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作品有描写女主人公可以跟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比较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单四嫂是很经典的形象,楼主应该第一个就想到的的,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
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
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
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诘头,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
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
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
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
“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
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单四嫂出《呐喊》中的《明天》,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印象最深的是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
曹七巧比较泼辣主权一点,但是究其内心本质,可以窥见其的可怜与孱弱,我个人是看的百感交集,只是深深的惋惜。
我觉得楼主大可以写迅哥儿的人物,生动形象,真的很难有其他这么经典的形象了,希望帮到楼主。
金锁记里哪些细节描写反映了曹七巧外形的前后变化
未嫁入姜家时是丰满的,死时却是枯瘦如柴。
你可以细细对比一下,按,由其是结尾那里的回忆,说若是嫁给了肉铺店或者裁缝铺的哪一个,想必总会有点真心,而后又回到现实,死时手垂下的时候连手镯都从手腕中掉出来了。
这份瘦经历了太多苦痛。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分析
曹七巧,这个张爱玲笔下或虚构、或有实指,在我们头脑里形象鲜明物,霍乱了自己生,也摧残了儿女的幸福。
首先,从历史因由看,七巧是因为钱才无奈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嫁到姜家的,具有极强的金钱情节。
她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为了得到金钱,她不惜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
小说题名《金锁记》,这个金锁,就是存在七巧骨髓深处的黄金枷锁,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在不断寻求病态发泄与报复的过程中,她变得越来越自私、乖戾、刻毒、残忍。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曹七巧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性缺失或者性压抑。
弗洛依德认为,心理障碍是因为性紧张的累积所引起的。
情欲的不满足,性紧张,这种潜意识才是曹七巧性格孤癖,行为怪异的动力根源。
因为爱情体验的缺失,情欲体验的得不到满足,无助、无依,让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独不已,充满着强烈的落寞与感伤。
这成了她性格悲剧的主因,成了促使她蜕变的动力。
情欲的丝把她缠得死死的,越缠越紧,扼杀了人性。
这从他对待儿子、女儿的婚姻可以得到充足论证:我得不到的,我看着你们得到、看到你们快乐开心,我会更压抑。
所以,你们也别想得到。
这就是七巧内心的真实写照。
第三,从精神分析角度看,七巧身上有着浓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综合征”表现为一种“恋子嫉女”情结。
“恋子”。
儿子结婚了,她害怕失去儿子,不愿看到儿子和儿媳恩爱,就想方设法,不惜采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拆开他们,让儿子回到自己身边。
引儿子抽鸦片烟,为儿子纳妾,也是为把儿子牢笼在自己身边。
后来儿媳和涓儿的死,还是为了彻底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
“嫉女”:看到长安与童世舫自由美满的爱情之后,七巧心灵的天平便失衡了。
我得不到的,你凭什么得到
她这样羞辱女儿:“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
趁早别自骗自了
姓童的还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门第
”正是因为女儿在爱情上的春风得意,而自己情欲得不到不满足,使七巧产生了这样的“自卑情结”。
为了改善这种劣势,求得对卑下的补偿,她设计扼杀了女儿的婚姻
