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表扬学生
。
一、直观性原则数学教学虽然有许多知识是抽象的、理论化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始终贯穿好直观性原则,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的认知是从直观的、感性的事物入手的。
直观性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会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物,达到对知识的构建和认识。
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感性的认知,然后再明确他们之间的单位关系,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桌之间用元、角的等量关系进行兑换,这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事物,学生可以轻松完成本课时的知识理解。
还有比如圆锥圆柱的教学,可以拿等底等高的实物容器,让学生进行现场试验,从而明确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即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直观教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出现计算的粗心和失误。
当然直观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例子,需要教师多思考,多摸索,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切不可将直观性原则运用过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整堂课因展示直观实物而忽略教学目标。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以致用,数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学了就要在生活中运用,如果脱离了联系实际,那么知识的学习就会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少了生活的知识,缺少了联系实际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
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完知识后,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笔者注意到,许多知识点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其原因就是教师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没有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这个知识点后,学生课堂明白了米、分米、厘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但是这种单位换算是非常空洞的认识,学生只有动手,亲自拿起尺子,走进生活,去测量家里的桌子、课本、教室的长度、个子的高低等,并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表示自己所测得的结果,这样反复练习,学生才会真正明白米、分米、厘米的实际长度,甚至达到大概目测事物长短的水平,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和课外应该有机融合,留少量家庭作业,让学生去测量家里的实体事物,举一反三,学生就真正明白了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在考试中就不会有不靠谱的答案出现,比如小明的身高是120,让学生填写长度单位,这种考题只有学生亲自动手了,就会不假思索的写出答案,而不会写出错误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是教师一直运用的原则,兴趣的激发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都需要此原则,所以教师应该多思考这个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启发性原则这个原则在古代教学中就已经普遍采用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可见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尽量避免是非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方式的提问是课堂常常出现的场景,笔者以为这样的问答对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并无多大意义,因为儿童认知的差异性,他们会人云亦云,跟随同学随意性的喊出“是”,“对”等答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是非问的问答,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要有知识层面的递进性,由简到难,使学生不知不觉的由简单知识过度到深层知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在简单知识层面如果都能理解,教师就不要纠结和浪费时间,尽快转入到下一个知识层面的讲解。
同理如果某个知识层面学生反复思考无法理解时,教学就要适时点拨,不要一再启发、发问,有时教师的精当讲解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比如长度单位的认知教学,教师的问题设计层面应该是长度单位类型、大小的实际测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学生很快就能识记,但是第二个环节就是重点了,可以花费课堂大量时间,去认知各个单位的实际长度,第三个环节有了第一、二环节的铺垫,就比较轻松了,第三环节既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所以第二环节需要大量的铺垫,这个过程的愤悱、启发,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自然过渡,才能完成知识点的传授。
除了以上几点教学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多角度的的去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在激励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哪怕学生一个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进行积极的肯定,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教师不能一刀切的去要求学生,每发现学生的一点进步,都要进行表扬,要相信教师的表扬,会让这些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甚至铭记一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无定法,把握好适合学生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舞台。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变化。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 生成的。
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
“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 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一一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 精心预设,去促成课堂上有效的动态生成,让有效的动态生成,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 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呢
一、精心预设是把握生成的基础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生的差异和思维 是难以预料的,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必须做好 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
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
因此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灵活应 对教学中的各种意外问题。
1、 准备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 的基本材料。
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
因此, 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 的教学风格,对教材作适当的改编或重组。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它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它 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 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可能成为“没有方向的 航船”。
2、全面了解学生,预设弹性方案 传统教学中十分重视备课这一环节,并强调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实际上, 所谓的备学生,除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外主要是指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必要对课堂可能发生 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工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说
我该如何 引导
学生说的与预想的不一致,我该怎么办
不妨多模拟些情景,多估计些情况,并事先 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 有可能收获许多预设的精彩。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 的关系”时,我为第个学生准 备子一根吸管,要求学生任意剪刀成三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事先我预设了学生可能是出现的 情况: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三条边相等。
学 生在活动前认为随便怎么剪都能拼成一个三角形,结果却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疑惑部分学生 发展 自己剪刀出的小棒无论如何也无法拼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 望,作为教师, 我对学生出现的每种情况都心中有数,并加以适时引导,面对“可能”或 “意外”做出独特而睿智的应答,达到事先所预想的成功。
