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友人去世的诗句

为掉念去世的友人的诗句

友人驾鹤奔西归,忽觉世间变成灰。

莫问怎堪别离苦,奈何牵挂不能追。

纪念去世友人的古诗句

咏月 无名氏昨夜圆非今夜圆,一年十二度圆月,能得几多时少年却疑圆处减婵娟。

金缕衣唐 杜秋娘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寨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铁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关于人去世心痛诗句

今天是我生日 我却失去了最亲的奶奶 作诗一首 沉痛悼念。

生辰逢噩耗,泪向枕边流,此生无相见,何处话凄凉。

膝下之恩怎相报,存着伤,痛断肠。

悼念友人逝世的古诗词

1、创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黑暗,社会动乱。

因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2、全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李白的一生是怎样的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15岁时,学习剑术。

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

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在 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

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

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

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

李白豪放不羁,又抱负很大,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捷径。

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叙这次会晤。

此赋通过“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

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

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

如《侠客行》赞美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古风》第十首赞美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并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游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加上阅历的增长,使他的诗歌创作日益提高,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别出心裁一番吟咏,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李白在学习乐府民歌时,创作了不少乐府诗。

《长干行》第一首开头六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游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成了比喻小儿女相亲相爱的著名成语。

开元十六年早春,李白来到湖北安陆。

在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时做过宰相的许围师的孙女结婚,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

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一道隐居嵩山。

开元二十四年,他去山东,又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祖徐山的竹溪,时人号为“竹溪六逸”。

他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白自己此时的隐居是“养贤”而非遁世,是在等待时机。

文章说,“奋其智能,愿为辅粥,使衰区大定,海县清一。

”可见隐而不忘政事。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襄阳,“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

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

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广为传诵。

在此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12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二人一见如故。

当他们分手时,李白写了著名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东鲁任城(今山东济宁),自己则继续往来各地,寻找政治出路。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

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十分赞赏,“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而称李白为“滴仙人”。

《蜀道难》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开头就以“噫呈*,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种充满磋叹的情调很快抓住了读者,中间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等,竭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危险峻,再衬以“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凄厉气氛,以及诗人的反复嗟叹,把蜀道的高危艰险渲染得十分突出而激荡人心。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荐,李白终于受到玄宗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林院。

翰林供奉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草拟文浩诏令之类文件。

同时也迎合皇帝的兴趣,随时写些应景诗文。

李白曾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向玄宗申述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张。

遗憾的是,这时的玄宗,已不是早年那个励精图治,能够任用贤才的开明君主,而是已经变成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的人了。

他把“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请将”.深居官中,沉溺声色。

玄宗曾一度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写诗作词,供自己享乐。

当玄宗觉得李白好言政事,不满足于当驯服的御用文人时,就疏远了他。

从李白方面来说,玄宗之所以疏远他,与他那傲岸性格有关。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这种无视封建秩序的叛逆精神,显然是统治者所不喜欢的。

相传,玄宗在便殿召见李自时,李白曾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高力士是最有权势的一个大宦官,为解“脱靴”之恨,他挑拨杨贵妃说,李白《清平调》词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二句,“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

”使杨贵妃由此深恨李自。

他们都是玄宗最宠的人,在玄宗面前进谗言,自然会影响玄宗对李白的看法,何况对他进行中伤的,还有驸马张*等人。

权臣贵成的谗毁,玄宗的疏远,使李白很苦闷,发出“行路难”的感叹。

天宝三载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

玄宗没有挽留他,而是“赐金放还”。

李白在长安实际上只有一年半时间。

这期间,他亲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败,以满腔忧愤写下了许多揭露和批判现实的诗篇,如《古风》第十五首,谴责统治阶级“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

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与李白意气相投。

他们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和杜甫分别后,李白又在漫游中度过了1O年。

这时,他因夫人许氏早已去世,又在广州梁国(在今河南开封)与相门之女宗氏结婚,并常住于此,所以他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国”。

以梁园为中心,李白往南到过越中,往北去过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则是旧地重游。

他的漫游,一是求仙访道,一是欣赏大自然的美。

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此外也是寻求为国效力的机会。

他在《梁园吟》中说:“东山高卧时走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 这个时期,朝政更加黑暗,把持朝政大权的宰相李林甫,大兴冤狱,打击迫害正直贤能的官员。

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

但他决不向权贵屈膝,在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

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挞黑暗现实的诗篇。

《远离别》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北风行》批判了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而挑起的对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争。

在长期的漫游中,李白和劳动人民有较多接触,写了一些反映他们的诗篇。

《宿五松山下苟媪家》对“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深表同情。

《秋浦歌》第14首歌颂冶炼工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对酿酒老头也充满感情,{哭宣城善酿纪叟》写道:“纪英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例如对黄河的描写,就有不少名句:“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独坐敬亭山》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会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则把山写活了。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

当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胡人安禄山,率所部兵15万,认范阳(今北京大兴)出发.进攻中原。

仅30多天,洛阳就陷于乱军之手。

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六月,京都屏障憧关失守。

玄宗仓皇西选,于是京都长安也为乱军所据。

安史之乱初,梁园沦陷,李白带着夫人到江南避难。

他写了许多诗篇,表达他对乱军的痛恨,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

《古风》第十九首中写道:“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人这时渴望报国杀敌,《赠张相镐》诗云:“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誓欲斩鲸*,澄清洛阳水。

” 天宝十五载,玄宗西逃成都,太子李亨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

永王李*奉玄宗之命,以抗敌为号召,在江陵起兵。

次年正月,永王经过寻阳,知道李白在庐山隐居,派谋士韦子春三次上山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

李白的《永王东巡歌》第二首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他以东晋名臣谢安自比,表示要辅佐永王,平定叛乱。

但没想到,永王与肃宗发生矛盾,不久,永王即被肃宗的军队所消灭。

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

他这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在经历15个月的流放,行至巫山时,遇到朝廷大赦,李白才重新获得自由。

他随即雇船东归,名作《早发白帝城》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笔调明朗轻快,反映了李白遇赦获释的欢快情绪。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从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

李白在一生的最后几年中,穷愁潦倒,生活十分凄凉。

但他对时局的变化还是始终关心的。

上元二年,当东南地区又告吃紧,朝廷派李光弼出镇临淮(今安徽泅县)时,61岁高龄的李白,仍不肯放弃这最后的报国机会,打算赶往临淮,参加李光弼的军队。

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未能如愿。

第二年,李白在安徽当涂与世长辞。

李白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在贫病中死去,但他以杰出的诗歌创作,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

他继承了屈原和庄子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反对齐梁柔靡诗风,在诗歌革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成就最大。

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

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把中国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朋友去世的心情句子

虽然一些朋友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心里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了跟他们相处的那段时光也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


友人去世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