

乙:就在这儿念哪。

甲:在这儿念

乙:嗯。

甲:这儿可不能念。

乙:怎么

甲:这是什么地方

乙:这是娱乐场所呀。

甲:娱乐场所。

乙:嗯。

甲:读书人之多,识字人之广。

倘有一字说差,岂不被大家耻笑我学生,那便如何是好呢。

(上口)乙:这是什么鸟儿叫唤哪。

甲:如果大家要耻笑我那可怎么办哪。

乙:没关系,耻笑你呀,我替你兜着。

这还不行吗

甲:好,那我就给您念一念。

乙:诶。

甲:我这个对字是以风水为题。

乙:是呀。

那您这个上联儿是怎么作的呢

甲:上联是,风吹水面层层浪。

乙:诶,还真不错。

呵呵呵。

甲:唉呀,见笑,见笑。

乙:唉呀,哪里哪里哪里。

甲:啊,您这个下联儿是什么呢

乙:真是显丑哇显丑。

甲:您太客气了。

乙:那您这个下联儿是~~

甲:惭愧,惭愧。

乙:您太谦虚了。

那您这个下联儿是~~

甲:真是,粗~~乙:你还有完没完了

干什么呀。

甲:这是向您表示谦虚呢。

乙:您甭谦虚了,我问您哪,这个下联儿是什么呀

甲:风就是刮风的那个风。

乙:哦哦,我没问这个风。

甲:啊啊。

乙:我问您哪,下联儿。

甲:风的下边嘛,那就是吹。

乙:吹。

甲:这个吹嘛,就是口字边,这边一个欠债的欠字。

乙:这我认识。

甲:哦,这个认识。

乙:我问您哪,下联儿。

甲:下边就是水面。

乙:水。

甲:这个水面嘛,就当表面来讲。

乙:对对对,这我懂。

甲:哦,这个也明白。

乙:我问你呀

下联儿

甲:再下头就是层层。

乙:他没有下联儿吧

甲:这个层层嘛,当然就不是一层两层。

而是很多。

层层。

乙:对对,我知道这个。

我问你呀,下联儿

甲:尽下边儿就是浪乙:他是没下联儿。

甲:浪嘛,就是三点水儿乙:行了,行了。

甲:诶~~。

什么意思这是

乙:我问问你,就象你这像儿的文人,家里住那房子,也安着门呢吗

甲:这什么意思这是

那当然有门了。

乙:哦,也有门。

甲:啊。

乙:你们家那门,有门框没有哇。

甲:没有门框那门往哪儿安呢

乙:哦,也有门框。

甲:啊。

乙:那比方说过年的时侯,你们家贴对子。

这边儿上联儿你贴的是,风吹水面层层浪。

那么这个下联儿你贴什么呀

甲:啊,明白你的意思。

乙:明白啦。

甲:你说嘛,两个门框,这边儿贴上,风吹水面层层浪。

乙:诶。

甲:这边儿贴上什么

乙:对子得有上下联儿呀。

甲:要不怎么说你这个人脑筋太简单哪。

乙:嗯

怎么

甲:这个对子是死的,你这人是活的呀。

乙:嗯

甲:你可以再写一张,再贴到这边儿呀。

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嘛。

乙:哦

俩层层浪啊。

甲:仨也照样贴呀。

乙:没听说过

你那怎么念哪。

甲:我教给你呀。

按我这么念。

乙:嗯。

甲:上联把音压下去,下联把韵挑起来。

你这么一听,它就是对子上下联。

乙:怎么年呢

甲:上联是,风吹水面层层浪。

乙:下联儿呢

甲:下联是,风吹水面层层浪。

乙:呵呵,那横批

甲:风吹水面。

(同时)乙:风吹水面。

(同时)就这个呀。

你什么文人哪,你纯粹是捡枣儿的。

我认识你,我跟您各位一说,您就明白了。

不错,前些日子 呀,他还真上北海去玩儿去了。

明着是玩去呀,暗含着就是捡枣儿去了。

净听说那儿挺好吃的,可是没尝过。

一想怎么 办呢

诶,北海那儿游人多,保不齐呢,有掉枣儿的。

如果有掉的呢,好捡起来尝尝,明儿好跟别人说古去。

他正在河边儿那儿 转悠着呢,可巧前头有两个人,拿一大包子枣儿,人家是一边儿走一边儿吃。

有一个人一看这个水波浪刮的停好看的,就跟他旁 边儿这个人说,嘿,你看啊,真是风吹水面层层浪啊。

旁边儿那个人一听,诶,好。

你这一句话呀,够个对子上联儿,咱给记下 来吧。

诶,人家呢,就拿笔给记下来了。