七巧在自己女儿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补偿,但这样未免过于悲凉
第四,再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看七巧的性格悲剧成因。
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作为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
作为一种缺失性需要,它可以引起匮乏性动机。
对性、情欲的需要在人类的一切需要中居于必须优先满足的地位。
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就失去了动机;得不到满足,紧张积累,兴奋亢进,动机明确而强烈。
试想,如果七巧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性紧张得到了消除,兴奋降低,就不会有“恋子”、“嫉女”,就不会有两个媳妇的悲剧和女儿婚姻的破灭,也就不会一步一步蜕变,成为一个魔妇。
安全需要虽然位列第二,地位也相当突出。
出于不安全的考虑,七巧才会用爱情、亲情、幸福、人格去换取金钱,不择手段地守住她用青春换来的这点家产。
第五、造成七巧悲剧的社会因素。
七巧生活的,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最商业化的上海,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封建文化与西方的拜金主义在这里融合,沉淀。
一方面,封建家庭关系、伦理规范日趋瓦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残余势力胶合,达到本质上的相同――贪欲和极端的利已主义。
更可怕的是,在中西文化中的沉渣吞噬下,人的心灵被蛀蚀、被毒化,沦为黄金枷锁下的奴隶与怪胎。
这就是《金锁记》的社会大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出七巧这个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与“怪胎”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分析,七巧形象就有道理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由衷佩服张爱玲深刻洞察时代、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特定历史时段人性的能力。
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第十五章中这样写张爱玲:“她在情感上握住了中国历史上那一个时代,她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情风俗的正确的了解,不单是自然主义客观描写的成功;她于认识之外,更有强烈的情感——她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可爱与可怕。
”因为有了张爱玲,我们才有幸看到曹七巧这一站立在中国小说史上的伟大人物。
金锁记中六处描写月亮的句子,以及它们的意象分析
只找到这么多:第一次 ,开头:“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月亮在这里营造了作品忧伤的氛围,导引了的展开。
月亮给了读者一种时间跨度与框架的感觉,“三十年”是一个流动的时间,“月亮”却是一个,“三十年”与“月亮”构成了一种变与不变,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且描写年轻人的月亮用了两个比喻——月亮“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比喻新颖,奇特,为年轻人的月亮映上了一层哀伤。
第三次,是长安退学前的那一夜,“长安爬下床来,半蹲半坐在地上,……这时候窗子外面: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
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
“这里的月亮是模糊的,是不完整的,这也刚好代表了长安,还有悲哀的氛围。
并且衬托出长安退学是一种牺牲。
第五次,是长白陪抽大烟,芝寿,“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
”这里的月亮那样圆满,但是月亮下的人呢
在这里的月亮我认为是变态的月亮,月亮的圆满反衬着芝寿的悲剧。
第六次, 结尾:“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 这里的月亮意味着的世界随着生命的谢幕而结束。
并且结尾的月亮呼应开头,锁定小说整体氛围,使小说意蕴更加深刻。
论述: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如何
曹七巧――从追求成功走向毁灭的悲剧〖摘要〗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小说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其中一个,曹七巧这个形象是立体的,发展的。
小说在人物心理的刻画方面淋漓尽致, 丝丝入扣。