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需要的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我们不妨可以在每个重 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辟一栏一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 插、变化,是一个“弹性化”的方案 。
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灵活应对教学中的意外 问题。
3、 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发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学生一个正确或 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但这种开发和利用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 性和适合性。
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一方 面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 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如在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 验教科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我先布置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在学到判断“世 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这一可能性时,将学生所查到的“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 人,每 分钟大约出生259 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 人,每天大约出生37 万人。
”这一信息先让他 们了解后在作判断,便水到渠成了。
二、善于捕捉是精彩生成的关键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 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布卢姆),这必然 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
对于课堂中 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教师要学会倾听,抓住时机, 善于观察,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 进行生成性教学。
1、学会倾听,捕捉“亮点”资源 我们的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有的可能是旁逸斜出的回答和漫无边际的 发挥,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奇思妙想,灵动精彩。
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有效 生成,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成为集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例如一次笔者在听一 位老师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 个头,44 只脚。
问鸡兔共 有多少只
”时,他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 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 一只脚不就得了。
”老师听了开始一愣,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兔共 有 44 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 只脚就少了一半,即 22 只脚。
这22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 的见解呀
”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老师顺水推舟,干 脆来个小组讨论。
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是有新的想法产生。
直至下课,共 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认为是“奇思妙想”。
由于老师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给这节课一个未曾预约的精彩。
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 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
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因素, 用智慧沉着应对,生长出比“知识”更具有再生力的因素,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新价值的东西。
2、 抓住时机,巧用“错误”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是我 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留心捕捉随时会闪现的错误,并善于化解,巧妙利用,把错误转化 成新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工程问题”后,出示了一道题:“一项工 程,甲单独完成要8 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0 小时,两人合做几小时还剩这项工程的 3 2
一 学生列式为 3 2 ÷( 8 1 + 10 1 ),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让同学们探究:“这 道题怎么改,列式就对了呢
”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有的回答:把题目的问题改成 “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 3 2
”就对了;有的学生说将问题改成“两人全做几小 时还剩下这项工程的 3 1
”也可以。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该生立刻意识到错在哪里,教室里 充满笑声�6�7�6�7 教师要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因势利导,纠正错误,并善于借题发挥, 适度由此引发出一些相似或易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辨析,强化对比,使其为教学服务。
这 样教学既给予了学生鼓励,激发了学生认错、纠错的思维积极性,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 品质,培养创造型人才。
因此,可以说“巧用错误”不仅是教师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现代 教育观念的体现。
3、 善于观察,发现“生成”资源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合做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等等,无论是言语的,还是 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
教师要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要 在细节中发现生成物性资源,并加以充分的引导和利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的认 识”时,让学生独立计算73÷3 和9.4÷11,然后将学生的竖式计算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 这时教师发现其中一名学生的除号写得特别长,已经超出了商很多,教师捕捉之到这个细节, 马上追问学生:为什么你的除号要这样写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商也不断 重复出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师一收集信息,巧妙的处理这些信息,正是课堂因生成 而精彩,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益。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高效复习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
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查阅大量参考书与收集试题上,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为此,“复习课最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一到复习阶段,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本册内容甚至整个小学阶段内容的重任。
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学生在复习课中乐此不疲,提高复习效果呢
下面结合本人日常教学实践及数学教研组成员的研讨,谈谈几点感受:一、熟悉目标以及编排体系,制定复习计划作为教师,我们在制订复习计划之前一定要熟悉总复习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编排体系,这样才能完整了解一、二学段的数学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标准预设的培养目标。
总复习的教学目标,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巩固必需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继续培养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意识以及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积淀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教材而言,总复习的内容很多,教材把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依次编排,适当注意不同领域内容的沟通融合。
分领域复习,便于整理知识,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
分节复习,有利于教学把握复习的重点,合理分配时间,也便于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教学效果。
制定复习计划前我们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难点、疑点所在。
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课标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
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