不是人家积下来了嘛,他在后头,他也给记下来了。

那个人说咱们有上联儿了还没下联 儿呢,那多不好啊。

我呀,再给你对个下联儿。

刚要对下联儿呀,一看手里拿的那枣儿是坏的,人家一瞧是坏的就不吃了,啪一 下子就给扔了。

他一看,这机会可来了。

撒腿就追,等捡起这枣儿来,没法儿吃,怎么

掉泥里头了。

那怎么办呢

他也有主意 ,他就上河边儿那儿去了,干吗去了

就上那儿洗枣去了。

甲:吓~~。

乙:等洗完了这枣儿,吃完了,坏了。

人家那下联也念完了,他没听见,这合着你就拿一上联儿这唬我来了,是不是啊。

那哪行啊, 常言说的啊,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自大念个臭,懂吗

知道我是干什 么的吗

甲:演员哪。

乙:诶~,对了,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儿,你买什么我这有什么。

唬别人儿行了,唬我呀,你差点儿。

我说你可不能白说,今天哪,我 要给你对上一个下联儿来。

甲:哦哦。

乙:你记住喽,明儿呢,好再唬别人儿去。

听见没有。

那么你那个上联儿是什么呀

甲:风吹水面层层浪。

乙:哦~,上联儿有风吹。

下联我给你对雨打,对字嘛。

呵呵,我给你对雨打沙滩万点坑。

听明白没有

甲:听明白了。

乙:记住了吗

甲:记住了。

乙:好,呵呵,捡枣儿去吧。

别这儿起哄了。

什么文人呢。

甲:唉呀,您真是高才呀,高才。

乙:呵呵,岂敢岂敢。

甲:都说相声演员没有多大学问。

乙:那是他们。

甲:嗯~,您是不然。

乙:啊。

甲:您可称的起是,乱石之中,您算是一块无暇的美玉呀。

乙:唉呀,不敢当,不敢当。

甲:乱草之中,会有您这么一棵灵芝,乙:唉呀,过奖过奖。

甲:这狗食盆子里头,会有您这么大块儿的坛子肉。

乙:您太~~,那我还是狗食啊。

你这是夸我呢吗

甲:夸你

我为什么要夸你呢

乙:给你对上下联儿来了。

甲:对上下联儿

乙:嗯。

甲:你这下联儿怎么对的

乙:雨打沙滩万点坑啊。

甲:雨打沙滩万点坑。

乙:嗯。

甲:怎么个讲法

乙:当然有讲儿啊。

甲:你说说。

乙:我说下雨呀,下了一万个点儿,下到沙滩上了,把这沙滩哪,砸了一万个坑儿。

这不叫雨打沙滩万点坑嘛。

甲:哦,下雨,下了一万个点儿。

乙:嗯。

甲:你数着来了

乙:没有。

甲:那你怎么知道下一万个点儿呢

它就不许多下点儿,它就不许少下点儿吗

它就不许下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点儿吗

它就不许下一 万零一个点儿吗

怎么那么寸,就下一万个点儿呢

这一万个点儿,全下沙滩上了

乙:啊。

甲:马路上没有。

乙:啊,没有,没有。

甲:石头上也没下着。

乙:啊。

甲:那雨点儿下到石头上这没砸坑儿怎么办呢

这得请石匠,现凿。

乙:那多麻烦呢。

甲:那么这雨点儿要下到你脑袋上呢

那也得现钻眼儿呀。

乙:那我脑袋就成漏勺了。

甲:那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呢

乙:它这不且比你没有下联儿强的多呢吗

甲:你怎么会知道我没下联儿呀。

乙:那有下联儿你怎么不念呢

甲:这还没容我念,我这刚想解释解释,您瞧这通催,下联儿下联儿下联儿,我听见了,我不爱理你,你知道不知道。

乙:那这么一说你有下联儿。

甲:当然了,没有下联儿能跟你这儿说来嘛。

乙:那你这下联儿是什么呢

甲:我这下联~~,唉,跟你那也差不多。

乙:哦,一个样。

甲:一个样,那还说什么,当然是不同。

乙:那你这是

甲:我这下联儿是,雨打沙滩点点坑乙:雨打沙滩点点坑,我对的是,雨打沙滩点万坑。

甲:一个样吗

乙:嗐,差着一个字儿不咧。

甲:嗯

一个字儿不咧。