展现了一个弱者、一个女性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所做的无望的 挣扎,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女性 成功 金钱 权利 爱情 毁灭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
曹七巧并非一成不变的,她的性格是一步步形成的,从 少女时代的直率泼辣而又不失其可爱慢慢地走向一个让 正常人“ 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
(1)是什么让一个正常人变得 面目可憎、失去理性
一朵盛开的鲜花是不会无缘无故就变成了一丛刺,一丛让人不能亲近,害人又害已的刺的,这里面肯定有风霜的侵蚀,有雨雪的相逼。
有一种人最不容易受到伤害,那就是无欲无求的人。
正因为没有所求,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带来失望,也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外界诱惑所伤。
追求爱情的人,有爱就必有痛,得到爱时阳光灿烂,似乎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幸福,但是爱情正因为美,却往往是因为她的残缺不全,得不到时,或得而又失时, 痛彻心扉。
追求钱财的人,有了一万想十万,有了百万想千万,富有是没有尽头的,然而贫穷和落泊却是有尽头让一个人丧失希望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种理想境界。
有钱时门庭若市,身无分文时昔日朋友已如黄鹤远去不知所踪,金钱不是万能,却足以让人饱尝世态炎凉。
追求事业成功的人,固然也许会有一帆风顺, 青云直上时的痛快酣畅,然而总有瓶颈和高原在 等待着你,当然也有 无可挽回的下坡让你体会什么叫明日黄花。
凡此种种,有梦想就会有梦灭,有追求就会有失落,人好像注定是要来受苦受难的。
但是无欲无求的人只存在于理论上,连佛祖怕也是做不到。
七巧是个凡人,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渴望成功的女人,她一直都在不懈地追求着自己所认为的成功。
一.对金钱方面成功感的追求少女时代的七巧,长得眉目紧俏,有着滚圆雪白的胳膊,家里虽比不得大户人家,也临街开了家麻油店,吃穿不愁。
七巧忙着在店里打理生意,一斤半的麻油买给熟人算一斤四两,让人看了觉得活泼可爱,“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 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
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2)可是七巧没有选择他们中的一个,而是选择嫁到姜家,嫁给一个得了软骨症的姜家二少爷。
为什么七巧会这么做,是因为七巧比一般人更希望得到成功。
在那个时代的女子,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可能自己独当一面,有自己的事业,比方说,七巧可以开许多麻油连锁店,当个总经理什么的,那时的妇女地位很低,父在有父权,七巧的父亲已经不在,但是还有兄长,七巧唯一能过上更富有,更有钱的生活的机会只有一个――嫁一个有钱的丈夫。
但是有钱人家 不是人人都能嫁的,门第森严,那时的婚姻和爱情无缘,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有 政治婚姻,有经济婚姻,独独没有爱情婚姻。
一个健全的少爷是不会娶一个像七巧一样身份和地位的人的。
姜家二少爷有病在身,而且不可能有治愈的一天,虽是大户,也不会有哪家的小姐愿意嫁给他,所以只好降低条件,找个模样齐整的,身体结实又能吃苦耐劳的,因为日后还要侍候病病歪歪的丈夫了。
七巧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相信七巧和她的兄长为了这门亲事也经过慎重考虑,七巧的哥哥大年来看望七巧时说过这样的话:“凭良心说,我就用你两个钱,也是该的,当初我若贪图财礼,问姜家多要几百两银子,把你卖给他们做姨太太,也就卖了。
”(3)姜家原老太太房里的丫头小双也说过:“原是做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既然不打算替 二爷另娶了, 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
”(4)这说明开始双方都是想让七巧做姨太太的,后来改为做正房奶奶,七巧的态度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姨奶奶地位低,也分不到家产,但是也不用守很多清规戒律,日后改嫁也是可以的。
七巧牺牲了自己的终身幸福, 嫁入豪门,这样的孤注一掷,为了什么
为了钱,为了有自己在原来的生活圈子中永远都得不到的那么多的钱。
七巧错误地以为,自己嫁入豪门就 真成了豪门中的人,有了这么多钱就是获得了成功。
殊不知,这钱不是好拿的,需要她付出如此之多,直到连灵魂都要买掉。
七巧刚到姜家,手里能 支使的金钱不多,但是她趁自己 生孩子没满月一个人在家时偷偷地拿了家里一些首饰给了哥哥曹大年,一方面是骨肉亲情,做什么都护着自己人,一方面也是过过有钱人的瘾。