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梳理知识体系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因而,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
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
因而要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同时结合读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索,教师及时板书,这样,学生通过思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为课堂进一步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找准“探索点”,进行系统化整理。
当学生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后,重要的首先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而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如“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和复习中包含有“自然数”、“整数”、“质数与合数”、“偶数与奇数”等十几个知识点,要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你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
3、要让学生合作探究整理。
复习课重在使“知识系统化”,而这种目标的实现,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
学生在合作探索过程中,不只是获得一些知识性、肯定性的结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性、肯定性结论的获得,感受、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揭示客观世界的复杂性。
合作探索整理也由于课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
4、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
首先,教师应尽可能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索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对学生探索活动和探索结果的认识,了解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问题认识的不同,以便指导接下来的汇报交流活动。
另外,参与小组合作探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指导的过程,指导重在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在合作整理的基础上,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和思维过程。
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整理知识的不同结果,是汇报交流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
如果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整理结果不能充分估计,一旦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教师就不知如何处理,交流活动有可能将无法进行。
2、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
有序就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
对数学问题的完全理解,不应只是显性的知识结论,还应有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展示学生思维活动过程,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说出“是怎么做的”,而是“是怎样想到要这么做的”。
4、反思评价学习活动。
首先,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让学生从被评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评价者。
其次,评价要从不同侧面展开,既可以是对整理结果的评价,还可以是对整理形式的评价,还可以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价。
另外,评价目标不能定位在办法“好”与“不好”上,要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
最后,评价要能引发学生的反思行为,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理念。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
教师的评价要多样化,以激励评价为主。
对于学生正确的或者有创意解题方法,教师要由衷地赞一赞。
“你的见解真是与众不同”、“好
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
”等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发放一颗智慧的“种子”;对于在练习中个别同学所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地引一引。
“对他的方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以此来补充老师的评价,这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课的结束时,还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评价自己一节课学习的收获。
四、总结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
2、教师引导梳理。
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建立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知识系统”,做到心中有数。
3、进行方法的总结。
学生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是群体智慧的结晶,隐藏在其中的是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对这些“隐性知识”也应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
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进行表扬鼓励。
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五、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
因此,复习课的练习题要精心设计,难度略高于平时教学的水平;在解题训练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本质问题和基本数量关系,通过发散性联想,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使学生能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忌让学生不动脑筋地做重复的作业、冷饭重炒,产生厌烦的心理,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1、比较鉴别练习。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要针对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习题,达到鉴别分化的目的。
如,在0、1、2、3、9、5.6、91、-200、36、78.5%、-0.25和-23 这些数中,整数有( ),小数有( ),分数有( ),负数有( ),正数有( ),自然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36分解质因数=( ),( )和( )只有公因数1。
2、综合性练习。
要求学生能通过题目的解答,建立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填缺补差,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中,根据学生重算法轻算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毛病,可以设计如下习题,既练习又说理。
(1)将2.5×0.4=0.5×2改写成比例是( ),依据是( )。
(2)用20以内四个奇数组成比例是( ),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 )。
(3)先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数成什么比例或不成比例,再举例说明。
①一个人的年龄和他识字的多少;②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③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④圆周长一定时的圆周率和直径;⑤互相咬合的两个齿轮的齿数与转数。
3、探索性练习。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4、开放性练习。
复习课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题目,思考空间要大,思路要宽阔。
5、解决问题练习。
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经常练习能大面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如: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件衬衫的任务。
前3天完成了40%。
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多少天
其算术解法是: 1200÷(1200×40%÷3)或1÷(40%÷3)或3÷40%等。
其方程解法是:(解:设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x天。
) 1200:x=1200×40%:3或1:x=40%:3等。
目前的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书面笔试,学生在复习中离不开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
做练习(作业、试卷)本身就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实践。
听课听懂了,看书理解了,一定要多动动笔。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完成一定数量的书面练习,是绝不能达到知识的消化和掌握的。
只有进行有效的练习,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总之,复习课的形式要多样化,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整理有序和复习有效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个性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