这一字如公门是是九牛拽不出哇。

比如说人家该你十块钱,还你一块钱行不行。

乙:那哪行啊

甲:诶,一个字不咧。

乙:那不成,还差九块呢。

甲:那你这叫什么雨打沙滩点万坑呢

你对错了对子,我还不恼你。

您瞧刚才这一大套,什么文人,纯粹是捡枣儿的。

你怎么会知道 我是捡枣儿的。

乙:我瞧你象。

甲:瞧我象,乙:对了。

甲:我这儿錾着字儿呢,捡枣儿的。

您听这一大套,又什么天不言自高了,地不言自厚了,人不言自能了,水不言自流。

什么什么,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

又自大加一点念个臭了,那对吗

乙:怎么不对呀

甲:自大念个嗅,自大一点儿念个臭,你那点儿哪去了

乙:我那点儿不是下到沙滩上了嘛。

甲:不像话。

还什么,演员的肚儿又杂货铺儿了。

乙:嘿~,对了。

甲:你那是杂货铺吗

乙:啊,杂货铺。

甲:大杂货铺,小杂货铺。

乙:小杂货铺。

甲:来包火柴。

乙:诶,不卖。

甲:买盒儿烟卷儿。

乙:不卖。

甲:卖什么

乙:什么也不卖,今儿盘货今儿个。

甲:对对子规矩你都不懂啊,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哇。

如果说我上联是千层浪,你下联儿可以对万点坑。

我上联儿是层层浪,你 为什么要对万点坑呢

知道再对,不知道别胡对呀。

那常言说的却好,那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患 不知人也,是求为可知呀。

乙:您听吧,他又来劲儿了。

甲:完不了,我越想越生气我。

我有心我打你一通吧。

乙:什么,打人

甲:我~,我又怕打不过你。

乙:你这不费话嘛。

甲:我有心骂你。

乙:你敢骂街。

甲:有失我学生的身份。

不打你不骂你,难解我心头之恨。

完不了,限你三分钟,你要答复我,否则的话,我在你这抽疯。

乙:诶,别嗟。

甲:我还说抽就抽。

乙:诶、诶,先生先生,您怎么真抽哇。

甲:完不了,我就问你,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

乙:您说我着谁惹谁了我。

没法子,说你句好话,我给他央各走也就得了。

呵呵呵。

甲:完不了

乙:吓我一跳,您哪,消消气,啊,别跟我一般见识。

我这人哪,不会说话,您就拿我当个小孩子。

甲:嗯

等会儿,你说你是什么

乙:我就是个小孩子。

甲:小孩子

乙:对。

甲:哼哼,你比不了。

乙:这小孩子我怎么比不了哇。

甲:那是一位古人。

乙:古人

甲:嗯。

乙:我不知道。

甲:不知道

乙:嗯。

甲: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乙:什么叫想当初哇

甲:就是不是现在的事情。

乙:哦,过去的事儿了。

甲: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浮球之智。

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

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

黄香九岁温席奉亲。

秦 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

吴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献连环,借 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使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