后来的一次更是如此,七巧的兄嫂来看望她,七巧送了好多东西给他们,“一副四两重的金 镯子,一对披霞莲蓬簪,一床丝绵被胎,侄女们每人一只 金挖耳,侄儿们或是一只金 锞子,或是一顶 貂皮暧幅,另送了她哥哥一只珐蓝 金蝉 打簧表,她哥嫂道谢不迭。
”(5)还说带不了的东西,分了几箱给丫头 老妈子,说得她哥嫂 讪讪的。
以前在家时,花钱还不得看哥嫂的脸色,今非昔比了,随便一出手就把小户人家唬得一愣一愣的,这在七巧而言,吃了这些苦,倒也在把金钱赠于哥哥嫂嫂时暂时获得了成功感。
但代价是巨大的,据她嫂嫂说七巧和在 娘家时换了个人似的,没一点得人心的地方。
曹七巧似乎一直是个说话 口无遮拦的人,什么话都敢说,也不避人,丫环,小姐面前也照说不误,什么人都敢说,少爷,少奶奶,连老太太都敢不避人的骂。
按说,这样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是没有什么心计的,但是七巧的心机却深不可测,她从打算嫁入姜家时就可以算是一个 女中豪杰,一个 阴谋家。
守着一个不能下地的丈夫,居然能生出孩子来,第一个是个女的,不行,因为女儿是不能继承家业的,得继续生,终于又生出一个男孩来,丫环私下议论“也生男育女的――倒没闹出什么话柄儿
”(6)姜家大少奶奶咕噜:“怎么你孩子也有了两个
”(7)连七巧自己也想不明白这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但是,的的确确,一双儿女是生出来了,虽是先天不足,像纸糊的人似的,但却是姜家二房的香火。
等儿子 长白一出世,七巧的 夫妻生活就结束了。
七巧在这里面所忍受的种种屈辱,又岂是一个没有执意要得到家产,要拼命地占有金钱的人所能忍受的,又岂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为了金钱,七巧可以做到人性的扭曲,做到忍辱负重,也做到了 深藏不露。
分家时,九老太爷报告姜家的经济状况时,“七巧两手紧紧扣在肚子上,身子向前倾着,努力向她自己解释他的每一句话,与她往日调查所得一一印证。
青岛的房子,天津的房子,原籍的地,北京城外的地,上海的房子……”(8)在姜家这样一个大户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二少奶奶,又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又要调教一双儿女,还要完成老太太派她的 差使,人缘又极差,却能够对姜家的家底进行这么细致的调查,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心机。
精明全藏在肚子里了。
因为七巧知道不精明就得吃亏,一个势单力薄的女人在这男权世界里是来不得半点疏忽的,不过分家时, 孤儿寡母还是被欺负了。
家产到手,可算是成功了。
女儿儿子吸鸦片上瘾别人劝阻时,七巧财大气粗的,说自己家吃得起。
算是扬眉吐气了吧。
但是家产得来不易,守之也不易。
为了这黄金枷锁,七巧防这个防那个,老怕被人算计了去。
一个女人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无依无靠,在这样一个金钱就代表着一切,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有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盯着别人的钱财的环境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要是平常人家倒是没有多大危险的,可是七巧不同,她很富有。
三少爷季泽来了,谋财而来;娘家人来看她也多半是冲着钱。
也难怪七巧,疑神疑鬼的,以为外娚要勾引长白好得家产,给长白 说亲的家境推扳点,总疑心人家贪她们的钱,连长白上洋学堂丢了小物件,七巧也要去理论。
七巧成了惊弓之鸟。
以为自己为了金钱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就要想方设法地守住它。
说到底,曹七巧有了金钱后,仍然改变不了其弱者的身份, 家财万贯又如何,到底还是会变成别人的,分给女儿是女儿的,留给儿子是儿子的,说不定被人算计去了还是别人的。
七巧拥有什么
无尽的恐惧,无尽的痛苦,拿了最美好的爱情,人生,换来了什么
不要季泽的爱情(当然季泽是假的,可七巧是真的),不要了娘家,不要了子女的幸福,这绝不是一个强者的割舍、滥用权利,而是一个弱者面对一个无法应付和无法面对的现实世界 的一种自残。
二.对于权力方面的成功感的追求原本想嫁入姜家,做了二房的正房奶奶,就有了莫大的权利,虽不说是呼风唤雨,当也是一大群人 前呼后拥不胜风光的。
想不到,现实中的姜家二少奶奶地位极其低下。
别说主子们看不起她,连丫头们都敢背地里经常地笑话她。
娘家来人了,老太太只当不知道,丫头也只敢 鬼鬼祟祟地告诉她。
七巧穿的吃的住的再像二少奶奶,骨子里却仍是一个麻油店里买麻油的。
这固然和七巧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更大的原因却仍是 门第观念,等级思想。
中国 封建制度源远流长,一些糟粕已经深入人心,数代相传,有的意识已经近乎本能了。
丫头小双被问及是否是七巧 陪嫁来的,竟冷笑说她也配,还说自己原是老太太跟前的人。
同是侍候人,还有配不配的。
别说其他人这么想,连七巧也这么想,七巧也觉得自己低贱,所以处处要找机会让自己表现出有点权利,常常为自己能行使一点权利而作出努力。
七巧看到 云泽头发掉了不少,还瘦多了,就要行使权利,让自己不至于像真空一样存在,不至于让人觉得她没用了。
“玳珍道:‘你二嫂去告诉了老太太,说 女大不中留,让老太太写信给彭家,叫他们早早把云妹妹娶过去罢。
你瞧,这算什么话
”(9)周围的人都不拿她的话当回事,七巧感觉到失落,所以在老太太面前作了这样的提议,并且说得老太太也有点 疑疑惑惑起来。
在季泽的婚事上也是如此,“这么一个人才出众的新娘子
三弟你还没谢谢我哪
要不是我催着他们早早替你办了这件事,这一耽搁,等打完了仗,指不定要十年八年呢
可不把你急坏了
”(10)七巧在姜家没有地位,没有权力,但是她并不是消极接受,而是勇敢地积极地干预家庭的大事,在寸步必争地争取自己的权利,以求在大家庭中有立稚之地。
在让女儿 长安缠足的事上更是暴露了七巧极度的权力渴望。
在讲究尊卑长幼有序的封建家庭中,七巧饱受其苦,一旦自己得了这塔尖上的人物,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亲生女儿的身上行使了这种权力。
别人缠了足的都已放松,七巧偏要让长白缠足,因为她的一句话,长白就爱了一年多的罪,并且脚也不可能恢复原状了。
长白是受害者,七巧也是受害者,七巧把自己在这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亡的人伦纲常中所受到的毒害嫁接到了自己亲身女儿的身上。
三.对爱情的热烈渴望七巧喜欢季泽,一个是二嫂,一个是小叔,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再说,季泽还不是什么好人,七巧很清楚。
可见了季泽还是身不由己的就走了过来,关心季泽,不希望季泽到外面胡闹。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这样一个社会里,这种爱情是没有容身之处的,是乱伦。
七巧却大胆地追求爱情,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只求瞬间的光芒。
“七巧笑了一声道:‘难不成我跟了个残废的人,就过上了残废的气,沾都沾不得
’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 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 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11)大胆地向季泽表白,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如果说这里面有一个健康的女性对于一个健康男性的向往,这是可能的,七巧的世界里除了季泽以外很难比较多地接触到其他男性,季泽又生而轻佻,“七巧向门走去,哼了一声道:‘你又是什么好人
趁早不用在我跟前 假撇清
且不提你在外头怎样荒唐,只单在这屋里……老娘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去
别说我是你嫂子了,就是我是你奶妈,只怕你也不在乎。
’”(12)七巧守着一个残废的丈夫,渴望人伦之乐也是天经地义,但是遭到拒绝后还是喜欢季泽,这就不单是欲望的问题了。
“这些年了,她跟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
”(13)“多少回了,她为了要 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
”(14)七巧的爱是坚强和隐忍的。
在十多年里,七巧专一而又 默默无语地饱尝着相思之苦。
显贵的主妇要找一个可以亲近的人不是什么难事,在那个时代私通偷情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寡妇改嫁所招来的非议更大一点。
七巧要的是爱情,更多的是一个没有尝过 爱情滋味的女人对爱情的向往。
当季泽戴着爱情的面具以谋其家产时,说了许多的甜言蜜语。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 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15)在明确知道季泽不是真心的,七巧绝望了,然而当季泽狼狈而走时,七巧仍是留恋,泪流满面。
“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绊绊,不住的撞到那阴影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淡色的灰。
她要在 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
”(16)到了这时候,七巧还是没有责怪季泽骗她,没有埋怨季泽利用自己的感情来哄她,意图骗她的钱,却责怪自己,为自己永远失去了得到爱情的机会而后悔不迭。
“今天完全是她的错。
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
她要他,就得 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
她为什么要戳穿他
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
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17)骗人的不错,被骗的戳穿倒借了,七巧为了这份无望的爱,已经退无可退了。
一个弱女子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除了痛苦,除了绝望还剩下了什么
男权社会里的男人又是如此的 有恃无恐。
当七巧十年前向季泽表白时,季泽权衡利弊,虽是心动,也抱定不惹的态度,说什么为二哥着想,说得冠面堂皇。