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

我说这几个小孩子,阁下您比哪位呢

乙:哪位我也比不了哇。

对了,你净说那好的了,那尿炕的你一个没提呀。

甲:你说,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

乙:我没跟您说嘛,您哪,别生我的气。

我这人哪,什么都不懂,我就是这么一粗鲁人。

甲:嗯

乙:您跟我~ 甲:你先等会儿。

乙:啊。

甲:你说你是什么

乙:我是个粗鲁人哪。

甲:粗鲁人

乙:啊。

甲:你比不了。

乙:怎么这粗鲁人我也比不了哇。

甲:那又是一位古人。

乙:我不知道。

甲:不知道

乙:嗯。

甲: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乙:还是过去的事。

甲:唐朝有一位粗鲁人。

此人复性尉迟,单字名恭,号敬德,保定山后刘伍州。

日抢三关,夜夺八寨。

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 下赶秦王,打三鞭,还两锏,马跳红泥涧。

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扫北收服皮克能。

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

唐王得胜, 班师回朝。

那,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打掉门牙两齿。

唐王大怒,贬至田庄。

到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 迟恭独座船垂钓,忽听得,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

我乃征东薛平辽,特地前来访故交,你我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官永在朝。

敬 德言到,将军不要错认,我乃,耕种锄刨,一粗鲁人也。

粗鲁人,敬德,门神爷,你比的了吗

乙:门神爷。

甲:啊。

乙:我连兔儿爷也比不了哇。

甲:那你说,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

乙:还记着这茬儿呢。

您哪,消消气儿,我不说了嘛,您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我这人哪,不会说话,就是这么一莽撞人。

甲:嗯

乙:您说~甲:等会儿。

乙:嗯

甲:你说你是什么

乙:我是个莽撞人哪。

甲:莽撞人

乙:啊。

甲:你比不了。

乙:怎么莽撞人我也比不了哇。

甲:那又是一位故人。

乙:我不知道。

甲:不知道

乙:嗯。

甲: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同时)乙: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同时)我倒霉就倒霉这想当初上了。

甲: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

自从桃园三结义以来,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

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梁 县。

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

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真定府常山县,百战百胜,后称为常胜将军。

只 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

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营。

砍倒大蠹两杆,夺槊三条。

马落陷坑,堪堪废命。

曹孟德,在山头之 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

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 爱将之意。

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得曹营,一语未发。

今日一见赵将军马落陷坑,堪堪废命,口尊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

曹操言道,正是。

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

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

倘有一兵一将 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

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

赵云一仗怀揣幼主。

二仗常 胜将军之特勇。

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

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

在后面紧紧追赶。

追至到当阳桥前,张飞赶, 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

让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上。

曹操忙问夏侯憞, 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

夏侯憞言道,此乃是张飞,一莽撞人。

曹操闻听,大吃一惊。

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曾对某家言 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在百万军中,能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取物,反掌观纹一般。

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 青罗伞盖,观一观莽撞人的武艺如何

青罗伞盖撤下,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颏下扎里扎沙一部黑 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

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云罗伞盖,花冠云长。

身披锁子大叶连环甲,内衬皂 罗袍。

足蹬虎头战靴,跨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

正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

大骂,曹操听真,呔

今有 你家张三爷在此,尔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

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

大喊一声,曹兵吓退。

大喊 二 声,顺水横流。

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吓断。

后人有诗赞美日,长坂桥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留芳莽 撞人。

莽撞人,张飞,你比的了吗

乙:您甭说张飞了,我连咖啡也比不了哇。

甲:你说,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

乙:你怎么还记着这茬儿呢。

甲:完不了。

乙:你说了半天啊,我不言语就算得了。

甲:得了,得了你还不吃去。

乙:你听诶。

甲:我听你唱。

乙:你瞧诶。

甲:我瞧你练。

乙:呦~~ 甲:夭哇,翻过来是个六。

乙:嗬~。

甲:喝~,你带汤儿扒拉吧。

乙:别嗟,别嗟。

甲:别借过的去吗

乙:算了算了。

甲:蒜辣吃韭菜。

乙:我说我算了。

甲:你甭算了,你属猴儿的。

乙:我不好。

甲:你不好请大夫瞧哇。

乙:谁让我小。

甲:小我没欺负你呀。

乙:我岁数小。

甲:还没满月哪。

乙:啊,我呀。


关于相声演员的唯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