为了钱,又不惜招惹七巧好不容易死了的心,完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置七巧的感受于不顾。
女人注定是要成为男人的牺牲品的,这是个可怕的时代。
长白是个替代品,是个唯一一个不想着七巧钱财的男人,因为是七巧的儿子所以这个男人也是不完整的,只是感情的寄托之处。
但是长白成了婚就不同了,连这半个人都要失去了,七巧不惜拆散长白夫妻,离间他们的感情,也要保住这 半个男人。
两个 儿媳妇都结婚不久就被折磨而死。
这个过程中,四个人都是悲剧,七巧所受到的迫害移花接木了,但是她自己仍是一无所有。
对女儿长安也是如此。
“男人……碰都碰不得
谁不想你的钱
你娘这几个钱不是容易得来的,也不是容易守得住。
轮到你们手里,我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上人的当――叫你以后提防着些,你听见了没有
”七巧对女儿后来和童世舫的婚事的处理上,与其说是七巧自己得不到幸福所以也见不得女儿幸福,不如说是在长安身上影射出七巧在感情上受到了极端的伤害。
虎毒不食子,七巧以为是在保护女儿,实际上却是让女儿经受痛苦。
张爱玲的 金锁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想尽方法成功的女人,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毁灭。
这是一个弱者对社会的控诉,是一个充满幻想,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实现自己梦想的女人和现实的冲突、争斗,最终无法避免地走向失败的过程。
曹七巧——张爱玲笔下最成功的女性角色——扭曲在没有光的所在(《金锁记》)她首先是一个被 买卖婚姻制度残害的女性,嫁给一位残废的名门少爷,她知道这个婚姻是陷阱,是镶着黄金枷锁的监牢,但她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
她的性格强悍泼辣,懂得要求个人的幸福,懂得金钱和情欲,可是嫁入 名门之后,她的身体和情感均遭压抑,她咬着牙忍受着 活寡似的夫妻生活以取得家族的地位,终于熬到丈夫和婆婆死后分家,取得了微薄的钱财。
她是一个“奋斗”者,奋斗的成功使得她变成了一个强者,她名义上确实主宰了她自己以及她的儿女的一生,结果是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的重重枷锁之下,“用那沉重的枷角 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 半条命。
”(26)她最终获得的金钱和权力并未使她生活得更好,而是更多的精神折磨,这种畸形的扭曲以她自己为圆心,以她的手腕为半径,开始屠戮:
请简要说明《金锁记》的前一部分主要通过哪些对话写出了曹七巧的婚姻及生存现状
张爱玲在中着力刻划了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 争议颇多的人物形象--曹七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七巧的可怜可恨.本文力求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还原七巧心理变态的深层原因:情感的 缺失、婚姻的不幸、欲望的压抑、生存的恐惧等.人都是需要宣泄的,七巧只能以另类的方式排遣自己的愤懑,实际就不是常态.让人不得不衷其不幸,恨其不争, 怒其不仁.人格的缺陷、环境的逼迫、爱情的破灭最终导致人性的裂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苍凉与震撼.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一、曹七巧——张爱玲笔下最成功的女性角色——扭曲在没有光的所在(《金锁记》)她首先是一个被买卖婚姻制度残害的女性,嫁给一位残废的名门少爷,她知道这个婚姻是陷阱,是镶着黄金枷锁的监牢,但她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
她的性格强悍泼辣,懂得要求个人的幸福,懂得金钱和情欲,可是嫁入名门之后,她的身体和情感均遭压抑,她咬着牙忍受着活寡似的夫妻生活以取得家族的地位,终于熬到丈夫和婆婆死后分家,取得了微薄的钱财。
她是一个“奋斗”者,奋斗的成功使得她变成了一个强者,她名义上确实主宰了她自己以及她的儿女的一生,结果是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的重重枷锁之下,“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她最终获得的金钱和权力并未使她生活得更好,而是更多的精神折磨,这种畸形的扭曲以她自己为圆心,以她的手腕为半径,开始屠戮。
二、内容简介:《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
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
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三、人物简介: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
曹七巧并非一成不变的,她的性格是一步步形成的,从少女时代的直率泼辣而又不失其可爱慢慢地走向一个让正常人“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